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域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對策

2015-07-09 10:46李瑩
農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關鍵詞:縣域農產品電子商務

李瑩

[摘 要] 以劍川縣縣域農產品電子商務為例,針對當前縣域農產品電子商務整體水平較低的現狀,分析縣域電子商務普及度低、農產品制約因素、物流配送體系滯后和電子商務人才缺乏等問題,分析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關鍵詞] 縣域 農產品 電子商務 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6-0016-01

在新技術和模式創新驅動下,電子商務逐漸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成為我國重要的社會經濟形式和流通方式,并在近年來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根據商務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我國電子商務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網上消費群體增長迅速。初步測算,上半年交易額約為5.66萬億元,同比增長30.1%。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約1.1萬億元,同比增長33.4%,半年度環比增長7.9%,相當于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4%。電子商務正在成為拉動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和引擎。

1 劍川縣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1 優秀的歷史沿革和區位優勢,農產品電子商務大有可為

劍川縣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總面積2250平方千米,白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92%以上,是全國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縣份,是云貴高原“青銅文化”和“稻耕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位于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當中的南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逐漸成為云南西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當前,劍川縣努力提升生產力水平,促進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劍川倡導的健康、綠色、生態特色農產品是未來電子商務商品交易的市場熱點,推動劍川高原生態農產品的電子商務化,將當地優勢資源與電子商務平臺相結合,必將有效發揮區位優勢、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提升縣域品牌宣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1.2 政府主導,制定電子商務發展規劃

2015年,劍川縣人民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商務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二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創建工作的通知》、《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關于進一步推進我省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促進市場開拓指導意見的通知》等相關文件精神。找準切入點,聯動商務、旅游、農業、電信、郵政、供銷等相關部門,編制了《劍川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規劃》,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扶持。以劍川縣內的木器木雕,石雕石材、高原特色農產品和旅游產業為重點,建立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力求充實和鞏固劍川產品在國內龍頭電子商務平臺如淘寶、阿里巴巴、京東等的交易規模、店鋪數量和品牌理念。同步搭建本地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形成覆蓋全面,功能完善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體系。有效引領全縣電子商務發展,為劍川農民群眾脫貧致富開創一條全新的路子。

1.3 政府重視,大力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發展

近年來,劍川縣扎實開展出口農產品種植基地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努力打造全省重要高原生態特色農產品出口基地。編制《劍川縣高原特色農業發展規劃》和《劍川老君山高原特色農業片區發展規劃》。在全縣區域化、標準化種植馬鈴薯、中藥材、蕓豆、松茸、蔬菜、香蔥、地參、瑪卡和水果基地5.5萬畝。采取土地流轉、反租倒包、協會推動、專業公司建基地等方式,整合土地資源,建成規?;N植基地。

做好“三品一標”工作。充分調動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各種植、養殖協會申請認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企業和協會開發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打造地方品牌意識。

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和示范社創建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穩步發展。截至目前,全縣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273個,力爭到2017年創建縣級示范社40個,申報州級以上示范社12個以上,參加合作社農戶覆蓋面達30%以上,30%的合作社實現標準化生產。

2 劍川縣農產品電子商務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電子商務人才缺乏,區域電子商務意識淡薄

劍川本地具備電子商務知識的人才積累不足,未形成電子商務人才培訓體系,缺少對于行業發展前沿趨勢的及時跟進,難以形成持續性的人才積累和傳遞,將成為近年很難突破的瓶頸。相應的,區域電子商務發展意識也很薄弱,大多數中小企業對發展電子商務的認識不深,企業無自建電子商務平臺,大多數交易只是通過企業下游代理商或者個體商戶開設網店等形式來實現。

2.2 電子商務發展宣傳相對滯后

當前信息爆炸的商務領域,農產品在網絡營銷進程中需要一定的營銷資源。劍川的特色農產品需要相對較大力度的宣傳和投入才能獲得更多的市場認知和關注。當前劍川雖然已經有幾個電子商務企業的支撐,但在國內龍頭電商平臺的聲音仍然不夠響亮,整體的商品推進仍然比較零散,缺乏對于劍川品牌的聚焦度和關注度,因此無法將劍川與電子商務形成組合搜索。

