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2015-07-09 10:46古爾巴哈爾·麥麥提左日古·吾斯曼
農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關鍵詞:紋枯病病蟲蚜蟲

古爾巴哈爾·麥麥提 左日古·吾斯曼

[中圖分類號] S43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6-0052-01

小麥品種以及特性的不同決定著病蟲防害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在小麥的病蟲防治中要按照不同的防治指標進行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根據小麥的不同生長時期我們主要介紹幾種病蟲害以及防治措施。

1 小麥播種期病蟲害防治

播種期是整個小麥生長的重中之重,地下害蟲、紋枯病、吸漿蟲等病蟲害是播種期需要主要防治的。藥劑拌種、土壤處理或者種子包衣等防治措施是面對這些難治的病蟲害主要的防治技術。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用200克的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和1000千克種子這兩種成分進行藥劑拌種,這樣就可以預防紋枯病、黑穗病和白粉病等病蟲害病,并且要避免早播種,在合適的時期進行播種,掌握播種的量。在面對金針蟲的病發中,甲基異柳磷乳油與水按照2:8的比例進行配比、按1:80:800~1000的比例與種子進行藥劑拌種,堆悶必須2~3小時,然后才能進行小麥播種,這樣才可有效預防。種子包衣是多種防治病蟲害措施中的一種非常有效的防治措施,這種方法可以根據不同的地方不同蟲病因地制宜,選擇當地地情合適的種衣配方來進行病蟲防治。其中能夠使用100~200毫升的5%適樂時懸浮種衣劑對1000千克的種子進行包衣的方法來防備根腐病、紋枯病等病蟲害。如果想要病蟲兼治,就要在此措施上多加適量的甲基異硫磷乳油。

2 返青拔節期病蟲害防治

在小麥的生長發育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段就是小麥的返青拔節期,這時的小麥經常會受到各種地下害蟲的侵害,比如會有紋枯病、麥蜘蛛、吸漿蟲這樣的病蟲病。這樣的蟲害會直接影響到小麥的產量,如果小麥在此時期受到此類病蟲害的侵犯一定要做好防范工作,稍有不到位就會產生非常不良的后果,從而使得小麥的質量和產量得不到提升反而下降。在防治過程中,還有一個影響防治效果的因素就是時間,要注意時間一定不能晚。不僅在時間上要做好把握,科學技術上也要做到嚴謹。那么對此類情況的科學預防措施就是要使用相應的化學藥劑。也就是要使用相應的殺蟲劑和殺菌劑進行混合,然后對農作物進行噴灑方式的處理。增加藥劑濃度可以防治比較嚴重的病情。那么我們面對紋枯病具體的方法就是使用2250~3000ml/hm的25%井岡霉素與1125~1500kg的水進行配比,在小麥的莖基部噴灑農藥,十到十五天之后再對其進行農藥噴灑。還可以使用40%氧化樂果或50%辛硫磷600~750ml/hm2對小麥的莖基部進行噴灑,這樣可以對吸漿蟲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用73%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是對麥蜘蛛進行防治的有效措施。這樣的方法可以有效根治返青拔節期小麥的蟲病,為以后的小麥健康生長做出很好的鋪墊。

3 孕穗至抽穗揚花期病蟲害防治

在小麥的生長發育中最容易遭受到病蟲侵害的時期就是小麥的孕穗至揚花期了,這段時期的小麥如果遭受病蟲害就會造成極其大的損失,因為這一時期的小麥是在整個小麥中形成產量的非常時期,但是小麥生長的最關鍵的時期也是小麥最容易受到病蟲侵害的時期。在這期間做到病蟲害的及時防治可以使小麥實現優產。赤霉病、麥蚜、散黑穗病等在這一時期是高發期。對于赤霉病的防治,我們經常使用滅菌丹、多菌靈、甲基托布基、托布津等農藥按照配比對小麥進行施用。并且赤霉病多是在高溫高濕多雨的季節發生且蔓延的,所以在此期間一定要多加預防,在雨停間隙的功夫利用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必須每5~7天防治一次就可以了。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降低赤霉菌對小麥造成的危害。而且我們一般要提高結實率和粒種,在噴藥時加兌磷酸二氫鉀效果更好。在此期間還有一種危害小麥的害蟲就是麥蚜,關于這種病蟲害的防治重點是小麥的抽穗至乳熟期,而且麥蚜聚集在莖稈、穗部等吸取小麥的汁液,這樣會非常影響小麥的成長產量以及質量。主要防治方法就是利用生物制劑或者毒性小的藥劑進行施藥,在實施用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減少用藥的次數和用藥的藥量,而且在風雨天氣要推遲施藥同時要了解天敵習性在其敏感期進行施藥這樣的效果最好。藥品的種類和施用方法大致是一下幾種:大功臣可用每畝10克的量,抗蚜威用量為每畝10克,快殺靈用量每畝20毫升等用50公斤的水進行勾兌然后對農作物進行噴灑。

4 灌漿期的病蟲害防治

針對小麥的最后時期病蟲防害我們應該在灌漿的初期以及中后期分別進行防治。在這一期間主要的病蟲害還有我們熟知的白粉病、對小麥影響很大的銹病、麥穗蚜和葉枯病等,對這類病進行防治是整個最后防治的關鍵時期,具體措施要用375-525ml/hm2快殺靈乳油25%同750kg的水進行勾兌噴灑于農作物即可。與此同時還要利用蚜蟲殺蟲劑預防蚜蟲,而且這兩種藥劑是可以混合起來使用的,遇到病情加重可以加大藥量。田間天敵和蚜蟲的比例大于1:120時我們是不需要利用蚜蟲劑來防治蚜蟲的。這時的最關鍵一步也是小麥成長最后的保護傘,減少對小麥的危害,有效防止病蟲害對小麥產生的減產。

5 總結

以上就是小麥各個時期的病蟲害類型以及防治技術措施。在小麥的生長期間必須做到每一階段都進行細心觀察和科學防護,無論是在小麥生長的那個時期,小麥的健康生長必須使用科學的方法對小麥進行病蟲防害,同時也為日后小麥的優產奠定結實的基礎。因為農民對小麥病蟲害的不理解,招致對小麥亂用農藥,這樣的話導致小麥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差,而且對環境也造成很大的壓力,導致環境污染加重,出現惡性循環。與此同時,高濃度的農藥會使得農藥殘留在農作物上的分量增加,對人和牲畜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廣大農民朋友應該了解小麥生長過程中所需因素,適當噴灑農藥,盡量不要因為噴灑農藥不當造成人力、財力的損失。

參考文獻

[1]范付仁.淺談小麥病蟲害的發生及防治措施[J]. 農民致富之友,2014,06:176-177.

[2]吳曉燕.小麥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淺析[J]. 農業技術與裝備,2011,18:44-45.

猜你喜歡
紋枯病病蟲蚜蟲
蚜蟲婆婆
出生就懷孕的蚜蟲
出生就懷孕的蚜蟲
出生十天就當“外婆”的蚜蟲
四種藥劑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效果
水稻紋枯病的發生及其防治策略
水稻紋枯病防治關鍵技術探析
淺談水稻病蟲的綜合防治
芒果花穗期的病蟲防治法
豬囊尾蚴病的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