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唐書·藝文志》《舊唐書·經籍志》考證三則

2015-08-12 09:14王安琪
北方文學·下旬 2015年5期
關鍵詞:新唐書考證藝文志

王安琪

摘要:《新唐書·藝文志》與《舊唐書·經籍志》是兩部重要的史志目錄,也是學者追溯查詢我國古代典籍流傳的重要依據。然而,在書籍著錄過程中,由于抄錄人員的資質問題,或者謄錄時的筆誤等原因,年代久遠后,必定會有前后說法不一致的現象。因此,這不僅要求學者們在引用時須得謹慎,也使得考證工作變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新唐書·藝文志》;《舊唐書·經籍志》;考證

《舊唐書》編修于五代時期的后晉,原名《唐書》。宋代歐陽修、宋祁等編寫的《新唐書》問世后,才改稱《舊唐書》。其中的重要一志《經籍志》是采用毋焽的《古今書錄》修成的,其將《古今書錄》的小序和提要刪除,僅留存其書目,共兩卷?!缎绿茣肥潜彼嗡纹?、歐陽修等撰,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年)全書完成,由曾公亮進呈。其中的《藝文志》(以下簡稱《新志》)由歐陽修主編,除著錄了《舊志》所錄之書還增加了開元以后的唐人著述典籍,在很多內容上《新唐書》對《舊唐書》有所增補和勘誤。然而,由于抄錄人員的資質問題,或者謄錄時的筆誤等原因,年代久遠后,必定會有前后說法不一致的現象。因此,本文將中華書局出版的《舊志》與《新志》對讀,勘誤其中之異同。

一、《五經正義》著錄考證

在《舊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中都并未見有書名為《五經正義》者,而據《舊唐書》卷七十三《孔穎達傳》中記載:“先是,與顏師古、司馬才章、王恭、王琰等諸儒受詔撰定《五經》義訓,凡一百八十卷,名曰《五經正義》?!痹凇杜f志》“甲部經錄”中可見的只有:

“《周易正義》十四卷,孔穎達撰”;“《毛詩正義》四十卷,孔穎達撰”;“《尚書正義》二十卷,孔穎達撰”;“《禮記正義》七十卷,孔穎達撰”;“《春秋正義》三十七卷,孔穎達撰”。五者合計共有一百八十一卷。這里可以推想而知,當初的《五經正義》乃有可能是《周易正義》、《毛詩正義》、《尚書正義》、《禮記正義》、《春秋正義》合刊名。

《新唐書·藝文志》亦分別載錄:

“《周易正義》十六卷,國子祭酒孔穎達、顏師古、司馬才章、王恭、太學博士馬嘉運、太學助教趙乾葉、王談、于志寧等奉詔撰。四門博士蘇德融、趙弘智復審?!贝擞涊d多出二卷。王琰誤作王談。

《通志》卷六十三載:“《周易正義》十四卷唐孔穎達”

《崇文總目》卷一載:“在《周易正義》十四卷唐太尉長孫無忌與諸儒刊定,宋朝端拱初,國子司業孔維等奉詔,是正其言主申王學云?!?/p>

但在《玉?!分袆t采用了《新志》中的說法:“正義十六卷國子祭酒孔頴逹、顔師古、司馬才章、王恭、太學博士馬嘉運、助教趙干葉、王談、于志寧等奉詔撰。四門博士蘇徳融趙弘智覆審。舊志十四卷書目十四卷宋朝端拱元年十月祭酒孔維等校正”《玉?!吩谧⑨屩姓f明了《周易正義》在《舊唐書·經籍志》中的記載是有十四卷。但并未說明多出的兩卷是從何而來。

“《尚書正義》二十卷國子祭酒孔穎達、太學博士王德韶、四門助教李子云等奉詔撰。四門博士硃長才蘇德融、太學助教隋德素、四門助教王士雄趙弘智覆審。太尉揚州都督長孫無忌、司空李勣、左仆射于志寧、右仆射張行成、吏部尚書侍中高季輔吏部尚書褚遂良、中書令柳奭、弘文館學士谷那律劉伯莊、太學博士賈公彥范義郡齊威、太常博士柳士宣孔志約、四門博士趙君贊、右內率府長史弘文館直學士薛伯珍、國子助教史士弘、太學助教鄭祖玄周玄達、四門助教李玄植王真儒與王德韶、隋德素等刊定?!?/p>

