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初中數學錯題原因及措施

2015-06-11 12:20張俊菊
新課程學習·中 2015年4期
關鍵詞:初中數學措施

張俊菊

摘 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做錯題的現象時有發生,教師經常說:重要的知識點講過多次后,學生還是出錯,這是什么原因呢?有教師教學原因和學生個體能力原因兩個方面。因此,對做題中出現的錯誤進行系統的分析尤為重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師生之間默契配合,共同努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錯題原因;措施

中學階段日常學習中,學生做錯數學題的現象幾乎天天發生,老師們常常說“都講了好幾遍的題,很多學生考試時還是出錯”,原因在哪里?學生在這個時期,由于知識難度的增加和學生個體能力之間的差異,時常出現種種錯誤,這是普遍現象。因此,對做題中出現的錯誤進行正確分析非常必要。

一、學生做錯題的原因

1.教師方面原因

(1)教師教學方法的不合理或不科學,甚至描述語言不當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識。(2)教師對課后習題及考試試卷的講評不及時,當天的問題沒有及時解決,每次測試后閱卷不及時,導致學生存在的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3)教師在講題的時候沒有針對性,只是就題論題,只講錯誤而忽視了方法指導及思維訓練。(4)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學生沒有充足思考與參與的時間。(5)講評后忽視了反饋練習。

2.學生自身原因

(1)知識掌握程度:主要是對概念及性質的認識模糊不清,掌握得比較薄弱,導致對前后知識理解產生干擾。適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認為概念學習單調乏味,重視不夠,導致概念認識和理解模糊,甚至錯誤;二是對概念雖然重視但只是機械地認識,沒有真正透徹理解,特別是容易忽視概念或定理、公式的應用范圍,致使考慮問題不夠全面,從而在題目中忽視隱含條件、限制條件和關鍵詞語等。比如,初中階段絕對值的取值問題,當a≥0時,a=a;當a<0時,a=-a,學生對這個問題總是理解不了,認為在一個數的前面加上負號就一定是負數,做題時忽略了題目的前提條件。出現這類錯誤一般會認為自己是弄懂了,只是沒有發現而已,實際上是概念模糊,沒有理解透徹。

(2)固定思維干擾:主要是指原有知識、已有經驗的認識干擾或初中數學前后知識的干擾。如在中學階段,學習用代數式表示圓的面積時,應寫成πR2,有些學生受小學階段所學知識的影響,往往寫成3.14R2,誤認為3.14就是圓周率。再就是少數學生憑經驗解題“張冠李戴”,如化簡分式 - -1。有的學生這樣解:原式=x(x+1)-2(x-1)-(x-1)(x+1)=3-x,顯然是錯誤的,把分式運算當成解方程直接去分母了。造成這種錯誤的原因是受習慣經驗、思維定式的影響。

(3)綜合能力因素:主要是分析問題能力的欠缺。這類問題往往是對知識點的理解較為膚淺,思維比較單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解題中常常不能把多個信息進行整合,思路不夠開闊、流暢。當使用障眼法,把曾經解答過的題變換某些條件或移植一種情景時,就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不再細辨其中的異同,往往會被虛假條件搞昏頭腦。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對某些知識缺乏靈活的運用,不能正確地分析問題,不能融會貫通,同時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探索精神。

(4)心理素質因素:主要表現在缺乏堅強的意志和信心,沒有主動鉆研精神,急于求成,盲目下筆,推理不嚴,表達不清,導致思維混亂,解題出錯。再有考試時心理緊張,往往發生看錯題目、抄錯數據、遺漏單位等,因此,解決數學問題除需要有扎實的知識、基本技能和較強的思維能力,還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否則可能因為心理障礙而產生錯誤。

二、對策

1.教師方面

作為教師要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促進學生“學會學習”為主。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科學的語言教授知識,在教與學合作的過程中,盡可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轉向“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

教師在講解習題時,可以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著重分析各種解法的思路,讓學生從中選擇最佳方法和找出規律,并對學生的解題技巧給予指導;對同類題型的題形成規律性,以便達到觸類旁通;盡量挖掘試題的深度和廣度,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要善于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去分析,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加強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2.學生方面

作為學生要重視錯題,不回避、不掩飾,敢于面對錯題,多問幾個為什么,把這個知識的盲點轉化為自己知識寶庫的熱點;把自己扭曲和錯位的知識關聯點,轉化為架構知識大廈的通天梯;把這個考驗思維的斷裂帶、陷阱,轉變為養練思維習慣、優化思維品質的磨刀石。

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要做到:(1)每天所學知識要做到堂堂清,日日清。概念不清類,加強訓練和記憶,培養自己的宏觀思維方式,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步驟和解決問題的方案,并且有效地進行目標時間管理。(2)審題不清類,增強自己的審題能力。建立良好的解題習慣,包括讀題習慣和畫圖習慣。做完題后進行回顧和總結的習慣。(3)加強典型題與日常生活應用訓練,多做試題分析,有效地培養和訓練自己的發散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4)用一題多解的方法培養舉一反三能力,增進解題的靈活性與變通力,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5)要訓練自己的信心,補足休息時間,考試時不易過分緊張。

總之,通過改進我們的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再度探究的學習,讓學生在反思中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使學生學習順利進行,學習效率及自身綜合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仁青曲扎.淺析初中數學易錯題策略[J].教師,2012.

編輯 謝尾合

猜你喜歡
初中數學措施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20條穩外資措施將出臺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試分析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