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志撰寫如何“凹顯”規律——以首輪《賓縣志》為例

2015-08-15 00:46張福平
黑龍江史志 2015年2期
關鍵詞:縣志規律性旱災

張福平

(賓縣地方志辦公室 黑龍江 哈爾濱 150400)

“志書是客觀事物的一種反映形式,是一地自然與社會、歷史與現狀的系統記載,無可否認它回避不了規律①”?!冬F代漢語詞典》對規律的解釋是:“事物之間的內在的本質聯系。這種聯系不斷重復出現,在一定條件下經常起作用,并且決定著事物必然向著某種趨向發展。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但人們能夠通過實踐認識它,利用它,也叫法則?!?/p>

然而,筆者在十余載的方志編纂實踐中,深刻地感到首輪志書和已經出版的二輪志書,在反映規律方面記述的大多都不是很成功的。例如:首輪《賓縣志》(節選):“第五節 旱災/1923年3月,七區(今平坊鄉)、八區(今寧遠鎮)春季無雨,種子入土不發芽,有的萌芽后枯死,到秋顆粒未收。/1926年5月——8月,縣內大部分地區干旱,農作物與樹木成片枯死。/1976年,5月下旬無雨,6月份降雨13 次,共34.5 毫米。其中,最大7.2 毫米,最小0.1 毫米。8月份降雨9 次,共21.9 毫米。其中,最大6.6 毫米,最小0.1 毫米。8月8日降透雨。干旱時間,全縣有700 多個自然屯,1500 多眼水井干枯,所有小唐壩、小泡沼干枯,大小河水斷流,人工營造7——8年齡落葉松大片旱死,高粱1.30 米出穗,玉米1米出蓼,多數沒有結棒。川地減收5 成,山地減收6——7成,丘陵崗地減收8——9 成,以至絕產,全縣受旱農田180萬畝,占旱田總面積的90%。其中,絕產面積48.6 萬畝,占旱田總面積的25%。/1980年7月末入伏,1 個月少雨,井無水,河斷流,丘陵崗地農作物成片枯死,洼地豆子旱掉花、卷葉,玉米、高梁谷子旱黃腳。全縣受旱農田146 萬畝。其中,8 成災以上10.5 萬畝。/1983年,春旱少雨,松花江水位下降。大通河、濤淇河、枷板河、猞猁河、馬蛇子河、蜚客圖河、擺渡河、海里渾河基本斷流。二龍山水庫蓄水4900 萬立方米,比1982年同時期減少1900 萬立方米。全縣18 個鄉,108個村,1020 個屯井干,受旱農田120 萬畝。其中,嚴重干旱面積60 萬畝(水田渴水面積2 萬畝)。/1985年5月10——6月6日,降雨較少,部分河水斷流,有90 眼井無水,受旱面積120 萬畝,占耕地面積56%。其中,嚴重干旱面積40 萬畝,大豆落桿、芽干,谷子旱死,小麥黃腳,有的旱死。水田渴水1.35 萬畝,占水田面積19.3%?!?/p>

從這段記述中,你能品讀出賓縣這塊土地上的旱災發生的規律性嗎?我沒有品讀到,你也不可能品讀到,因為它根本就沒有記述好旱災發生的規律。就這樣一個很容易讓人感覺得到的自然規律,都沒有得到很好反映,就更別說首輪《賓縣志》對其它自然規律,尤其是社會規律的反映啦。我覺得造成此缺憾的原因不外乎主觀和客觀兩種因素,主觀因素還有兩種傾向:一是認為規律無法反映,將這個問題看得很神秘,很復雜,認為反映規律高深莫測,二是認為方志不應該反映規律,這是對方志的性質、功能的錯誤理解;客觀上資料素材匱乏。

我想,如果首輪《賓縣志》能重修,在如何反映規律上應該這樣做:

首先,強化規律“凹”顯觀念,躬身力行搜集資料。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為什么稱“凹”顯,而非稱凸顯?“因方志之反映規律,不同于學術論文,也不同于史書,一般不是以論證的形式實現,也不‘以論代史’,而是通過對資料的選擇、考據、排比來反映,寓規律于資料之中②”。規律是“陷”在資料中的,所以,用“凹”更貼切。不論是凸顯還是凹顯,總之,主編、編輯應該牢固樹立“顯”之觀念,有了此觀念,才會有搜集齊全資料之行動。不能滿足于基層上報素材,要躬身力行親獲資料,益處是可跨行業搜集。另外,資料搜集要有針對性,如何做到有針對性?我認為首先應該拜訪一下對行業比較熟悉的單位或個人。比如,首輪《賓縣志·旱災》的資料搜集,就應該先走訪一下賓縣氣象局、賓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及多年種地的老農人等,大概了解賓縣旱災發生的規律性。如此,資料搜集的針對性會更強。至于具體辦法可這樣做:從與所撰寫事物相關涉的機關單位的檔案中獲得;從陳舊報紙中查閱關于本地本行業的報道中獲得;從省、市、縣廣播、電視臺的音像檔案中獲得;從本地的統計資料中獲得,這樣做的結果是比僅承編單位一家提供資料要豐富的多。

其次,借用數學中的方法,繪制成因事物之坐標圖。在資料搜集齊全的基礎上,可借用數學中解析幾何的方法,繪制成因事物之坐標圖。比如:首輪《賓縣志·旱災》,在資料搜集齊全的基礎上,可以時間(年代)為橫軸(x 軸),以降雨量為縱軸(y 軸),繪出旱災之成因事物——少雨之“雨量軌跡圖”。如此,賓縣境域的旱災發生的規律性便凸顯無余啦!坐標圖可使事物發展的規律性很直觀地呈現在主編、編輯的眼前,可為豎寫提供方便。呈現規律的“軌跡圖”,一般呈“波浪”或其它重復狀態,既有“波峰”(最高值點)也有“波谷”(最低值點)。

再次,豎寫時,既要注意成因事物的記述,又要記述好與之密切相關內容。在豎寫時,要注意坐標圖上“波峰”(最高值點)、“波谷”(最低值點)的情況內容的記述,并且要記述好周期性,同時也要記述好與之密切相關的內容,事物的周期性記述明白了,其規律自然就凹顯出來了,如:首輪《賓縣志·旱災》的豎寫,將旱災之成因事物——少雨之“波谷”(最低降雨量)發生的周期性記述清楚,同時記述好相應年代農作物受災等情況,旱災發生的規律,便寓于事物記述之中了,也叫寓“律”于事吧。

如此,首輪《賓縣志》在反映事物的規律性方面才可能更完美些、更盡如人意些,其資政等作用也就會更增強些。

上述所云雖然是對首輪《賓縣志》而言,但愿對二輪方志的編修之反映規律,能有所裨益。

注釋:

①②張文魁·《志書質量九議》·《方志研究》1988年第4期.

猜你喜歡
縣志規律性旱災
氣候變暖背景下云南省旱災風險區劃研究
What Is the Hidden Card?
縣志里的鄉賢
總統求雨
新課程背景下英語語法教學初探
陳鸞鳳
纏訪者入縣志
縣志
縣級志書總纂瑣談
趣味填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