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現狀及思考

2015-08-05 04:04陳潔瓊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7期
關鍵詞:營造氛圍培養興趣必要性

陳潔瓊

【摘 要】在目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課外閱讀沒有得到普遍重視,學生家長也不注重孩子的英語課外閱讀,學生自己的主動學習意識不強,使得英語整體教學達不到預期目標。為此,針對上述問題,本人通過自己教學實踐,就農村小學英語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談談自己的理解。

【關鍵詞】現狀;必要性;營造氛圍;培養興趣

一、農村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現狀分析

問題一:在目前小學英語課堂上,閱讀教學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大部分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是教師組織大量的聽說活動,包括生動有趣的游戲及表演,而很少出現閱讀的活動,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更是鮮有問津。這一現狀成為了影響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制約學生英語水平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問題二:小學生主觀意識上的不重視。由于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個閱讀積累的過程。通常很多同學認為,大量的英語課外閱讀對成績的提高沒有多大的幫助,和平時的考試更沒有多大的關系,往往就采取隨性的態度。

問題三:農村學生由于受到地域限制,從小受周圍特定環境與家庭教育的影響,與城市小孩相比,往往會顯得更加膽小拘謹、不善言談,缺少自信,因而羞于說英語也不太敢說英語,害怕會說錯被老師批評,英語學習遇到困難后更容易放棄。

二、小學英語課外閱讀的必要性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英語閱讀的重要性。有位學者曾說:“學習任何語言都需要大量閱讀,學習英語也需要大量閱讀。英語學得好的人,一般說來,都讀過相當量的書;反之,也只有讀得比較多的人,才能真正學好英語”(黃源深,2005)。這句話是英語教學專家對英語閱讀重要性的闡述和認識,相信也是所有英語教學者的共識。新課程標準規定小學階段英語閱讀量達到累計10——12萬字。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是不行的,成功的英語教學要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這對于老師來說是個巨大的考驗。

尤其對于小學英語教師來說,首先要培養的是學生的聽、說能力,當學生有了一定的聽說基礎之后,就需要不失時機地加強閱讀教學,因為英語學習需要不斷的復現,需要大量的輸入來強化聽說的語言材料并加以拓展,而簡單機械的復現和輸入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只有將所學的知識放到新的情景中,放到新的閱讀活動中才能吸引學生,使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生的英語學習也需要大量課外閱讀的輸入。

三、加強農村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對策

(一)營造閱讀氛圍

1.營造家庭閱讀氛圍,讓孩子受到書香的熏陶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人生教育的起點。孩子在家里生活的時間比學校多得多,和父母接觸的時間最長。因此,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首先就要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使孩子受到書香的熏陶。父母可以陪孩子在晚上睡覺之前看看英語課外讀物等,久而久之,孩子也養成了睡覺前看看課外書的習慣。

2.營造班級閱讀氛圍,讓孩子感受讀書的樂趣

如果營造家庭閱讀氛圍是家長的責任,那么營造班級閱讀氛圍也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班級是孩子在學校生活的一個大家庭。營造良好的班級閱讀氛圍對孩子健康成長尤為重要。

3.營造校園閱讀氛圍,讓孩子浸潤在書香里成長

最近兩年,我校開始了書香校園的建設活動,這對營造校園閱讀氛圍發揮了積極作用。孩子們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要為孩子們提供充足的書源。我校在原有圖書的基礎上,積極購買大批新書,為全校同學提供了充足的精神食糧。此外,學校設立了專門的圖書管理員,加強了對各類圖書的管理。完善了圖書管理制度,充分發揮了圖書室的作用。與此同時,各班也建立了班級圖書角,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借閱課外讀物。

