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城市日常生活的公共設施休閑設計

2015-06-28 03:03萬旻陽WANMinyang楊祥祥YANGXiangxiang
設計藝術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公共設施空間設計

萬旻陽WAN Minyang 楊祥祥YANG Xiangxiang

武漢理工大學,武漢 430070(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Wuhan 430070)

一、城市休閑日?;?/h2>

由于工業革命的推動,現代城市得到了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中日漸增大的精神需求刺激了休閑需求的快速增長。

早在1993 年,國際現代建筑協會在雅典會議上制定了“城市規劃大綱”,即“雅典憲章”,鮮明地指出了休閑是城市的四項基本功能之一。著名未來學家格魯厄姆·莫利托在《全球經濟出現五大浪潮》一文中指出:到 2015 年,人類將走過信息時代高峰期進入休閑時代,休閑將成為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凱恩斯也曾經作出預言,人類將第一次面臨真正的永久性問題——如何度過閑暇?目前,休閑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城市必然的趨勢[1]。休閑已經從生活的邊緣角色轉變為時代的主角,休閑產業已經成為城市經濟、文化等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馬惠娣和王國政認為:“由于休閑產業的興起,使傳統的衡量生產力的方法顯得有些過時?!盵2]從休閑與社會的發展階段來看,俞來雷通過分析“人類生活空間圖示”,認為后工業社會是圍繞著“人與休閑”展開,休閑的歷史發展規律是原始社會的“人與自然”到封建社會“人與土地”,到工業社會“人與工作”,再到后工業社會“人與休閑”的發展階段[3]。

“不久的將來,全世界 60 多億人口將有半數生活在城市。城市的發展深刻影響著人們就業機會、生產方式、消費方式等全方位的轉變,經濟社會正發生深刻的變革,世界正在走向‘城市世紀’?!盵4]從閑暇時間的安排也可以看出城市休閑發展的趨勢。依據《時代》雜志報道,目前美國人有1/3時間及2/3收入用于休閑娛樂,有1/3的土地面積用于休閑娛樂。在我國,依據《勞動法》的規定:每逢元旦、春節、國際勞動節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法定休假節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公布的2015年部節假日的放假安排,可以看出有28天的法定假期, 除此之外還有正常的雙休日,我國居民的閑暇時間也相對較多。

另外,從城市生活需求來看,人們開始主動地休閑。如節假日或周末外出或旅行,下班之后的娛樂等?!俺鞘谢椒サ募涌旌途駢毫Φ募觿「碳ち巳藗冃蓍e需要的頻度和強度,人們需要進行花費時間短、游憩效用高、能隨時隨地發生的休閑活動?!盵5]26比如,外出購物時,我們不僅僅滿足于買到生活用品,而是希望在購物的過程中享受到樂趣?!百徫?、休閑一體化已經開始成為一種越來越流行的生活方式?!盵6]13

“構建城市休閑體系應該以市民的日常休閑為基礎?!盵7]71總之,休閑已經變得日?;?,滲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二、公共設施休閑設計的研究現狀

鑒于休閑已經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不可避免地應當考慮公共設施設計的休閑屬性。當前,城市規劃者注意到了通過完善公共設施滿足日常休閑需求增長的必要性。然而,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類似,當前城市生活對休閑的需求同有限的公共設施供給之間產生了矛盾。

對城市休閑方式的研究主要是分類研究,沒有深入城市的日常生活,發掘新的休閑可能。我國學者目前研究的熱點集中在:城市旅游研究、城市游憩研究、城市居民的休閑行為研究和城市休閑空間研究[8]。2011年,杭州第二次舉辦了世界休閑博覽會,其休閑體驗項目如下:主園區休閑娛樂、休閑山水、休閑夜都、休閑美食、休閑文化、休閑體育、休閑養生、休閑民俗、休閑購物、休閑鄉村??梢悦黠@看出,對休閑的安排集中在休閑的方式和場地上,但是對人與城市(主體與客體)發生關系的媒介(設施)卻較少關注,通過設計去解決這個空白是休閑成為大眾化體驗的途徑。

從研究的專業角度來看,多為人文地理專業、經濟學、管理學、城市規劃等專業。進入 21 世紀,國內學者對休閑行為、休閑活動空間、休閑生活方式、休閑經濟等展開了廣泛探討[9]。而作為人類把握外部世界、優化生存空間的創造方式的設計學科卻涉及較少。

