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遺產資源在發展旅游業中的可用性

2015-08-13 17:13孫艷萍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5年8期
關鍵詞:赤峰契丹旅游業

孫艷萍

旅游業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旅游產業是朝陽產業,比工業清潔、比農業效益高,從行業分類來說屬于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業。同時它既是經濟產業,又是文化事業,具有文化性質,可以表現旅游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文化發展水平,對社會文化的發展起著一定的推動與促進作用。旅游業通過滿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動過程中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達到盈利的目的,具有較強的關聯性,能夠有效帶動餐飲、住宿、交通等產業的發展,對刺激地方經濟有較大作用。因此旅游業具有著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在現實條件下,發展旅游業是開發文化遺產經濟學價值的優先選擇方式之一。

旅游是一種文化的展示方式。歷史文化遺產則是特殊的旅游資源。只有抓住本地的特色歷史文化資源,才能使本地區的旅游事業獨具特色,才能吸引眾多的旅游者,滿足游客的需求。

一、歷史文化遺產與旅游業發展

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人民、推動發展的作用?!蔽幕z產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見證,是國家、民族、城市、社區的共同文化記憶,所具有的科學、歷史和藝術價值,以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衍生出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價值,推動了文化遺產旅游的發展。

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旅游資源。種類齊全、數量繁多、分布廣泛的文化遺產資源是旅游業發展的基礎,凝聚著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和欣賞、旅游價值??梢约ぐl人們對世界遺產的熱愛、贊賞和尊重,讓人們直接聆聽自然和歷史的聲音,達到書本上無法得到的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磨練意志、開啟靈感的目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得益彰的歷史文化遺產更能吸引旅游者的眼球和注意力,對游客確定出行地點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文化遺產資源對于旅游業的發展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而諸多文化遺產地成為獨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的同時,文化遺產的社會認知度得到極大提升。文化遺產資源的豐富和開發程度,對地區旅游業的發展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旅游業的發展也相應地對文化遺產資源的開發起到導向作用。更好地開發利用文化遺產,可以讓公眾認識遺產,充分發揮其歷史、社會、文化、精神等功能。于是,基于文化遺產資源建立起的博物館也同樣受到廣泛關注,體現出獨特的文化價值,同樣具有歷史原真性(或真實性)的感覺和精神的傳播作用。這是一種雙贏的結果,兩者的相互關系是整體的、活態的。

二、赤峰文化的特色之一是契丹遼文化

赤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西南與河北省承德市相接,東南與遼寧省朝陽市相鄰,西北與錫林郭勒盟相連,距北京和東北工業城市沈陽約500公里左右。赤峰有8000多年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赤峰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分布面積廣,優勢在于它是一個文化的有機體,具有整體性的特點。在赤峰歷史上影響大、留下遺物最豐富的遼代契丹文化,是赤峰旅游重要的基礎。

契丹族是活躍于我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在我國眾多的少數民族中是一個貢獻多、影響大并創造過輝煌成就的優秀民族之一。其建立的契丹遼王朝疆域東至日本海,西到今黃河河套,南到今河北中部、山西北部,北至外興安嶺以北的地區。設五京(上京臨潢,今林東;中京大定,今寧城;東京遼陽;南京析津,今北京;西京大同)、六府(臨潢府、大定府、遼陽府、析津府、大同府、興中府)以統治全國。金將滅遼,遼宗室耶律大石自立為王,率領部眾西遷,在起兒漫稱帝,在今伊犁河西建都虎斯斡耳朵,稱為西遼,疆域包括今新疆及其鄰近地區。1218年被蒙古所滅。

延續政權近300年的契丹遼王朝,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赤峰是契丹族崛起并發展壯大的地方,這里的遼代遺存和文物保存最多,也最完整。契丹遼時期的墓葬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阿旗罕蘇木蘇木朝格圖山的耶律羽之家族墓群;遼墓中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哲里木盟的奈曼旗陳國公主墓;反映遼代社會早期高超的繪畫水平的阿魯科爾沁旗東沙布鄉的寶山壁畫墓等。這些均占有重要地位。

