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選作課文的構想

2015-07-20 02:51貴州陳壽江
名作欣賞 2015年19期
關鍵詞:紅樓夢文本教材

貴州 陳壽江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選作課文的構想

貴州 陳壽江

問題選文是指具有潛在語文價值但又存在思想內容問題而不宜進入語文教材和課堂的文章、文學作品?!逗昧烁琛芳捌浣庾⑹菃栴}選文,運用教材編輯和語文教師的交互視角對其語文價值進行全面評估,可選作“用件”或“引子”。選作“用件”,旨在圍繞預設的普遍關注的具有爭議、探究價值的議題開展課堂討論,以擴大學生的語文視野,使學生學習和掌握新的閱讀方法和策略。用作“引子”,旨在促使和引導學生閱讀經典的長篇作品或整本書。語文教材建設和語文教學要與時俱進,再也不能無視問題選文的存在和特殊作用了。

《好了歌》 問題選文 交互視角 語文價值 用件

本文擬從教材編輯和語文教師的交互視角探討《紅樓夢》中《好了歌》和《好了歌注》進入語文教材和語文課堂的可能性、必要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所謂教材編輯的視角,是指根據國家語文教育政策和人們已達成的語文教育共識,尤其是語文教育專家的主張,對《好了歌》和《好了歌注》進入語文教材的可能性、文本的語文價值進行評估,使之從原始文本轉化為教學文本,即課文。在此基礎上,設計文本語文價值的實現路徑,如課文所在的學段、與其他相關課文構成學習單元,以及與課文配套的知識系統、助讀系統和作業系統等。語文教師的視角,是指語文教師根據自己的語文專業素養、語文教學經驗和具體學情,如何選擇和呈現教學內容,以及為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而進行的課前準備、教學設計和采取的教學策略等。盡管語文教材編輯和語文教師各有分工,但語文教材編輯的視角和語文教師的視角具有高度的相關性。語文教材的編寫,如果脫離語文教學實際,課文就難以走進課堂;即使進入課堂,也可能是徒具形式的走過場而已。高質量的語文教材必須使其內容教學化,使教師和編輯能夠展開有效的對話,能讓教師按照編輯的建議、提示教學或有選擇地教學。從這個意義上說,語文教材編輯必須有語文教師的視角。語文教師如果不鉆研教材,不能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和編輯意圖,即使是高質量的語文教材,也不可能將教材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更遑論重構教材內容和創生教學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語文教師又必須具有教材編輯的視角。語文教材編輯和語文教師只有具備這樣的交互視角,才能避免自說自話,才能展開有效對話。葉圣陶、夏丏尊等語文教育界前輩,之所以在現代語文教育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成為一個至今繞不過的存在,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既是語文教材編輯,又是一線語文教師。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進入語文教材可能性的評估

