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說通假字

2015-07-22 14:27劉思靜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5年7期
關鍵詞:類別

摘 ?要:通假是指古漢語中的同音或近音替代,在古籍中是一種常見的現象。而且越古的書,通假字也越多。如果不了解古書中的通假,就會望文生義導致誤解,對讀懂古籍造成障礙。本文就對通假的定義、產生原因、類別和其辨別方法加以概述。

關鍵詞:通假 ?原因 ?類別 ?辨別方法

漢語的古代文字從廣義上講大體包括: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帛書(帶有篆書性質的古隸體)和竹簡文字。在這些古文字材料中,通假字頻繁的出現。故探討文字的通假現象,并且深入研究,對我們閱讀古書、考證古音、研究同源字等都是十分必要的。通假字亦是我們研究漢語的文字、音韻、訓詁從古至今變化發展的寶貴資料。

通假字的定義歷來說法不同,那么什么是通假字?我們認為,古人在撰文時不用已有的本字,而是用和本字同音卻不同意的字去替代本字,把這個用來替代本字的字稱為通假字。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敘·注》提出古籍中的假借字有三種情況:“假借之始,始于本無其字。及其后也,既有其字矣今,而多為假借。又其后也,且至后代之訛字。亦得自冒于假借。博綜古今,有此三變?!盵1]其中第二種情況的假借,就是指通假字。依此可以認為通假是假借的一種,是本有其字的假借,二者并不等同。鑒于通假與假借的復雜關系,在研究過程中對假借亦需有明確的認識,避免將它們混淆。例如:《戰國策·魯仲連義不帝秦》:“將之薛,假涂于鄒?!边@句用“涂”代“塗”,通假字“涂”與本字“塗”是成對的;《論語·雍也》:“誰能出不由戶?!逼渲小坝伞?,本義是“從”,假借為“猶”。故通假是以音近或音同字替代,兩字同用但意義不相干;而假借是借字寫詞,依聲托事,一字兩用。

通假問題是自漢代以來學者們在注經過程中不斷探討和研究的問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通假的成因問題也貫穿于整個通假現象研究的過程中。

漢字的發展與社會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v觀歷朝歷代,統治階級為了國家的穩固,都十分關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要素:文字。例如秦朝的書同文,漢朝的正字運動等,使漢字逐漸趨于規范化、標準化。學者陳澧在《東塾讀書記·小學》中為我們明確了通假字使用的歷史界線:《說文》既出,而用通假字者少矣。也就是說,魏晉之后的古籍著書中出現的通假字,大都使用的是先秦兩漢已有的通假字。

我們知道,我國最早的古籍是用筆寫或用刀刻在竹簡木片上的,就只能用帶子把一片片竹木簡串連起來成為簡冊。漢字的難寫難記和書寫材質的不方便,客觀上就已經為經書的傳抄造成了很多障礙。也就使得抄寫經書的士子或是手工刊刻的工匠們在謄抄古籍時,為省時省工有意地選擇簡單易寫的字來替代筆畫復雜的字。[2]如《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薄耙选蓖ā耙印?。其他的如“求”通“逑”,“員”通“圓”,“是”通“題”等等。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寫作時,作者突然忘記了本字,就臨時借用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本字。這些用字現象對于當時的人來說,都是些常見而且眼熟的字,故對閱讀不會造成困難,這是社會習慣使然,只是對于我們后人而言,就會產生障礙,這是造成通假字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先秦時期尚未出現可供查閱的標準的統一字書,因而不同的作者會有不同的用字喜好,這種行文習慣在不同程度上也會造成通假現象的產生。在某些書中屬常見現象,而在另一些書里卻極為罕見。比如《詩經·豳風·七月》“四之日其蚤”、《孟子·離婁下》“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這兩部著作中均只用通假字“蚤”,而不用本字“早”;而《左傳》則用“早”,基本上不用“蚤”。

