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農村 新發展

2015-07-12 12:09
時事報告(職教版) 2015年2期
關鍵詞:農民農業農村

?

新農村 新發展

新聞故事

土地改革試點讓“死權”變成“活權”

據《浙江日報》報道,2015年9 月8日下午3時,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作為國務院授權的農村土地改革試點縣,首次以公開招拍掛的方式,成功出讓一塊面積為20畝的村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售價高達每畝57.5萬元。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是指具有生產經營性質的農村建設用地,如過去的鄉鎮或村辦企業用地。隨著時代的發展,德清縣很多鄉鎮或村辦企業不再輝煌,遺留的廠房或閑置荒廢,或低價出租,鄉鎮或村級集體的土地收入微乎其微,大多陷入“沉睡”之中,處于“死權”狀態。

按照我國現行《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的明確規定,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使用權沒法交易,土地就無法實現市場價值,這是擺在很多農村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

這一情況終于在2015年2月27日得以改變。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市大興區等33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德清縣也成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的試點之一。

“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德清縣堅守這三條底線,大膽推進改革試點,讓德清這塊沉睡的土地被徹底喚醒。正如洛舍鎮副鎮長王永所說,“重要的不是價格,而是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真正實現同權同價。這樣,農村的‘死權’就能變成‘活權’,‘活權’就能生出‘活錢’了?!?/p>

德清縣砂村村民通過競拍拿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并獲得集體土地使用證。

時事播報

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出臺

2015年11月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涉及五大領域26項重大舉措。這五大領域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健全農業支持保護機制、健全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治理?!斗桨浮愤€對農村改革的實施作了進一步深化,專家總結有五大亮點:抓住牛鼻子作足頂層設計;明晰產權做好“富農”大文章;培育“新農民”破題“誰來種地”困局;“投入只增不減”傳遞“重農”新信號;以“政經分開”創新農村治理?!斗桨浮返脑O計與制定,是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繪制的土地制度“改革藍圖”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改革目標的“頂層設計圖”,對我國農村今后的發展意義重大。

農家樂了  作者 畢傳國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討論稿)》并強調,“十三五”時期,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樹立和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深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破解“三農”難題、增強創新動力、厚植發展優勢,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扎實做好脫貧開發工作,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讓農業農村成為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

重點學習

小康不小康 關鍵看老鄉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目前按照常住人口算的話,我國仍有6億多人口常年居住在農村,還有2.7億農民工。把廣大農村建設成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是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任務。中國人口多,主要是農民多,農民要進城,但不可能都進城,更不可能都進大城市。城鎮化要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也不能忽視。即使到2030年,到人口峰值的時候,我國城鎮化率達到70%,按屆時總人口15億人計算,仍有4.5億人生活在農村。這就是中國的國情。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縱覽全局,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新世紀以來連續出臺了12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持之以恒強化農業、建設農村、富裕農民。

手中有糧 心中不慌

“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開創了農業生產連年豐收、農民生活顯著改善、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新局面。尤其是糧食生產實現歷史性的“十二連增”,連續登上兩個千億斤新臺階。有專家打過一個形象化的比喻,如果把13億6千多萬張嘴合在一起有多大呢?超過兩個足球場那么大。每天吃多少食物?要40萬噸以上。所以說,在中國,糧食是戰略物資。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沒有糧食安全就沒有一切。

習近平總書記講,農業豐收是“定海神針”。這里要說明兩點:第一,經過我們的努力和奮斗,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第二,經過建設和發展,我國糧食生產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中國的糧食生產為全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生產了世界1/4的糧食,養活了占世界近1/5的人口。自2006年起,我國不再接受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糧食援助,不僅如此,還逐步成為重要的糧食援助捐贈國。聯合國糧農組織前任總干事迪烏夫說,中國在解決溫飽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至少解決了他20%的問題。

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

過上好日子、富日子、體面生活,是中國農民千百年來最大的夢想。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檢驗農村工作成效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看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

資料卡片

2011年中央財政“三農”投入首次突破1萬億元,2013年達1.38萬億元,“十二五”前三年投入就超過了“十一五”的總和。2014年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四補貼”資金已達到1681億元,比2010年增加了455億元。農業保險補貼從無到有,2014年中央保費補貼已達145億元。這些政策為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權威聲音

