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鏡檢查的護理體會

2015-07-04 00:27于書畫
家庭心理醫生 2015年7期
關鍵詞:胃鏡護理

于書畫

摘要 目的 探討胃鏡檢查的護理措施及胃鏡插鏡配合的應用。方法 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26例行胃鏡檢查患者的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的臨床護理資料。結果 經胃鏡檢查診斷后,26例患者經有效的護理均治愈好轉。討論 臨床胃鏡檢查治療提高消化道疾病診斷檢出率,能夠發現微小病變對消化道疾病的治療有著尤為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胃鏡;護理;插鏡;

胃鏡長度一般為90cm,可以到達并觀察從食管至十二指腸降部近側段的所有部位。對上消化道黏膜的病變都能做出診斷,必要時進行活體的病理學和細胞學檢查。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行胃鏡檢查的26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分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26例行胃鏡檢查的患者,年齡20-55歲,平均年齡38歲,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臨床均有上消化道病變的發生。

2結果 經胃鏡檢查診斷后,26例患者經有效的護理均治愈好轉

3護理

3.1內鏡護理 每日用鏡前需從鏡柜中將內鏡取出,置于2%戊二醛溶液中浸泡10分鐘。正確的持鏡方法是一手握住內鏡的操作部,一手握住內鏡的先端部和導索接頭部,兩手之間距離略寬過雙肩的距離;握操作部和接頭部的手注意要握住該部的硬性部分,而不能握其軟性部分,因軟性部分承受不住操作部和接頭部的重負發生彎曲,易造成玻璃纖維的折斷;另外,握先端部和接頭部的手還應注意用一手指隔開先端部和接頭部,避免兩部的突起部分互相碰撞,傷及胃鏡外皮導致胃鏡漏水。

3.2心理護理 向患者講明檢查過程、注意事項以及在檢查過程中需要做哪些配合,使其在心理上有充分準備,消除緊張心理。向患者作必要的解釋,消除緊張情緒,主動配合檢查。向患者家屬講明做胃鏡的必要性和風險性,取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后,簽署知情同意書,以有效地防止醫療糾紛的發生[1]。

3.3用藥護理 鎮靜劑和解痙劑一般患者不必使用,但對于精神過度緊張者,有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者或者息肉切除等治療術時,術前可肌內或靜脈注射地西泮5~10mg,同時合用東莨菪堿20~40mg或山莨菪堿10mg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有利于患者鎮靜,減少惡心不適感,以更好地配合檢查。對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心動過速等患者慎用。祛泡劑檢查前可給予患者口服祛泡劑,消除胃腸黏膜表面的含泡沫黏液,使鏡下視野清晰,可避免遺漏微小病變?,F國內已有多家生產的咽麻除泡劑,有咽部麻醉、除泡和潤滑三重功效。

3.4 體位護理 患者體位讓患者取左側屈膝臥位,解開衣領扣,放松褲帶,注意枕頭與肩同高,頭微曲,于嘴角下墊一彎盤及治療巾,防止口水污染檢查床及患者衣物,囑患者張口輕輕咬住牙墊,并用膠布固定好,同時囑患者在做胃鏡的過程中勿吞咽口水,以免引起嗆咳或誤吸。

3.5檢查護理 患者側臥時在其背部墊一靠墊,起額外的支持作用,使患者更舒適。囑其放松身軀,頸部保持自然放松狀態。進鏡時,護士應讓患者頭部保持不動,協助操作者插鏡,告知患者操作過程中有惡心反應時,囑患者用鼻子緩慢深呼吸,盡量放松,將牙墊咬緊,切不可吐出牙墊。檢查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面色、神志、生命體征變化,如有異常,立即停止檢查,并做對癥處理。麻醉的患者需每5分鐘測量一次心電圖、血壓、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急救設備要準備好,包括吸引器、氧氣和急救車[2]。退鏡后待30~60分鐘后麻醉作用消失無麻木感后可先飲水,如無嗆咳可進食。檢查后會出現咽喉部疼痛的癥狀,同時咽后壁因局麻關系,可有異物感,囑患者不要反復用力咳痰,以免損傷咽喉部黏膜,這些癥狀會自行消失。全麻的患者需保持患者左側臥位直到患者完全蘇醒并能控制分泌物的排出。且患者需有人陪同,交代麻醉術后的注意事項。檢查后患者如有嘔吐、腹痛、腹脹等不適情形,需報告術者。有些患者檢查完后會出現腹脹,這是因為檢查時胃內反復注氣引起的,可進行坐直哈氣或作腹部按摩促進排氣[3]。術后飲食可如常進行,如患者取活檢較多或腫瘤活檢、咽喉部擦傷疼痛明顯者,宜于術后3小時方可進食。

