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念隱喻理論在英語詞匯教學的應用

2015-06-12 18:57劉巧麗
初中生優秀作文 2015年22期
關鍵詞:外語教學含義英語詞匯

劉巧麗

摘 要:概念隱喻是認知語言學中的一個重要理論。它符合人的認知特性,利用已知的認識未知,使抽象具體化。英語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本文就是基于認知語言學范疇下的概念隱喻理論,對英語詞匯教學中一詞多義、新詞含義以及詞匯其它方面應用的探究。

關鍵字:概念隱喻;英語詞匯教學;應用

The Appl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in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bstract: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i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conforms to human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knowing the unknown by the known, putting the abstract into the concret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teaching.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under the categ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emy, new meaning and other aspects in vocabulary teaching.

Key words: Conceptual metaphor;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pplication

引言

詞匯教學是外語教學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學習任何語言,首先掌握一定的詞匯是基礎的。但是詞匯教學的過程并沒有太多的規律可循。由于傳統的教學觀念導致學生們對詞匯的學習更多的是死記硬背,沒有從一個認知的角度去理解詞匯之間內在的聯系,從而達到詞匯教學真正的效果。詞匯教學正是實現外語教學中概念流利的一個重要途徑。許多詞匯意義的生成是通過隱喻的方式實現的,因此隱喻不單單是一種修辭手法,更是一種思維方式。語言教師可以利用隱喻理論來解釋語言意義的變化發展過程,解釋詞匯意義之間的相互關系,同時,還可以利用概念隱喻理論來解釋語言中各種不同形式的隱喻之間的系統性和相互關系(束定芳,湯本慶,2002)。本文就是基于認知語言學的概念隱喻理論,對英語詞匯教學應用的探究。

一、概念隱喻理論

概念隱喻理論最早出現在20 世紀80 年代早期,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中Lakoff 和Johnson 提出的。并指出“隱喻廣泛地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僅在語言上,而且也在思維和行動中”。還指出“人類概念系統是通過隱喻構成并加以限定的。隱喻作為語言表達之所以可能, 準確地說是因為隱喻存在于個人的概念系統中?!薄拔覀冇糜谒伎己蜎Q定行動的常規概念系統在本質上是以隱喻為基礎的(Lakoff. G. & Johnson. M,1980)?!?/p>

Lakoff 和Johnson 在隱喻研究中,引入了認知域( domain ) 與映射(mapping) 這兩個概念, 提出了一種新的隱喻認知機制, 即用源域( source domain) 與目標域( target domain) 之間的映射來闡釋隱喻認知現象(Lakoff. G. & Johnson. M,1980), 開辟了隱喻研究的新視角。Lakoff 和Johnson認為, 隱喻的本質是用一事物理解和體驗另一事物(Lakoff. G. & Johnson. M,1980)。也就是說,隱喻是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論此類事物的心理行為、語言行為和文化行為。所以,很多人認為,人類的語言和概念系統都具有隱喻的特征;更加具體的理解就是,人們利用已知的域源及相關經驗去認識目標域的概念。例如:Love is a journey ,人們一提到love就會想到已知的journey,用journey來概念化love,這個例子說明了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們利用有形的,具體的,熟悉的事物來認識陌生的,無形的,甚至抽象難以形容的事物,在這個認識過程中,就涉及到了認知語言學的概念隱喻理論。

自從概念隱喻理論被提出之后,許多西方語言學紛紛作出解釋。Low 提出了隱喻的普遍性,并提出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隱喻這方面能力(Low G,1988:125-147)。Machlennan 認為隱喻是語言學習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學習隱喻習慣用語有助于語言的學習與掌握(Maclennan,C,1994:97-110)。Boers 通過實證研究發現概念隱喻理論也可以提高學生介詞的學習(Boers F,2000:553-571)。以上學者均認為概念隱喻理論對于學習語言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然而在國內,剛開始對于這個新理論,沒有太多的闡釋。1992 年,劉寧生在《修辭學習》上登載摘譯Lakoff 和Johnson 的Metaphors We Live By 的有關章節中,第一次提到“隱喻性概念”。后來也有不少學者如林書武、趙艷芳、束定芳等也將概念隱喻理論引進國內(林書武、趙艷芳、束定芳,1994)。之后,概念隱喻理論逐漸與外語教學相結合。因此,束定芳和湯本慶在發表的文章中指出,隱喻研究的最終目標之一是發揮其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束定芳,湯本慶,2002:1-6)。

二、概念隱喻理論下的英語詞匯教學

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于一個語言學習者來說,聽、說、讀、寫方面的培養與詞匯教學息息相關,將直接影響學生這幾方面的能力培養。很多學生對于詞匯這塊兒的學習總是很苦惱,覺得太多,記不住,也不好記。但是實際上是有聯系的。很多英語詞匯是由一些基本詞匯演變而來的。掌握基本詞匯之后,通過隱喻的認知方式,就可以擴大詞匯量,識記更多的詞匯。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率。

