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統計如何實現服務轉型

2015-08-15 00:50李先鋒
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 2015年6期
關鍵詞:統計人員預警系統預警

李先鋒

(江漢石油鉆頭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潛江433124)

企業統計是實行科學管理、監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手段,具有反饋信息、提供服務、實施監控三大功能。它為職能部門提供信息咨詢,為決策層提供參謀服務,為企業運營預警監控,它參與了企業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部分,它為企業的決策和發展提供全面、準確的參考依據,發揮重要的參謀作用。

1 企業統計服務轉型的必要性

隨著資源配置方式由計劃向市場轉變,企業管理體制、組織形式、經營方式、運行機制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多數企業依然受到傳統企業統計的束縛,致使統計工作不能更好地服務于現代企業。傳統企業統計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

1)企業統計服務對象上,主要是政府和上級機關,統計模式屬于報告式統計,以滿足統計報表為主,為事后統計,事前和事中沒有進行預警監督。

2)統計指標設置上,實物量和勞動量指標多,價值量指標少;數量指標多,質量指標少;增長速度的指標多,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指標少。

3)統計手段上,以手工采集、整理和匯總為主,信息分散,形成信息孤島。

4)統計方法上,以描述統計和靜態分析方法為主。傳統企業統計模式,無法滿足現代企業運營的要求,嚴重阻礙了現代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企業統計服務轉型迫在眉睫。

2 企業統計轉型的三個方面

2.1 鞏固和豐富信息職能

2.1.1 側重外部信息搜集

信息功能是企業統計的基本職能。信息是決策的基礎和前提,沒有準確、及時、全面的信息,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決策。

過去一段時間內,企業統計服務的對象是政府或上級機關,企業統計的工作是匯總內部信息,按政府和上級機關的要求進行報表式統計。企業統計專注于內部信息匯總,忽視外部信息搜集。進入市場經濟后,企業面對是國內外競爭對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外部信息也顯得尤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外部信息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內部信息,因此,進行外部信息開發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迫切需要。

形勢在變,統計信息工作的重心也要變,要從專注內部信息匯總轉向于側重搜集外部信息上來,統計人員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廣泛大量地收集企業外部數據和信息,在遵守國家法律的范圍內,企業需要什么信息,就采集什么信息。

企業統計在進行外部信息搜集時,重點要從兩類信息入手:一是國家經濟政策、行業發展方向、產品和原材料的供求關系、價格變化及制約因素。二是國內外同行業競爭對手的實力和狀況,主要包括競爭對手產品、資金、技術、生產能力、市場占有率和經濟效益等情況。

2.1.2 建立統計網絡平臺

為了適應國內外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建立快速、準確和智能的決策機制,企業應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建立信息庫,搭建綜合網絡信息平臺,實現統計信息搜集、加工、整理的現代化、科學化和規范化。

步驟是:首先由各單位和部門的統計人員按職責進行內、外部信息搜集,通過初步整理、篩選和審核后,將數據上傳到統計網絡平臺,然后利用平臺數據庫系統的存儲、檢索功能取代手工統計加工整理工作,自動生成各種統計臺賬、報表和統計匯編資料,這些經過再加工的信息資料,可以存放在網絡平臺上,隨時提供給有一定權限的職能部門或決策成員調用。

2.1.3 重構統計指標體系。

統計部門為決策層和職能部門提供數據和信息,是通過設置實用的、科學的、合理的統計指標體系,以統計報表的形式反映的。

目前,我們要根據新形勢的特點,本著需要和實用的原則,對企業現有的統計指標體系進行全面徹底的改革和重新組合,重構統計指標體系,一方面對那些過時的、用處不太的指標下決心從統計指標體系中刪除;另一方面增加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特別是公司制的指標內容,構造更加全面、實用的企業內部報表體系,使統計報表成為反映企業運營變化的“晴雨表”和“溫度計”。

在企業統計指標設置上應以效益指標為主,實物量和勞動量指標為輔;以質量指標為主,以數量指標為輔;以增長質量指標為主,以增長速度指標為輔等,同時還可以補充設置一些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職工收入和職工健康方面的指標。

2.2 加強分析服務功能。

統計分析是統計工作的核心成果,是充分發揮服務功能的重要手段,它比統計數據、信息甚至統計報表,更集中、更系統地反映客觀實際,是統計人員參與企業決策的有效途徑。

統計分析也是統計人員最主要的工作,統計人員要把統計分析寫作納入統計工作的日常管理,使這項工作經?;?,制度化。一份好的統計分析報告,它產生的經濟效益是無形的,也是十分巨大的。統計人員只有扎實搞好統計分析工作,揭示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更好的對策和建議,當好企業的參謀,并提高自身的地位,才能真正發揮企業統計工作的服務職能和作用。

