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及措施探討

2015-08-05 00:24唐妍
新農村 2015年11期
關鍵詞:農村環境解決措施存在問題

唐妍

摘要: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環境污染日益加重。落后的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方式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鹽堿化及化肥、農藥和地膜的污染。同時,鄉鎮企業排放的廢水、廢氣和廢渣等對農村環境也產生重要影響。本文通過對農村環境保護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措施,供借鑒。

關鍵詞:農村環境;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一、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成因

1.河水污染嚴重。工廠排放的污水、生活垃圾、化糞池沒有處理的糞便直接排放到河內;化肥、農藥使用過量,生活垃圾、農藥使用后的垃圾隨處丟棄,隨著雨水直接進入河道,造成河水污染。

2.垃圾亂堆亂放。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垃圾增多,上街購物不再使用竹籃,都使用方便袋,用后隨便丟棄。不穿的衣服、不用的東西、秸稈、樹棍隨意堆放,特別是公路旁、田頭、河道兩側,到處是生活垃圾。近年來建筑垃圾和電子垃圾等明顯增加。

3.農業秸稈等廢棄物處理不當。每年產出的秸稈利用率低,剩余秸稈被隨意焚燒。既污染空氣,又存在安全隱患。隨處堆放的秸稈經過風吹日曬,漸漸成了垃圾,也有部分農民將秸稈扔進河里,既污染了水源,又造成流水不暢。

4.養殖污染嚴重。家禽、家畜散養。沒有形成規模,糞便隨處可見,沒有及時有效地處理,影響了環境衛生;個別地方雖然實行了集約化畜禽養殖,但由于規模小和布局不合理,區域環境容量小,產生的畜禽糞便和養殖廢水隨意排放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5.鄉鎮工業企業污染嚴重。隨著城市環境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污染的企業逐漸向農村轉移,鄉鎮企業數量越來越多,極為分散,布局混亂,發展很快,經濟條件不足,技術裝備差,管理水平低,資源和能源消耗相對較大,企業污染防治水平不高,少部分企業甚至沒有防治污染措施,使污染危害變得較為突出和難以防范,成為農村社會的最大污染源。

二、農村環境污染改善措施

1.發展生態農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生態有機農業;縮減政府對農業的化肥和農藥補貼,實行生態平衡施肥技術和生態防治術,從源頭上抑制化肥和農藥的大量施用。大力推廣先進科學的節水灌溉技術,走生態農業的道路,提高農業用肥、用水的利用率,退耕還林,實現水環境和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此外,征收面源污染稅,內部外部經濟化,降低上述面源污染產品的供給。

2.強化鄉鎮企業污染治理。對于蓬勃發展的鄉鎮企業,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治理加快企業改造升級,促進鄉鎮工業規?;?、集約化,對危害城鄉水源地的鄉鎮企業,嚴格限制,結合鄉鎮企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區域布局,做好縣、鄉、鎮級的環境保護規劃,并重點制定鄉鎮企業環境污染治理規劃。

3.加強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及整治力度。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措施,建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訂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應急預案,堅決依法取締保護區內的排污口,重點抓好農村飲用水水源的環境保護和水質監測與管理,保障農村生活飲水安全。

4.環境污染防治與扶貧工作緊密結合。有些地區的環境惡化是由于經濟不發達引起的,過度開發資源導致環境污染嚴重。這就要求我們將扶貧工作和防治污染相結合,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如在農村發展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建設生態示范區,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環境保護的雙贏。

5.加強農村畜禽養殖業的管理和治理。逐步改變現有養殖業散、小、亂的狀況;科學擬定畜禽飼養區域,實行排污申報登記和排污許可制度,加強現有規?;笄蒺B殖場的規范清理,通過建設沼氣池和實施畜禽糞便還田等綜合利用方式,實現養殖廢棄物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

6.要確實加強農村環保宣傳教育.提升農民環境識。要想解決我國農村環保問題,要加強農村環保宣傳教育,提升農民環境意識是關鍵所在。需要堅持不懈的宣傳教育,促使廣大農民樹立起強烈的環境意識,讓農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農村環保工作中去,提高保護家園的意識。農村環保宣傳教育要適應新形勢,運用各種傳播手段加強教育,增強他們對環境保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只有讓農民自己行動起來,農村的環境問題才有望得到根本的解決。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現代化進程的今天,我們應把農村環境問題放在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及早規劃、及早防范、及早治理。不斷創新農村環保體制機制,探索農村環保工作規律,加快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改善農村環境,使農村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保田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553509)

猜你喜歡
農村環境解決措施存在問題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