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梗阻患者術后的護理探析

2015-07-04 13:56孫小麗
家庭心理醫生 2015年7期
關鍵詞:術后護理腸梗阻患者

孫小麗

【摘要】目的:腸梗阻患者術后的護理措施。方法:選取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2例腸梗阻術后患者采取護理措施,隨機分組,實驗組16例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對照組16例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觀察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3.75%,對照組護理的總有效率為81.25%。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腸梗阻患者術后護理采用綜合護理措施,加快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更有效減輕患者痛苦,護理效果明顯,值得推廣。

關鍵詞:腸梗阻;患者;術后護理

腸梗阻是指腸道內容物遠端發生病理性障礙。腸梗阻需要及時處理,以絞窄性腸梗阻為例,若得到早期手術治療,其病死率為8%,若治療不及時,其病死率可達20%~75%[1]。通常情況下腸梗阻患者需采用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種方法,局部各類型腸梗阻的病理生理變化不全一致。腸梗阻初期,梗阻以上腸段蠕動增強,以克服阻力。較為嚴重的腸梗阻患者采用手術治療尤其重要,術后的護理也不容忽視。選取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2例腸梗阻術后患者采取護理措施,采取不同護理模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2例梗阻術后患者采取護理措施,實驗組患者16例,年齡范圍:42-78歲,平均年齡為:(62.85±2.35)歲。對照組患者16例,年齡范圍:45-81歲,平均年齡為:(64.35±2.25)。兩組患者的身體資料沒有較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選擇預防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胃腸減壓的護理 胃腸減壓是通過負壓吸引出胃腸內的液體和氣體,減輕腹脹,使腸道壓力降低;同時可減少腔內細菌和毒素,改善腸壁血液循環。胃減壓的護理如下。1.評估患者鼻胃管的位置、通暢性和引流量,每4小時1次;每天評估插管部位皮膚的完整性,測量腹圍。聽診腸鳴音時,應斷開負壓吸引,以評估患者腸蠕動情況。了解患者排氣、排便狀況。2.做好口腔護理。嘔吐后患者口腔內會有異味,有時為糞便味,常使患者感到不適;留置鼻胃管的患者,由于用口呼吸,口腔和唇會干燥,護理人員應該鼓勵和協調患者刷牙、漱口、飲水,潤滑口唇,防止干裂[2]。3.檢查患者餓鼻部有無由于鼻胃管引起的刺激癥狀,每天應用水溶性潤滑劑清潔潤鼻部。4.評估胃腸減壓是否有效。如鼻胃管位置、引流量、鼻胃管有無堵塞,患者有無惡心、嘔吐、腹脹加重,每4小時用30ml生理鹽水沖洗并保持胃管通暢。5.腸蠕動恢復后,才能拔除胃管。把關前可先定期夾閉胃管,評估夾管期間殘余引流物的量和性質。

1.2.2疼痛護理 評估疼痛的性質和部位。疼痛明顯加重或腹痛由間歇性轉為持續性,常提示腸穿孔或腹膜炎。未明確診斷前不要給予止痛劑,避免掩蓋癥狀。協助患者采取舒適體位。變換體位可促進腸蠕動,半坐臥位可減輕腹脹,促進胸廓擴張和維持正常呼吸形態。保持環境安靜,減少探視,指導患者分散注意力。

1.2.3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檢測患者生命體征、皮膚黏膜顏色、肺動脈壓、心輸出量、中心靜脈壓等,每小時一次。監測每小時尿量,每2~4小時監測胃管引流量。嚴格檢測記錄出入液量,包括嘔吐物的引流液。遵醫囑補充血容量。因為液體丟失,腸梗阻患者會出現口渴,給與患者口腔護理,保持黏膜濕潤?;颊咔闆r發生變化時通知醫生。

1.2.4改善肺部擴張和氣體交換 評估患者的呼吸頻率和肺部呼吸音,每2~4小時一。監測動脈血氣結果,以了解患者有無呼吸性堿中毒或酸中毒。抬高床頭30度。抬高床頭可降低腹壓,使患者呼吸較為輕松。術后患者咳嗽時,應協助患者按壓傷口[3]。保持胃減壓通暢,防止進一步腹脹或嘔吐。協助患者使用呼吸功能鍛煉器,鍛煉肺功能。

1.2.5健康教育

急性護理人員可及時幫助患者了解病情、輔助檢查和治療方法。向患者解釋胃腸減壓的作用。多于需手術治療的患者,可在術前指導患者減輕疼痛、有效咳嗽、改善呼吸和活動的方法。術后護理人員可知道患者傷口護理以及活動方面應注意的問題。如果患者有暫時性腸造口,應指導其及家屬造口護理方面的知識。腸梗阻術后病人若護理不當,仍可能發生再次腸粘連,術后早期活動,協助病人翻身并活動肢體,鼓勵病人盡早下床活動以促進腸蠕動恢復,預防粘連。出院前告訴患者若出現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不適,應及時就醫。指導由于大便秘結而引起機械性腸梗阻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多進食高纖維飲食,增加鍛煉,多飲水等。

1.3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出現的數據均采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采用t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采用X2計數資料進行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32例患者,護理有效15例,護理無效1例,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3.75%;對照組16例患者,護理有效13例,護理無效3例,護理的總有效率為81.25%。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不同類型腸梗阻患者的共性表現有腹痛、嘔吐、腹脹及停止排便排氣等病癥。腹痛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山于梗阻部位以上腸管劇烈蠕動,病人表現為陣發性腹部絞痛[4]。及時手術是治療腸梗阻的關鍵,術后的護理和出院后患者的注意事項直接影響術后的治療效果,并堅持正確的生活習慣是腸梗阻患者應該關注重要事宜。實驗組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3.75%,對照組護理的總有效率為81.25%。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心力衰竭患者護理采用綜合護理措施,加快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更有效減輕患者痛苦,護理效果明顯,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朱維銘,李寧.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診治[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8,23(1):142.

[2]彭寶崗,梁力建,胡文杰,等.生長抑素治療腸梗阻的臨床研究.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4,7(6):474.

[3]吳勤,崔渝敏,陳燕,等.急性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在心臟直視手術患者中的應用.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40-42.

[4]黎曉彤,張吉銀.手術治療粘連性腸梗阻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A):164-165.

猜你喜歡
術后護理腸梗阻患者
怎樣和老年癡呆患者相處
粘連性腸梗阻,你了解多少
甲減患者,您的藥吃對了嗎?
認知行為治療在酒精依賴患者戒斷治療中的應用
循證護理在膽結石術后護理中的應用
骨科術后疼痛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的緩解效果分析
醫改如何切實降低患者負擔
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30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粘連性腸梗阻36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與護理腸梗阻28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