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探討

2015-07-04 13:56田靜華張彩霞侯英杰朱麗莉
家庭心理醫生 2015年7期
關鍵詞:腦出血護理患者

田靜華 張彩霞 侯英杰 朱麗莉

【摘要】目的:探究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期間我院接診的45例腦出血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強化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實驗組23例患者,對照組22例患者。結果:實驗組護理總有效率、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腦出血患者采用強化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能有效防止降顱壓,減輕腦水腫;調整血壓;防止繼續出血,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腦出血;患者;護理

腦出血(intraccrchral hemorrhage,ICH )指原發性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也稱自發性腦出血,占急性腦血管病的20%--30%[1]。年發病率為(60-80)/10萬,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在急性腦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以來我院接診的31例癲癇患者給予護理措施,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強化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以來我院接診的45例腦出血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齡范圍:49~78歲,平均年齡:(61.21±5.35)歲。對照組22例,其中男10例,女12例,年齡范圍:50~75歲,平均年齡:(63.49±3.57)歲。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基本資料,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藥物護理。實驗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強化護理干預,在藥物護理的基礎上,增加病情觀察、飲食護理等,并提供與疾病和治療相關的知識。對于腦出血發作時,護理人員必須仔細觀察病人發作時的情況并及時記錄以下情況。具體措施如下。

1.2.1藥物護理 應用脫水降顱壓藥物時注意輸液的速度和量,監測尿量與水電解質的變化,防止腎功能損傷。應用降壓藥物時,注意藥物的副作用,監測血壓,防止血壓驟降。

1.2.2休息與活動 急性期絕對臥床休息,床頭抬高15°-30°,以利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發病24-48小時內盡量減少搬動,以防加重出血,做好皮膚和排便護理,每2-3小時協助變換體位,按摩受壓部位,防止壓瘡發生。保持癱瘓肢體功能位,協助肢體被動運動。預防關節僵硬和肢體攣縮畸形,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2]。

1.2.3飲食護理 攝人低脂、低鹽、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忌刺激性食物、藥物,以保護胃粘膜,預防應激性潰瘍的發生?;杳曰蛴型萄收系K者,早期置人胃管,鼻飼營養,做好口腔護理。有意識障礙、消化道出血宜禁食24-48小時,然后酌情安放胃管。

1.2.4 預防再出血 ①監控血壓:保持血壓穩定,如應用硝酸甘油等藥物時,隨時調節泵入量,每5-15分鐘監測血壓1次。維持血壓在140/90 - 160/100mmHg。②控制高熱:物理降退、冰鹽水加阿司匹林保留灌腸,控制體溫在37℃以下,對中樞性高熱病人采用冰帽冰毯降溫,實施亞低溫療法。③加強呼吸道管理,給予氧氣吸人。定時翻身、拍背,促進痰液排出。意識障礙者頭偏向一側,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氣管切開。④避免躁動引起顱

壓增高,必要時應用鎮靜藥物,并用約束帶適當約束。防止墜床。⑤預防便秘,鼓勵病人多攝入含粗纖維的故菜、水果等,并給以足夠水分,定時定點給便器排便,必要時應用通便藥物、灌腸。

1.2.5病情觀察 定時測量生命體征、意識、瞳孔并做詳細記錄。使用脫水降顱壓藥物時注意監測尿量與水電解質的變化,防止低鉀血癥和腎功能受損。嚴密觀察病人有無腦痛的先兆表現,一旦發現,及時通知醫生。

1.2.6專人陪護 病人坐起時一定要有人在床旁守護。以免因身體不平衡而造成摔傷或碰傷;偏癱病人一定要定時翻身變換體位,以免長時間局部受壓造成版瘡;對一側肢體活動少、有障礙者,禁止病人自行打開水或用熱水瓶倒水,以免燙傷。下地活動時一定要有人陪伴、攙扶,以免發生外傷。

1.3 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χ?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23例患者,護理有效22例,護理效果不明顯1例,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5.65%;對照組22例患者,護理有效19例,護理效果不明顯2例,護理的總有效率為86.36%。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長期高血壓使腦細、小動脈發生玻璃樣變及纖維素性壞死,管壁彈性減弱,血壓驟然升高時血管易破裂出血。在血流沖擊下,血管壁病變也會導致微小動脈瘤形成,當血壓劇烈波動時,微小動脈瘤破裂而導致腦出血[3]。腦出血的最常見部位是殼核,其次為丘腦、腦葉、腦橋、小腦及腦室等。腦出血致顱內壓升高,使腦組織受壓移位,可形成腦疝,腦疝是導致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

對于恢復期的患者,護士應早對病人進行語言康復訓練,指導病人進行唇、舌、齒、明、喉等肌群的訓練;遵循由易到難的訓練原則。指導從病人唇音、唇齒音、舌音等單音節訓練,反復練習,逐步增加單詞、詞匯等訓練。和患者家屬及時溝通患者的病情,和患者家屬講解護理措施,以及教患者家屬及陪護人員相應的護理措施,并對患者家屬講解腦出血的相應并發癥,做好患者家屬的思想工作。

參考文獻:

[1]王倩.腦出血患者恢復期的護理體會[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03;2(3):4.

[2]郭艷琴,黎梅花,張光紅.腦出血病人的護理[J].中國健康醫學雜志.2004,(11):6.

[3]安得仲.神經系統疾病鑒別診斷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66-370.

猜你喜歡
腦出血護理患者
怎樣和老年癡呆患者相處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出血的療效觀察
甲減患者,您的藥吃對了嗎?
認知行為治療在酒精依賴患者戒斷治療中的應用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脾切除后伴發腦出血1例并文獻復習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納洛酮在腦出血治療中的應用探析
醫改如何切實降低患者負擔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