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程開放教育《社會學概論》課程實踐教學設計淺析

2015-08-21 23:39楊戴萍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15年1期
關鍵詞:遠程開放教育

【摘 要】《社會學概論》是人文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社會學專業的專業核心課,也是相關專業的選修課,課程的覆蓋面大。遠程開放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一種形式,面對成人學生,其實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對實踐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川電大《社會學概論》課程實踐教學設計需要充分發揮封閉教學環境、網絡虛擬環境、社會實踐環境各自的優勢,以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幫助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真實的感受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關鍵詞】遠程開放教育 實踐教學設計 社會學概論

【中圖分類號】G63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5)01-0009-03

一、引言

《社會學概論》是人文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社會學專業的專業核心課,也是相關專業的選修課,課程的覆蓋面大。它是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社會以及人類社會各要素之間關系的學科,是一門基礎性、實證性的社會科學。由于社會學與其它人文科學相比更加注重實證研究,強調學生的動手調查、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在社會學的日常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實踐教學尤為必要。同時,開放大學遠程教育以“面向學生、面向社會、面向實踐”為理念,以“培養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一線應用型人才”為指導思想,以實踐能力培養為主線,以知識學習為基礎。在課程教學中,注重個人素養提升,突出技能和能力目標。因此建立開放性課程體系,增強課程的實踐性、應用性和職業性是開放大學遠程教育的內在要求。

《社會學概論》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指導下,運用所學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認識、分析各種社會現象,培養科學的社會觀,增強分辨各種社會思潮的能力;通過社會學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應具有自覺地、科學地參與社會決策、社會規劃和社會管理的意識和能力;通過社會學理論方法的學習,學生還應具備獨立開展調查研究社會問題和解決社會問題能力;社會學理論和方法的教學,還要求學生更有效、更健康地參與社會生活,以提高個人和社會生活的質量。要做到上述培養目的,光靠空談理論是難以奏效的。加強《社會學概論》課程的實踐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理論的熱情,提高成人學生綜合分析能力,促使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融匯到自身工作生活實踐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社會學概論》實踐教學內容設計思路

《社會學概論》是一門社會學的基礎課程。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社會學的產生與發展、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學科地位及其應用;社會學微觀研究領域中的人的社會化、社會角色、社會互動、社會群體和家庭;社會學宏觀研究領域中的社會組織、社會分層與流動、社會制度、社區、社會變遷與社會現代化等;社會運行中的社會問題、社會控制,以及社會發展的評估指標與預測。其目的是使學生對社會學的基本知識、社會的基本構成、社會流動變遷和現代化有概括了解,為其融入社會、從事社會工作提供正確的分析問題方法和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培養目標指向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一線應用型人才,而這類成人學生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已經擁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對社會有更多自己的主觀見解,學生文化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對學習需求更有不同的要求;此外,成人學生學習時間不固定。針對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學生的上述特點,對《社會學概論》課程的設計思想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社會學本身是一門基礎性和實證性很強的學科,社會學的理論離不開社會調查的方法、社會統計的方法以及各種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離不開對社會現象、社會生活、社會關系和各種社會問題的觀察、分析和研究。因此,對《社會學概論》的教學,要充分發揮封閉教學環境、網絡虛擬環境、社會實踐環境各自的優勢,以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幫助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真實的感受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三、實踐教學設計原則

幾年來筆者在實踐教學設計上摸索出以下幾條原則:

多讀書。社會學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涉獵的領域非常廣泛,比如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法學、宗教、心理學等等,所以,我們要求學生以學習的教材為基準,廣泛涉獵相關的知識,多讀書,讀好書。首先要精讀教材。教材是我們選定的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參考書,也最符合大綱的要求。實踐技能的訓練必須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和掌握。這些知識是大學生行動的指南,也是我們進行實踐教學環節設計的依據。其次,我們要求大學生讀一些專業領域的名人書籍。這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學產生和發展的歷史,熟悉這些名人對公共關系領域的巨大的貢獻,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樹立了正面的榜樣。再次我們要求學生多讀一些社會學方面的案例書籍。通過閱讀可以開闊視野,并可以模仿其中的經典案例,有意識地去解決實際中發生的大事小情。書是學生的朋友,也是最好的老師。讀書也是知識積累的一個必要過程,為以后的學習和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多實踐。書讀多了,知識積累多了,還要通過實踐去驗證和鞏固,并通過實踐積累實戰經驗,訓練自己的實踐技能和動手能力。只有這樣,學到手的知識才能變成有用的東西,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上了。對于開放教育成人教育學生,我們采用虛實結合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整合專業教學資源,一方面抓緊實踐基地的建設與應用;另一方面通過構建虛擬實踐環境?!渡鐣W概論》實踐主要通過“走進社區、服務社區”、“進城務工人員生活滿意度調查”、“農民工子女入學情況調查”、“市民的社會環境保護意識調查”等主題活動方式進行定期的有主題的實踐教學,從而達到定期實踐經驗的積累。部分學生還可結合自身工作完成社會實踐項目。同時,豐富的遠程開放教育網上教學資源和教材配套的學習光盤如試題庫、案例庫和教學平臺BBS論壇等,為學生不定期的網上自學提供了有效的支撐。