從語音的角度出發,通假的基本的特征就是兩字音同或音近?!肮偶嗉俳?,舉燭鼠璞之類觸目可見。假借之形成,因乎音韻?!盵3]可見,語音是通假字和本字的橋梁。抄手方音引出的通假,例如:《禮記·緇衣》:“資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编嵭ⅲ骸百Y當為至,齊魯之語,聲之誤也。祁之言是也,齊西偏之語也?!盵4]而且這種由于抄傳典籍者的方音造成的通假,經過歷代相傳并逐漸被大眾所接受,后人要研究這些通假現象,則需要擁有大量的語言材料做證據。還有些不是“秀才提筆忘字”的情況,是為了避俗而故意改字產生通假,例如委婉語在古文獻中的普遍存在。如:“矢”通“屎”《左傳·文公十八年》:“殺而埋之馬矢之中”;“利”通“痢”,《三國志·魏書·華佗傳》:“飲寒水,中泄利”,而且這種以俗代雅的情況漸漸被固定下來。

不論是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所產生的古籍中諸多的通假,都會對我們閱讀和研究古文獻造成障礙。但從歷代學者們對通假不斷深入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通假雖有礙于后人順利地研習古文,可我們可以根據通假字看到部分漢字的演變趨勢,即它的字形、字義和字音的發展歷程。朱駿生就認為:“不知假借者不可與讀古書”,把“知假借”看做是讀懂古書必備的知識。以上雖是部分原因,亦可以幫助我們管窺通假字的發生狀況。

根據所持標準的不同,對通假字的類型劃分固然會有差異。有的學者根據讀音劃分,有的根據字形劃分,有的根據詞性劃分等等。筆者主要是從以下這兩個角度進行類型劃分,第一個是從通假字和本字的對應關系上劃分;第二種是根據字形劃分。

第一種分又可以分為三種情況,首先通假字與本字一對一。例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薄澳唷蓖ā澳?,染黑?!澳唷敝煌ā澳??!秴问洗呵铩ご髽贰罚骸翱裾?,非不武也?!薄拔洹蓖ā拔琛?,舞蹈?!拔洹敝煌ā拔琛?。

其次,一對多。指的是同一個通假字可以對應多個本字。如《荀子·非十二子》:“無與人爭也,恢然如天地之苞萬物?!薄鞍蓖ā鞍?,包含統攬的意思;《詩經·大雅·常武》:“如山之苞,如川之流?!杯h繞,“苞”通“抱”;《谷梁傳·隱公五年》:“苞人民,敺牛馬曰侵?!狈?,“苞”通“俘”,俘虜。

再次,多對一。指的是同一個本字可以有不同的通假字。譬如:《國語·晉語八》:“端刑法,緝訓典,國無奸民?!薄熬儭蓖ā拜嫛?,指整理;《漢書·兒寬傳》:“陛下躬發圣德,統楫群元?!薄伴蓖ā拜嫛?,義為“聚集”。

第二種根據字形的劃分,分為有關聯的和無關聯的。有關聯就是在音同音近的前提下,本字與通假字在字形結構上有相似部分。譬如:《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薄敖椤蓖ā敖妗?,小草?!秳e賦》:“造分手而銜涕,感寂漠而傷神?!薄澳蓖ā澳?。

通假字和本字沒有關聯的,只需二者音同或是音近即可,字形結構可以不同。例如《論語·學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可謂好學也已?!薄盁o”通“毋”;“已”通“矣”?!盾髯印駥W》:“非蛇蟺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薄跋€”通“鱔”?!哆M學解》:“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薄棒怼蓖ā坝伞?,指不遵從儒家的道統。

那么古書中這些舉不勝數的通假字,它的讀音我們該如何確定?我們又該如何辨認?

《說文通訓定聲·自敘》說到古籍中通假字問題的凸顯,是因“濫于秦火,傳寫雜而失真”。首先使用本字訓釋通假字的是西漢初年的毛傳。如《詩經·鄭風·緇衣》:“還予授之粲兮?!泵珎鳎骸棒?,餐也?!倍斡癫谜f:“此謂粲為餐之假借也”。之后“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以本字”的方法,始于東漢的經學家鄭玄,而且這種方法,在東漢時期的訓詁工作當中非常流行。常用術語譬如“讀為”“當作”“讀當作”“當為”“讀如”“讀當為”“讀當如”“之言”等。唐宋之后,注書中表示通假的術語,或稱假借,或稱通用,或兼稱通假,沒有定例。清代是訓詁學的鼎盛時期。標志之一,是清代的文字訓詁學家,通過對通假字的分析,開始對文字的性質和語言的本質有所認識,研究發現詞意與語音關系密切,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清代的《廣雅疏證》和《經義述聞》為后來人指明了清晰的探究方向:“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主張訓釋詞義,必須以行求音,以音求義。王力先生曾指出:“這個學說標志著中國語言學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它擺脫了文字形體的束縛,把語音和意義直接聯系起來?!盵5]

