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東南苗族龍船節文化透視與發展策略

2015-06-28 17:14熊少波
四川體育科學 2015年4期
關鍵詞:龍船黔東南苗族

周 平,熊少波,李 萍

黔東南苗族龍船節文化透視與發展策略

周 平,熊少波,李 萍

運用文獻資料、實地調研等方法,對黔東南苗族龍船節文化活動進行調查,從時間、空間、動機維度探討其文化內涵。針對發展制約因素:生活方式的改變、活動圖式的變遷、自發調控系統的變化,提出:與旅游產業結合,與學校、家庭教育結合,與文化遺產保護結合的發展模式,以及傳統文化的重組與新文化的建構、傳承主體與傳承行為的多元化、傳承心理與傳承行為的理性化策略。

苗族;龍船節;文化;發展

黔東南苗族龍船節隸屬農耕文化,是苗族文化的平臺,迄今已有2千多年的歷史。龍船節在黔東南苗族村寨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和廣泛的號召力,對推動苗族社會的和諧與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現代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農耕文化的衰落,與農耕文化相關的龍船節文化中的民俗功能逐漸退化,必定帶來龍船節觀念的淡化,影響著龍船節在現今社會的發展。因此,筆者試圖通過對黔東南龍船節文化的研究,引發社會對苗族傳統文化的關注,為苗族龍船節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1 黔東南苗族龍船節文化內涵的三維理解

龍船節是苗族人民在特定時間、空間和動機下進行的歡樂祥和的民俗活動。時間、空間和動機對其發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圖1)。

圖1 時間、空間和動機對龍船節的限定

1.1 從時間維度詮釋龍船節文化內涵

龍船節是在農歷5月24至27日這一特定時間,沿河臺江、施秉兩縣交界地區60-70個苗族村寨人民插完秧后的一種歡樂祥和行為方式的表達,參與和觀看人數近3萬?;趥髡f中的龍軀肉體的分配,龍船自上游浮至下游。由于在插秧的季節,因此按照插秧的日期分配活動時間,24日在施秉縣的平寨(龍勁)舉行活動;25日在塘龍(龍身)舉行活動;26日在榕山(龍腰)舉行活動;27日所有船只匯集臺江縣的施洞(龍尾),舉行跳太鼓舞,劃龍船比賽、斗馬、斗牛、游方、對歌等活動節日期間,各苗寨舉行的活動不盡相同,除有龍船巡游、龍船競賽等活動外,還有親戚、宗族聯歡(苗語慣稱“打同年”)等活動。

1.2 從空間維度詮釋龍船節文化內涵

從時空轉換的角度講,龍船節既賦予了超自然存在的“龍”不同的意義,也以儀禮再現故事,回顧遠古,再生秩序。伐木祭風景神村,待船出發祭山神和祖先,行駛船中祭祀“鼓頭”和當地的風水神樹,且進行樹、山、自然、祖先以及靈界的交流。龍船節在靈的庇護下,具有在村外廣闊的田野生業的祈愿色彩,是村與村之間以“山”“河”等這些具有宗教性質的周緣的空間為媒介,進行交流、結交?;谀壳坝浭?,劃龍船禁止女性,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祭祀遠心指向,謀求靈界的交流,含有苗族秩序再生的正統文化側面;岸上以女性為主的求心指向游方活動,則以社會生活中的“家”為中心的空間為媒介,謀求人與人之間相互結合的關系,進行宗族內部強化,反映著苗族社會生活的側面。這兩種龍船節活動均能體現苗族社會的歷史。

1.3 從動機維度詮釋龍船節文化內涵

1.3.1 牛角龍圖騰 黔東南苗族崇拜“牛角龍”,在苗族人民的思想意識里,牛與龍被視為相同的一種神物,與農作物收成相關。龍施雨,主水勢旱澇;牛耕種同龍一起主管農業豐欠。因此,黔東南苗族龍船的“龍頭”形象是“牛角龍”,龍頭左右角上分別寫有“國泰民安”和“豐調雨順”八個字。體現了苗族人民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愿望和渴求。