黨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要是笑,就說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們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2015年6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州遵義楓香鎮花茂村,深入了解鄉村的發展變化。

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14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892元,比2010年增加近4000元,201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將突破萬元大關,“十二五”以來年均增長10.1%,增幅連續實現了“兩個高于”,即高于GDP、高于城鎮居民的收入增速,連續11年保持較快增長。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134元,從134元到1萬元,名義增長70多倍,這是歷史性的跨越。

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2014年,我國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將近7000元,比2010年增長了近3000元?,F在絕大多數農村家庭已經擁有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摩托車、電動車也已經成為農民比較普遍的代步工具,有不少農民還開上了小汽車,大型超市已經開到農村,外出旅游、網購成為農民的時尚生活方式之一。

“早上一片黃,晚上一片綠”

現在,我們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1%,這標志著我國農業生產方式已由千百年來以人力畜力為主轉到以機械作業為主的新階段,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正在成為歷史。我國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物質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2014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達到10.8億千瓦,小麥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玉米、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均超過75%。干農活最累的就是插秧。過去,一個青壯年勞力一天只能插一畝多一點,需要彎一萬多次腰,一天下來腰酸背疼直不起身?,F在,使用高速插秧機一天能插秧50畝左右相當于二三十個插秧好手。在麥稻兩熟區,使用機械化可以在一天之內收了小麥插上秧,做到“早上一片黃,晚上一片綠”。

為什么農業機械化發展這么快?很重要的一個措施,就是中央出臺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農民買農機30%~40%是政府補貼的錢。2011-2014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補貼資金845億元,帶動農民投入1900多億元,購置各類農機具2000多萬臺套,不僅促進了農業機械化大發展,還壯大了農機工業,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農機制造第一大國。

不交稅 給補貼 有社保

現在,我國農村社會事業和社會保險制度基本建立。這個可以說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史無前例的。實現了真正的農村義務教育,就是學雜費、課本費免了,寄宿給補助,困難給救助。新農合、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并且不斷提高標準,還建立了大病救助制度。農村過去是養兒防老,現在也實現了養老制度全覆蓋。從“十一五”徹底免除農業稅,到對農業生產實行補貼,再到給農民建立社保,用老鄉的話說,從種地不交皇糧國稅到種地補貼和給農民上社保,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農民實行“多予少取”的方針。

“三權分置” 明確土地產權

農戶承包地制度改革主要是解決好權能的分置問題,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三權分置”,即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這是農戶承包耕地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我們說農村三塊地,即集體建設用地、農村承包地和農戶宅基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把土地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分開,所有權歸集體,承包經營權歸農戶,這是一次重大創新?,F在,順應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愿,把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現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并行,這是我國農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創新。分置以后,農民承包戶想自己種就自己種,想打工不自己種了,就流轉給別人種。

排頭兵  作者 趙乃育

為了把“三權分置”落到實處,已經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目前,已有12個省開展整省推進試點,有2160個縣開展了整縣推進試點。截至2015年6月底,全國已完成實測承包地面積3.5億畝,確權面積2.6億畝。為承包地確實權、頒鐵證,讓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給農民吃上了一顆長效定心丸,可以在土地上投入,也可以放心流轉。同時,積極引導土地有序流轉,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鼓勵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承包地,讓承包地經營權真正活起來,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截至2014年底,全國農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轉總面積超過4億畝,比2010年增加了2億多畝,流轉面積占比超過30%。我們并不追求這個數量,有一些不流轉,通過合作社、土地托管也可以實現規模經營。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

這幾年,我們著力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截至2015年6月,全國家庭農場超過87萬家,農民合作社超過140萬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超過12萬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逐步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生力軍。

黑龍江克山縣仁發現代農機合作社,以土地入社為核心,以現代農機為載體,以生產合作為紐帶,不僅全村帶動了,周邊村也帶動了,目前有社員2700多戶,入社土地5.6萬畝,大型農機具130多臺套,輻射作業面積50萬畝,搞得有聲有色,普遍增產增收。另外農業社會化服務也快速發展起來,既解決了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又以服務的規?;瘞咏洜I規?;?,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經營收益?!靶滦徒洜I主體+社會化服務+適度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路徑。