多思考。讀書不是讀熱鬧,覺得好玩,讀完了就拉倒了。必須經過思考,才有可能變成自己的知識,也才有可能活學活用。我們要求學生定期完成一篇讀書筆記,把自己讀書和社會實踐當中的心得體會寫出來,一可以鞏固學到的知識,二可以督促學生思考,使學到的知識與社會工作融會貫通。

多交流。讀書也好,寫體會也好,只是一個人默默地在做,那么我們的努力到底怎么來評價呢,是對還是錯呢,這就需要經常不斷地進行交流。交流有多種,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梢悦鎸γ娴慕涣?,讓別人提一些意見和建議。也可以針對開放教育學生特點和充分利用遠程開放教育網絡優勢通過教學平臺BBS論壇、班級自建的QQ群、教師博客等多種形式召開交流會,把自己認為好的經驗和知識介紹給大家,也可以把自己經歷的教訓告訴大家以示警戒。這樣我們每個人讀一本書的話就等于讀了很多本。做了一件事情的話也就可以等于每個人經歷體會了很多事情,這也算是資源共享的一個方面吧。我們大家都知道,一人有一種思想,交流之后,他們就有了兩種思想,所以自由交流對提高學習質量非常重要??梢哉f,封閉的課堂違背了教育的根本規律,讓學生大膽地開放地交流、比他們心安理得地一味接受要有益得多。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為了充分整合封閉教學環境、網絡虛擬環境、社會實踐環境的優勢,我們首先充分分析教學目標、學生差異等具體情況,在實踐中貫穿學生講課、案例分析、參觀考察、調查研究、師生評議等多種實踐教學模式,將老師講課與學生講課相結合、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使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本門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并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和科學研究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學基本理論的理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同時,我們充分發揮遠程開放教育的特點,根據學生自愿組成學習小組,通過網絡手段,發揮網絡虛擬環境的優勢,讓學生在較為便利的條件下共同完成至少一次講課、一次案例分析、一次參觀考察、一次調查研究、一次師生評議(即“5個1”要求)。我們將這種教學模式表現如附圖所示:

附圖 實踐教學模式

(一)學生講課

學期初由任課老師給出一些問題(基本每一章1~2個),讓每一組選擇一個問題,各組對所選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分工搜集相關資料,并制作成PPT,然后選派一個代表在課堂上講述(20分鐘),學生點評或補充5分鐘,老師點評或補充5分鐘,使學生對該問題有一個深入透徹的理解,最后由學生評委會給該組打分。該實踐教學環節的目的: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同時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二)精選案例分析