凡入選語文教材的課文,必須符合國家語文教育政策,體現國家意志。國家語文教育政策集中體現在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試驗)兩個重要文件里:“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薄爸匾曊Z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課程內容的價值取向?!薄敖滩倪x文要文質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各種類別配置適當,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要重視開發高質量的新課文?!备鶕Z文課程標準觀照現行語文教材的選文,我們不難發現凡進入教材的課文都是沒有問題的,至少思想內容是絕對沒問題的。我們姑且把進入語文教材的選文名之為“無問題課文”,而把具有潛在語文價值,但思想內容上存在明顯問題、不宜選入教材的文章、文學作品稱為“問題選文”。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教材選文要求,《好了歌》和《好了歌注》無疑是“問題選文”。因為從文本表層看,《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宣傳了人生虛幻的消極悲觀思想。不僅一般讀者極易出現這種簡單的認知判斷,就是研究《紅樓夢》的專家學者也不乏其人。長期以來,人們把選入語文教材的課文視為“范文”?!胺段摹敝胺丁?,不僅指語文形式的規范和典范,即學生訓練能力、培養習慣的重要憑借;也包括思想內容和價值取向的規范和引導,即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憑借。在這樣一種課文,即范文的認知背景下,如果將《好了歌》和《好了歌注》選作課文,人們無疑會擔心影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僅難以通過教材審定委員會的審查,即使通過了,也會遭到不少人的非議。但是,語文教材的選文,無論是體現國家意志,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恐怕再也不能無視“問題選文”的存在,語文教學更不能將“問題選文”拒于課堂之外。因為“問題選文”的作用,是“無問題課文”不能替代的。如北島的詩歌《一切》,絕對是“問題選文”,詩作所表現的對現實的徹底批判否定精神和極度悲觀絕望情緒,是不可能對學生思想情感起到正面的熏陶感染作用的,而一旦與舒婷的《這也是一切(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組合為一個單元,讓學生進行互文閱讀,或許就會明白:北島的《一切》正寄寓著舒婷所看到并堅信的“這也是一切”,而舒婷所傳達的“這也是一切”則部分承認和接受了北島的“一切”。兩者不是互相否定排斥,而是互為補充,相輔相成。因為北島“一切都是”“命運”“煙云”之類的表達,是在特定環境中憤激情感主導下的情緒宣泄,是文學語言,而非純理性判斷和科學命題。我們只有以北島的《一切》為參照來解讀舒婷的《這也是一切》,其感受才不致因局限于單篇而顯得膚淺,理解也不僅限于單篇而將更為全面辯證。這樣,學生才能從詩歌文本的表層進入深層,不但能理解詩人已說出的言內之意,還能讀出詩人沒有直接說出的韻外之致。新聞作品的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可語文教材的選文卻局限于己方和對己方有利的新聞作品,而置敵方、中立方的“問題選文”于不顧,這樣一種封閉的、狹隘的選文眼光,恐難培養學生閱讀新聞的能力,更遑論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如在選取利于己方的新聞作品時,將敵方、友方、中立方對同一事實的報道作為“參考消息”選入教材,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就會明白何為報道者立場,什么叫“用事實說話”,如何從已報道的新聞事實信息中分析鑒別所隱藏的信息或揭示的社會問題,就會逐漸懂得閱讀新聞作品應該讀什么和怎樣讀?;谌缟险J識,我們認為《好了歌》和《好了歌注》是可以進入語文教材的,但需有類似話題的課文,如羅素《我為什么活著》、茨威格《世間最美的墳墓》、梁衡《大無大有周恩來》與之組成教學單元,讓學生從另一面認識思考人生的價值,以抵御或消解《好了歌》和《好了歌注》的消極悲觀思想,消除人們的擔心和顧慮。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語文價值評估

從語文教材編撰和教師處置課文的角度看,《好了歌》和《好了歌注》不宜視為“定篇”。因為“定篇”是指經過時間檢驗的、已獲專家學者定評且為多數讀者接受的具有經典性質的文章和文學作品。處置為“定篇”的課文,教學內容是確定的?!都t樓夢》是經典作品,《好了歌》和《好了歌注》是經典作品的一部分,如果將《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從《紅樓夢》中剝離出來而變成獨立的詩歌文本,雖然意義自足,結構完整,也符合詩歌文體的一般特征,但因其意義直白,用語淺俗,缺乏詩歌含蓄蘊藉之美。紅學家蔡義江視之為通俗歌謠,著名作家王蒙則認為它“了無意趣,淺俗得很”。目前紅學界對《好了歌》和《好了歌注》意蘊的解讀,可謂見仁見智,眾說紛紜;對其藝術價值的評價,有褒有貶,臧否不一。若處置為定篇,因為定篇的教學要求是“徹底、清晰、明確地領會”經典作品的豐富意蘊,這無疑將為教師選擇和確定教學內容帶來困擾。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是適宜處置為“例文”和“樣本”的。處置為“例文”,可以例證馬正平寫作賦形思維操作模式的“重復”和“對比”知識?!逗昧烁琛吠ㄟ^“世人都曉神仙好”的反復詠嘆,分別從“功名”“金銀”“嬌妻”“兒孫”四個角度重復人生虛無的題旨?!逗昧烁枳ⅰ穭t運用了對比的寫作賦形思維操作模式。文本中有今昔對比,如“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有愿望和結果的對比,如“訓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有句與句構成的對比和重復,如“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有句中比,如“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等。處置為“樣本”,可以用于訓練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方法和技能,比如,如何發現詩歌的省略和空白,如何品味詩歌凝練含蓄的語言等。不過,處置為“例文”和“樣本”,還必須注意學生在此前是否了解或掌握用選文所教的語文知識、方法和技能。如果學生已經知道了、掌握了,簡單的重復則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退一步說,即使需要教,還要看到有無更合適的可替換的選文。一般說來,可發揮“例文”和“樣本”功能的選文大都是有定評的、較少爭議的文章或文學作品,且具有替換性。前文已述,目前對《好了歌》和《好了歌注》的評價還存在較大的爭議,且有比之更合適的選文,故處置為“例文”和“樣本”還不是最佳選擇。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或許最適宜處置為“用件”和“引子”。因為“用件”是用于獲取知識、資料和信息,擴大視野的篇目,教學的要求是借助選文內容的觸發去從事與選文內容相關的語文學習活動。如利用文本提供的思想情感信息,聯系實際,引出人生價值的議題,開展課堂討論活動(對應語文教學內容“口語交際”)和寫作練習。而“引子”是指通過語文教材所節選的某一經典長篇作品的片段,引導學生閱讀整部作品;或通過語文教材所選取的某一文集的一篇作品,引導學生去讀整本書。把課文當“引子”教,有助于鏈接課內教師主導的閱讀教學和課外學生自覺自主的閱讀。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處置為“用件”和“引子”的現實依據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的語文價值是豐富的,但無論是語文教材編撰,還是語文教學實踐,都不可能全部呈現文本的語文價值。尤其是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簡單重復、面面俱到、多管齊下,更是選擇教學內容和確定教學目標的大忌。聯系當下語文教學實際,《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宜處置為“用件”和“引子”。這是因為:

