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水稻育苗與大田栽培技術

2015-07-09 10:46李龍碧
農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關鍵詞:插播壯苗分蘗

李龍碧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6-0160-01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型作物,最近幾年,隨著國家農業結構不斷得到調整,水稻的種植面積和規模在不斷的擴大,其產量和品質也不斷的得到提升。但是在水稻栽培過程中,由于種植的不科學和不合理導致了一些地方的水稻產量和品質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本文主要就疏導栽培技術和育苗技術進行了必要的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促進水稻栽培種植有一定的幫助。

1 水稻育苗技術分析

1.1 曬種

在浸種前,選擇晴暖天氣將種子翻曬1天,可以增強種皮的透性,使種子內部有足夠的氧氣,促進種子內部酶的活性,消除種子間含水量的差異,浸種后吸水均勻,提高發芽率并使出苗整齊。另外,曬種還能起到一定的殺菌作用。

1.2 浸種消毒

用浸種靈、強氯精等浸種,可以防治通過種子傳染的惡苗病、白葉枯病、干尖線蟲病等。浸種時間最好5天左右,浸種時間過短或過長對發芽都有不利影響。

1.3 做床

苗床最好選在水源和交通方便的旱田上,如在水田地里育苗,不易在低洼易澇田塊上做床,床面盡量高一點。床土要選肥沃、無病菌、無草籽、偏酸性、通透性能好的土壤,如山地腐熟土、草炭土、蔥地土、壩邊土等,做床時,要干整地干做床,使床土平整細碎,土質疏松。做好床后澆透水,不用抹平,以免破壞床土的理化性狀。

1.4 播種

稀播是育壯苗的一個關鍵措施,播種密度一般4~5g/m2,如怕苗不夠,可增加苗床面積,但不要增大播種密度。播種時間,中稻晚熟種在4月15~4月25日播種,中晚熟種在4月25~5月初播種。

1.5 通風煉苗

苗長的好壞、徒不徒長,通風是一個關鍵環節。一葉一心前要求溫度在30~35℃,一般不用通風。如遇特別高溫天氣時,可從棚兩頭通風降溫,溫度降到30℃以下時,馬上封口。一葉一心至二葉一心時,要求溫度在25℃~30℃,好天一般都需要通風降溫。二葉一心至三葉一心時,要求溫度在23℃左右,當氣溫穩定在13℃以上時,可選擇晴天上午把膜完全揭掉。

1.6 苗期病害的防治

水稻苗期主要有爛種、爛芽、立枯等病害。發病原因除種子質量、床土肥力、通透性、病菌、種子和土壤消毒不徹底,以及苗長的瘦弱或徒長等外,主要是因長期低溫和水份過大造成的。一般健壯的秧苗不會發病,因侵染秧苗的病菌多數都是弱侵染性的。因此,水稻苗期病害的防治應把培育壯苗和藥劑防治結合在一起。按上面育苗技術做好了,一般不會發病。如播種后遇低溫、多雨漫水時,應及時挖溝排水降濕增溫。盡量減少發病機會。在秧苗發病時可施用壯苗寶、敵克松等藥劑進行防治。

2 水稻大田栽培技術

2.1 培育壯苗

播種后曬秧板1~2天后直到出苗后才回水。始終前期濕育和中后期水育的方式。秧苗生長到二葉一心之后施入斷秧肥。一般施入完全腐熟的人畜肥并混入少量的磷肥?;蛘呙慨€施入尿素3~4公斤。生長到四葉一心之后施入分蘗肥,每畝施入勢是尿素4~5公斤并混入氯化鉀3~4公斤。適時追肥,在播后7~8天灌水,每畝秧田施復合肥5公斤。拋秧前兩天排水,促使畦面干爽,易于起秧和拋秧。秧苗1葉1心期每畝本田秧用l5%多效唑1克兌水1公斤噴施,促進秧苗矮化,增加分蘗,做好秧田病蟲草害防控。

2.2 合理密植

對于中等地力的稻田,一般每畝插播1.5~1.8萬穴,插播的規格為(27~21.7)×16.7cm,晚插播的水稻每畝插播1.8~2.0萬穴。插播的規格為(21.7~20.0)×16.7cm。對于地力條件比較好的稻田應該適當減小插播的密度。

2.3 科學管理

首先,前期以泥皮水拋秧或淺水插秧,薄水促分蘗,移植后如遇陰雨天氣,可排水以露田為主,以增加土壤氧氣,促新根和分蘗;其次,中期當苗數達到夠苗的80%時,開始采取多露輕曬的方式露曬田,以促進根系深扎,防止倒伏,控制無效分蘗的產生,使畝苗峰控制在35萬左右,成穗率達60%以上。幼穗分化初期回淺水,施肥后保持濕潤;最后,后期拔節孕穗期保持10~15天淺水層,其它時間采用間歇濕潤灌溉;抽穗揚花期保持淺水層;灌漿結實期干濕交替,防止斷水過早。

2.4 病蟲害防治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通過多種病蟲害的防治措施,提高對病蟲害的防治能力。例如,選用抗病的品種,播種前對種植進行有效的處理、科學的施肥管理,保證水稻健康的生長。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應該科學的使用化學農藥,根據預測和預報,以主要病蟲害為防治對象,降低化學藥劑的使用量。注意做好紋枯病、銹病、稻飛虱等主要病蟲害的防治。

結語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很多地區水稻種植技術不斷得到提高,在水稻種植和生產環節中,水稻栽培技術和育苗技術已經成為嚴重制約水稻獲得高產穩產的重要制約因素。但是,在具體的生產和實踐過程中,水稻栽培和育苗還存在一定的技術性方面的不足,在種植過程中對稻田的保護性差,導致了水稻的產量和品質下降,甚至對秧苗造成了破壞,使得水稻的下降,基于此研究水稻栽培技術和育苗技術就成為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周匯,徐云,施曉群,林莉. 云南水稻栽培專家系統研究與開發[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 2010(01)

[2]梁志業,徐虹. 吉林省水稻栽培現狀及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吉林農業科學. 2010(02)

[3]戴清明,謝年保,李建民,鄧龍飛. 湖區水稻栽培科學的創新與發展[J]. 作物研究. 2012(02)

[4]陶漢之,黃文江,張玉屏,胡焱,黃義德,方一平,蔡永萍. 水稻對旱作環境的響應和適應性研究[J].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12(02)

[5]顧根寶,郭軍,鄭尚杰,顧閩峰,祖艷俠,吳永成. 越南雜交水稻品種及其生產[J]. 江蘇農業科學. 2012(01)

[6]本刊編輯部.中國科學家獨立完成水稻第4號染色體的精確測序[J]. 科學通報. 2010(01)

猜你喜歡
插播壯苗分蘗
音頻信號插播、錯播和停播自動報警系統項目建設
“擂”耳
玉米分蘗產生的因素及去留對產量的影響
淺析水稻分蘗與產量
高梁去留分蘗比較試驗初報
溫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壯苗
培育核桃優質壯苗的關鍵技術
“廣告插播”應選擇好“節點”
速生高抗雄性楊的組織培養與快繁研究
水稻旱育秧、溫室兩段育秧在分蘗與成穗上的差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