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基因技術的應用現狀和發展對策

2015-08-15 00:54萬超凡
科技視界 2015年3期
關鍵詞:轉基因

萬超凡

(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廣東 廣州510006)

0 引言

在技術工具理性的驅動下,人類獲得了打破物種間固有邊界并根據意愿重塑生物的能力[1]。轉基因技術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外源基因轉移到其他的生物物種中,從而實現改造其遺傳物質的目的,使其具備或產生原有物種不具有的性狀或產物[2]。自然界中物種之間的天然雜交和自然選擇,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同樣屬于轉基因技術的應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出的高產量、高品質的農作物新品種及生物藥等已成功應用到人類日常生活中[3],其積極作用得以發揮的同時,其應用也陷入了新的困境。

1 轉基因技術的應用現狀

1.1 應用范圍

目前,轉基因技術在農業、工業、醫療、環保等領域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農業方面的應用集中于新型優勢動植物物種的培育,例如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轉基因小麥、轉基因牛等,充分發揮轉基因農產品產量大、質量優的特點。在工業方面,主要用來制作食品添加劑、培養各類益生菌等,提高食用價值,確保食品能夠蘊含豐富營養。在醫療方面,則利用此技術完成藥物合成、生產等環節,確保藥物質量和療效,解決部分藥物在制作、提取等方面存在的倫理學、社會學難題,以便有效治療多種新型疑難病癥。在保護環境方面,轉基因技術成為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新途徑,當前已知的是可以利用轉基因微生物來降解塑料[4],部分研究者也在嘗試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出能夠吸收、降解有機垃圾或廢料的植物。通過此類植物的種植,實現清除垃圾、環境凈化的目的。

1.2 現存問題

1.2.1 科學研究發展有限

人類對于基因的認識,最早可追溯到1865年奧地利學者孟德爾從豌豆實驗中推導出存在著專門承擔遺傳作用 “種質”的遺傳因子,“孟德爾遺傳規律”誕生。隨后經過百余年的發展,1972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教授通過實驗得到了第一個體外重組的DNA分子,這是歷史上首次成功實現基因重組。1983年、1996年,人類陸續培養出轉基因煙草、轉基因綿羊,標志著人類對于轉基因技術的應用邁上了更高的臺階。但是在此過程中,人類對于該技術應用過程中是否存在潛在性威脅仍然認識有限。例如,對于轉基因大米等是否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轉基因植物的種植是否會對生物多樣性產生破壞等問題并沒有明確的答案。

1.2.2 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

我國我國對于轉基因技術的應用較早關注,并通過立法的形式進行規范引導發展應用。以農業方面為例,國家及有關部門相繼頒布了《新資源食品衛生管理辦法》、《基因工程安全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等管理法律法規。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以往制度中的要求并不符合當前我國轉基因技術研究和生產開發領域的實際現狀,各類研發機構的出現,在推動轉基因技術逐步擴大應用范圍的同時,也促生了部分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忽略社會安全的不法行為。

1.2.3 科普教育不到位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于教育方面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九年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覆蓋輻射范圍逐步擴大,國民教育事業獲得了長足進步。與此同時,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普教育仍處于亟待加強的階段。前不久,一場關于轉基因農產品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的討論占據了各大新聞媒體的頭版頭條,國民的參與熱情和關注熱度居高不下,此過程中也造成了各類謠言和錯誤認識的傳播與擴散。這一情況也暴露出當前對于轉基因技術相關知識的科普教育工作落實得不到位。在謠言面前,公眾缺乏必要的科學常識,無法甄別各類說法正確與否,由此也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2 轉基因技術的發展對策

2.1 確定重點項目,加大科研投入

糧食與環境污染問題是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容回避的重要問題。轉基因技術憑借自身優勢將會承擔起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環境污染問題的重任。為此需從國家層面確定轉基因技術研究及應用的重點項目,增加科研經費及人才培養投入,建立專門的學科研究所,抽調專業人才集中進行項目攻關工作,針對其應用范圍、具體影響等問題實現研究突破;加強國際間合作與交流,憑借與其它先進國家共建研究室、實驗室的方式,引進先進研究技術與人才,提升本國該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能力與水平。同時還需深化對于安全轉基因技術例如無選擇性標記基因技術、安全標記基因技術、葉綠體轉化技術、終止子技術、雄性不育技術、外源基因刪除技術等的專項研究[5],探索更為高效和科學的安全轉基因技術,擴大該技術應用的廣度和深度。

2.2 健全法律規章,加強行業管理

針對當前實際現狀,我國急需制定專門的法律規章,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工作,確保法規隨技術的發展而不斷修訂完善,從而更好的應用在現實社會中。為此需明確并逐步細化轉基因技術的應用范圍,提高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在轉基因產品研發、應用方面的行業準入標準,提出具體、嚴格的行業規范,針對轉基因技術應用在生產領域的各個環節做出一定的要求,從而防止此類技術的濫用。對于違反規定的各類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的具體行為,需進行嚴厲處理,堅決打擊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忽視技術安全、無視社會影響的不合理、不合法行為,貫徹落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基本法治要求。建立舉報獎勵機制,暢通信息舉報渠道,以此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的積極性,加強對于行業本身及重要環節的監督,公眾可通過多種舉報渠道及時反饋企事業單位違規信息,實現執法單位與社會公眾協同進行監管工作的局面,肅清行業領域的不法分子,改善違法違規情況,促進轉基因技術應用行業的健康發展。

2.3 加強科普教育,引導公眾參與

為了消除人們對于轉基因技術應用的恐懼心理,相關科研單位和媒體單位要創新宣傳方式、豐富宣傳內容,可嘗試通過個案示例法結合具體案例情況及時向公眾傳達轉基因技術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例如借助于報紙、網絡、電視等大眾傳媒以及微信、微博等信息發布平臺,及時解答公眾對于轉基因技術所存在的困惑,消除大眾對此所持的的錯誤認識、不當認識,提高其認知水平;與此同時,在國民教育范圍中,完善科普教育環節,借助開展科技知識講座或比賽等活動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了解轉基因技術的相關常識,在校園內幫助各級、各類大、中、小學生加深對此的認識與了解。通過以上措施,在保障公眾知情的同時,爭取為轉基因技術科學研究、發展應用提供穩定、安全的輿論環境與社會環境。

[1]葉敬忠,李華.關于轉基因技術的綜述與思考[J].農業技術經濟,2014(1):11-21.

[2]盧紹偉.轉基因技術安全應用探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2,7.

[3]盧占軍,陳眷華,劉敏躍.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J].飼料工業,2004,25(12):58-63.

[4]葛常寶.轉基因技術的生態貢獻和風險及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7):42-45.

[5]張茜,張金鳳,付文鋒,等.安全轉基因技術研究進展[J].遺傳,2011(5):437-442.

猜你喜歡
轉基因
探秘轉基因
轉基因,你吃了嗎?
《轉基因技術》新書推薦
?轉基因技術?新書推薦
轉基因生物,你怎么看?
“WINE IS INHERE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LAND AND CAN BE USED TO PROMOTE THE REGION AS A WHOLE”
開心散對APP/PS1轉基因小鼠在體LTP和PSD-95表達的影響
Avp-iCre轉基因小鼠的鑒定
天然的轉基因天然的轉基因“工程師”及其對轉基因食品的意蘊
我國首批轉基因克隆牛成功繁育后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