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交互式教學研究

2015-07-04 22:14張珊李宗菊
雙語學習·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多媒體網絡大學英語教學

張珊 李宗菊

【摘 要】多媒體網絡交互式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充分自主學習的機會,發揮學生學習潛能,有效地實現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目標。 本文旨在探討網絡環境下交互式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交互方式以及在傳媒類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交互模式;多媒體網絡

長期以來,以教師為中心的英語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教學單一化,課堂氣氛壓抑、教學內容死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習缺乏主動性與興趣,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較差。為了使學生流利得體進行交流,采用交互式英語教學勢在必行。交互式課堂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則發揮主導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基于多媒體網絡輔助教學手段可以發揮教學優勢,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

一、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交互式教學理論

交互式教學法最早由Palinscar于1982年提出,是以現代教學理論為指導,綜合運用教學資源和手段,通過教學主體與教學條件、課程理論與實際應用、學習與創新、個體發展與社會環境等交互途徑,激發教學潛力,深化教學理論,拓展教學能力,提升教學價值的教學模式。交互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并啟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教學手段,師生密切配合,在愉快的教學情景中實現教與學。網絡環境下交互式教學就是以師生、生生互動為橋梁,通過文本、圖像、聲音、動畫等各種媒體手段,實現教師、學生、教材和媒體之間的轉換和交流。

二、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教學的交互方式

多媒體網絡環境下交互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主要有三種:

(一)實現學生與多媒體網絡之間的交互

對于大學生來說,網絡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圖書館,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搜索和接受信息。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為平臺向學生布置需要解決的問題,學生課下利用網絡進行查找并在課上展示學習心得或與學生就此問題進行討論。

(二)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

學生間的交互,既可以是兩個學習者之間的對話,也可以是多個學習者之間進行的小組學習與討論。教師通過網絡設定教學主題,學生分組并各自圍繞當前的學習主題進行討論交流,表達自己對問題的見解,與小組成員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相互合作以解決各自問題。最后以制作PPT、Flash、角色表演等形式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只充當組織者、指導者和幫助者,只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給與引導。這種學習形式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創造性和主動性。

(三)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交互

語言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活動。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交互式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以學生為中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交互延伸到了虛擬的網絡世界,為學生學習創造了更好的環境。教師可以利用E-mail、QQ等交互方式,給不同的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任務,然后學生通過查資料、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同時教師和學生也可以就感興趣的話題或教學內容進行在線交流,教師給與指導并幫助學生更加透徹的理解與運用所學知識。

三、多媒體網絡下交互式教學模式在傳媒類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傳媒類院校學生是一組特殊群體,他們有著獨特的思維和個性特征。由于其普遍對英語學習動力不足、學習動機單一等因素,傳媒類大學英語教學一直處在英語教學的邊緣。但同時由于學生活潑好動、有很強表現欲,因此設計符合各個專業學生特點的教學任務,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一)英語語言文化知識的學習

大學英語課程是英語語言知識與綜合技能的體現,其關于國家地理、歷史、政治、文化傳統等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對學生鞏固語言基本功和擴大知識面起到重要作用。傳統教學中教師單純的講解單詞、語法及句子結構,完全忽略了課文背景相關文化知識的學習,使語言學習脫離了文化。教師可以把詞匯的講解、語言難點注釋、背景知識概述、篇章結構及相關補充材料等制作成Powerpoint,課堂上隨用隨點。課后學生可以將教師的電子課件內容從教師個人主頁中讀取。許多學生都配備了電腦,這就大大方便了他們課后復習、練習以及完成作業等。學生在復習中不僅可以瀏覽教師課堂授課內容,還可觀看相關教學資料與信息,從而實現資源共享,擴大學生知識面。下面舉例說明:

如《應用型大學英語》第三冊第一單元中The Story of Steve Jobs一課中,首先以一個簡短的視頻————改變世界的三個蘋果來引出話題。 由于藝術類學生樂于接受新鮮事物,比較追時髦,因此可以利用學生手中的Iphone 5、6手機進行師生互動,Who is the creator?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creator?利用學生非常熟悉的話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

同時利用網絡讓學生更直觀的觀看演講視頻,對課文有更清晰的理解。蘋果公司文化背景學習對于了解喬布斯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課上時間有限,教師可以把相關資料和背景知識上傳網絡,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進行學習,并利用網絡瀏覽為什么以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命名公司。學生分組討論并在下一次課上推選一名代表說明自己眼中的喬布斯。

(二)語言技能綜合訓練

1.說訓練。

由于藝術類院校學生基礎薄弱,聽說能力較差,在傳統的聽說教學中,英語就像是催眠曲,學生趴倒一片;學生聽的吃力,教師教的費力,完全達不到教學效果。因此利用多媒體網絡,根據學生特點和水平設計不同教學內容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觀看影視片段之前,對文本中的生詞進行講解,再對文本進行閱讀,之后觀看影片。學生分組就該影片片段進行討論,推舉代表向全班學生闡述觀點。另外通過聽英文歌曲讓學生聽寫歌詞,這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教學效果。課下根據不同學生的專業特點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比如角色扮演,PPT制作、配音等形式讓學生分組完成,由于課堂時間限制,無法課上展示的上傳網絡,學生觀看并對每一組進行評論。

2.寫譯訓練。

讀寫譯課堂比視聽說課堂的學習內容難度更大,教師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同時考慮學生的興趣來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還有注重學生之間合作,讓學生參與每一個環節,以提問、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現場采訪、課文內容改編表演、敘說故事等課堂形式創造出一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互學習的環境。如閱讀理解這一環節,可以通過“主題教學法”,讓學生找出文章的主題,概括總結,并用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教師設置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對文章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對文章有整體理解后,學生改寫文章,鍛煉學生寫作技巧。

比如在講授How Reading Changed My Life一課時,文章中涉及了較多的世界名著作品:《傲慢與偏見》、《雙城記》等。讓學生課下分組通過網絡對不同作品進行學習并設定不同教學任務:一句關于閱讀的名言,作品中經典句子或段落,概括作品大意等。學生將自己的成果上傳網絡,學生可以互相學習,教師對此也進行時時關注。對于新聞傳播學院的學生,根據他們的專業特點,還可讓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培根的“On Reading”,以演講的方式呈現在全班學生面前并制成音頻上傳網絡,或通過記者采訪就對自己有巨大影響的一本書進行采訪。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可以發揮學生專業特長,也可以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多媒體網絡教學環境對教師來說既是改革更是挑戰。它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參與度,同時還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教師要意識到自己角色的轉換,外語教學中多媒體網絡技術只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教師的作用。多媒體教學只有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和傳統課堂的優勢,克服各自的缺陷,才能形成一種基于網絡多媒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黃若妤. 建構主義與多媒體外語教學模式[J].外語電化教學.2000(2):11-12.

[2]劉潤清,戴曼純. 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102-104.

[3]束定芳,莊智象. 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6.

[4]Wilga M. Rivers. 交互式語言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倫敦:劍橋大學出版社, 2000.

[5]許小玲.交際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的體現[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8):101-102.

作者簡介:

張珊(1984年12月),石家莊市元氏人,英語語言文學碩士,河北傳媒學院國際傳播學院講師。

李宗菊(1981年5月)山東日照市人,英語語言文學碩士,河北傳媒學院國際傳播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多媒體網絡大學英語教學
多媒體網絡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解析
綜合英語教學中網絡自主學習模式研究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討
多媒體網絡背景下的職校烹飪教學研究
翻轉課堂在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多模態隱喻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認知構建
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應用互動式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思考
轉型時期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
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