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題材紀錄片的跨文化傳播策略

2015-08-10 00:05蔡文捷
聲屏世界 2015年7期
關鍵詞:百年老相片喬治

□蔡文捷

欄目責編:吉 慶

《回家的百年老照》是廣東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于2014年9月制作的紀錄片,影片主要講述居住廣州的美國青年喬治,克服重重困難,把遠在新西蘭的2000 張廣東歷史照片帶回廣州?!痘丶业陌倌昀险铡?時長僅32 分鐘,耗時240 天,堪稱小作品的大制作,為將這部廣州地方特色鮮明的紀錄片打造成精品,創作團隊為這部作品付出了外人難于想象的辛勤勞動。

一、敘事手法的國際化策略:懸念掛滿每個段落,穿越古今與中外。

創作《回家的百年老照》,我們首先面臨的課題就是敘事策略的調整?!爸袊募o錄片講故事大都娓娓道來,敘事的節奏也相對緩慢,國外的紀錄片敘事方法更加靈活,常常奇峰突現,不墨守成規?!雹谌绾紊鷦佑腥さ刂v述一段被遺忘百年的歷史,需要我們大膽轉變思維,跳出傳統的窠臼,進行有針對性的整體布局和謀劃,將本土化與全球化進行恰到好處的文化雜揉,從而實現跨文化無障礙交流。

《回家的百年老照》大膽借鑒了電影大片的表現手法,它的敘事架構可以概括為兩個詞:“懸疑”和“穿越”??梢哉f,這部作品每個段落都掛滿了懸念,實現了古今中外的穿越。

“從文化策略層面來看,紀錄片應該挖掘既具本土性又可以為全世界所理解的地域文化,在保持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時兼顧與世界文化的融合溝通”,③應該說,作品的題材是引人入勝的,既有風格獨特的嶺南韻味,又有鮮明的國際化元素。自一百多年前開始,廣州就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賦予了廣州最早的中國跨國歷史,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自己的過去,雖然這些過去到了今天大多仍是不解之謎。這樣的一座城市至今仍吸引著許多外國人,美國80后喬治就是一個活脫脫的例子。他熱衷廣州的歷史與文物保護,在電臺主持一檔用英語講述廣州歷史的節目。在準備新一期節目時,喬治在新西蘭達尼丁市一家基督教長老會檔案館的網站上,發現一批新西蘭傳教士在廣州拍攝的老相片,以及廣東礦工在新西蘭淘金的身影。這些相片拍攝于什么時候?究竟是誰拍的?為什么相片會離開廣州?這些廣東礦工和相片拍攝者又有什么關系?當年新西蘭傳教士在廣州建立的傳教士村今天是否依舊存在?……接踵而至的問號拉開影片懸疑的序幕。

為了追尋這一歷史謎團,喬治拿著相片開始了一段按圖索驥之旅,讓他驚喜的時,在珠江口、圣心大教堂、鎮海樓、沙面、荔枝灣等廣州著名景點,喬治都能找到老相片拍攝原地,風景依舊相似,只是光陰已過百年。不僅在廣州,攝制組遠赴新西蘭奧塔哥,也在克倫威爾、箭頭鎮等地找到了相片中來自廣東禺北地區礦工挖礦的場景。

喬治這位在做操心事的邊緣人,拿著老相片積極奔走廣州各方,尋求感興趣的組織機構舉辦相片展,讓老相片重歸廣州市民的視野。最終在新西蘭駐廣州總領事館和廣州圖書館的鼎力協助下,喬治終于如愿以償。

資金有限、人力不足,這個做操心事的邊緣人又能否克服困難,如愿以償?這些相片出自誰手?又是因何離開廣州塵封他鄉?滄海桑田,百年已過,相片背后的歷史故事能否因為偶然的機會重見天日?……縱觀全篇,這部片子虛實變化交替,敘事富有強烈的懸疑色彩,同時時空交錯,場景不斷“穿越”回環,整個作品既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又有良好的收視體驗。

在本次試驗中,實測了介質泵驅動電動機的電流和電壓(見表9),由此可按下式計算各臺電動機的軸功率P(kW):

二、價值定位的國際化策略:人文情愫扣人心弦,心靈對白引人共鳴。

《回家的百年老照》主要講述一段“回家”的故事,而“回家”有兩層意思:表層意思是讓這批飄洋在外一百多年的老相片重返廣州市民的視野,讓相片上的風景回到拍攝原地;而更深層的意思是,讓這段不為廣州人所知的歷史,重歸這座城市的編年史?!痘丶业陌倌昀险铡返闹黝}及選材都是經過精心遴選的,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觀都是人類共性的普世價值,而“跨文化美學研究以‘求同’為主體訴求,在充分承認和尊重各國家和民族美學的特殊性、差異性的基礎上,通過溝通和對話使美學具備更強的普遍性和人類性?!雹芤蚨髌纺軌蚩缭轿幕h獲得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受眾的高度認同。

這個作品的敘述主體是照片,一批老相片成為串連整個作品的主線。這樣的一批老相片,曾不被任何中國人知曉過;這樣的一段歷史,塵封了百年終重見天日。影片中當攝制組到訪達尼丁諾克斯學院長老會檔案館一睹相片真跡的時候,館長說:“你們是百年以后第一批親眼目睹這批廣州相片的廣州人?!边@種跨越文化界線的質樸話語令人不禁唏噓!