學術界一直爭論的一個問題就是:通假字是否一定要讀本字?!督浟x述聞敘》:“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以本字,則煥然水釋?!濒缅a圭的《文字學概要》提出:“字音就是字所代表的詞的讀音。通假字是被借來表示它的本字所代表的詞的。它跟本字的讀音應該完全相同。原來的讀音,即未被假借時的讀音跟本字的讀音有出入的通假字,必須讀如本字?!盵6]《史記·匈奴傳》:“以精兵待于幕北?!边@句話的意思是:裝備精良的士兵們埋伏在沙漠的北邊。此處的“幕”是“漠”字的傳寫之誤,“幕”通“漠”,沙漠的意思。那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應讀為本字“漠”的音:mò,而不是讀mù。

掌握了通假字的定義、產生原因和其發展狀況后,最終的落腳點是在實際運用中,即在浩如煙海的古文獻里如何辨別通假字。筆者認為要辨認通假字得掌握以下兩點要求。第一,通假字與本字聲音的相同或相近是必要的前提條件。同音通假就是假借字與本字的字音完全相同。如:《詩經·小雅·節南山》:“家父作誦,以究王訩?!薄霸K”通“兇”,指惡人?!霸K”與“兇”上古同屬匣母東部;“憂心如惔,不敢戲談”?!皭础蓖ā把住?,焚燒?!皭础迸c“炎”同屬定母談部;《禮記·檀弓上》鄭玄注:“革,急也?!薄案铩蓖ā柏健?,指危急?!案铩迸c“亟”上古同屬見母職部。另一種音近通假,也就是通假字和本字的聲、韻、調不完全相同。如《詩經·大雅·公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薄皢巍蓖ā岸U”,更番替代的意思?!皢巍睂俣冈?,“禪”屬禪母元部?!对姟ば⊙拧に脑隆罚骸八脑戮S夏,六月徂暑?!薄搬蕖蓖ā白妗?,始也?!搬蕖睘轸~部清紐字,“祖”為魚部精紐字[7]?!蹲髠鳌る[公元年》:“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闕”通“掘”,挖的意思,在上古“闕”屬溪母月部,“掘”屬群母物部。

第二,通假字與本字在意義上是毫無相承關系的,如果兩個字在意義上有牽連,那么就一定不是通假。這就要求研究者對字的意義有相對精確的認識。如《過秦論》:“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逼渲小皬摹蓖ā翱v”?!墩f文》:“從,隨行也?!薄翱v”本義為絲絮松亂。兩字意義不相關故可以通假。而下邊這個例子卻不能認為是通假?!妒酚涰椨鸨炯o》:“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薄墩f文》:“倍,反也?!痹诒硎痉吹囊馑紩r用背。背,《說文》解釋為“背,脊也”。與正相反,故引申為反?!氨丁迸c“背”的讀音相同,可是推求它們的本義,我們發現兩詞具有相同的意義部分,所以不能夠認為是通假,而應將其歸為同源字。

當然,在通假字的識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與異體字、古今字、同源字等其他用字現象相混,可多讀多分析就會厘清它們之間的復雜關系和各自的主要特征??傊?,要想對古籍資料有十分透徹的認識和學習,掌握通假字是十分必要的。

注釋:

[1]楊合鳴:《通假字淺論》,武漢大學學報,2000年,第53期。

[2]黃永年:《古籍版本學》,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3]胡安順:《音韻學通論》,中華書局,2009年版。

[4]黨懷興:《通假成因說略》,陜西師范大學學報,1998年,第27期。

[5]王力:《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6]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7]王力:《古代漢語(第二冊)》,中華書局,2010年版。

(劉思靜 ?甘肅蘭州 ?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730070)

猜你喜歡
類別
2022年山西省對口升學招生專業類別、考試科目及時間
《青蔥歲月》《陽光燦爛》
2021年山西省對口升學招生專業類別、考試科目及時間
坊茨即景
一起去圖書館吧
第八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創新獎 (按獲獎類別、企業音序排列)
2020年山西省對口升學招生專業類別、考試科目及時間
2019年山西省對口升學招生專業類別、考試科目及時間
簡析基于概率預測的網絡數學模型建構
芻議新媒體的類別與形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