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倫敦市政廳談建筑的形態仿生設計

2015-08-15 00:54釗守麗
科技視界 2015年3期
關鍵詞:建筑造型市政廳自然界

釗守麗 楊 莉

(景德鎮陶瓷學院科技藝術學院,江西 景德鎮333000)

0 引言

自古至今,自然界的萬物就是人類的各種設計和思想以及發明的淵源。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暗藏著設計的天機,這些天機為設計師靈感的開啟帶來了關鍵性的作用。我們將生物形態的千姿百態的規律應用到建筑中,以某些生物體的形態和構造為研究對象,探尋其中科學合理的建造規律用于創造出更符合自然規律及人性化的建筑。

1 形態仿生建筑的概述

1.1 什么是 形態仿生建筑

形態仿生建筑是指模仿自然界的萬千生物的一種建筑形態仿生設計,一般都是模仿自然界的有特色的造型。

1.2 形態仿生建筑的起源與發展

建筑形態的仿生設計的發源地最初是從人的本能作為出發點的。一些設計師從自己感興趣的生物形象中找到適合的元素進行設計再加工,而自然的盡其可能將自然形態模仿用于建筑中,創造了許多精彩的作品。

2 形態仿生建筑設計實例——倫敦市政廳

2.1 倫敦市政廳獨特的形態美

英國倫敦市政廳就是福斯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既是一座貼切大自然建筑,又是一棟節能的建筑。這棟建筑就是福斯特模仿海螺造型的一個仿生建筑,從它的外形來看,造型非常大膽,顛覆了傳統建筑美學的平衡性。首先從形狀上看,倫敦市政廳整個建筑外觀呈現一個不規則的海螺形狀,它整個形體就體現出一種流動感,而且更接近與自然,倫敦市政廳由于建筑采用比較獨特的體型,因而從立面上來說也沒有什么常規上的正面或背面。另外建筑向陽面逐層向外挑出,自然形成優美的弧面從而使建筑外墻盡量減小在陽光直射下的面積,以獲得最優化的能源利用。

2.2 倫敦市政廳材料的運用與環境的融和

倫敦市政廳外觀優美的體現與它的建筑材料也是緊緊相容的,它的材料也是它與這個都市相結合的助推。倫敦市政廳的外墻采用具有很強開放性的玻璃墻,它的另外一個目的也是在于強調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對于它周圍的寬廣環境而言,在廣場游覽的公眾可以直接看到市政廳大樓里的每個細節。建筑物的特別還采用了一系列主動和被動的遮光裝置與建筑的整體造型上達到完美的和諧。

3 關于形態仿生設計的基本原理

3.1 自然界形態與建筑形態的異同

自然界中的生物形態千奇百怪與某些建筑的外觀形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包括造型上或者線型上,如動物的巢穴的造型,動物的本意只是為了解決風吹日曬,但是在無意間也體現除了動物的生活習性以及動物活動的關系。

3.2 形態的“美”與“真”

“美”與“真”的關系從本質上來講可以理解為功能與形式的關系問題,是功能服從于形式還是形式服從于功能,或者是兩者協調。

4 形態仿生建筑設計手法與設計原則

4.1 設計手法

現代仿生建筑的外觀造型主要來源與自然界的形態各異的動植物,設計師通過對這些動植物的研究總結其規律然后將其運用在建筑造型上,就現在的仿生建筑來看主要有兩種手法:具象和抽象。

4.1.1 具象仿生

具象的仿生是指從建筑外觀造型上能直接看出模仿了哪一種生物,因此他是指設計師將動植物形象簡單的運用到建筑外觀上。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很容易就能在建筑物上發現生物體的特征。建筑裝飾仿生就是具象形態仿生里的一種。

4.1.2 抽象仿生

將動植物的形象進行了抽象變形以及加工之后再運用到建筑設計中,相比較與具象仿生抽象仿生的要求要高一些,要求設計師的藝術造詣要高,審美以及綜合設計能力要強。比如位于常州的中華恐龍館是這樣的一座具有有機建筑造型意味的仿生作品。

4.2 形態仿生建筑設計原則

4.2.1 形意結合

形象與意義相結合,這是建筑形態仿生創作的重點,只有想形意結合那么建筑設計就會有深層次的內涵,而不是空洞無力。

4.2.2 造型適度

形態仿生設計中忌諱過度的夸張,適度的夸張可以使得建筑物更加的偉岸和個性,但是如果沒有造型適度那么就不能很好的表達建筑造型的內涵,而且還造成材料的浪費。所以“度”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4.2.3 建筑物形象與周圍環境的協調

任何事物之間都是有聯系的,對于建筑而言也是如此,建筑與周圍建筑與周圍環境也是存在一定的聯系的,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考慮周圍環境的的影響和風格特征,不能孤立的進行設計,要考慮他們之間的協調關系,并且要選定不同的方案進行比較,從而選出適合此處環境的建筑造型。像赫布·格林設計的俄克拉何馬的草原小屋。

5 形態仿生建筑設計的意義

建筑的形態防生設計并不是一個新的課題,但卻是建筑設計的一個發展趨向,像鳥巢等建筑也是越來越受到人類的關注,因為人類文明就是從模仿到適應到創造而發展起來的。所以說形態仿生的建筑設計也會繼續發展下去的。

5.1 應用形態仿生原理創造出新奇的建筑形式

當然建筑形態的仿生也是從自然界中吸取靈感和創意從而進行再創作,仿生設計也是建筑形象創新的一種有效方法,拉近我們與自然之間的距離,而不是每棟建筑看起來都是冷冰冰的,它豐富了當今世界的建筑造型。

5.2 建筑與自然和諧共處

自然界可以稱之為人類設計的老師,只有通過更好的理解自然界,才能設計出更好的作品。形態仿生設計的出現再一次拉近了人類與自然界的距離,自然界也在為我們的 世界盡一份自己的力量。仿生建筑不僅能讓人類回歸自然,享受舒適生活,還能夠節約不必要的浪費。

6 結語

無論是建筑的仿生還是其它工業產品的仿生,他們都體現了一種人性的釋放,一種本能的回歸。你一定不會忘記那些童年時曾吸引你眼球的墻縫周圍忙碌的螞蟻,也一定不會忘記被參天古木或壯闊的大海所折服的瞬間。人類本就是自然母親的孩子,雖然也曾迷失在工業化的迷霧,但終究還是要回到“母親”的懷抱。

[1]李燕,張玉坤.當代仿生建筑及其特質[J].城市建筑青年學者論壇,2005,4.

[2]于秀欣,論仿生設計的原創性方法在現代創新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百家,2006,2.

[3]周小儒,徐宏.仿生設計在建筑藝術中的應用[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5,2.

[4]金裕民.談建筑設計中的仿生手法[J].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學報,1995,3.

猜你喜歡
建筑造型市政廳自然界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飯人”
基律納市政廳瑞典基律納市
自然界的一秒鐘
挪威博德市政廳:真實版的“盜夢空間”
“口罩車間”
建筑形式語言在建筑造型設計中的運用
分形在建筑造型設計中的應用
建筑力學對于建筑造型的影響
電動垃圾車
自然界的奧運狂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