(二)培養閱讀興趣

1.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我在班級里開設“好書推薦活動”,每月評選閱讀之星,讓推薦閱讀資源多,質量又高的學生來展示他們的閱讀卡;另外,我還在學生當中開展課外英語閱讀量的評比,讓課外閱讀量大、閱讀習慣好并且英語成績優異的學生獲得獎勵,能夠充分調動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這一系列的鼓勵措施,大多數學生都能主動推薦課外閱讀資源,積極參與到英語課外閱讀活動中來。讓學生平時注重摘抄好的句子,作為積累,以備不時之需。讀完一本后可以練寫短篇感受,既能加深書本印象,又很好地鍛煉寫作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2.發揮教師作為“助學者”的作用

老師不是學習的主體,相反他是一個引導者,助學者。我在自己擔任的601班,開學初在網上建了一個QQ群,取名為“Happy English”我在群里每周定期給群內的學生上傳一些學習資料,同時還為學生設立一個“疑難解答”信箱,為學生構建了立體化的學習途徑。

3.在校園開展手抄報比賽、講故事、唱歌曲、演短劇等多元化活動

在我執教初,教學上主要以教師為中心,采用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注重于教師上好一堂課,學生學會一篇課文。這樣雖然完成了教學任務,卻忽視了對學生英語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為此我在教學過程的恰當時機,結合課本內容,開展一次以“快樂圣誕”為主題的班隊活動,讓學生以英語為媒介,運用話劇,歌曲猜謎等多種活動呈現出來。事后,布置學生以本次班隊活動的內容為中心,創作英語手抄報,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找材料,做設計,忙得不亦樂乎,很多封存起來的書刊雜志都被找了出來,有的還從網上尋找相關資料,課外閱讀的積極性被極大的激發出來了。最后,通過展覽的形式,將學生作品展示給全校師生觀賞,寓教于樂,有效地激發了學生閱讀興趣,這既是對閱讀材料的鞏固,也在無形中拓展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面。

(三)培養閱讀方法

粗讀。粗讀即粗略地閱讀全篇,這是為掌握大意梗概或為明確是否需要進一步閱讀所用的方法。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課外短文時,可以嘗試要求學生帶著5個問題(who,what,when,where,和how)去閱讀,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沿著作者的寫作思路,抓住文章的重點,獲得更多的信息,從而使他們對于今后英語寫作奠下基礎。

跳讀。閱讀短文時要抓住其中心,它是文章的核心,也是我們理解語意的深層發掘地。而標題則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濃縮,讀懂標題,就基本把握了文章閱讀理解的方向,了解了作者意圖。也可以考慮從研究文章的中心句入手,根據中心句的意思,去抓文章的主體環節,從而了解全文的主要內容。

細讀。細讀即詳細,逐行地閱讀,以掌握全部內容甚至分析語言特點等。通過閱讀理解教材,能強化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為鞏固和運用知識打下了基礎。

(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對于一個審美觀、道德觀、人生觀都正處在形成時期的小學生,培養良好的英語課外閱讀習慣尤其重要。

1.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的習慣

課本中有許多的詞語、句子,如果單獨把它們抽出來理解,學生往往會有困難,但如果把它們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聯系上下文,仔細琢磨一下,就能夠確切的理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要遇到個別生詞立刻就去查字典,這時候老師就要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或構詞法等快速猜測、判斷某詞的含義。

2.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的習慣

小學課外閱讀內容十分豐富。許多文章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有的離學生的生活比較遠,理解會有一定困難。一首英語兒歌中有這樣一句話,Its raining,its pouring.The ocean is storing.由于大部分學生沒有見過大海,對于“storing”一詞的理解有一定難度。有的學生聯系到自己的生活實際,說大海發怒就像獅子一樣兇猛,這樣一來,學生就會體會出storing這個詞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參考文獻:

[1]黃源深.好的英語是“讀”出來的.2005

[2]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營造氛圍培養興趣必要性
搭建支架發展“說”“寫”
高中數學的有效教學研究
淺談初中物理啟蒙教學策略
分享之路,從小起步
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
養老金入市的必要性與風險分析
學生習作難題之解決策略
小學英語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學方法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開展科學繪本活動建構生動課堂探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