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學過程看教師職業生涯應當具備的幾個品質

2015-07-04 22:14譚貽群
雙語學習·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學會

【摘 要】從大學畢業后進入教師行業,從業近10年,講授《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這門課程也近8年,已有些許感悟,重溫《師說》中“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句,反復理解其真正含義,“傳道”,要求老師言傳身教,傳授一定道理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笆跇I”,傳授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解惑”,使學生主動學習提出他們的疑惑,教師有效地解決知識的困惑。而今“教師”一詞的解釋,有兩重含義,既指一種社會角色,又指這一角色的承擔者。廣義的教師是泛指傳授知識、經驗的人,狹義的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人,并在教育(學校)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

【關鍵詞】教師;職業生涯;品質

回憶這十年工作歷程和自己現在從事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業教育專業領域,結合個人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這門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個人覺得當今的大學老師應該具備以下品質,職業方向才會清晰明了,職業發展才能一帆風順,方能獲得學生的接納和贊許。

一、真誠

大學老師,不是教書匠,也不是傳輸機,而是要教授大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勇于質疑等職業人必備的可貴品質。教師進入職場就應該樹立或培養自身成為學生心目中成熟穩重、學識淵博、處事有道的好老師。此時此刻應該迅速摒棄過去不恰當的言行,甚至是陋習和不好的舉止,對待自己的學生和同事應該真誠,只有真誠才能獲得學生與同事的好印象,而不應該是虛偽浮夸的“偽形象”。只有真誠,學生才愿意和我們溝通,同事才愿意與我們快樂的工作。同樣的道理,我在給大一新生講授《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時,第一個關鍵詞就是真誠。

二、正視自己

教師這個崗位,是最受社會關注的崗位,我在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資料收集和備課時十分注重“正視自己”,注重結合自身的職業發展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全過程緊密結合起來。因為我們身邊會經過一屆又一屆學生,他們永遠是十八九歲的青年人,而我們會不斷變老,此時此刻,我們需要正視自己,正視我們自己的不足,在知識不斷迅速更新的時代里主動學習,落后就要挨學生的“罵”,因為教學生職業規劃前,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是最好的寫照;正視我們自己的不足,教學方式不創新會遭學生吐槽為“落伍”,因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會給自己的教學效果“減分”;正視我們自己的不足,職業目標不明確,不知道接下來如何是好,個人的發展方向就也會模糊,如此談何教育學生;正視我們自己的不足,職業定位出現偏差,就會慢慢失去“傳道解惑”的信心,教學之信心一旦失去,教師職業的本意也會隨之失去。

三、好學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這門課程要求教師的知識量很豐富,因為教師無論身處任何崗位,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初入職場的新老師,還是工作時間很長了的老教師,都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去不斷學習,尤其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師,因為生涯規劃指導方法和教師的教學方法等都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才能提高,甚至發現自己在教師崗位上的不足,因為“授業”就是傳授學生專業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不斷學習就是要求我們教師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并采用恰當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吸收與利用。同時我也要求學生注重學習,學會知識的積累,只有不斷學習,知識才能不斷更新,不學習,談何知識儲備,不學習,我們何來新方法為職業目標的實現做鋪墊。如課堂上我們所講的內容枯燥、跟不上時代或教學方法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等,都是我們教師學習力不夠的結果。所以,教師必須要做一個好學之人,虛心向前輩學、向優秀者學,“勤能補拙是良訓”是我們經常教育學生的用詞,如果我們自己不虛心學,那就有悖于教師良心了。教師還必須教育學生做一個好學之人,學書本中的職業技能,學他人的為人處事之道,學成功人士的求職擇業之方法等等。

四、責任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會學生要明白的是:不論未來從事什么職業,身處什么崗位,責任都是我們必備的品質。作為該課程的教師也一樣,都需明確自身的職責,知道哪些事情必須做好,那些事情需要三思后行。在課程講授過程中,沒有大事小事可言,只有責任為先。如《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講課時的互動效果,課后接受學生的個體或團體咨詢時與學生交談時的細節,團體輔導時的管理方法等等。一堂生動的職業生涯規劃課,要求老師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對學生進行鼓舞和激勵,并且在平時也要用自己良好品質與精神氣質去感染學生。一個平日里說話時毫無激情的老師,講課時又怎能調動學生對知識的追求、對道理的探究的激情呢?

五、包容

作為老師,尤其是講授《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我們既需要包容學生的錯誤,也要時候叮囑學生要學會包容他人,而且當我們在職業生涯過程中面對別人的職責時,更需要心寬,因為心寬也是“職業人”的一種品質,它甚至左右著我們的職業成敗。在教師的職業生涯里,因為種種原因,個別教師也會產生不同的情感而導致發脾氣,如果是在教學過程中,將情緒參雜在課堂中,勢必影響課堂氣氛,也會造成學生的誤會?!洞髮W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我將“學會包容”作為性格分析章節的重點內容,我將教師的職業生涯作為案例分析:當我們面對不同性格的家長和學生時,因為我們無法了解內情,他們會不分青紅皂白的沖你發脾氣等情況時有發生。而遇到這類情況時,我們一定要心寬和包容,不必據理力爭,更不要與學生“記仇”,因此產生隔閡,反而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不愉快。教育學生學會包容,學會找尋學業和職業中的快樂,因為我們的職業生涯中會遇到很多人,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事,如果不心寬,不學會包容,委屈的只有我們自己,甚至會影響到家庭。

六、解壓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講授的內容不只是規劃,也要講到職業的辛酸和艱辛,此刻,任何“職業人”需要學會解壓。講到解壓,我想起作家白落梅的一段話:人出生的時候,原本沒有行囊,走的路多了,便多了一個包袱。教師的這個包袱里,除我們生活的必需品等物質層面外,也有我們的夢想和渴望。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嘆時光迅速,天涯很遠,很多夢想或渴望只能永遠停留在夢想里,無法實現。學會放下,才是最好的解壓方式。有人會說,事實里沒人能真正放的下,其實不然,真正的放下可以是在適當的時候,抽出些許時間,靜下心來,讀一兩頁自己喜歡的書或品一壺茗茶,想一想當日的快樂之事,回味一下生活中的得與失。這樣就拋開了職場當日的煩惱,自然也就可以放下了。這些內容,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的職業環境分析時,我將解壓作為其中的必講內容之一。

七、結語

在講授《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這門課程的時間里,我意識到抱著一份真誠的責任心去教書是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讓課程內容更豐富,只有包容才能受學生歡迎。

參考文獻:

[1]寇冬泉,張大均.教師職業生涯“高原現象”的心理學闡釋[J].中國教育學刊,2006(4).

[2]羅芳.360度反饋評估法在高校教師師德評估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5).

[3]羅軍,張巍,呂士杰,李研.青年教師教學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1(01).

[4]賴新華,俞軼均.試論提高青年教師素質[J].贛南醫學院學報,2003(06).

課題項目:

本文系江西省2014年高校黨建研究項目“基于三創教育的高職院校學生黨員職業素養培養研究”(項目編號:XGXDGKT.QN—201483)和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2014年示范課程建設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譚貽群(1983-)男,湖南郴州人,講師,碩士,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就業處,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

猜你喜歡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學會
員工職業生涯管理及實施
學會分享
活動教學法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中的應用研究
探索中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設計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效果的影響研究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團體輔導干預研究
大學生職業生涯團體輔導對促進就業的研究
學會分享
走近美國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
學會尊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