2.3 整體發展水平較低

農產品電子商務分3個層次:初級層次是為農產品交易提供網絡信息服務,在網絡平臺上發布企業信息和產品信息;中級層次不僅提供產品介紹,還提供供求信息、價格行情、在線客服等,但未實現交易資金的在線支付,資金的支付還依靠傳統的郵局或銀行實現,即所謂的線上聯系,線下交易;高級層次的電子商務不僅實現農產品電子商情的網上發布和農產品在線交易,還實現了交易貨款的網上支付,是完全意義上的電子商務。目前劍川縣農產品電子商務主要以第二種層次為主,如利用騰訊QQ、微信好友等平臺,依靠“口口相傳”的模式發布農產品信息,而真正的交易仍是在線下進行的;另一部門相對高級層次的電子商務也都是借助淘寶等第三方交易平臺來實現;真正擁有自主技術力量搭建網上支付系統的農業主體幾乎不存在。

2.4 缺乏有力的物流配送體系,可納入交易的農產品種類較少

物流配送體系不完善是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劍川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大多為個體經營,受資金、人力、規模的限制,未具備專業的物流服務能力,難以支撐電子商務物流的配送需求。而生鮮農產品保鮮期短,在運輸途中易出現受損、變質等問題。調查顯示,目前劍川縣涉及電子商務的農產品有中藥材(鮮貨)、中藥材(干貨)、馬鈴薯、水果等。以個體經營居多,沒有能力做到規?;?、正規化冷鏈物流運輸,無法規避運輸途中變質等風險,導致可納入電子商務交易的農產品種類較少,限制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普及。

3 劍川縣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對策措施

3.1 加大電子商務人才和企業培訓力度

由政府牽頭,整體聯動商務、農業、科技、人力資源等部門,加大電子商務招才引智及人力資本投入,重點培育和引進電子商務發展急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人才,扶植電子商務企業和個人。用好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專業協會,積極開展農村信息化普及培訓,輔助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化發展。通過鼓勵創業工程,培育一批個體創業型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企業,構建高效、全面的電子商務環境,鼓勵經營、管理創新,帶動整縣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

3.2 統籌農業信息服務,包裝打造劍川農產品高端品牌

依托劍川縣現有的“劍川縣農業信息網”、 “劍川縣新農村建設信息網”等網站和“三農通”手機短信、“三農無縫覆蓋系統”等服務平臺,做好劍川高原特色農產品的宣傳,提升其知名度。學習褚橙、新疆核桃、東北人參等特色高端商品的經驗,充分利用劍川高海拔、強光照、良生態、多物種、高品質的高原特色農業優勢,生產劍川的松茸、地參、瑪咖、蕓豆、特色馬鈴薯、高原粳稻、冷水魚等優質特色商品,同時進行“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識)等認證。結合現有的知名品牌和線上需求特征進行高端化品牌包裝,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宣傳方式在順豐優選、沱沱工社、本來生活網、1號店等平臺進行推送。

3.3 建立完善的物流支撐體系,保障農產品質量

由郵政等部門牽頭,制定電子商務物流發展規劃,建設電子商務倉儲集散中心。整合、利用好縣內現有的快遞資源,引入專業化物流服務企業,提供農產品物流、冷鏈物流等專業化物流服務模式,以提供專業領域的物流服務能力,支撐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的配送需求。

猜你喜歡
縣域農產品電子商務
論提升縣域環境質量的現狀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體環境的縣域媒體技術創新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縣域高中文科數學生態課堂的“三味”
遼寧大拇哥農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電子商務法草案首審
國家十項舉措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
2013年跨境電子商務那些事兒
農產品爭奇斗艷
電子商務: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