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放射治療分析

2015-07-04 00:27董晶
家庭心理醫生 2015年7期
關鍵詞:放射治療生存率療程

董晶

【摘要】目的:探討肺癌患者放射治療方法效果。方法:對60例肺癌患者放射治療的方法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經治療顯著改善46例,部分改善13例,無改善1例,改善率98.3%。結論:腫瘤局部控制率高、放射反應小等優點。

【關鍵詞】放射治療;肺癌

原發于支氣管黏膜和肺泡的惡性腫瘤稱原發性支氣管腫瘤簡稱肺癌。不包括氣管癌及轉移性肺癌。治療前積極治療患者的并發癥,放療期間應加強支持治療措施,積極處理放射反應,以幫助患者順利完成放療[1]。我院2012~2013年對肺癌病放射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收治的肺癌病60例,男46例、女12例,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65歲。經臨床影像和組織細胞學檢查確診為肺癌。病理分類:鱗癌26例,腺癌 13例,小細胞未分化癌14例,大細胞未分化癌7例。

1.2 方法

1.2.1治療前準備 治療前應有完整的診斷、分期、患者一般狀況的資料,并及時處理相應的合并癥,如糖尿病、肺炎、肝腎功能異常、高血壓等。

1.2.2放射劑量 非小細胞肺癌,根治劑量通常為:鱗癌55~65 Gy/6~7周;腺癌60~70 Gy/6~8周、術前放療或亞臨床處治療劑量可控制在35~45 Gy/3~4周。肺野內實質性腫瘤實際受照劑量比軟組織中的腫瘤照射劑量大10%~20%(因射線經過的肺組織厚度不同而變),臨床上應特別注意。近年來也有采用48 Gy/4次/4天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報道。小細胞肺癌,以往認為小細胞肺癌的合適劑量為45~50 Gy,超分割放療或高劑量常規分割放療,1.5 Gy,每天2次的超分割放療同步化療的5年生存率為26%。CALGB 8837的研究發現常規分割70 Gy合并化療的6年生存率高于30%。

1.2.3射線選擇 適合的射線選擇應根據腫瘤的大小及其在肺內的位置而定,對巨大且貼近胸壁的腫瘤,用相對斜野照射時,15 MV以下X射線,因其70%劑量區可大于野間距的1/2,故劑量分布明顯優于10 MV以下的X射線。對位于肺內位置深、體積小的腫瘤,射線能量則不宜選擇太高,以免在腫瘤表面形成二次劑量建成區會影響腫瘤的受照劑量。

1.2.4三維適形和調強放射治療 定位CT的掃描范圍上界為環甲膜,下界為肝下緣。 GTV應在肺窗勾畫,包括肺癌原發灶、短徑大于1.0厘米的淋巴結。鱗癌CTV為GTV外放6毫米,腺癌需外放8毫米。并發肺不張患者應事先進行葡萄糖代謝顯像,以準確確定GTV的范圍、減少正常肺體積的受照射劑量。

2 結果

顯著改善46例,部分改善13例,無改善1例,改善率98.3%。

3 討論

肺癌的早期癥狀不明顯,無特異性,早期診斷率低,各種不同病理類型肺癌的生物學行為相差頗大,近年來的療效有所提高。

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原則接受50~60 Gy/5~10次/1~2周立體定向放療,其中18例在立體定向放療之前接受常規放療40~60 Gy/20~23次/4~6周的常規放療。術前化療能夠提高患者生存率。多項隨機研究標明手術切凈的僅有肺門淋巴結轉移的患者不需要術后放療、術后放化療,術后放療會使2年生存率由55%降至48%;但縱隔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可以考慮術后放療。Ⅳ期病例都有轉移[2]。對于有癥狀的腦轉移、骨轉移患者應首選放療,盡快緩解患者癥狀,然后化療;對于無癥狀的患者應首選化療,適當輔以小范圍的姑息放療。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原則,局限期20世紀70年代的隨機研究證明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的放療療效優于手術,放療的5年生存率為4%,手術組為1%(并且這一例也是起初選擇手術,后來改為放療);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原則是:首選放化綜合治療,其療效優于單純放療,也優于單純化療。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能耐受該方案足量化療和同步50~60 Gy放療;化療期間早加放療優于晚加放療;化療后放療的照射范圍以化療后的病變范圍為主;放化療后胸部完全緩解的患者應接受全腦預防性照射,薈萃分析表明腦預防照射把3年生存率提高5.4%。廣泛期以化療為主,配合放療可以較快緩解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數十年來最基本的照射方法是每周治療5天,每天照射1次,每次照射1.8~2 Gy。對非小細胞肺癌的局部有效率大約30 %~40%。近年來基于對肺組織屬于放射遲反應組織的認識,有的單位采用減少每次照射劑量,增加照射次數,總療程時間不變,總劑量增加的超分割射照方法,旨在保護肺組織免受過分損傷的前提下,提高腫瘤受照劑量。通常采用每周治療5天,每天照射2~3次,間隔4~6小時,每次照射1.1~1.2 Gy,該方法早期放射反應比常規分割重[3]。加速超分割照射主要是期望通過縮短療程時間,克服分割放療期間腫瘤細胞的再增殖,而又不增加正常組織的后期反應。方法是減少每次照射劑量,增加照射次數,并縮短療程時間,增加總劑量,稱為加速超分割照射。例如采用每周治療5 d,每天大野照射2次,間隔8小時,其間針對腫瘤灶局部補充小野照射1次,每次各1.1 Gy。分段照射在療程中休息一段時間,一般為2~3周;意在便于減輕前一階段的急性放射反應或中間插入化療。但若仍按常規分割,則療程時間延長,故放療進度或總量應作適當調整,才不致降低生物效應。大劑量少分割照射對旨在緩解癥狀、減輕痛苦的姑息治療病例,可采用每次照射3~5 Gy,每周2~3次,個別情況下可1次給予10 Gy,每周1次,2~3次結束,以減少往返搬動病人的負擔。也可用于術前放療。

【參考文獻】

[1] 殷蔚伯,谷銑之主編.腫瘤放射治療學.第3版.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1107-1111.

[2] 馬勝林.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單純放射治療.中國癌癥雜志,2005,15:224-227.

[3] 殷蔚伯,谷銑之.腫瘤放射治療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1092-1095.

猜你喜歡
放射治療生存率療程
廣東放射治療輻射安全現狀
碘131治療要“小隔離”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預測
日本首次公布本國居民癌癥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咽及喉部鱗癌放射治療技術研究進展
胸腺瘤放射治療研究進展
治子宮脫垂
顱咽管瘤放射治療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