“《毛詩正義》四十卷孔穎達、王德韶、齊威等奉詔撰,趙乾葉、四門助教賈普曜趙弘智等覆正?!?/p>

“《禮記正義》七十卷孔穎達、國子司業硃子奢、國子助教李善信賈公彥柳士宣范義郡、魏王參軍事張權等奉詔撰,與周玄達、趙君贊、王士雄、趙弘智覆審?!?/p>

“《春秋正義》三十六卷孔穎達、楊十勛、硃長才奉詔撰。馬嘉運、王德韶、蘇德融與隋德素覆審?!贝擞涊d三十六卷,《文獻通考》卷一百八十三《經籍考九》記載:“春秋正義三十六卷《崇文總目》:唐國子祭酒孔穎達撰?!庇帧犊追f達傳》中也記載了《五經正義》共一百八十卷。故此推論《舊志》中記載的《春秋正義》卷數實屬錯誤無疑。

二、《陳書》著錄考證

《陳書》是記述南朝陳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也是二十四史中卷帙最少的一部?!蛾悤饭踩?,其中本紀六卷,列傳三十卷,無表志。成書于貞觀十年(636年)?!杜f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對《陳書》的卷數和撰寫作者的記載,完全不同:

《新唐書·藝文二·史部》載:“姚思廉梁書五十六卷,陳書三十六卷,皆魏征等同撰?!?/p>

《舊唐書·經籍志·史部》載:“陳書三卷顧野王撰。又三卷傅縡撰。又三十六卷姚思廉撰?!?/p>

現存二十四史中的《陳書》是姚思廉所撰三十六卷。并且在《陳書·序》中也有記載:“陳書六本紀,三十列傳,凡三十六篇,唐散騎常侍姚思廉撰。始思廉父察,梁陳之史官也,錄二代之事未就而陳亡。隋文帝見察甚重之,每就察訪梁陳故事,察因以所論載每一篇成輒奏之。而文帝亦遣虞世基就察求其書,又未就而察死。察之將死,屬思?以繼其業。唐興武徳五年,高祖以自魏以來,二百余歲世統,數更史事?!?/p>

由此推斷,《陳書》的作者應該是姚察、姚思廉父子。先有姚察撰寫了一部分,未完成的部分,由其子姚思廉接著撰寫。但是在新志中記載“魏征等同撰”是什么意思呢?這一點,在《舊唐書》卷73《姚思廉傳》中記載:“三年,又受詔與秘書監魏征,同撰梁陳二史。思亷又采謝炅等諸家梁史,續成父書,并推究陳事,刪益博綜顧野王所修舊史,撰成梁書五十卷,陳書三十卷。魏征雖裁其總論,其編次筆削,皆思亷之功也?!边@里記載的十分清楚,魏征雖一同撰寫,但是只是“裁其總論”,主要的內容還是姚思廉撰寫。

那么《新唐書·藝文志》中所記載的“陳書三卷顧野王撰。又三卷傅縡撰”是從何而來呢?《玉?!肪?6中記載:“唐志:姚思亷陳書三十六卷。史通史初有,顧野王、傅縡大建初,陸瓊續撰,姚察刪改。察有志修梁陳二史,至貞觀初,其子思亷為著作佐郎,續成之。陳書歷三世傳父子數十歲而后成。嘉祐六年八月,校讎八年七月始,紀六列傳三十。魏征等同撰。陸瓊陳書四十二卷,三年魏征唯裁其總論?!?/p>

原來顧野王和傅縡都曾撰寫過《陳書》,但是并未完成,姚察在其基礎上,又增補內容,繼而其子姚思廉,在姚察的基礎上,最終完成了《陳書》一共是三十六卷,其中本紀六卷,列傳三十卷。

三、蔣濟《萬機論》著錄考證

蔣濟,魏國重臣,歷仕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官至太尉,為魏國出過不少有價值的建議。蔣濟在漢末出任九江郡吏、揚州別駕。后被曹操聘為丹楊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屬,成為曹操的心腹謀士。蔣濟死后謚號景侯。留有《萬機論》等著作,而《新唐書·藝文志》與《舊唐書·經籍志》對于蔣濟的《萬機論》,卻有不一樣的記載:

《舊唐書》卷47《經籍志》:“《萬機論》八卷,蔣濟撰?!?/p>

《新唐書》卷59《藝文志》:“《蔣子萬機論》十卷,蔣濟?!?/p>

據《三國志》卷14《魏書·蔣濟傳》記載:“文帝即王位,轉為相國長史。及踐阼,出為東中郎將?!瓭稀度f機論》,帝善之。入為散騎常侍?!?/p>

《三國志》卷37《龐統傳》裴松之注:“蔣濟《萬機論》云許子將褒貶不平,以拔樊子昭而抑許文休?!?/p>

可見,蔣濟確實撰有《萬機論》,并且在裴松之的《三國志注》中,還引用過其文本。由此,也可以推斷《萬機論》與《蔣子萬機論》應是同一本書。但其確切卷數,《三國志》中卻沒有詳細記載。

