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的X線診斷分析

2015-07-04 00:10焦德奎
家庭心理醫生 2015年7期
關鍵詞:胃癌

焦德奎

【摘要】目的:探討胃癌的X線診斷分析。方法:對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0例X線診斷表現進行分析。結果:30例患者中局限胃壁伸展不良征7例,隆起征3例,淺凹陷征16例,黏膜紋集中像4例。結論:數字化X線胃腸造影技術為診斷胃癌的常用方法。通過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觀察做出診斷。

【關鍵詞】 胃癌;X線診斷;影像表現

早期胃癌如能及時發現和得到有效的治療,預后明顯優于進展期胃癌,早期胃癌術后5年的生存率在90%以上,總體復發率在1.5%~13.7%,復發時間為術后1~20年,復發病死率為2%~4%。因此,早期胃癌的診斷和治療非常關鍵[1]。我國早期胃癌的診斷率僅10%左右。對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0例X線診斷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收治的胃癌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32~70歲,平均48歲。病程3個月~5年,平均2.5年。主要癥狀表現為腹脹、嘔吐、吞咽困難等表現20例,上腹疼痛20例,嘔血、黑便等9例,消化不良、貧血、消瘦等表現7例。

1.2 方法 均經胃腸造影檢查發現病變,經X線病理診斷。

1.3 結果 30例患者中局限胃壁伸展不良征7例,隆起征3例,淺凹陷征16例,黏膜紋集中像4例。

2 X線表現

2.1早期胃癌 隆起型(Ⅰ型)表現為小而不規則的充盈缺損,高度超過5 mm,邊界清楚。表淺型(Ⅱ型):表現為胃小溝、胃小區破壞呈不規則顆粒狀,輕微凹陷小龕影,僵硬邊界尚清楚。①表淺隆起型(Ⅱa型):癌腫突出高度不超過5 mm;②表淺平坦型(Ⅱb型)病灶幾乎無隆起和凹陷;③表淺凹陷型(Ⅱe型):病灶輕度凹陷不超過5 mm。凹陷型(Ⅲ型)表現為形態不規整,邊界明顯的龕影,深度超過5 mm,可見黏膜皺襞中斷,呈杵狀或融合。但早期胃癌的診斷還有賴于胃鏡活檢。

2.2中晚期胃癌

2.2.1浸潤型胃癌:開始時常較局限。如位于小彎(常見)或大彎,鋇餐造影見胃壁局限性柔軟度減低或消失、僵硬,蠕動消失。常表現為病區過分平坦與光滑,形狀不改變,如不注意或無經驗很易漏診。有時浸潤型病變表現為局部胃輪廓的凹陷,呈淺弧形,類似外壓性改變。雙對比造影對浸潤型癌的診斷很有幫助,表現為局部的“雙重邊緣”,內緣常平坦而稍不整齊,代表癌瘤浸潤所致的胃壁增厚,外緣則代表周圍基本正常的胃壁的投影。浸潤型胃癌的另一重要表現為黏膜紋理的改變,表現為皺襞異常增粗,排列紊亂,形狀固定,頗似慢性胃炎的改變。在有的患者則黏膜皺襞變為平坦甚至完全消失,其上有些顆粒狀毛糙的表現或有些淺小龕影[2]。位于胃前后壁和賁門區的浸潤型胃癌常不造成輪廓的改變,尤需注意上述的黏膜表現。癌瘤發展較大時引起胃壁僵硬、胃腔狹窄,診斷不難。

2.2.2增生型胃癌:X線表現為突入胃腔的充盈缺損、輪廓不規則、表面凹凸不平,其上的黏膜皺襞中斷、破壞,或完全消失。如累及大小彎者可造成胃輪廓的殘缺或胃腔狹窄與變形,若僅位于前后壁則不造成胃輪廓的改變,鋇劑多時還可被遮住不見,需用加壓法或雙對比法才得以顯示。胃壁僵硬和蠕動消失和梗阻。

2.2.3潰瘍型胃癌:X線表現主要在于龕影形狀不規則,特別是龕底(向外的一面)平坦而龕口(龕與胃腔的交界處)向內凸而有尖角;龕影位于胃輪廓之內;以及龕周有明顯的環堤,已如上述。形成這種表現的原因不是龕本身呈半月形,而是類圓形的龕正好騎跨在小彎前后壁,成為相對折疊投影而成。如龕完全位于前后壁則不構成這種“半月綜合征”的表現,而顯示為邊緣不規則的類圓形龕影。周圍黏膜皺襞有時可有聚攏表現,但近龕影處增粗呈結節狀,或有指壓跡樣改變。

