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有效施教要素研究

2015-06-11 22:21曾光華
新課程學習·中 2015年4期
關鍵詞:互動交流和諧課堂實驗探究

曾光華

摘 要:素質教育下課堂教學仍然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主張和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借助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師創建和諧的課堂氛圍,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得以提升和充分彰顯。分析了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三要素,提出了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和諧課堂;有效性;實驗探究;自主學習;互動交流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對于教學而言,我認為其有效性包含以下四個要素:(1)學習速度。(2)學習效率。學生在記憶物理概念、實驗過程、實驗結果等基礎上,要讓學生擁有物理知識的探索思維,形成科學探索的意識和習慣。(3)學習心理。愉悅的學習心理創設能夠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充分體驗,感受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中找到知識的載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4)練習與反饋。知識要得到鞏固及檢驗,練習與及時反饋是重要的環節。

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1.構建和諧課堂

構建和諧課堂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所謂“和諧課堂”就是要保證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環境、狀態、互動交流等都處于和諧平衡的狀態。構建和諧課堂要做到以下幾點:(1)深入淺出。在難度上注意階梯式提升。(2)交流合作。合作學習包含了學生之間及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交流能使學生的問題顯露出來,從而在練習環節加以注意。(3)設計環節。教師要善于設計課堂環節,將學生的注意力全面引導到與學習有關的活動中來,使學生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學到知識,避免學生學習的枯燥性,這樣學到的知識更牢固有效。

2.以學生為主體

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要在科學、民主、平等、愉悅而和諧的氛圍中進行。通過小組協作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新課程要求學生學會合作,注重相互交流,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盡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合作研究、協作交流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團隊精神。教學中提高學習效率,內化所學知識。采取的措施包括:(1)提升興趣。(2)明確目標。要讓學生自己嘗試完成學習任務,而具體的任務是什么,教師必須及時明確,使學生在學習之處都能做到有的放矢。(3)完成任務。學生要自主完成簡單的任務,對重難點的知識做到心中有數。(4)交流評價。評價是反饋和優化的最有效途徑。

3.注重實驗探究

(1)物理教師不能被動地利用教材的內容強制性地讓學生記憶物理概念和結論,而要利用演示實驗,先讓學生觀察實際現象然后得出結論。(2)要讓學生獨立或分組操作進行實驗,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三、有效教學的實施

1.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情境

讓學生根據目標進行預習、嘗試、操作、探索、歸納等。

(1)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學生的思維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在解決問題中得到提升。因此如何創設問題情景,就成為這一學習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條件。

(2)滲透創新意識。讓自己的教學在新穎的模式中進行。

2.形成探索、合作的學習交流的教學模式

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品質,使他們做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主人。

(1)活動性學習——實驗。讓學生在動手實驗的自主建構過程中獲得進一步發展和提高各方面素養,使其成為現代素質型人才。

(2)互動交流。讓合作交流的互動性學習成為學生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交流是學習和提升的最好途徑。

總之,高中物理有效課堂教學的開展要重視構建和諧的生態課堂環境,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借助于實驗教學提升課堂魅力,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的實效作用充分彰顯。通過不斷地構建和諧課堂及實踐教學,對師生都會是一種極大的提升和促進。

編輯 李建軍

猜你喜歡
互動交流和諧課堂實驗探究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實驗探究”與“微觀認知”的巧妙結合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包裝管理》教學中的運用
讓小學生在參與體驗中學好語文
《化學能與電能》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和諧的課堂應充盈學生的聲音
新課改下中職校和諧教學課堂的構建
如何營造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氛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