?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

2015-06-11 07:05石嵐
新課程學習·中 2015年4期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閱讀能力

石嵐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學生不僅要具有一定的語文素養,還要具備一定的語文閱讀能力,并在不斷的語文學習中提升閱讀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培養和提升;閱讀能力

以往的語文教學課多是以教師對課文的講解為主線并形成了這樣的授課環節,學生只能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現成知識,有的學生甚至在本課教學完成后還不知課文所要傳達給他的深刻內涵,更別說通過自讀來培養自己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閱讀能力了。因此語文課的教學現狀亟待改變,需要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并在學生循序漸進地自讀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一、新課改對于初中語文閱讀的新要求

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與目標給教育界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新要求指出通過課堂教學與課后教育提升學生的各種能力。根據新要求的指示我們可以深刻領悟到語文教學不能只重講解與傳授,而要把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放在首要地位,其中具體到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我們應該認識到,通過語文閱讀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是一種重要途徑和不可忽視的教育理念。在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和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就要想方設法改變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創新與全新的教學模式走入課堂教學中,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讓學生在樂學、愿學與主動學的精神狀態下完成課堂知識的理解與把握。

語文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與信息的重要途徑與前提。只有通過學生的自讀過程與自讀環節產生的各種質疑與提出的問題才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與智力,讓學生真正地獨立思考和獨立探索與學習,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各種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培養目標中,聽、說、讀、寫等是最基本的能力,其中的讀意指閱讀,因此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措施

首先,教師應該改革與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把教學環節中的閱讀高度重視起來,同時也要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強調語文閱讀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閱讀是進入語文學習狀態的最好途徑。通過觀察發現有的學生對學習語文沒有興趣,這其中可能是由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造成的,使得課堂氣氛沉悶死板,學生沒有積極性。如果再加上枯燥無味的語文閱讀則更使他們失去了學習語文的信心與動力。因此教師首先要明確學生不積極閱讀的原因,然后針對此種現象與原因制訂切實可行的措施。首先要從活躍課堂氣氛入手,例如提問式閱讀或分組閱讀等形式,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融入互動,在互動中理解與領悟課文內容的內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產生主動閱讀的愿望,有了閱讀的興趣與良好的心態,閱讀的效果就會事半功倍,課堂效率也會明顯提高。

其次,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訓練,讓學生明白閱讀不是死讀和硬讀,閱讀過程是有目的和有針對性的,通過閱讀不僅要培養自己的閱讀語感和修養,還要掌握一些閱讀技巧。例如,在閱讀中要學會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與情感內涵,學會抓中心句子與重點句子,邊讀邊畫或加上批注,這樣的閱讀才能產生極高的效應,在這樣的閱讀訓練中不知不覺提高了自己的閱讀能力、思考能力與分析能力。

最后,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因為學會思考問題才是學生學習的根本。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是發展學生智力的關鍵,智力起于思維,而思維的過程又促進了智力的發展,因此讓學生多進行閱讀思考,尤其是加強學生課外閱讀訓練是對語文課堂教學的促進。教師也可將課外閱讀的過程搬進課堂教學中,如讓學生每人帶來一篇自己感興趣的好文章,教師可留出1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讀,然后說出讀后的感受與感悟,這樣的教學過程看似占用了教學中傳授知識的時間,但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并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學習下一段知識的積極性,有了積極性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何愁得不到提高呢!

參考文獻:

李玉祥.初中語文之閱讀能力培養.神州,2012(29).

編輯 李建軍

猜你喜歡
新課程改革閱讀能力
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
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芻議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