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

2015-07-04 11:30李雪梅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15年2期
關鍵詞:模擬電子技術電路教學模式

李雪梅

(樂山師范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四川樂山614000)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是電子、通信、自動化、機電等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用性。這門課程學習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后續課程的學習?;趹脛撔滦腿瞬排囵B目標,我們課程組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加以改革,進行了項目導入、知識構建和實踐應用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研究與實踐,較好地解決了理論知識與應用實踐之間的矛盾。

1 傳統教學模式的制約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以傳授系統知識和培養基本技能為目標,其著眼點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記憶力、推理能力與間接經驗在掌握知識方面的作用。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優點是學生能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缺點是學生對接受的信息很難真正地理解,不利于學生創新性、分析性方面的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教學模式的改革

我們在高校教育改革指引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理論教學上應當必需、夠用和可持續提高,實踐上以提高技術能力為中心的培養目標,強調以掌握概念、強化應用和突出能力,鼓勵創新為主的思路。提出了項目導入、知識構建和實踐應用教學模式[1,2]。

項目導入、知識構建和實踐應用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一種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為了完成某個項目,在真實情境中的任務驅動下,在探究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自主和協作環境中、在討論和會話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活動。將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學生能根據自己對當前任務的理解,運用已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方案和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模式以探究式教學為主,采用研討教學、現場教學和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與方法,理論教學有鮮明的實踐導向,不會過多地進行原理的推導和分析,而是強調理論知識方法如何運用于實際生產和其他領域,偏重于那些與實踐密切相關的專業知識的講授。

3 新教學模式的實踐

1)項目的確立

由于新模式是將知識與技能有機結合于多個項目載體中,整個教學過程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夠給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應具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傊?,所選項目要求具有一定的實用性、綜合性、典型性、覆蓋性和挑戰性。

根據“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知識結構和大綱要求,我們提出以擴音機電路分析與設計為總體工程目標,其方框圖如圖1所示。方框圖中每一個模塊就是一個典型項目,基本上涵蓋了該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具體項目設計如表1所示。

圖1 擴音機電路方框圖

表1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課程項目表

2)教學模式的實施

本著由淺入深、由小到大、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教師首先將項目細化為任務,模擬電子技術的每一個項目都包含三個層次[3,4]。第一層次功能認知,第二層次技術應用,第三層次綜合設計。學生通過具體任務的完成即可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模式實施的關鍵在于對每一個教學項目的任務細化,即教學目標的具體任務化。下面以項目二“放大器設計、分析與仿真(分離元件)”為例,將該項目分解為七個任務來完成。因為篇幅,僅提供其中三個任務的內容,具體見表2。

表2 “放大器設計、分析與仿真”項目的任務及預期目標

本項目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多,體現在概念多、電路多和計算多。學生進入電路分析與設計需要給出如下任務。

(1)任務一是理解放大電路的基本概念與一般結構,掌握放大電路的主要性能技術指標;

(2)在任務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構建基本放大電路(典型單管共發射極放大電路),并進行理論分析和參數計算;

(3)為了穩定電路靜態和動態,引入任務三:放大電路中的反饋。

(4)共射電路帶負載能力不強,所以又提出了另一典型電路(任務四):單管共集放大電路。

(5)由于單級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較小,這就引出了任務五:多級放大電路的設計。

(6)通過前期知識的學習,我們再進行知識拓展,給出任務六和七:場效應管放大電路和共基放大電路。

(7)任務八:學生在具備一些基礎電路知識后,具有一定的綜合分析能力,最后引導學生學會電路仿真分析,并對較復雜的擴音機前置放大電路進行分析和仿真。

任務一屬于第一層次,任務三~六屬于第二層次,任務七屬于第三層次。在這種層層深入的逐步完善過程中,學生會主動獲取知識,掌握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也初步體驗到設計完成的成就感。

3)項目實施過程中對課程的評價

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5,6]。

期末考試終結性評價是檢測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發展程度的重要途徑,也是反映教學效果、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終結性評價必須以考查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力爭科學地、全面地考查學生在經過一段學習后所具有的知識能力水平。期末終結性考核評價應以本課程標準為依據。內容要全面、有重點和題型多樣化(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簡單應用題和少量的綜合應用題),難度梯度和題量應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

課程成績由形成性評價成績和期末終結性考核評價成績構成。其中形成性評價成績占該課程成績的40%(包括上課出席情況和學習活動的表現占5%、作業和小測驗20%、小論文或項目設計占15%),期末考試成績占該課程的60%。

4 結語

項目導入、知識構建和實踐應用模式擁有許多突出的優點。這種模式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能理論聯系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由于項目清楚,任務明確,學生把過去對“模擬電子技術”學習被動狀態,變為有計劃有方向的學習,工程意識得到明顯加強。但如何選擇優化適合學生的項目和任務,制定項目實施細節,使學生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作進一步的研究。

[1]曹佃國 ,武玉強 ,張立華 .“模擬電子技術”教學改革探索[J].南京: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09,(4).

[2]徐壇飛.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改革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J].吉林:職業技術教育,2007,(32):23-24.

[3]石宏偉.運用“項目導入、現場教學”在《模擬電子技術》中的應用[J].濟南: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8,(4):67-69.

[4]佘新平.電子技術課程設計的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荊州:長江大學學報:理工卷,2010,(1):347-348.

[5]陳莉平,王紅.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數字部分的一次實踐[J].南京: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8,4:75-76.

[6]王瑾.高職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北京:教育與職業,2007,(21):138-139.

猜你喜歡
模擬電子技術電路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電路的保護
解讀電路
巧用立創EDA軟件和Altium Designer軟件設計電路
基于MATLAB模擬混沌電路
基于Xenserver的虛擬網絡實驗平臺建設
關于語音放大器的識圖
淺談中職《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