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漢簡書法的美學特征

2015-08-13 17:14寇小軍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5年8期
關鍵詞:美學特征

寇小軍

【摘 要】漢代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漢簡遺書墨跡數量龐大,流派紛呈,篆、隸、分、草、真、行各體咸備,筆法靈動雄健、質樸自然,結構寬綽開張、謹嚴自由,章法整飭而錯落、疏放而連貫,體現了中國藝術思想中“大道至簡”“道法自然”的藝術境界,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本文從美學角度來對漢簡的用筆、結體和章法作一粗淺考察。

【關鍵詞】漢簡書法 美學 特征

從戰國到秦漢,中國文化經歷了大的動蕩與整合,并在新的形勢下走向了規范化、制度化的發展道路。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筑長城,修馳道,頒令車同軌,書同文,劃一度量衡,并“燔滅文章,以愚黔首”。此后15年間,百家爭鳴結束,諸子異說絕響,《詩》《騷》抒情傳統也隨之消歇。公元前209年,大秦帝國在陳勝吳廣及各路群雄的打擊之下分崩離析。公元前206年,劉邦建立漢王朝。經過從漢初到景帝數十年的經營,至武帝中期,大漢帝國進入鼎盛時期。值此形成天下一統、人才輩出、文化融合的時代,狹隘的地域文化意識逐漸消失,盡管儒家及其經學空前盛行,但文學藝術“厚人倫、美教化”的現實功利職責與信條并沒有受到儒家思想的束縛。無論是漢賦、樂府詩歌、散文,抑或是畫像磚、壁畫、帛畫,或者漆器、瓷器、青銅器,還有建筑、雕塑、碑刻,無不透出大氣、厚重、古拙、雄強的美學風貌。書法藝術更是如此。

漢代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這與上述整個社會發展狀況密不可分。武帝憑借西漢前期積累的財富和景帝完成的統一,在他在位的54年中,對外加強交流,對內多做創建,造就了一個經濟、軍事、文化共同發展的極盛時期。

清末,中外探險家及考古工作者在漢代遺跡廢墟之上挖出了大量當年人們使用過的兵器、農具及生活用具,其中還有一些完整或者殘斷了的寫滿字的竹木片,有的還用麻繩編連成冊。這些竹木片就是漢代簡牘(簡稱“漢簡”)。

從1930年開始,我國對漢簡陸續進行了正式有組織的考察和挖掘。西北科學考察團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河流域(古居延)得漢簡一萬多枚;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得西漢木簡40余枚。1944年,前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館及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聯合組織西北科學考察團,在內蒙古自治區額濟那河流域得兩批數量豐盛的漢代木簡。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對文物考古工作十分重視,特別是在20世紀70年代,各地紛紛新出土了數量巨大的漢代竹木簡牘,無論從數量還是內容方面都取得了較大成就。

漢簡出土后,考古界和史學界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漢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社會生活等領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給傳世文獻補充了許多寶貴材料和歷史細節。同時,漢簡引起了古文字學界和書法界的廣泛興趣與高度重視,成為甲骨文發現之后的又一次學術和藝術盛事。漢簡遺書墨跡數量龐大,流派紛呈,篆、隸、分、草、真、行各體咸備,不僅為書法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也為書法藝術實踐充實了新的內容。

書法界對漢簡從書體演變、書法源流、藝術特點及美學特征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成果卓著,這對近年來的書法藝術實踐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和技巧支撐。漢簡作為中國文字形體由繁趨簡的樞紐之一,筆者現從美學角度對漢簡的用筆、結體和章法作一粗淺考察。

一、用筆

宗白華認為,書法藝術“用筆有中鋒、側鋒、藏鋒、出鋒、方筆、圓筆、輕重、疾徐等等區別,皆所以運用單純的點畫而成其變化,來表現豐富的內心情感和世界諸形象,像音樂運用少數的樂音,依據和聲、節奏與旋律的規律,構成千萬樂曲一樣”。書法藝術的用筆,是指書法家通過富有彈性的毛筆,蘸墨書寫出既符合漢字造型規律和筆畫時間順序,又具有美感特質的點畫和線條。這些點畫和線條既是構成漢字的基本構件,也是構成書法藝術的基本要素,更是書法家傳達情感的手段和媒介。書法家正是通過剛與柔、粗與細、干與濕、潤與枯、曲與直、長與短、方與圓等等富有變化、各具形態的點畫和線條,體現書寫時的精神狀態,傳達思想感情與審美趣味。