從研究內容上看,多與休閑經濟和休閑的社會功能有關,較少關注休閑對日常生活細節的改變,也可以說是重宏觀研究,少微觀研究。

此外,對公共設施的設計研究集中在功能和藝術層面,相對于其它成熟產品設計研究較為單薄,還未形成系統的理論和方法。

三、公共設施休閑設計的方向

城市休閑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促進人的發展,增強外來旅游人群的吸引力,對塑造城市形象也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很多業內人士對于公共設施休閑的理解基本停留在公共空間的休息層面,對人的心理需求、行為需求、生活需求等方面研究不深。這里,從日常生活和用戶需求的角度展開研究,探索公共設施休閑設計的方向。

1.“規劃”延伸到“用戶日常行為研究”

城市休閑的日?;枰苍O施設計更加貼近日常生活,貼近人們的日常行為和需求?!耙巹潯敝貜脑O計者的角度宏觀思考,而“用戶日常行為研究”強調站在用戶角度,側重微觀關懷?!耙巹潯睂υO計方向作出規定,對城市公共設施的數量、密度等方面進行研究,確保滿足居民或外來人員對公共設施的功能需求。通常情況下,政府和設計師在進行規劃時,并沒有深入了解城市用戶的實際需求。Michel de Certeau 和Cuddon把城市的使用者看作“接受者”,“接受者”會根據自身的需求和環境對城市作出改變。黃祎華和邵健偉認為:“為了使城市設計更符合使用者的需要,設計師必須從普通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實踐中汲取有用的信息?!盵10]例如韓國的路邊電話亭增設了多功能的座椅設計,雖然簡易,但提供了扶、坐、倚靠及臨時置物的功能,滿足了使用者在使用公用電話時的功能需求(見圖1)。

圖1 韓國電話亭①(2014)

只從“規劃”角度研究公共設施設計,會帶來一個潛在的風險——設計初衷與設計目的的脫節。規劃師的想法如果沒有被用戶所接受,原先的設想可能變成另一種結果。比如武漢街邊的護欄設計(見圖2),設計的目的是出于安全考慮,然而在使用過程中變成了倚靠,蹲坐的休憩設施。再如一些公共空間的“座椅”設計,很多與企業LOGO、花壇等相結合,椅子變得抽象。本來具有坐的功能,然而用戶不確定能不能坐,如果看到旁邊還有保安,一般人會認為這個地方不能坐。另外,在設計的時候缺少對天氣變化的考慮,很多公共設施在雨雪天成了擺設,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因此,在關注用戶日常行為研究的同時,也有必要進行休閑的識別標準研究。美國著名的城市設計理論家凱文·林奇認為清晰的識別不僅給人帶來安全感,還能增強體驗的深度和強度。

圖2 武漢街邊護欄①(2015)

2.“點空間”延伸到“線空間”

有專家提出了構建城市休閑體系的三個重點:第一是城市公園,第二是市民廣場,第三是中央商業游憩區(CBRD)[7]76??梢钥闯?,在城市生活中,由于功利的心態,休閑的目的性也隨之增強。當我們需要休閑的時候,人們總是想到去公園、博物館、廣場、購物中心等固定的場所,而認為城市的其它地方不適合休閑,對城市的休閑功能空間形成了思維定勢,這與當前的休閑城市、生態城市等趨勢相違背。城市作為我們共同生活的空間,應該將美和休閑的體驗應用到城市的每個角落。

城市公園、市民廣場、中央商業游憩區等地點作為城市的休閑空間點存在,而人們每天的日常生活行為是一個穿梭在城市中間的路徑。所以,休閑應當從“點空間”延伸到“線空間”,從基于功利的目的導向轉向基于休閑的過程體驗。而作為營造公共休閑空間的設施設計也應當隨之改變。塞杜曾提出,人們應當更多地注重使用產品的方式以及在城市中行走的體驗。美國學者簡·雅各布認為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動,人的活動總是沿著線進行的,城市中街道擔負著特別重要的任務,是城市中最富活力的器官。

圖3 舊金山Noriega街道公共休閑空間②(2012)

圖4 武漢街道口公共休閑空間①(2015)

