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授教學模式對學困生的作用

2015-06-11 20:57劉文娟
新課程學習·中 2015年4期
關鍵詞:學習能力學困生

劉文娟

摘 要:講授教學模式是最為傳統的教學模式,但在近年來的教學模式改革中屢遭批判。實際上,在教學工作中,尤其是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中講授教學模式仍然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

關鍵詞:講授教學模式;學困生;學習能力

講授教學模式是最為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是我國中小學教師運用最普遍的教學模式。但是在近年的各種教學模式改革中,它已經成為被徹底否定的角色。實際上,對于自學能力差的學困生來說,講授教學模式的存在依然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講授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講授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該模式中,教師通過語言直接將知識與技能傳遞給學生,并使學生系統地掌握一定的知識與技能。該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主要有兩個: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和要素主義教育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認為,有意義學習是指建立實質性和非人性的聯系,“所謂實質性聯系和非人性聯系,我們指這些觀念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適當部分,如表象、已經有意義的符號、概念或命題的關聯”。

要素主義的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學家巴格萊等人。要素主義認為,教育過程中的主動性在于教師而不在于學生,教師應該處于教育過程的中心地位。知識是客觀存在的,而教師是知識的先行掌握者,教師必須促使學生明白掌握真理是必要的,同時還應引導學生在沒形成自己的看法之前,明白前人是怎么認為的。除教學外,教師還應在課堂上承擔其他職責,比如,在教室里保證學生遵守紀律,維護嚴格的價值標準,為學生提供有益于學習的良好環境等。也就是說,只有在教師的指導和控制下,學生才能充分實現人類所具有的潛在能力。

二、學困生學情分析

學困生是指智力與感官正常,但學科學習效率低下,達不到國家規定的學科課程標準要求的學生。大多數學困生都具有以下特點:

1.自控能力差,缺乏上進心,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上課不能認真聽講,甚至違反紀律,課下不能按時完成作業。

2.缺乏自信心。有的學困生由于考試屢考屢敗,內心深處缺乏對學習的自信心,處于自卑狀態,從而心理敏感、脆弱,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對自己、對學習都放任自流,成為班級管理中的“刺頭”。

3.學困生基本上都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沒有形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科學的學習方法,作業也是草草了事。對于所學的知識不會比較,不善于整理歸納,知識松散零亂,理解不深,消化不良。

三、講授教學模式對學困生的積極作用

美國學者阿蘭茲在《學會教學》一書中將講授教學模式劃分為以下四個環節:

1.教師要闡明課程的目標,讓學生做好學習的準備。如果把一節課看作一篇文章,那么開篇點題是寫好一篇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學困生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不能通過整理歸納形成系統性的知識體系。一上課就講明教學目標,可以使學生了解本節課的目的以及本節課的內容框架。這樣,教師既可以保證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重點內容上來,又可以幫助學生整理歸納知識點。

2.呈現引導材料,確定這種引導材料可以為隨后的學習材料提供支持,并且和學生先前的知識有聯系?!皩搿笔钦n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死飦喛铺岢觯骸耙还澱n的良好開端(即建立了積極的心理定向)將使你在整節課中都能很容易地保持學生認真學習?!焙玫摹皩搿?,可以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幫助學困生將新知識與舊知識聯系起來,樹立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引導學困生注意講授內容的主要方面。

3.教師講授學習材料,要特別注意按邏輯順序講,確保學生能理解。學困生普遍底子薄、基礎差,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不一定能達到平均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考慮到學困生的實際水平,將知識點按照邏輯順序易化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小部分,呈現給學生,才能讓學困生易于消化,掌握新知。在新內容的呈現過程中,每個要點都需要教師舉例說明,并不斷地將新知與舊知聯系起來,加強學生的記憶。

4.以交互活動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情況,并強化、拓展他們的思維技能。在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可以通過提問或做練習的方式與學困生進行互動,并不斷做出修正性反饋,檢查他們對新知的掌握情況,不斷強化、鞏固新知。

學困生的轉化一直是教學工作中的難題之一,講授教學模式對于學困生歸納知識體系、提高學習效率還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的。教師只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切實安排教學內容,提高學困生成績的工作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陸有銓.躁動的百年[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61.

猜你喜歡
學習能力學困生
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學業導師制對本科生學習能力和素質教育造成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