漢簡的書寫者屬于遠離文化中心區的佐吏或戍卒,其書跡雄渾的筆勢與強健的筆力,是漢簡書法的美學主基調。趙正認為,漢簡書法的用筆特征為:“一是創造性地發展篆書‘藏頭護尾的用筆方法;二是用筆率意自然,毫無矯揉造作之弊;三是舒展恣意的波畫的用筆方法;四是用筆能放,方筆圓筆兼而用之,大膽標新立異?!睗h簡書法的這種突出書寫性的用筆方法具有重要的美學價值,為后來中國書法藝術筆法系統的成熟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結構

書法結構,又稱布白,因漢字由點畫連貫穿插而成,點畫的空白之處也是漢字的有機組成部分,“虛實相生”“計白當黑”的空間美,在各種書體中始終貫穿如一。書法藝術是以漢字為表現對象的藝術形式,因此,書法藝術中的漢字,既要遵守漢字構成規則,又要達到抒情達意的目的。在漢簡書法中,形成書法藝術美的各種結構要素,諸如平衡、對稱、統一、變化、和諧、節奏、違和、正欹、虛實、主次、反正、長短、寬窄、方圓、高低、粗細、動靜等等,全部具備。如甘谷漢簡隸書,點畫舒展、勁健、質樸,組合為橫扁結構,體現出寬綽而開張、謹嚴而豪放的美感特征。居延漢簡結體繁簡相宜、氣勢雄強,體現的是壯美的基調。

縱觀中國書法史,漢簡以后的書體結構盡管在不斷發展中更加臻于成熟,但都源于漢簡。漢簡書法家對書體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審美意識以及對后人成熟的書體審美理想與審美追求提供了豐富的審美經驗和基礎。

三、章法

書法結構是針對單字的點畫進行藝術組合與構成,而章法則是對通篇書法作品進行藝術構思與布局安排,從而達到表達藝術思想與審美理想的重要手段。宗白華認為,書法藝術的意境是通過章法的“創造”表現出來的。魏晉以后的書論對書法章法的研究已經非常成熟。王羲之在《題筆陣圖后》中說到:“夫欲書者,先乾研黑,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不方整,前后齊平,此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眲⑽踺d在《藝概》中說:“書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數字,大如一行及數行,一幅及數幅,皆須有相避相形,相互相應之妙?!?/p>

漢簡因書寫在窄條形狀的竹木簡上,故在文字布局上受到很大約束,但同時也形成了漢簡獨有的章法特征。正如聞一多說過:“文學創作應該像是戴著鐐銬跳舞,鐐銬是格律,我們要跟著格律走,卻不受其拘束,要戴著鐐銬舞出自己的舞步?!睗h簡的書寫者盡管受到書寫材料的限制,但在章法布局上仍然匠心獨運,蔚然可觀。如居延漢簡、武威漢簡、甘谷醫簡等,字與字之間雖然沒有牽絲、縈帶、搭連,但每行字形都有大小、寬窄、長短的豐富變化,上下互相照應,在整體中分散、在錯落中聚合、在平衡中欹側、在靜穆中靈動,趣味盎然,藝術感染力極強。

漢簡書法章法的形成,是漢簡書寫者對章法布局自覺的追求與認識及不斷探索與總結的結果,其美學價值對書法藝術的長足發展影響深遠。

許思園認為:“從古迄今,書法為最普遍最實用之藝術,中國人審美修養,實基于此,因而陶冶成世界上最能鑒賞形式美之民族。舊中國之篆、隸、行、草,山、水、花鳥畫幅,陶瓷、玉器與院庭布置,皆無上美妙。發揚民族文化,必經恢復此藝術境界始,而其根本則在書法?!闭侵袊鴷ㄅ囵B了中國人對于抽象形式美的審美能力,提供了民族藝術審美的基本原理。誠如林語堂在《吾土吾民》中所說的:“談論中國藝術而不懂書法及其藝術的靈感是不可能的?!?/p>

漢簡書法,其書寫者雖為佐吏或戍卒,其材料雖為狹長細窄的竹木,但筆法靈動而雄健、質樸而自然,結構寬綽而開張、謹嚴而自由,章法整飭而錯落、疏放而連貫。漢簡書法雖大多三分小字,但神采煥發,氣宇軒昂,志趣天然,古樸率真,體現了中國藝術思想中“大道至簡”“道法自然”的藝術境界。其獨特的美學價值必將對中國當代書法藝術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趙正.漢簡書法論集[M].甘肅: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

[2]啟功.啟功全集·第二卷·古代字體論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4]李澤厚.美學三書[M].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5]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1979.

猜你喜歡
美學特征
印花派對
相悖美學
抓特征解方程組
純白美學
麥西西摩登童裝美學
春食色彩美學
“妝”飾美學
春天來啦(2則)
抓特征 猜成語
不存在的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