(一)概念隱喻下的多義詞

在詞匯教學中,一詞多義占據了很重要的部分,學習者在學習一個詞的多個含義時,往往很難能夠把所有的含義都羅列出來。因而概念隱喻理論就是學生掌握多義詞的一個理論框架。從詞的角度看,一個詞的義項大致可分為基本義和引申義。詞匯的引申義或擴展義通常是通過隱喻和轉喻擴展來的, 由此形成了詞匯的多義性網絡(李長慧. 2011:104-105)。萊考夫和約翰遜認為,一詞多義現象是通過人類的認知和推理將一個概念域系統地、對應地映射到另一個概念域, 從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間的相互聯系。這種聯系是客觀事物在人的認知領域里的相似聯想,而也正是人類的隱喻性思維才使人們看到了概念之間的這種潛在的相似性,詞匯也因此發展了其不同的義項,產生了許多隱喻含義(Lakoff. G. & Johnson. M,1980)。例如:candidate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許葵花,2009:43)。它來源于拉丁語詞candidates, 意為“穿白袍的人”,之后是“穿白袍謀求官職的人”,最后是“某一官職候選人”。也就是說candidate這個詞由一個基本含義衍生出其它含義。Head這個詞基本含義是“身體部位——頭”,衍生出其他含義,“首腦,首長,上端,領導者,頭兒,性命,磁頭,報刊題目,河流的源頭”等。Paper一詞,基本義是紙張,現在可以用來特指許多與紙有關的東西,如官方文件、報紙、試卷、論文等,其復數形式papers還可以指身份證件、辭呈、船證等(許葵花,2009:46)。Instant意為“瞬間的,立即的”,后來出現了instant coffee(速溶咖啡),instant noodles(方便面),instant mail(通過電話線來傳真的業務)等等(許葵花,2009:47)。從以上的例子中,不難發現在詞匯發展和演變的過程中,詞匯不同意義之間的內在規律和聯系,從而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推理能力,達到提高詞匯學習的效率。這些隱喻詞匯將會使我們的語言表達更形象、更生動,具有很強的修辭性。

(二)概念隱喻下的文化差異的比較

在很大程度上,概念隱喻理論的依據更多表現在人類隱喻思維模式的共性上,然而偶爾也會表征出顯著的文化特征,即民族性(nationality)。很大一部分文化是通過隱喻表現出來的,不同的國家在認知程度上存在差異,不同的地域風情,概念隱喻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存在民族性和差異性。比如相同的顏色在不同的文化中可以代表不同的含義, blue 在西方文化中代表“憂郁的”,傳統中華文化中代表“安靜祥和”。 在中國,狗是一種非常卑微的動物,“豬狗不如,狗腿子,狗嘴吐不出象牙”之類的表示貶義的話語。但在西方英語國家,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對狗的評價很高。比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出頭之日)”,“Lucky dog (幸運兒)”。 英國屬于四面環水的國家,因此水不值錢,而中國更偏向于黃土文化,土不值錢,所以漢語的“揮金如土”在英語中的翻譯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三)概念隱喻下詞匯運用的理解

英語詞匯運用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就是詞性之間的轉換。詞性轉換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在轉換的過程中不單單是詞性的轉換,往往意義也有一定的遷移。在概念隱喻下,理解詞性轉化,并進行合理的應用。例如:strike 原為動詞,意為“打擊,襲擊”,轉換為名詞,意為“罷工”。還有child原為名詞,意為,“兒童,孩子”,轉化之后變為形容詞,childish,意為“幼稚的,孩子氣的”。Head作名詞時,表示“頭”等,做動詞有“領導,引領”的含義等,這些都是實體隱喻的具體體現。

三、結論

概念隱喻理論是認知語言學中一個重要的理論,對語言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在英語教學中,詞匯的教學是一個基礎而且重要的部分。詞匯的掌握對外語學習的各個方面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然而,概念隱喻理論就是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感受對抽象化的事物認知的過程,這也是概念隱喻理論在認知語言學備受關注的原因之一。同時,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重視隱喻理論的應用,引導學生注意單詞的隱喻含義。使學生在理解詞義的過程中將基本含義與隱喻意義相結合,這樣能夠加深對詞義的深層理解與記憶。

參考文獻:

Boers F.Metaphor Awareness and Vocabulary Retention [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0,(4):553-571

Charteris-Black,J.Metaphor and vocabulary teaching in ESP economics[J].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2000,(19):149-165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 Chicago , 1980

Low G. On teaching metaphor[J].Applied Linguistics,1988,(2):125-147

Maclennan,C. Metaphor and Prototype i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Grammar and Vocabulary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4,(1):97-110

[1]李長慧.概念隱喻理論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2011,(32):104-105

[2]林書武.《隱喻:其認知力與語言結構》評介[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4):62-63

[3]束定芳.試論隱喻學的研究目標、方法和任務[J].外國語,1996,(2):9-16

[4]束定芳、湯本慶. 隱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與研究課題[J].外語研究,2002,(2):1-6

[5]許葵花.認知語境語義闡釋功能的實證研究,2009,43,46,47

[6]嚴世清.隱喻能力與外語教學. 《山東外語教學》2001,第2期

[7]趙艷芳.隱喻的認知基礎[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4,(2):30-34

猜你喜歡
外語教學含義英語詞匯
Union Jack的含義和由來
從震旦到復旦:清末的外語教學與民族主義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應用
虛榮的真正含義
高中英語詞匯學習之我見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初探
關于“獲得感”之含義
擴大英語詞匯量的實踐
外語教學法的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