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研究

2015-08-15 00:54
科技視界 2015年3期
關鍵詞:政治職業思想

宋 倩

(瓊州學院旅游管理學院,海南 三亞 572000)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各大高校的學生數量不斷增加,根據近幾年的畢業人數的遞增,高校大學生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困惑。如果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大學生的職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依托,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1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聯系

“職業生涯規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載體,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滲透到職業生涯規劃之中,得到印證、升華、內化?!盵1]職業生涯規劃蘊涵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依托,分析二者的聯系,有助于促進二者的結合及各自的發展。

1.1 兩者目標的一致性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都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與時代特點,使大學生具有社會所需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素質,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2 兩者教育內容的交融性

從教育的內容看,職業生涯規劃不僅為學生設計職業方向,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觀。同時,職業生涯規劃能從大學生的內在需求出發,寓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目標于日常的職業生涯規劃之中,逐步達到社會對人才培養的整體要求。

1.3 兩者教育過程的相通性。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高校思想政治在整個教育過程中都是需要理論聯系實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實現的實效性。只有理論聯系實際,才能制定出規劃和檢驗出職業生涯規劃的可行性,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1.4 兩者教育功能的互補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理論聯系學生的實際需要,才能達到預期效果。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是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學生未來的事業為引導,全面拓展學生的素質,幫助學生了解自己,了解社會,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實現個人主觀目標與社會客觀目標的有機結合,在此過程中易于引起學生重視,切實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意義

2.1 在新形式下,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手段,凸顯教育的個性化以及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順應大學生“自主擇業”的時代要求,通過積極的職業生涯教育,引導大學生認清自己,了解社會,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要對自身進行全面的認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幫助大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及時糾正存在的一些問題,對其思想和行為做出正確的引導。同時,通過思想政治教育還能開發大學生的潛能,為職業生涯規劃積累更多的積極因素,有助于職業生涯規劃的進行。[2]

2.2 做好大學生職業規劃與思想政治教育指導工作,有利于培養具有合理知識結構的人才,促進高校的健康發展。目前大多數學校在職業規劃中引導學生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絕大多數的學生把眼光放在形象包裝工程上,而不注重自身的內涵及素質的發展,距離市場及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高校承擔著培養人才的重任,開展和推動大學生職業指導改革與實踐工作,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也是建設和諧社會和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要求。

3 如何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促進高校的持續發展

3.1 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內容上的有機結合

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結合,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建立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輔導與自助緊密結合的工作體系。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發揮第一課堂作用,有針對性地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生心理健康》等課堂中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工作者要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豐富教學內容,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如理想信念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等內容,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了解自我、確立目標、生涯策略、生涯評估等內容的教育有機結合。

3.2 以第二課堂活動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載體上的有機結合

3.2.1 文明禮儀知識競賽。通過此類比賽增強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為進入社會奠定最堅實的基礎。

3.2.2 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大賽。大賽引導大學生以科學的態度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使職業規劃理念深入人心,進而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化“被動就業”為“主動擇業”。

3.2.3 模擬招聘大賽和創業計劃大賽。模擬招聘大賽旨在加強學生對社會現狀和用人需求的感性認識,增加社會閱歷,提高綜合素質,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創業計劃大賽目的是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增加廣大學生的創業知識并增強創業學生的創業信心,全心全意為學生搭建創業的遼闊平臺。

通過以上第二課堂活動,一方面,幫助學生將理論付諸實踐,了解職業需求,科學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并進行相應的未來職業生涯體驗,一步步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另一方面,第二課堂活動中學生注重自我發展,接觸社會,增長才干。把“學校要采取一定手段教育學生”自然而然轉化為“學生在自主參與活動過程中主動思考、自覺內化”的過程,加速學生的社會化的進程,達到思想政治教育“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3.3 加強相關人員的專業化培養,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隊伍上的有機結合

所謂教育隊伍有機結合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要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從目前來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主要由“兩課”教師、輔導員等來完成。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隊伍尚不穩定,其人員構成中大部分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教育部2006年9月1日發布實施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為學生提供高效優質的就業指導和信息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這明確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員要承擔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任務,因此,思想教育工作人員要開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這就要求高校對思想政治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的理論培訓。培訓內容不但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培訓,還包括人才測評技術培訓和心理測評技術培訓,也包括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理論培訓,又包括心理學、教育學理論和實際運用測評技術能力培訓等。

3.4 建立完善的心理測評、心理訪談、心理咨詢、心理素質訓練服務體系,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模式上的有機結合

就業心理輔導是運用現代心理技術和手段為選擇職業、謀求職業崗位以及上崗前心理調試等幫助和啟發自助的活動過程。[3]就業心理輔導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認識自我,正確地認識和把握社會職業的特點、要求和就業可能性。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及早做好就業心理準備,培養自己健康的就業心態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強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清除存在的心理問題。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可以有機結合。一方面,以思想政治教育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方向,加強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教育,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提供指導。另一方面,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依托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學生的主體、責任意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與針對性,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進學生自由全面發展。

[1]張春香.職業生涯規劃: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J].理論觀察,2007(2):128-129.

[2]余春玲.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點[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3]宋專茂.大學生就業心理輔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13-14.

猜你喜歡
政治職業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思想與“劍”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