3 討論

胃癌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腫瘤。男性比女性多,其比例為2:1。一般發病在40~60歲,但目前青壯年發病也不少見。早期出現上腹部隱痛不適、食欲不振,厭惡肉食;同時伴有惡心、嘔吐,常吐出棕褐色食物殘渣等。晚期出現貧血、上腹部腫塊、惡病質、糞便潛血持續陽性等。

X線檢查方法的恰當選擇及檢查前準備 胃癌和早期胃癌影像學檢查多以鋇餐造影檢查為主。胃氣鋇雙重對比造影對早期胃癌的發現和診斷更有價值,可顯示黏膜面的細微結構的破壞;單、雙重對比造影對中晚期胃癌的診斷都有很大價值。但定性診斷還需結合內鏡活檢。

胃部X線檢查前的必要準備是患者空腹。檢查前禁止飲食至少6 h,以保證胃內空虛和干燥。這是使鋇劑黏附在黏膜上和病變上的必要措施。如患者空腹潴留較多或有幽門梗阻,禁食期還需延長,或者檢查前放胃管將潴留物抽出[3]。檢查前3天內不服含有鐵、鉍、鈣高原子量的藥物,因為它們能顯影而干擾診斷。對明顯的便秘患者可適當通便。充分了病史及臨床要求,取得患者的配合,是檢查成功的必要環節之一。

不同位置胃癌的X線特點胃癌除具有上述的基本X線表現外,不同位置的胃癌還有某些特殊點,其檢查方法也不盡相同,賁門癌這是胃癌中較常見的一種,3種病理類型的胃癌均可在此發生。及時發現賁門癌有賴于仔細的檢查,掌握正確的方法,熟悉正常X線解剖以及認識癌瘤的X線表現。賁門癌的X線征象為:①賁門區塊影,可位于賁門上或賁門下,在含氣的胃泡內顯示為軟組織塊影,可呈結節狀、分葉狀或不規則形。必須轉動到一定的體位才能顯示,而在其他位置可能見不到。雙對比造影時鋇涂布在腫物表面,顯示更為清楚。服鋇后檢查可顯示充盈缺損。②鋇劑走行異常,可沿賁門或賁門下腫物分流而下,或被抬高成角成7字形,在腫瘤之上繞過,稱為“繞流”現象。有時鋇流通過賁門呈噴射狀。③胃底變形、增厚。這是腫瘤沿胃壁向腔內外發展的結果,呼吸氣觀察形狀不改變。胃底與膈面距離加大(大于1.5 cm有診斷價值),但這并不常見且不是早期征象。④黏膜皺襞破壞、雜亂,與正常時迂曲連續的皺襞不同。但由于檢查本身的困難,這種征象不易良好顯示。⑤賁門下區胃壁僵硬,與正常胃壁分界清楚,其上下方出現小的凹陷切跡;有時賁門下區輪廓不規則。⑥賁門胃底輪廓不規則,呈多個淺弧形,需轉動體位才能發現。⑦龕影;賁門癌潰瘍很常見,大小深淺形狀不一,常位于賁門下區,但X線片不易顯出。它可表現為雜亂的皺襞上有一團不規則鋇影;可表現為賁門下半月形或V形龕影,龕底平坦與小彎平行,其上下各有切跡凹陷,龕口有環堤;少數龕影表現為囊袋狀深龕影,酷似潰瘍或憩室。⑧食管下端受累,出現狹窄、僵硬、變形、充盈缺損和黏膜破壞。這些現象是賁門癌向上侵犯所致,是病變進展的表現。

【參考文獻】

[1] 陳棣華主編.消化道腫瘤影像診斷與病理對照.第1版.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59.

[2] 胡軍武. 醫學數字成像技術. 武漢: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41-77

[3] 張一楚.青年人胃癌的診治特點[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4,7(5): 347348.

猜你喜歡
胃癌
碘-125粒子調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襲
青年胃癌的臨床特征
胃癌前病變治療重點是什么?
胃癌組織中PGRN和Ki-67免疫反應性增強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胃癌手術治療效果探討
S100鈣結合蛋白P在胃癌患者胃癌組織和血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胃癌組織中Her-2、VEGF-C的表達及意義
胃癌組織中LKB1和VEGF-C的表達及其意義
胃癌組織中VEGF和ILK的表達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