1.3.2 “敬龍與降龍” “接龍”“食龍肉”是龍船節活動的重要環節。當龍船劃進村寨的江面,恭候的親友以最高禮儀迎接家族龍船即“接龍”,把酒對歌?!洱堉埏w歌》和《祭龍舟詞》里充分體現了苗族人民對家族昌盛繁榮的向往?!笆除埲狻痹从谄鹪凑f保公殺死“惡龍”,苗民分食龍肉。吃食祭品可以祛邪免災,是苗族人民“食龍肉”活動的意圖。折射了苗族同胞“弱肉強食”的生存觀及富于抗爭的民族精神?!敖育垺薄笆除埲狻蔽幕懽兂蔀榍瓥|南苗族人民節日集會,精神交往,感情交融的橋梁紐帶,致使獲得更新的人與人之間相互結合的關系意圖沿襲至今。龍船節的盛裝禮儀,折射的是苗族人民對神龍的崇拜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1]。

1.3.3 祓邪厭勝,再生秩序 龍船節的祓邪厭勝、再生秩序這一意愿分別體現在龍船和龍船忌儀執行者中。苗族人民把龍船比作龍,有一種惡龍復活,災禍降臨的壞印象;另一方面有通過儀式和聲音、物體等恢復秩序的好印象。使用鼓頭和打羅手,一是再現替子報仇的父親保氏形象,一是再現母親和孩兒在暗中洗衣,嬉鬧中的孩子在母親的誘導下驅逐黑暗恢復秩序情景。當除掉災惡之際,父親的形像出現,當再生之際,母親形象浮現。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通過苗族龍船節考究苗族社會結構和文化心態[2]。

2 影響黔東南苗族龍船節文化活動發展致因

2.1 龍船節文化傳承人的更變

從龍船節的傳承人來看,他們作為創造、傳承和享用龍船節文化事象、物象和意象的主體,在其實際生活背景下能動的判別與應用苗族這一民俗傳統?,F代背景下,像依靠輩際之間口傳身教流傳下來的龍船鍛造技術及站立劃槳技術等多方面,伴隨著現代信息的迅速發展,新型制作材料的出現,劃槳技術的飛速提高面臨著新的挑戰。后輩已不再僅僅依靠代際之間的身口相傳獲得龍船節文化知識、鍛造技術及劃槳技術,迫使傳承主體突破原有的思維和實踐活動方式,逐漸更新自己的意識、知識、信息和眼界。

2.2 活動圖式的變遷與龍船節文化活動組織形式的更新

傳統龍船節活動的籌備均由各個苗寨中德高望重的長者或望族牽頭;組織均由被推選出的德高望重的鼓主分配人員,挑選橈手、舵手、銃炮手、鑼手,組織他們各司其職。除此以外,精神動員和號召也均由家族中的長者和地位崇高的族員承擔。隨著社會的變化,政府的參與,企事業的加入,開幕式、經貿活動、文化交流和民俗欣賞等活動的出現,使本不具備功利性的龍船節活動,變成了功利性的商業活動。從市場經濟來說,龍船節已成為一種民族旅游資源進入市場。但是從獨特民俗意境來看,龍船節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遭到了嚴重的沖擊。由于組織者出于各種現實利益的考慮,對龍船節祭祀儀禮、劃船線路和線路順序等方面都相應的進行了變更,加上市場經濟把自然經濟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的依附關系轉變為商品交換條件下的人對物的依賴關系,導致龍船節文化活動的原生態要素逐漸減弱甚至消失,對于苗族龍船節傳統文化的傳承有極大的影響。

2.3 自發調控系統的變化與龍船節傳承體系的變更

從龍船節傳承審視,其信仰基礎發生了質變,當初調動族人參與龍船節文化活動的精神驅動力漸減甚至消失。從其與身體活動相關的技藝來看,家庭、宗族傳承和倫理道德規范的作用在當代現實背景下日趨弱化[3],在對施秉縣的平寨、塘龍和臺江縣的施洞參與龍船節活動的苗民調查中看到,僅有不到4%的人是因為家族里有劃龍船的能手而參與龍船節活動,盡管三地苗民對龍船節文化的歷史和精神作用持肯定態度,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參與面卻逐漸減少。說明在現代日常生活中,起重要調控作用的家庭和倫理道德規范已弱化。因此,龍船節文化的現代傳承必須形成與現代社會各個層面的有效聯動,通過政治、經濟、教育、傳媒等各個社會層面實現傳承。

