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肱骨髁上骨折的臨床護理體會

2015-07-04 00:27王波
家庭心理醫生 2015年7期
關鍵詞:臨床觀察兒童護理

王波

【摘要】目的:探討小兒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對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兒40例護理方法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隨訪3個月~1年,平均6個月;骨折均在4~6周內愈合,術后2~3個月肘關節功能內恢復。40例中肘關節功能優36例,良2例,可2例,優良率為95%。結論:積極進行心理護理、術前充分準備、術后體位擺放、生命體征的監測、傷口護理、患肢血運狀況監測、石膏固定的護理以及功能鍛煉指導?;純喊察o,依從性好。自訴疼痛緩解或無痛,適應被迫體位。術后未發生相關并發癥,或并發癥發生后能及時得到治療與處理。

【關鍵詞】 兒童;肱骨髁上骨折;臨床觀察;護理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髁上2~3cm處的骨折,據統計約占兒童全身骨折的1/4。肱骨髁上骨折也是兒童肘部損傷中最常見的骨折,占肘部骨折的60%~70%。好發于5~12歲年齡組,男孩多,約為女孩的2倍[1]。該骨折常并發肘部的血管和神經損傷,后遺癥較多。主要的治療方法有閉合復位外固定、前臂側方皮牽引或尺骨鷹嘴外展或過頭牽引、閉合復位經皮穿針固定、切開復位內固定等。對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兒40例護理方法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4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男28例,女12例;年齡3~14歲,平均7歲。致傷原因:摔傷36例,車禍傷4例。受傷就診時間為1 h~10 d,平均10 h就診。左側23例,右側17例。X線檢查示伸直型29例,屈曲型11例。臨床表現為肘部疼痛腫脹,皮下淤斑,肘上局部壓痛明顯,有骨擦感,肘后三角關系正常。

1.2 方法

1.2.1伸直型骨折的治療,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方法 病人仰臥,醫生兩手分別握住骨折近遠兩段互相擠壓,先糾正側方移位,再糾正旋轉畸形,然后兩拇指從肘后推尺骨鷹嘴向前牽拉,兩手四指環抱骨折近段向后推移,此時令遠位助手在牽引下屈曲肘關節,兩手可感覺到骨折復位的骨擦音。

1.2.2屈曲型骨折的治療 I型骨折無移位或移位很小,肱骨小頭前傾在可接受范圍內??捎瞄L臂前后托適當伸肘位固定,7~10天換石膏適當加大屈肘角度。伸肘位固定時間太長容易引起屈肘障礙。Ⅱ型骨折遠段向前傾,前側皮質尚保持連續,或為完全骨折斷面仍有部分接觸。單純遠折段前傾者,伸肘位緩慢牽引多可矯正,若伸肘復位不完全可在屈肘位手扶患者前臂向后推,直至小頭前傾角恢復正常,然后再伸肘穩定骨折,復位后可用長臂前后石膏托、小夾板固定或使用伸肘位Russell牽引。7~10天換石膏,適量增加屈肘度數,3周后去除固定積極訓練屈肘活動。部分側向移動骨折穩定性差,復位成功宜經皮穿針固定,要不然則容易導致肘內翻或畸形愈合。

1.3 結果 隨訪3個月~1年,平均6個月;骨折均在4~6周內愈合,術后2~3個月肘關節功能內恢復。40例中肘關節功能優36例,良2例,可2例,優良率為95%。

2 護理

2.1非手術治療的護理 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并制動,有利靜脈回流,減輕局部腫脹和疼痛。如骨折部位無傷口者,傷后24小時內可用濕毛巾冷敷減少滲出,傷后24小時后改為熱敷,促進滲出液的吸收,減輕局部腫脹。鼓勵患兒多吃水果、蔬菜,多飲水及優質蛋白,保證營養均衡。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每2~4小時評估骨折遠端脈搏的搏動,觀察肢端血液循環、感覺、活動和皮膚顏色、溫度,有無缺血性疼痛,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觀察有無神經損傷癥狀如拇指對掌活動、外展、內收功能障礙為正中神經損傷所致。如有明顯垂腕癥狀,則橈神經損傷所致[2]。評估患兒疼痛的程度,疼痛明顯者可遵醫囑給予止痛藥物,并觀察止痛效果。指導家長給患兒講故事、唱兒歌以分散注意力。對石膏托固定的患兒,要及時用膠布沿繃帶邊緣粘貼,并經常檢查石膏托邊緣處皮膚有無損傷。鼓勵患兒定時做上肢肌肉收縮運動,如伸指握拳活動。

2.2手術治療的護理

2.2.1術前護理 患者因意外加上患肢的疼痛,易產生恐懼和緊張的心情,護士應以敏捷的動作和溫和的言語安慰患者,取得患者信任,解除顧慮,取得配合。對需手術的患者,應向患者講清手術的必要性、術前及術后的相關注意事項,讓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進入手術。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含鈣豐富飲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病人的食欲。保持有效固定如伸直尺偏型骨折。

2.2.2術后護理 術后應觀察患肢有無血管痙攣,肌肉供血不足的癥狀。缺血的癥狀是:患肢疼痛劇烈,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末梢血運充盈不良,手部皮膚發白,皮溫發涼,被動伸屈手指會引起劇烈疼痛,肌肉缺血4~6小時可造成缺血攣縮,這是一種嚴重的并發癥,應密切觀察[3]。

3 討論

肱骨髁上骨折是兒童常見的骨折,骨折易于愈合,只要骨折復位達到解剖復位或接近解剖復位,一般功能良好。向病人及家屬說明這一點,可減輕其焦慮和恐懼的心理。向患者及家屬講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指示進行功能鍛煉,以主動鍛煉為主,被動鍛煉應輕柔,以不引起疼痛為宜,以免再度損傷或發生骨化性肌炎,加重肘關節僵硬。術后向患者及家屬強調關節固定的重要性和不固定的危害,使其自覺維護、有效固定。向家屬講解觀察血運的幾個指標:患肢的顏色、溫度、腫脹程度,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如固定期間患肘劇烈疼痛,顏色發紅或青紫、發涼、腫脹、皮紋變淺等血液循環障礙,應立即告訴醫護人員以便及時處理。

【參考文獻】

[1]馬懷榮.48例小兒肱骨髁上骨折的護理[J].山東醫藥,2004,44(23):70.

[2]王伶,王祖梅,李浩,等.小兒Mclntyre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58例臨床觀察及護理 [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8,16(3):929-930.

[3]李剛英,李改珍,王愛芝.居家牽引治療肱骨髁上骨折患兒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6,20(11C):3063-3064.

猜你喜歡
臨床觀察兒童護理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蒙醫藥治療血管神經性頭痛39例臨床觀察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氨溴特羅治療兒童急性支氣管炎臨床觀察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中西醫結合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護理干預
“六·一”——我們過年啦!
捏脊治療兒童營養不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