現行的語文教材和當下的語文教學,大多把課文處置為“例文”和“樣本”,而選作“用件”和“引子”的課文是十分少見的。盡管語文教材或以文體或以話題將選文組合為學習單元,但語文教學實踐中因受制于“選文集錦”式的文選型教材而局限于單篇選文,于是不顧及其他十分重要的教學,絕非個別現象。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高中語文第四冊曾將魯迅的《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和王蒙的《論“費厄潑賴”應該實行》選作課文并組合在同一個議論文單元,課文后面設置的一道思考練習題是:“‘費厄潑賴應該實行’這一正確的論斷含義是什么?作者立論的前提又是什么?這與魯迅提出的著名命題‘費厄潑賴應該緩行’是否針鋒相對?請說說你的理解?!边@樣的課文組合及議題設置,無論教科書編輯是否意識到,都堪稱發揮課文用件功能的范例。如果以課文設置的問題開展課堂討論活動,若教師組織得當、引導有方,討論的結果極有可能形成共識——兩篇文章寫作的背景、對象、目的不同,因而側重點就有所不同。通過討論,學生不僅能學習互文閱讀的方法,還提升了科學理性精神,認識到閱讀議論文,不能簡單輕率地對“觀點”的正誤進行抽象地評判,而應把文本置于特定的背景中解讀,注意論題的針對性,準確把握議論文命題的內涵和立論前提,才能把握文本的題旨和作者的意圖。遺憾的是,由于時代的原因,王蒙的《論“費厄潑賴”應該實行》因有“問題選文”之嫌,被人教社1991年版高中語文第四冊撤除了?,F行的語文教材像這樣的課文組合及議題設置也很少見。用作“用件”的課文,要求教材編輯和教師從課文中選取能聯系現實的且為廣大學生關注的具有爭論、探究價值的話題,以觸發與話題相關的語文學習活動。課文的用件功能若發揮充分,不僅能拓寬學生的視野,還能使學生學習掌握新的閱讀方法和策略。

至于本應處置為“引子”的課文,正如王榮生說:“語文教科書中的課文,有些是長篇作品的節選,有些是出自名家的作品集。這些課文往往被處理為相對獨立的單篇,在教學中除了加上一點關于作家、作品的背景性介紹之外,其他方面與單篇作品幾乎沒有什么差別,這可能是有問題的。長篇節選的作品,其基本的教學指向應該是立足這一節選,引導學生更好地閱讀長篇作品或整本書……但在中學,這方面的可觀課例并不多?!薄都t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名著,語文課程標準已將其列入課外推薦讀物,但由于作品的情節不夠曲折生動,描寫又十分細膩,中學生沒耐心讀、不喜歡讀,極可能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如何引導學生閱讀經典作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語文教學實踐課題。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語文價值的實現路徑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語文價值的實現,首先是進入教材成為課文,然后才能進入課堂。