3 黔東南苗族龍船節文化發展模式選擇

苗族龍船節傳統文化存在的形態包括:“活態”與“瀕危狀態”?!盎顟B”的龍船節傳統文化在現實社會中表現出了不同的形式 (圖2)。

圖2 龍船節文化發展模式圖

3.1 與旅游產業結合

苗族商品物質生產和消費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的流動,可使附加于商品之上的苗族文化成為國民性的和世界性的,不過這種國民性與世界性大多僅限于消費文化層面上。因此,在龍船節的開發和產品設計上,應與當地苗族民俗生活傳統結合,突出苗族特色。在挖掘龍船節文化時,要避免商業手段的推動對核心文化的摧毀,依托地區經濟、文化特色,提煉和制造亮點、熱點,塑造有文化內涵的特色品牌;在創新龍船節旅游營銷活動中,做到順應時代變化,駕馭發展趨勢,確立“體驗”為龍船節活動的新要素,更新營銷觀念,改善營銷組織,促使苗族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與開放;積極溝通,創造需要。不僅要以本地苗族人民為中心,而且要關注前來觀看的游客,構建苗族人民與游客溝通的平臺,滿足、創造苗族人民及游客的個性化需要[4]。

3.2 與教育結合

龍船節文化的流傳是個耳濡目染的過程,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條件。想要龍船節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得以延續和發展,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作用,將龍船節傳統文化價值教育引入課堂,使龍船節活動內容成為體育課程和藝術課程的內容之一,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讓更多的學生學習了解龍船節傳統文化知識,掌握龍船節活動技藝,使他們成為龍船節文化的傳承主體或傳播對象,從而實現龍船節文化的延續與發展。與此同時,定期開展有關龍船節文化的娛樂活動,創建龍船節文化研究發展與人才培訓基地。其次,應充分發揮長輩對下一輩的教育與傳承作用。龍船節誕生于苗族民間鄉野,其傳承方式是非文字的,主要通過口傳心授。人類最早最重要的教育組織是家庭,父母及長輩的言傳身教對于孩子的一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3.3 與文化遺產保護結合

為了體現苗族龍船文化在國家乃至世界范圍的特色,我們要在時間和空間上給予龍船節相應的保證,兼顧現實的功利性與文化內涵和人本的考慮,從國家到地方用法規與制度確保,從家庭到學校用教育來深化,不斷提高國民的民族文化保護意識,將龍船節已經消失或即將消失的部分,如祭祀儀禮、龍船飲食、橈手服飾、龍船歌乃至思想意識諸方面等加以搶救,使其精髓復活,過時者立此存照。將“活態”傳承與保護同“靜態”保護與流傳結合,使人們在當今乃至今后都可以從中窺見苗族歷史發展的軌跡,看到苗族歷史發展變化的脈絡,更好地把握發展變化的方向,從而自覺、主動地發展苗族新文化。

4 黔東南苗族龍船節文化發展策略

4.1 傳統文化的重組與新文化的建構

“活”的保護是龍船節文化現代發展的根本。這種“活”具有靈魂,這種靈魂是創生并傳承苗族人民在自身長期奮斗和創造中凝聚成的精神和心理,體現著苗族人民共同的信仰和遵循的核心價值觀[5]。他的重組是以現代文化為參照的創造性轉換,并不意味著傳統的習俗在未來社會的無足輕重。像龍船節儀式是在無文字的社會中,將苗族文化的內涵擴張情景制度化的最典型的表現形式[6],雖然帶有宗教迷信成分,但在現代社會中仍然不能否定性的更改甚至完全取消。應對其進行批判性的揚棄,使之發生解體和重構,以適應未來社會文化挑戰的需要。同時積極主動的引導未來龍船節文化的建構。