3.6 插鏡配合護理 醫護人員應熟練掌握插鏡技術及有關配合細節。單人插鏡法 由術者獨立完成。操作時,護士位于患者頭側或術者旁,可適當扶住患者頭部固定牙墊。囑患者緩慢深呼吸,有助于減輕惡心等不適反應。如惡心較重,可能是麻醉不足,應重新麻醉。雙人插鏡法 術者持鏡,護士站在手術者左側持鏡身前端負責插鏡。鏡子插入后護士繼續負責送鏡、扶鏡至操作完畢。雙人法又可分為兩種普通插鏡法和指壓插鏡法,普通插鏡法:插鏡者左手扶住患者頭部,右手握住鏡身前端,術者先將內鏡彎曲部輕度彎曲成適應入口咽部的彎曲形狀,然后將鏡子頭端送入口咽部,順著咽后壁輕柔地送至喉部食管入口處(約插入15cm),此時囑患者做吞咽動作,食管入口開啟時順勢將鏡頭送進食管。對初學者或鏡端較粗、柔軟性欠佳者,插鏡時也可分二步來做,即人鏡至口咽轉彎處時讓患者咽一下,幫助鏡子進入咽部;至喉部時,再咽一次進入食管。有時可借患者作嘔時食管入口張開或囑患者深吸一口氣呼出時食管入口松弛,順勢將胃鏡送入食管。直視下對準食管入口插鏡比較安全,避免盲目用力進鏡,如操作粗暴容易造成血腫和穿孔。指壓插鏡法:用于特別緊張、普通插鏡法屢屢失敗的患者。具體方法是:先將牙墊套入胃鏡插入部,操作者右手呈執筆狀抓住鏡身前端處,左手食指、中指伸入患者張大的口中,向下壓住舌根部,右手送鏡從左手中指、食指之間位置正中部插入。到達喉部,借其嘔吐反射時迅速插進食管。注意操作時伸入口腔中的手指位置要固定好,不要亂動,否則患者反應大,入鏡方向也受影響。鏡子進入食管后,左手指不能馬上退出,而應先用右手將已套在鏡身上的牙墊送入口中,置于上、下牙之間后左手指才能從患者口中退出,囑患者咬住牙墊。這樣可避免左手指過早退出,患者咬傷鏡身的事故發生。此種插鏡法具有準確度高、人鏡迅速的特點,特別適用于其他方法失敗者、配合不佳者、鏡子頭端較粗(如治療鏡、超聲內鏡)或帶有治療用吸引頭套時。缺點是黏有唾液需要換手套及有被患者咬傷的可能,特別是當患者牙齒殘缺不全時更易剌破手套和皮膚。對HBsAg陽性者尤其要注意自我保護(提示所有內鏡術者、護士都應注射肝炎病毒疫苗)。

5 討論 胃鏡檢查越來越廣泛應用于臨床,胃鏡檢查是診斷胃病最直觀的檢查方法,熟練掌握術前、術中、術后護理配合,對檢查的順利進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用胃鏡進行胃檢查時,病變組織被放大, 醫生在視野非常清晰的情況下,可以對胃內疾病一覽無遺,檢查無死角、無損傷、診斷率高。

參考文獻

[1] 沈潔,林玉清,黃玉鳳.胃鏡檢查術的護理體會 . 中外健康文摘. 2014,23: 244-244.

[2] 陳娟娟.無痛胃鏡檢查術的護理配合體會 . 中外健康文摘 .2014,22: 251-252,253.

[3] 鐘鳳蘭,朱彩珍,余敏,王秀華..無痛胃鏡診療中的舒適護理及體會. 中國醫藥指南. 2014,11: 346-347.

猜你喜歡
胃鏡護理
舒適護理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解開胃鏡報告上的糾結
胃鏡下組織膠注射治療肝硬化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療效評價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急診胃鏡診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46例臨床分析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中醫護理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護理干預
電子胃鏡引導下放置螺旋形鼻腸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