街道的休閑設施設計應當作為關注的焦點。街道作為城市的骨架,承擔著越來越多的戶外生活。人們每天都要路過街道去工作、休息、購物、娛樂、旅游、健身或者直接在街道上發生休閑行為(見圖3、圖4)。城市生活中一個諷刺的現象就是人們開車去健身中心,然后在跑步機上跑步。這與關在籠子里的鳥兒有何區別?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對慢節奏的追求也同時發生著,街道的功能除了基本交通之外,還應當提供休閑功能,“逛街”一詞便典型地折射出人們從單一功利目的到多元休閑目的的轉變。

3.“集中時間”延伸到“碎片時間”

現代城市生活中,人們的時間被分割成一個個片段。例如受到一些諸如交通擁堵等城市問題的影響,人們的時間變得不確定。因此,對人們日常生活時間片段中的行為進行研究可以獲取用戶需求,進而指導公共設施休閑設計。

過去,人們的休閑時間一般都會選擇一段較長的連續時間(比如周末或節假日),提前選擇好休閑的時間和地點。所以,每逢節假日便會出現人潮涌動的現象,給城市管理帶來壓力。但是,如果只把休閑城市的建設不等同于旅游建設?!爸挥邪阉斫鉃槌鞘腥姘l展提升的戰略性的措施,休閑城市才能真正做到位?!盵7]73現在,人們的休閑方式變得多樣化,時間選擇也趨于分散化。上下班的途中,晚上或工作的間歇等都有可能發生休閑。邢娜對香港購物中心戶外公共空間的公眾參與進行了調查,可以看出在同一地點,公眾的停留時間不盡相同,公眾行為也是多樣化:路過、閱讀、交談、會面、商務會談、把玩手機、飲食、吸煙、休憩、打瞌睡等[11]6(見圖5)??傊?,關注碎片時間段的休閑,注重隨時隨地的關懷,將有助于減少生活的枯燥。

圖5 香港公眾在公共空間的日常參與形式 [11]8

4.“主動休閑”延伸到“被動休閑”

被動式休閑是相對于主動式休閑而言,最初是由學者荊其敏在《城市休閑空間規劃設計》一書中提出并闡釋。王雪蓮和張萍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進行了定義:“從廣義的、本義的角度來講,是指由于外界環境因素的作用,人們非主動地,被迫處于一種休閑無事的狀態;從狹義的、引申意義角度來講,是指人們在外界環境因素的作用下,不經意地享受到的休閑?!盵12]可見,被動式的休閑是一種潛移默化式的休閑方式,這對城市生活具有重要影響?,F代城市的人們大都為理想、工作或家庭而奔波,缺乏集中的時間或機會去休閑,如果提供具備休閑功能的公共設施,那么將會提供人們極大的便利。

通過公共設施休閑設計引導人們進行被動休閑是充分發揮設計的引導作用,是優化生存空間、提升生活狀態的一種方式。關于被動休閑,在我國古代園林設計思想里也有體現。如“曲徑通幽”,通過改變人們的行走路線,延長審美的時間停留從而達到“通幽”的目的。行進的過程中,被動地獲得了休閑。

主動休閑的作用不必多說,被動休閑也應當得到重視。由于公共設施可以直接引導人們休閑,因此在設計時更應當引起重視。德國 BBDO 公司聯合 Smart 公司設計了一款會跳舞的紅綠燈“The Dancing Traffic Light”(見圖6),緩解了人們在等紅燈時的焦慮情緒,降低了違章的概率。這一設計也登上了Google搜索2014排行榜,公眾對這種被動式休閑的需求可見一斑。

圖6 The Dancing Traffic Light(2014)③

5.建立公共設施的休閑滿意度層次

從用戶的日常行為進行公共設施的休閑設計,就要以用戶滿意度為中心,建立公共設施的休閑滿意度層次。一方面有助于在設計過程中分析休閑的影響因素,為設計提供指導,另一方面也是評價公共設施設計的標準,有助于引導和規范設計?!靶蓍e”一詞既包含生理上的休憩和閑暇時間的打發,也包含一定的精神活動,具有多層次的行為特征、心理狀態、文化趨向和社會價值。以往,公共設施設計主要集中在功能層面,或者把裝飾作為設計的重點,忽略了不同的需求間的平衡?,F在,公共設計應當考慮功能與藝術方面的平衡[13]。吳承照分析了游憩需求的五個方面,分別為活動需求、環境需求、體驗需求、收獲需求和滿意需求[14]。羅建蘭通過研究,得出城市休閑空間應具備識別性、社會性、舒適性、通達性、安全性、愉悅性、文化性、多樣性和生態性[6]38-39。