4.2 傳承主體與傳承行為的多元化

龍船節文化的傳承應包含“活”的文化與“活”的人。龍船祭祀儀式需要通過全面認識苗族祭祀文化,了解苗族祭儀和禮制的祭儀者表現并傳承,龍船的鍛造與劃龍船的技術需要通過高超、精湛的技藝表現并傳承,而這些習俗與技藝多掌握在少數年事較高的傳承人手里。主要通過口傳心授世代相傳,具有鮮明的民族和家族烙印。因此,在傳承受限的狀況下,形成必要的傳承保護機制是很重要的。既要注意保護和照顧年事較高的傳承人,給予他們生活、醫療等方面的幫助,鼓勵并扶持他們積極開展傳習活動,同時還要培育和組建一批熱愛苗族文化,具有龍船節文化的感悟力、理解力和創造力的傳承人隊伍[7],這支隊伍除了本民族人士外,還要吸納其他民族人士參加,既要有農民,也要有學生、教師、工人等。

4.3 傳承心理與傳承行為的理性化

不同層次的苗族群體,如家庭、宗族、村寨、地區等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保留著本民族先輩們生活的歷史記憶,并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共同組成了苗族社會的記憶。這種記憶對苗族歷史積累起來的實踐能力進行了保存和傳遞,才有了苗族傳統的延續、苗族文化的傳承和苗族社會的進步[8]。但是,在現今社會中,只是苗族內部的傳承是很不夠的,必須借助于政府、學校等社會各界力量對其文化進行專項研究。如創建龍船節文化研究發展與人才培訓基地,將龍船節文化活動引入學校進行傳播、推廣;充分發揮人類最早最重要的教育組織——家庭對下一輩的教育與傳承作用。在活動舉辦上,仍然由民間自發性舉辦為主,政府、企業給予鼓勵和一定經費資助,但不干預其經營管理,使龍船節活動維持鄉土的傳統和特色。

[1] 周 華.黔東南苗族本寸寨的獨市龍舟節文化初探[J].貴州氏硅學院學報(哲學社芻科學版),2012,134(4):10~13.

[2] (日)鈴木正崇.苗族祭祀論考[J].何英德,譯,陶和英,校.社會科學家,1992:72~74.

[3] 胡 娟.龍舟競渡流變歷程中的現代發展[D].北京體育大學,2007:47~53.

[4] 朱 娜,代 剛.貴州省少數民族傳統節慶體育商業推廣的探究——以臺江縣施洞獨木龍舟節為例[J].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13,25(4):84~88.

[5] 李 波.社會記憶下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載體探析——以黔東南苗族為例[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1(3):88~92.

[6] 黃 濤.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變遷、轉型與未來走向[J].體育文化導刊,2006(12):83~85.

[7] 常朝陽.傳統節日體育再現“文化記憶”活態存在及其價值走向——以歐洲文化記憶理論為視角[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1,26(3):211~214.

[8] 王霄冰,迪木拉提·奧邁爾.文字、儀式與文化記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9):1~3.

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in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ZHOU Ping, XIONG Shaobo, LI Ping

Investigating culture activities of the Miao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by method of literature, field survey method etc, and form the dimension of time, space, and motivation to explore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ccording to restricting factors of development: the change of the lifestyle, the change of the activity pattern, the change of the spontaneous regulation system.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tourism industry, combined with school and family education, combine with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also proposed strategies: the restructur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ulture, the diversity of inheritance main body and inheritance behavior, the rationalization of inheritance psychology and inheritance behavior,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Inheritance system.

Miao; Dragon Boat Festival; Culture; Development

G852.9

A

1007―6891(2015)04―0009―04

2015-03-04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0BTY017。

湖南農業大學體育藝術學院,湖南 長沙,410128。College of Sport and Ar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unan Changsha, 410128, China.

猜你喜歡
龍船黔東南苗族
粵北龍船歌研究
遇見黔東南
詩書畫苑
尋味貴州——黔東南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節慶——苗族牯藏節
苗族民歌
黔東南:2016年計劃搬遷10萬人
苗族老照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