《隋書》卷34《經籍志》:“《蔣子萬機論》八卷,蔣濟撰。梁有篤論四卷,杜恕撰。芻蕘論五卷。鍾會撰。梁有諸葛子五卷,吳太傅諸葛恪撰,亡?!?/p>

《玉?!肪?2:“《萬機論》,蔣濟傳。字子通,上萬機論,文帝善之?!端逯尽るs家》八卷書目《蔣子萬機論》十卷,凡五十五篇。雜論立政用人兵家之說,及考論前賢故事雜問?!短浦尽肥?,《舊志》八卷,《三國志注》引萬機論?!?/p>

《文獻通考》卷214《經籍考》:“《將子萬機論》二卷。陳氏曰:魏太尉平阿蔣濟子通撰。按《館閣書目》十卷,五十五篇,今惟十五篇,疑非全書也?!?/p>

清代嚴可均《全三國文》卷33《魏·蔣濟》:“濟字子通,楚國平阿人。建安中仕郡計吏州別駕,拜丹陽太守,尋為揚州別駕,免。曹公為丞相,辟為主簿,徙西曹屬。文帝即王位,轉相國長史。及受禪,出為東中郎將,進散騎常侍,后復為東中郎將,征拜尚書。明帝時封關內侯,遷中護軍,又遷護軍將軍。齊王即位,徙領軍將軍,進封昌陵亭侯,遷太尉。曹爽誅,進封都鄉侯。卒,謚曰景侯。有《萬機論》十卷?!?/p>

“蔣子萬機論謹案:《隋志》雜家,《蔣子萬機論》八卷,蔣濟撰,《舊唐志》同,《新唐志》作十卷,《直齋書錄解題》作二卷,《稱館閣書目》十卷五十五篇,今惟十五篇,非完書也。至明而二卷本亦亡?!秶方浖尽芬园司砣肴寮?,以二卷入雜家,虛列書名,又誤分為兩種,不足據。今從《群書治要》寫出三篇,益以各書所徵引,定著一卷。嘉慶乙亥歲四月朔?!?/p>

綜上可推論,三國時期魏國名臣蔣濟向文帝上書《萬機論》八卷,后世遺失,到宋代,僅存有二卷,清代從《群書治要》中輯錄出三卷。

此外,我們可以看到,《新志》和《舊志》在著錄體例和內容上也有很多的差別。在對圖書的注解上《新志》也比《舊志》更全面廣泛?!杜f志》效仿《隋書·經籍志》,只著錄書名和卷數,而將作者姓名置于注中?!缎轮尽防^承《漢書·藝文志》的方法,將作者姓名列于著錄書籍之前,再著錄書名和卷數,使讀者對圖書的作者、書名和卷數一目了然。如“班固《漢書》一百一十五卷”。并且《新志》的注解比較《舊志》更為全面和廣泛。余嘉錫贊揚《新志》道:“惟《新唐書》于諸撰人未立傳者,則詳注始末于《藝文志》,可謂知著錄之法,諸史皆不及也?!敝饕ㄒ韵聨追N:⑴注解作者。注解作者字號、祖籍。⑵注解成書的背景和目的。⑶注解成書的年代。⑷注解圖書的內容和形式。⑸注解圖書的別名。⑹注解書籍的殘缺情況。

參考文獻:

[1]后晉,劉昫.《舊唐書》志六《經籍志》[M].中華書局出版,1968頁.

[2]宋,鄭樵.《通志·藝文略》.

[3]《新唐書》卷58《藝文二·史部》[M].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版.

[4]《舊唐書》卷46《經籍上·史部》[M].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版,1990頁.

[5]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卷14《魏書·蔣濟》[M],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版.

猜你喜歡
新唐書考證藝文志
《明史·藝文志》史部地理類訂誤十一則
睿智與穩?。航庾x兩唐書中的狄仁杰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之唐貞休世系再考
《舊唐書》與《新唐書》“突厥傳”之比較
述往思來:《新唐書》的編纂思想和特點
高職院校技能競賽保障體系
蕪湖《商務日報》檔案之發現及初步研究
基于考證與實操并舉的會計專業改革與實踐研究
《南明史·藝文志》經部著錄標準商榷
《漢書·藝文志》“輯而論篹”句釋說——“論語”二字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