總之,在休閑城市的趨勢下,建立公共設施設計的滿意度層次顯得尤為必要,應該通過研究休閑的類別和需求層次,建立生理、心理、情感、文化和社會等多維度的滿意度層次。

6.建立多方參與的公共設施休閑設計體系

公共設施休閑功能的良好實現需要多方參與。在設計3.0時代,不再是設計師唱獨角戲的時代,設計的主體越來越多地轉向非專業人士,讓更多的人投入到設計的過程。不論是設計理念還是方式都需要發生改變。邵健偉基于工作模式提出了規劃、實施和管理的結合[15]。肖亮基于城市休閑的角度分析了城市休閑的需求系統、引力系統、運行系統、和支持系統[5]25-50。2015年,武漢市東湖風景名勝區綠道規劃項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項目首邀市民參加,成為中國首例“眾規”項目,用戶可以登陸“眾規平臺”,根據自身的需求和愛好設計環湖綠道。

總之,多方參與的公共設施休閑設計體系不僅是一種民主的體現,還可以避免設計的浪費。武漢街邊的座椅因垃圾桶位置不合理或管理混亂而喪失其功能(見圖7)?;诠苍O施設計的利益相關群體和設計流程,建立用戶、設計師、規劃師、開發商、行政部門等多方協調的工作機制顯得尤為必要。

四、結語

圖7 武漢街邊“座椅”①(2015)

在城市休閑日?;谋尘跋?,應當重視公共設施設計的休閑化傾向,深入設計學視角進行研究。公共設施設計需要宏觀與微觀的結合,通過研究城市日常生活和用戶需求,關注微觀需求,探索公共設施休閑設計的需求層次和方法。本文從休閑的理論文獻、人們的休閑時間和方式分析了城市休閑日?;内厔?;從城市休閑研究的學科領域和研究的內容角度指出了現有公共設施休閑設計的不足;從日常生活和用戶需求的角度探索了公共設施休閑設計研究的六個方向:“規劃”延伸到“用戶日常行為研究”、“點空間”延伸到“線空間”、“集中時間”延伸到“碎片時間”、“主動休閑”延伸到“被動休閑”、建立公共設施的休閑滿意度層次、建立多方參與的公共設施休閑設計體系。

注釋

①圖片來源于:作者自攝.

②圖片來源于:互聯網http://www.3visual3.com/architecture/jinggguan/2012120816108_2.html.

③圖片來源于:互聯網http://www.digitaling.com/projects/13112.html.

[1]樓嘉軍.從旅游城市走向休閑城市[J].商務周刊,2006(20):90.

[2]馬惠娣,王國政.休閑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J].瞭望新聞周刊,2000(34):40-41.

[3]余來雷.休閑城市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05:26-27.

[4]譚仲池主編.城市發展新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2.

[5]肖亮.城市休閑系統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0:26,25-50.

[6]羅建蘭.城市購物中心休閑功能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07:13,38-39.

[7]魏小安,李瑩.城市休閑與休閑城市[J].旅游學刊,2007,22(10):71-76.

[8]李剛.成都城市休閑發展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9:13-14.

[9]劉松,馬靜卿.城市居民休閑生活滿意度實證研究——以常州為例[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4,35(4):37-41.

[10]黃祎華,邵健偉.空間接受:城市設計還需要設計師嗎?[J].設計藝術研究,2014(2):11-20.

[11]邢娜,邵建偉.公共?私有?有關香港戶外公共空間公眾參與的討論[J].設計藝術研究,2014,4,(3):6-13.

[12]王雪蓮,張萍.被動式休閑空間[J].華中建筑,2002(02):86-87.

[13]邵健偉.功能與藝術的平衡[J].設計,2012(02):196-198.

[14]吳承照.現代城市游憩規劃設計理論與方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104.

[15]邵健偉.使用者為本的公共設計[J].設計藝術研究,2011,2(2):1-7.

猜你喜歡
公共設施空間設計
空間是什么?
創享空間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設計秀
有種設計叫而專
韓國城市公共設施中的現代“興文化”體現
從公共設施到商務領域再到家居,智能照明之路步步為營
2013年中國公共設施清潔市場研究報告(續四)
公用事業特許經營下公有公共設施致害的賠償——從“吃人的下水道”談起
QQ空間那點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