統計分析的開展要以企業生產中的重點、熱點和難點為切入點,從提高分析的時效性、實用性和深度性上下功夫,就職工或領導關心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開展調查研究和專題分析,提出有事實、有觀點、有建議的分析報告,提供準確、快速、權威的信息和成果,使統計分析成為領導決策的“信息部”和“智能庫”。

2.3 開發預警、監控功能

2.3.1 開發的原因

信息反饋、統計分析都只是事后反映工作結果,不能預測事前可能發生的情況。企業統計要當好“事前諸葛亮”,就要從預測上下功夫,在事情發生前,就加強對企業生產運營的監控和預警。

過去,企業統計總結性的多,預測性的少。從現實看,新的決策不可能完全依據過去的經驗做出,那種根據過去經驗做出的決策,就已經暗含一種假設:即經濟增長或事物發展仍然遵循指數型增長的軌跡,未發生偏離或大幅波動。事實上,現實經濟系統是一個隨時間不斷變化的復雜系統,這種時變,既有趨勢的,也有波動的。因此,研究經濟現象只觀察趨勢性變動,進行靜態分析或比較分析,而不觀察和研究波動,不進行動態分析,是不全面的。為此,企業統計迫切需要科學的預測來提供有力的依據,開發生產運營監測、預警系統也就成了企業統計發揮監控功能另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2.3.2 步驟和方法

現以制造企業中的網絡計劃法為例,談談開發、建立企業統計監測、預警系統的幾個步驟:①設計預警指標體系;②確定預警指標區間;③繪制預警信號圖;④預警信號的分析及解決方案。

首先,運用統計重點調查方法,確定產品零件的作業時間;其次,以部件為項目,以零件為事件繪制網絡圖形,確定部件的最佳作業時間;最后以整項產品為項目,以部件為事件再繪制網絡圖形,確定整項產品的最佳作業時間。確定部件或整項產品作業時間的同時,可利用最早完工時間、平均完工時間和最遲完工時間確定出先行指標,同步和滯后指標,然后根據三類指標分別編制擴散指數,即劃分三類指標的擴散區間(確定三種完工時間最低值、平均值和最高值),最高值和最低值可按平均值加上一定的正(負)擴張量求得,然后再編制部件或整項產品預警信號圖,以加強對部件或產品產出時間的監控,這樣就可以確保在預測的時間之內,保證產品的產出時間。當某個部件出現滯后和嚴重滯后的警示后,一方面可以科學地預測影響整項產品最后產出的日期數;另一方面可以集中財力、物力和人力保證滯后或嚴重滯后事件,加快滯后零部件的產出,以確保整項產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工,滿足用戶和市場需要。網絡計劃法還可以將產品的制造過程延伸到從設計到產品發運全過程,也可以運用到企業生產的其它方面。同樣,在企業生產運營的其它領域或子系統中,也可根據不同的需要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子預警系統,如產品庫存預警系統,投入產出預警系統等等。

2.3.3 設置評價體系

企業統計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能及時反映和監控企業生產運營以后,還需要設置一套企業經濟效益考核評價體系,設置評價體系的目的是對當期全過程生產運營結果進行評價,發現問題,探明原因,進而制定糾正措施,調整下一步的工作目標,重新確立和定位努力的方向。不同的預警系統,應分別設置不同的評價指標,構成整個評價體系。

3 企業統計服務轉型后的影響

功能重新定位和服務轉型后的企業統計,將以全新的姿態參與到企業的運營管理中,無論是反饋信息、提供服務和實施監測這三大功能的哪個方面,都將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首先,建立和完善了信息管理系統,搭建的綜合網絡信息共享平臺,為企業應對各種正確、快速決策提供了信息保障。其次,統計人員對企業熱點、難點定向分析、咨詢參謀后,決策層可以從瑣碎的日常事務中擺脫出來,更加專注企業未來發展的規劃和戰略決策。第三、從企業的源頭就建立了風險預警系統,極大地提高了企業風險預警的及時性和前瞻性,企業防風險的控制能力日益增強,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4 結束語

轉型后的企業統計將以改革、創新的模式融入新形勢中,為現代企業科學決策、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全方位進行保駕護航。服務轉型后的現代企業統計工作也賦予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1]張懷富,王長城.宏觀經濟發展分析與調控通論[M].武漢:湖北科技出版社,1995.

猜你喜歡
統計人員預警系統預警
民用飛機機載跑道入侵預警系統仿真驗證
一種基于CNN遷移學習的井下煙、火智能感知預警系統
法國發布高溫預警 嚴陣以待備戰“史上最熱周”
基于ZigBee與GPRS的輸電桿塔傾斜監測預警系統
園林有害生物預警與可持續控制
橋、隧安全防范聲光預警系統
試論如何提高財政局統計人員的素質與能力
機載預警雷達對IFF 的干擾分析
試分析街道基層統計工作的存在問題和對策
提高統計分析水平始于提高統計人員素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