赤峰的契丹遼時期標志性的建筑也很豐富:巴林左旗哈達英格鄉的西北部的耶律阿保機四輩先人的出生之地遼祖州、遼太后及述律后的陵寢所在的遼祖陵;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蘇木的遼圣宗、興宗及道宗三代皇陵的奉陵邑慶州和三帝的慶陵等;佛教建筑中上京的召廟遼代石窟、上京附近的南北二塔、慶州城的西北角的遼代白色的佛塔、遼中京寧城天義鎮的大明城等著名建筑。中京大明塔在高度上僅次于陜西省涇陽的崇文塔和河北省定州市的料敵塔,是全國第三高塔,體積為全國第一。

博物館更是體現契丹遼文化的場所。巴林左旗遼上京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以遼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遼代皇都博物館,藏有遼代文物17000余件(套)。其中一級文物57件,二級文物242件,三級文物263件。館內永久性陳列“走近遼都——遼上京歷史文物陳列”,全面介紹了遼上京的發展史,包括建城、政治、軍事、農業、制瓷、冶金、對外交流、服飾、壁畫、墓志、葬具等方面,直觀再現了契丹文明。遼上京博物館投入使用后,接待游客能力將達到每年1萬人次以上。

赤峰的博物館中契丹遼時期文物是陳列品中的主打品牌,館內都設有標志契丹遼文化的展廳,藏有眾多的這一時期的展品。

赤峰的契丹遼時期文化遺產舉不勝舉。赤峰是契丹遼歷史文化的一個集中展示地,在歷史文化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以這些文化遺產為線索,形成了赤峰地區頗具契丹遼文化特色的旅游景點和線路。開發和利用好這些文化資源是保證赤峰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重要手段。

三、抓住契丹遼文化特色是促進赤峰旅游業發展的主線

赤峰是中國北方文化古代沃土中的代表地區,是遼的發源地、遼的首都,有著任何一個草原地區都無法與之相比的地理條件和人文資源。以赤峰地區的契丹遼歷史文化資源為出發點,用文化帶動旅游業是赤峰旅游業發展的主線。

歷史文化旅游的靈魂是文化?,F在人們對旅游的需求已經達到很高的要求—以追求愉悅精神、休閑身心等文化享受為主。旅游者經歷文化、體驗文化、欣賞文化是旅游的過程。因此,文化因素已經滲透在現代旅游活動中。作為其資源基礎文化遺產旅游在我國旅游業的發展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契丹遼文化旅游的主要區域是巴林右旗、巴林左旗、阿魯科爾沁旗。盡管地理位置相對分散,但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穿插,每個地區的景點都值得一看。巴林右旗的遼上京慶州和慶陵、遼上京懷陵旅游加以賽罕烏拉圣山旅游、薈福寺、奇石館、翁根山旅游、巴彥塔拉草原旅游等;巴林左旗的遼上京古城遺址、遼上京祖州和祖陵等景點。同時伴隨著高品位、大規模、有鮮明特色的風俗表演和旅游產品,形成一個全面的、豐富多彩的契丹遼文化旅游之路。

契丹遼文化綜合價值高,是赤峰地區獨具特色的文化遺產和旅游產業,融品質與內涵于一身。因為具有特色,也就具有了唯一性,也就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美學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因而具有極高的旅游價值,成為眾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歷史文化遺產是民族的,更是大眾的。用旅游的形式將歷史文化遺產從較為小眾化逐漸推廣到大眾化,成為大眾的旅游。將歷史上影響較大,遺址、遺物較豐富的契丹遼文化旅游作為主題,將“大遼王國故都”的赤峰展現給旅游者,循著契丹人的腳步,走過赤峰草原。弘揚草原文化,尋覓契丹族文化,會使赤峰地區的旅游業真正擁有特殊內涵,成為北方獨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猜你喜歡
赤峰契丹旅游業
赤峰地區革命遺址保護現狀及策略分析
緬甸預計將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啟國內旅游業
尋找契丹族遺跡
Investigate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Summer Storms and Shelf Sea Primary Production
北漢來使 酒宴上“殉職”
行攝赤峰 解讀紅山文化 探尋玉龍淵源
契丹喝死外交官
我國旅游信息化與旅游業增長關系的動態計量研究
契丹學學科體系的理論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