通行的文選型語文教材一般由范文系統、知識系統、作業系統和助讀系統四個內容要素構成。范文是指入選語文教材的純文本,不包括單元提示、課前提示、題解、詞語注釋和課后作業。助讀系統也稱導學系統或提示系統,主要包括編輯說明、單元學習提示、課文閱讀提示、注釋、題解、作者簡介、參考資料等。助讀系統的內容主要分布在語文教科書和專供教師使用的《教師用書》或《語文教學參考書》中,主要是為實現預設的語文教學價值搭橋鋪路。為便于教師根據具體學情選擇確定教學內容,為了課文能正常發揮“用件”和“引子”功能,編輯說明和單元學習提示只在專供教師使用的語文教學參考資料中呈現,在語文教材中擬呈現如下內容:

題解:交代《好了歌》和《好了歌注》的出處,簡要說明《紅樓夢》第一回在全書中的作用。至于作者介紹,鑒于現行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有選自《紅樓夢》的課文《香菱學詩》,可略而不提。

詞語注釋可參照人民文學出版社和中華書局版的有關注釋。

課文后面設置的文本研習題即為作業系統,也是語文課堂要呈現的主要教學內容的聚焦點。擬設置的題目有:

1.背誦并默寫《好了歌》和《好了歌注》。

2.“了”字在《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中是個多音字,有“liǎo”“le”和“liào”三個讀音。查閱字詞典有關多音字“了”的若干義項,研讀原著《紅樓夢》出現《好了歌》的上下文,確定《好了歌》中“忘不了”的“了”的讀音,并簡要說明理由。

3.有人說《好了歌》和《好了歌注》是人生悲劇的主題歌,宣揚了人生虛無的消極悲觀思想,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說說你的看法和理由。

4.有人把《好了歌》和《好了歌注》視作“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認為直到今天仍有現實意義,理由是不少落馬的貪腐官員若讀懂《好了歌》和《好了歌注》,或許就不會有可悲可恥的下場。通過網絡或報刊查找一些貪腐官員被查處的報道,談談你的看法。

5.以下題目任選一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

《名利小議》《人生的他鄉與故鄉》 《漫談錢財與仁義》 《假若人間沒有親情》

6.有研究《紅樓夢》的學者說,《好了歌》和《好了歌注》是一部《紅樓夢》影子,《好了歌注》所說的種種榮枯悲歡,都是有小說的具體情節為依據的,不研讀《紅樓夢》全書,就讀不懂《好了歌注》;又有學者說,解讀《好了歌注》,不必拘泥于作品的具體情節,因為《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從《紅樓夢》中抽取出來,已經是一個意義自足的詩歌文本。你同意哪種說法?說說你的看法和理由。

說明:第1、2兩題是為課堂討論做鋪墊,其中第2題重點檢測學生是否完整閱讀原著和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第3、4兩題為課堂討論題,主要是發揮課文的用件功能,目的是引出人生價值的議題,組織開展課堂討論活動。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學習掌握新的閱讀方法和策略,因此,教師布置課前預習,不但要求學生能背誦課文,還必須要求學生閱讀茨威格《世間最美的墳墓》、羅素《我為什么活著》、梁衡《大無大有周恩來》。在組織開展課堂討論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把文學作品的閱讀與對現實生活的關注結合起來,注意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辯證思維的能力。不能用簡單的肯定或否定的態度以及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對待經典作品,因為文本表層所否定的或許正寄寓著作者要在文本深層所肯定的,反之亦然。有時候,從否定的方面來了解肯定的方面,比從肯定方面了解自身更為深刻。必要時,可在課堂展示北島的詩歌《一切》和舒婷的《這也是一切》。第5題為課后寫作練習題,設題意圖是把課內語文學習和課后的語文學習結合起來,把閱讀、思考、說話與寫作結合起來。第6題的設置主要是實現課文的引子功能,目的是引導學生閱讀整本書,即學生無論同意哪種說法,或同時承認兩種說法的合理性,都必須閱讀整本書,才有發言權。

前文已述,課文,尤其是選自經典作品的課文的語文價值是豐富的,語文課堂教學不宜面面俱到、多管齊下。若將《好了歌》和《好了歌注》處置為“用件”,宜將第1、第2、第3、第4、第5題并為一組,其中第3、第4兩題是重點,顯性的近期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學到新的閱讀方法和策略,潛在的、長遠的目標是激發和培養閱讀文學名著的興趣。若處置為“引子”,可將第1、第2、第6題并為一組,教學目標是引導和促使學生通讀或重讀《紅樓夢》原著。

