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閱讀教學應重視美育的滲透

2015-08-15 00:51白慶良
語文天地 2015年4期
關鍵詞:美的交流閱讀教學

白慶良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選文薈萃了中外名篇佳作,典范性很強且文質兼美,富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高中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便是“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應關注學生情感的豐富和發展。通過語文閱讀教學,要讓學生感受到作品中藝術形象的美、語言特色的美、說理抒情的美。熏陶、感染、豐富和凈化學生心靈,提高學生辨別真、善、美的能力,激發他們去感受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培養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一、巧設課文導語,激發審美動機

自然、恰當、精彩的導語,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審美動機,會使他們產生追求美和創造美的行動,提高審美活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教學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可以這樣導入:請同學們看書本彩頁部分的“近春園荷塘”,這是一大片碧綠的荷塘,荷花嬌艷地盛開著,面對此等美景,詩人楊萬里贊嘆道:“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倍芏仡U卻獨愛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品格!描寫同一事物反差如此之大,這正印證了王國維先生的那句話“一切景語皆情語”。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朱自清先生的腳步,去看一看他給我們留下的這篇優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描寫了怎樣的月色?月下怎樣的荷塘美景?抒發了什么樣的獨特情感?這樣導入,審美情趣盎然。只要產生審美動機,才可能象杜甫那樣“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否則,人們對再美的事物也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根本無法產生審美體驗。

二、品讀精美文段,引起審美體驗

文學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語言,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優秀文學作品的語言是豐富的、優美的,保留了語言藝術的精華。如《詩經》《楚辭》、唐詩宋詞,以及現當代的文學巨匠的著名作品,都代表著語言藝術的高峰。對于許多這樣的作品,指導學生“美讀”,可突出美育的感知性。

在美讀的過程中,目視、口誦、心想,理解內容,構思意境,感知其音樂性和美術性。美讀形式多樣,可教師范讀、學生朗讀、配樂朗讀、磁帶范讀等。依詩歌特有的節奏而誦,品其音之美;依詩歌描述的景色而思,賞其圖之秀。把詩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融于聲音之中,通過聲音的媒介,使詩文的內容立體化、形象化,從而撥動學生的情弦,扣擊學生的心扉,產生強烈的共鳴。如讀罷徐志摩情深意切、清瑩流麗的《再別康橋》,分明可以感受到詩人對康橋難以割舍的情懷。在一種韻味悠長又瀟灑靈動的聽覺效果中,感知他所創造的一個靜謐空靈的境界,體會出詩人真誠地表現內心深處真實的情感與獨特的個性,達到了主客體內存神韻與外在形態之間的契合,做到美的內容與美的形式的統一。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自己聲情并茂的范讀,或播放名家朗誦的錄音,使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自覺地進行審美判斷,真切地感受作品的情韻和氣勢,接受美的熏陶感染;同時加強誦讀練習,充分利用語文課堂教學時間和晨讀時間,努力做到字音準確,吐字清晰,聲音宏亮,注意停頓、重音、語調和節奏,使學生借助于自己的聲音,體味作品的情致,進而受到心靈的洗禮和感化。

三、加強情感交流,發展審美情趣

美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是以情感為核心的體驗交流和溝通。師生的情感交流是實現教學過程、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保證。要進行有效的情感交流,首先要建立一種平等開放的課堂氣氛。對同樣的審美情景或美文美句,學生和教師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誰也不應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其次要培養情感的審美表達能力,情感的審美表現力是實現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情感交流的必要條件。

教學歸有光《項脊軒志》時,教師可以重點突出文中“多可喜,亦多可悲”的不同情感,讓學生進行學習和交流,問學生:作者“喜”和“悲”的內容分別是什么?為什么會產生淡淡之“喜”和深切之“悲”的情感?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課堂氣氛異常熱烈。尤其當學生談到“悼念亡妻”一節時,一個學生說,課文寫道:“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弊髡叨梦锼既?,物是人非,樹長情長,但人不知何處去也。不見其淚,卻可知心淚正在涌流,感極而悲者也。此時,情感交流進入高潮,教師抓住時機,飽含感情地背誦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為學生的感情推波助瀾,達到感情交流的極致。再讓學生對二者的情感進行比較,這樣既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了課文與作者的感情,又拓寬思路,通過情感的多次交流,發展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四、發掘創造潛能,培養審美個性

審美活動是個體的活動,它不僅直接表現出審美主體的趣味、態度和理想等心理傾向,還與主體過去的審美經驗密切相關,因而每個人的審美活動都是不同的,這便形成了通常所說的美感的主觀性特征?!耙磺€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既表明審美對象豐富的內涵,也很形象地說明了審美活動的個性色彩。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既是一種復現,更是一種創造。讀者和作者的情感體驗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實際上絕大多數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與作者不同。莎士比亞心目中可能只有一個哈姆雷特,而不同的讀者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卻是千千萬萬,這些哈姆雷特顯然是讀者的一種創造,正是讀者豐富的創造能力,才使讀者呈現出個人的獨特性,才使文學作品具有某種永久的欣賞價值。因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獨特的審美個性。

講解莎士比亞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時,可以讓學生自選角度將作品與《屈原》《茶館》《雷雨》進行比較,課堂異彩紛呈:有的學生認為,中西方作者對愛情主題創作的心態和風格不一樣,中國作者往往沉穩含蓄、細膩柔美,西方作者往往大膽開放、粗獷剛勁;有的學生認為,中外戲劇的語言風格有很大的差別;有的學生認為,中外表現愛情主題的戲劇大都以悲劇結局,但結局的意義又不相同,中國的愛情悲劇大都表現反封建的主題,而西方的愛情悲劇表現的往往是真正愛情的偉大和升華;有的學生甚至由此談到中西文化的差異,等等。這種開放性的課堂,發掘了學生的創造潛能,逐漸培養了學生不同的審美個性。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審美素材比比皆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重視美育的滲透,將教材中的審美素材信手拈來,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和審美能力的培養,建構一種將工具性與人文性融為一體的語文閱讀教學新模式。

猜你喜歡
美的交流閱讀教學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打破平衡
好美的霧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出來“混”,總是要美的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加強讀與寫的結合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