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林州市林業坡地經濟現狀及對策

2015-07-09 10:46陳志峰
農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關鍵詞:坡地經濟林典型

陳志峰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6-0107-01

前言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我國經濟由東向西推進梯次發展的中間地帶,區位優勢明顯,氣候、土壤處于南北過渡地帶,光照充足,適宜核桃、花椒等經濟林生長發育。

1 林業坡地經濟發展現狀

全市現有核桃林10萬畝,核桃栽植5年后有收入,8年后進入盛產期,畝收益在5000元左右,收益期長達50年以上。核桃抗自然災害能力強,國內外消費需求高,市場前景廣闊,群眾經營種植的積極性很高。以核桃、花椒為主的林業種植采摘經濟是我市的傳統產業,全市具有發展林業坡地經濟的巨大潛力。

2012年底,為促進山區發展、農民增收,林州市采取全面推進、突出亮點的原則,注重培育和宣傳典型,用典型帶動坡地經濟的發展,林業坡地經濟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績。2014年,全市林業坡地經濟規劃栽植核桃36200 畝,花椒990畝,其它經濟林960畝。

2 主要發展模式

2.1 大戶承包模式

即由有實力的個人或法人承包村組等集體林地發展經濟林。典型代表:怡心生態園是由在城郊鄉蒿園村集體荒山建成的高標準生態園區,目前已完成投資600余萬元,栽植陜核5號等品種核桃200畝。萬泉湖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目前已高標準栽植核桃等經濟林1000畝。

2.2 合作社模式

即由農民專業合作社牽頭,聯系相關農戶,統一栽植,統一技術指導和管理的模式。典型代表有原康鎮柏尖溝村,新栽植核桃530畝。

2.3 農戶經營模式

即由村集體統一組織栽植,各農戶自己投資管護經營的模式。典型代表有魏莊村共栽植核桃1000畝,由村集體統一購買核桃苗木和水源供應;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指導,統一栽植標準;栽后由農戶自己經營管理,自負盈虧。

2.4 股份合作模式

即由相關人員以各種資源入股,股份經營、協議分紅的模式。典型代表有合澗鎮的澤林生態采摘休閑基地,占地面積1050畝,由返鄉大學生投資興建的集經濟林種植、采摘和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園。

2.5 公益捐助模式

即由慈善人士投資造林和經營,經濟林有收益后無償返還給農戶經營管理的模式。典型代表有東崗鎮下燕科村,由永和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1000畝優質核桃園,前5年由公司出資管護和對農戶包產。5年后,公司將核桃樹無償返還給農戶自己經營管理。

2.6 “公司+農戶”模式

即由有實力的個人或法人成立公司,公司負責經營管理,農戶以土地參股,掛果收益后,農戶按股分紅。典型代表有橫水鎮文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由宏泰集團組建,規劃3年投資2500萬元建成萬畝經濟林基地?;匾院颖贝鍨橹行?,輻射帶動周邊4個村。栽植1000畝核桃,900畝中藥材。實行專業化管理、農戶土地參股。

3 采取主要做法

3.1 加強組織。市里成立發展林業坡地經濟領導小組,全面制定規劃林業坡地經濟發展政策、方案等。把林業坡地經濟任務納入績效考核內容,建立領導干部任期造林綠化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3.2 廣泛動員。大力宣傳倡導生態文明理念,營造良好的發展坡地經濟輿論氛圍。深入推進“打造全國最大優質核桃基地”建設進程。

3.3 保證投入。市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以上資金,專列扶持坡地經濟發展。開展坡地經濟技術培訓,利用2—3年時間為每村培養10名左右坡地經濟專家。

3.4 典型帶動。按照“典型引路、農民自愿、政府推動、服務跟進”的原則,積極參與坡地經濟建設,推進規?;洜I。

4 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4.1 思想認識問題。少數干部和群眾習慣種植傳統的作物,對核桃、花椒種植沒經驗技術與資金;由于全市建筑業發展成熟,勞力大多從事建筑業,不愿在家侍弄林果業。

4.2 土地流轉問題。部分群眾受自然經濟思想意識影響,把土地看成是生活的保險田,習慣于自種自收,不愿意他人轉包大面積綜合發展林業坡地經濟。部分群眾對流轉土地要價高,從而加大提低流轉成本。

4.3 技術服務問題。全市缺少技術推廣、病害防控、林果銷售、質量安全等公共交流平臺。

4.4 資金投入問題。由于林業坡地經濟投資較大、回收周期長,林農籌資能力較弱,政府補貼范圍和標準有限。林業坡地經濟信貸之友小額貸款,不能滿足發展,大額貸款的擔保和抵押問題難以解決,導致資金的短缺。

4.5 產品質量和銷售問題。目前,全市林農標準化生產的觀念不強,優質品牌意識較差,林果產品缺乏競爭力,銷售渠道不暢通,經濟效益易影響。

5 發展坡地經濟的宜采取的對策

5.1 轉變思想認識。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完善栽植管理機制。改變林農林業生產意識,實現工業、建筑業、林業經濟統籌協調發展。

5.2 創新土地整合方式。在穩定家庭聯產承包值得前提下,按照自愿有償原則,因地制宜采取土地入股、租賃、互換、轉包等來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激發農戶的積極性,政府進行指導服務,規范土地流轉辦法,確保雙方利益。

5.3 建立健全技術支撐體系。市林業部門要與科研院校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為我市坡地經濟發展的提供專業技術支持。要健全農技推廣網絡,加快完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加強農民培訓,建設好市、鄉培訓基地,重點圍繞回鄉創業、在外務工人員開展培訓。

5.4 創新資金籌集方式。要整合財政支農資金方式。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農戶互?!?、“基金+農戶”等貸款模式,暢通坡地經濟融資渠道,扶持農民創業就業。

5.5 抓好后續產業延伸。通過財政、金融、稅收等手段,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提高深加工能力,不斷拉長林業生產鏈條,逐步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

5.6 抓產業拓展,實現與旅游業融合。大力拓展林業坡地經濟多種功能,開發生態功能、文化功能、旅游休閑功能,推動與旅游業相互促進、融合發展。

猜你喜歡
坡地經濟林典型
淺談生態環境建設中經濟林發展現狀和趨勢
山西開全國先河 將立法促經濟林發展
《圓》典型易錯題
40年,我們宣傳推介的典型經驗
淺談坡地建筑設計
幸福我一輩子
山羊坡地行走的步態分析
清明遙寄父親
生態理念的經濟林建設研究
幾類典型題的解題技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