《回家的百年老照》的鏡頭語言是精致唯美而撼人心魄的:千帆競發的珠江口,百年屹立不變的圣心大教堂和鎮海樓,洪水齊腰的廣州街道;廣州上空呼嘯而過的日軍飛機,來自廣東番禺遠赴新西蘭淘金的華僑先驅者;兩千張連廣州本地人都沒看到過的黑白照片,安靜地躺在新西蘭達尼丁市諾克斯學院的基督教圖書館里不為人知;伴隨著相片展在新西蘭的成功舉辦的,相片拍攝者亞歷山大的曾曾孫的出現,他所講述家門口那顆當年由亞歷山大從廣州帶回、如今已成參天大樹的龍須柳;聞訊趕來廣州觀看相片展的八十歲卓姓老人,也帶領著我們和喬治前往按圖索驥的最后一站——廣州傳教士村,一個他在14 歲時到訪過的地方……隨著一系列充滿戲劇性的“巧合”,這個故事的所有懸念水落石出,故事起伏跌宕,波瀾起伏,扣人心弦。

影片的解說辭十分出彩,比如,“這段由百年前廣州與新西蘭初次親密接觸發展而來的兩地羈絆,就像這顆大樹一樣已經成長至枝繁葉茂。百年前挖礦勞作的痕跡仍歷歷在目,礦區上空疾風呼嘯而過,仿佛在唏噓訴說百年前華人礦工所遭遇的艱難與不公?!庇秩?,“這兩千多張讓人產生時間和空間錯覺的廣州黑白老相片,就這樣鏈接南北半球、百年前后。讓人有理由相信,這是來自一同葬在新西蘭達尼丁南方公墓的亞歷山大與華人礦工冥冥的祝福?!闭麄€作品的解說富有文學韻律美,通過配音員以厚實清正的嗓音深情演繹,很容易引發觀眾產生強烈共鳴。

三、傳播效應的國際化策略:合作共享借勢傳播,發揮整合傳播效應。

《回家的百年老照》在尋找到有效傳播渠道,合作共享借勢傳播,集中各方力量整合傳播方面,進行卓有成效的積極努力,收到了良好效果,較好地實現了跨文化傳播的策劃初衷。

《回家的百年老照》讓海內外華人華僑重新認識了一百多年前與廣州初次親密接觸的新西蘭傳教士在廣州的傳教生活,以及第一批遠赴新西蘭淘金的番禺北礦工這些幾乎已被人們忘卻的歷史。作為一部體現歷史文化題材的電視紀錄片,這部作品先后榮獲2014年廣東省政府新聞獎二等獎、2014年四川“金熊貓”國際紀錄片評選人文類最佳短片獎、2014年中國南派紀錄片評選最佳導演獎等獎項,獲得了國內業界的高度認可,播出后產生良好的社會反響。這與作品完成后我們積極拓展傳播渠道,努力促成理想的傳播效應有關。

2014年底廣東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與新西蘭駐廣州總領事館、廣東地鐵總公司合作,在越秀公園地鐵站舉辦了為期三個月的大型圖片展——“有朋自遠方來”新西蘭與老廣州圖片展,大量地鐵乘客與市民通過在現場掃描二維碼方式可觀看該片。

隨著廣東國際頻道在海外的傳播,《回家的百年老照》 已登陸歐美主流媒體,覆蓋當地主流與海外華人受眾,并已成為新西蘭奧塔哥大學諾克斯學院新西蘭華人史課程參考教材,在新西蘭奧塔哥華人社群中廣泛傳播。

注釋:

①《歷史題材紀錄片的文化梳理》,黃河木子杰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

②何蘇六,李 智,畢蘇羽:《中國題材紀錄片的國際化傳播現狀及發展策略》,《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5)。

③金震茅:《地域文化在紀錄片中體現》,《視聽界》,2011(2)。

④陳曉夏:《跨文化美學視域下中國紀錄片的文化自覺》,《新聞戰線》,2012(2)。

猜你喜歡
百年老相片喬治
第二屆百年老校數學競賽
百年老校的新活力
我沒有爸爸了
喬治的宇宙大爆炸
蓋爾瑪 百年老企轉戰直銷
黑白相片
致中和 百年老號直銷起航
喬治和他的斧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