新型職業農民不斷涌現

青壯年進城打工,誰來種地,地怎么種?這些年我們欣喜地看到一些有文化的青年人開始留在農村,而且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和退伍軍人開始返鄉從事農業創業。這些新農民帶來了互聯網思維,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和淘寶等電商平臺,創新性地銷售各類特色農產品,并將各種文化創意引入農業生產中,確實給傳統的農業產業注入了嶄新的生機和活力。2015年3月,農業部科技教育司下發的《關于做好2015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和“十三五”規劃中均提出“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要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計劃,讓農民從身份稱謂回歸職業稱謂,使農業成為體面、有尊嚴的職業。

分析解讀

克服短腿 補齊短板 深化改革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輝煌“十二五”系列報告會上講到,“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后沖刺的五年,也是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實現“四化同步”的關鍵五年。在“十一五”“十二五”農業生產連續豐收、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的高起點上,“十三五”農業農村發展有了很好的基礎,但也面臨更加復雜的形勢、更加嚴峻的挑戰和更加艱巨的任務。

未來五年,農業農村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都將發生深刻變化,各種新老矛盾相互交織、疊加,困難和挑戰不容小視。從外部看,世界經濟復蘇緩慢曲折,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對農產品需求、價格、生產和農民就業增收的不利影響正在逐步顯現。從內部看,農業資源條件和生態環境兩道“緊箍咒”的雙重約束,農產品成本“地板”和市場價格“天花板”的雙重擠壓,使人民群眾對農產品多樣化需求和質量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在保供給的同時,又得保安全,還要保生態,壓力越來越大;農業生產規模小,成本高,競爭力弱,國際市場競爭形勢越來越嚴峻,只能知難而進,克難前進。

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短腿在農業,短板在農村,難點在農民,特別是還沒有脫貧的農民,農業農村發展任務仍很艱巨??偟膩碚f,“十三五”發展方向是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以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為主要任務,繼續深化改革、開拓創新、完善政策,進一步鞏固農業基礎地位,保持農業農村穩定發展好勢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基礎支撐和保障。資料卡片

2015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完善農村及偏遠地區寬帶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加快農村電商及快遞業發展。力爭到2020年實現約5萬個未通寬帶行政村通寬帶、3000多萬農村家庭寬帶升級,使寬帶覆蓋98%的行政村,并逐步實現無線寬帶覆蓋,預計總投入超過1400億元。

用發展新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

《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用發展新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其中談到,過去五年,是農業農村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期。形勢向好,尤須謹慎。破解發展中的難題,必須牢固樹立短板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用發展新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是一場深刻變革。創新發展是第一動力,只有依靠體制創新,才能破解誰來種地、地怎么種、新農村誰來建的現實難題,激活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協調發展是必由之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才能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問題,補齊“三農”發展短板。綠色發展是必然要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才能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開放發展是大勢所趨,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才能不斷提高農業競爭力,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共享發展是本質要求,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現代農業建設,才能讓農民尤其是貧困農民更多地分享現代化建設成果,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課堂討論

1.請你對比10年前,說一說如今的農村發生了哪些新變化?2.請你談談當前農村發展還存在哪些問題?

課外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到當地農村、小鎮深入走訪,聽聽村民們對農民增收的想法和建議。

時事評說

阜陽市地處安徽省西北部,是千萬人口大市,有農民約280萬,是全國重要的勞務輸出基地,同時也有著“百億江淮糧倉”的美譽。毫無疑問,“農”是阜陽市最大的一個市情

這幾年,阜陽農村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農民觀念的轉化。乘著農業現代化的“東風”阜陽也出現了一大批新型農民,其中有返鄉農民工,有大學生等,他們從“種什么賣什么”變成“賣什么種什么”。阜陽市委書記于勇在分析新型農民時說,現在的一個顯著變化是很多農民都懂得用電子商務去拓寬市場。

2014年阜陽的電子商務銷售農產品額占全省的一半,信息化是縮短城市和農村距離最有效的捷徑。其中,一家養雞場網上雞蛋銷售額達到了600萬元?!靶滦娃r民對職業的探索讓人們對阜陽現代農業的發展有了新期待,以前很難找到農民與我們探索農業發展,現在這樣的農民越來越多,這對阜陽是一件好事?!庇谟抡f。

請同學們閱讀以上材料,結合本專題的學習內容,談談你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思考。

猜你喜歡
農民農業農村
國內農業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耕牛和農民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農民
新農村 新一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