實施步驟:

1.教材編輯在《教師用書》中提供紅學專家解讀《好了歌》和《好了歌注》的數篇文章,如顧爭榮的《〈好了歌〉及〈好了歌注〉述評》(《紅樓夢學刊》2011年第4期)、蔡義江評注的《紅樓夢》詩詞等,供教師研究發現文本的語文價值作參考。

2.教師熟讀課文,研究發現文本的語文價值,擬定教學預案。教師應通讀、研讀《紅樓夢》全書。

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已將《紅樓夢》第三回《林黛玉進賈府》選作課文,且將《紅樓夢》列為“名著導讀”,按照多數學校的教學計劃,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應是高一下學期使用的教材。建議教師在寒假期間安排學生閱讀《紅樓夢》。

4.建議將《好了歌》和《好了歌注》的教學安排在課文《林黛玉進賈府》前?!读主煊襁M賈府》宜處置為定篇,即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鑒賞經典作品的豐富意蘊。

5.課堂教學的組織。因為這是討論課型,無論是將課文處置為“用件”還是“引子”,教師都必須把自己曾主導的“講”讓位于學生圍繞設置的議題進行自由自主的言說。教師在組織課堂討論時,要善于傾聽和引導,不宜過早發表自己的意見,更不能把自己自以為是的結論硬塞給學生。尤其是當課堂出現持之有據、看似對立的觀點交鋒時,教師不必匆忙裁判,而是及時肯定各種觀點的合理成分,并鼓勵學生充實和完善自己的言說。須知,把課文當“用件”,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學習掌握新的閱讀方法和策略;用作“引子”,教學目標是促使和引導學生通讀或重讀整本書。

結語

經典名著《紅樓夢》進入語文教材和課堂早已不是問題。過去和現在的中學語文教材曾先后節選第三回《林黛玉進賈府》、第四回《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第三十三回《寶玉挨打》、第四十八回《香菱學詩》為課文,然而這樣的選文方式和教學內容取向恐難引導和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閱讀興趣。眾所周知,現在的語文教育環境與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是一個信息海量增長的時代,是一個碎片化閱讀思考的時代,是一個十分浮躁、講究實利的時代。當下的語文教學,且不說要求學生閱讀經典的長篇作品,就是選入教材的篇幅不長的課文,浮泛而過甚至視而不見,恐非個別現象。有鑒于此,為了促使和引導學生讀整本書,培養學生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我們試圖把經典名著的閱讀與對現實的關注思考結合起來,故將“問題選文”《好了歌》和《好了歌注》當作“用件”;同時,為了把語文課堂教學與學生課外有目的的自由自主的閱讀、把學生個人研讀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結合起來,我們又把“問題選文”《好了歌》和《好了歌注》用作“引子”。要提高語文教育質量,除了要改善語文教育環境外,語文教科書的質量和語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無疑是兩個重要因素。鑒于過去和現在的我國語文教材主要是文選型教材,語文教學主要是用課文教或教課文,所以,無論是語文教材編輯還是語文教師都必須聚焦課文的語文價值。只有這樣,語文教材編輯和語文教師才能展開有效的對話?!皢栴}選文”是一個相對的客觀存在,若能進入語文教材和語文課堂,或許能改變課文即范文的根深蒂固觀念,擴大語文教材的選文視野,豐富語文的教學內容,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開展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對話。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在這樣一個新媒體不斷涌現、信息開放、文化多元、各種思想相互激蕩的時代,語文教材和語文教學再也不能無視“問題選文”的存在和特殊作用了。如何開發與時俱進的高質量新課文,尤其是讓“問題選文”進入教材和課堂,是一個十分值得探討的理論和實踐課題。

作 者: 陳壽江,黔南民族師范學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為高師寫作教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編 輯:張勇耀 mzxszyy@126.com

猜你喜歡
紅樓夢文本教材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教材精讀
論《紅樓夢》中的賭博之風
從《紅樓夢》看養生
作為“文本鏈”的元電影
《〈紅樓夢〉寫作之美》序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別樣解讀《紅樓夢》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走進文本 走近大師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