在以往的教學中,為了解釋理論,適當舉例說明,這樣常常是理論與實際脫節,有些例子又比較牽強,學生對案例的懷疑必然帶來對理論的誤解。我們認為,有必要改革過去舉例解釋理論的簡單授課方式,要依據現實精選案例,做到精選典型案例進課堂。教師通過精選的典型案例,交給學生去分析、與理論掛鉤,通過分析和掛鉤讓學生感受到理論的源泉所在,并舉一反三。學生掌握了經典案例,再進行社會問題的調查、分析時,就避免了盲目性。根據學生規模,大概一學期組織2-3次案例分析或辯論,學期初由任課老師給出案例或辯題,一般既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同時又是社會上有爭議的熱點話題,如:當前中國是否應該向征收遺產稅?中國當前是否應當為“安樂死”立法?這些與現實社會緊密相連的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對《社會學概論》興趣,他們大都能結合自己的工作從不同角度進行討論,比如有的學生是奢侈品商場的服務員,每天看到進進出出的富人或富二代,就認為應該向富人征收高額的遺產稅;而有個別學生則從宏觀的角度分析,認為如果激進的征收高額遺產稅勢必造成富人移民、國家財富大量外流的危險,所以提出遺產稅的征收應該漸進而為。而關于“安樂死”的話題則更加激烈,有的學生從社會倫理學的角度提出“你能對你的父母施行安樂死嗎?”來說明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集體意識、“忠孝”傳統很強的社會,“安樂死”可能并不成熟;而有的學生則從病人的角度認為,與其痛苦的等死不如“安樂的死去”。此外,我們還選擇了理論知識當中大家較為感興趣的話題如“人的社會化問題”。有的同學著重于社會化的意義作了準備,有的側重于家庭、學校、同齡群體對社會化的影響做了準備,有的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社會化問題作了準備。學生準備后的發言討論,獲得了很好的討論效果。這些有的放矢的討論培養了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辯駁能力、思維應變能力,幫助學生學好了“活生生”的社會學。而且案例分析的形式不僅有課堂討論更有網上實時和非實時的論壇、留言或電子郵件的交流等多種形式。

(三)參觀考察

走出去,請進來,是我國社會學前輩早已倡導的人才培養的有效方法。今天借用這種方法仍有其現實意義。比如,我們在學習“再社會化”、“社會問題”內容時,利用有學生從事監獄警察工作的便利,組織部分同學參觀考察成都市女子監獄,了解犯人的犯罪情況、犯罪動機、犯罪行為及他們改造過程。從中使學生加深認識社會化、再社會化的含義與作用,對犯罪分子的制約、治理、改造及社會的責任問題有了了解。學習“社會控制”內容時,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青羊宮實地參觀,請道士講解道教歷史、道教活動與道教教文化。使學生對對宗教的社會功能有了基本的了解,從而引發了學生認識社會、學習社會學的濃厚興趣。每次參觀完以后,我們要求學生寫一篇參觀感想,鞏固了學生實踐觀察的效果。該實踐教學環節增強學生對社會的了解,提高學生的社會觀察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

(四)調查研究

學期初,任課老師給出一些調查研究課題,讓同學們選擇(每一組或兩組選一項),學生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觀察法等方法對給出的課題進行調查研究,并寫出調查研究報告。在學習“社會流動”內容時,我們首先要求學習者對就讀遠程開放教育的外來學習者進行了問卷調查,進而鼓勵學習者利用便利調查自己身邊的外來務工人員的情況。這種社會調查不用事先聯系,學生自己就可以展開調查,寫出調查報告。走近身邊的外來務工者的調查,使學生對“社會流動”的理論有了感性與理性結合的理解,對這一層面的人群有了了解,由此獲得了認識上的提高。此外我們還組織了“農民工學習需求”的調查報告、農民工子女入學情況調查等等,幫助學生對“城市化”進程的理解。也有部分學生因工作便利策劃了對成都市撫琴小區、水碾河社區文化建設現狀調查研究等,加深了學生在學習“社區”內容的感性認識,深化了理性認識。有個別優秀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調查研究報告,并力爭在公開刊物上發表。這一實踐教學環節加深了對社會的認識和了解,鍛煉人際交往能力、協調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使命感,驗證、鞏固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技巧、理論,提高調查研究能力。

(五)師生評議

針對上述展開的各種實踐教學活動,我們做到有始有終,每次都會進行師生評議,加強交流。其方式由學生和老師一起設定評定標準,由學生當場評議優劣,最后由老師補充糾正綜合評定成績。由于標準是學生跟老師一起制定的,這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隨之提高,也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同時對訓練標準的掌握更加牢靠。由于需要學生來評議,調動了學生積極性,所以他們只有認真地觀察,才能夠發現學生的優缺點,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學習興趣、分析問題的能力、判斷是非的能力。另外也督促他們掌握訓練技能的方法,訓練達到的標準,同時還可以使他們從別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差距,學習別人的閃光點。

五、教學效果反饋

(一)實現“教學相長”

通過實踐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不少學生制作的PPT質量非常高,他們講課的水平也很高,這對老師也是極大促進,真正實現了“教學相長”。

(二)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

通過實踐教學,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大為提高。學生不再只是被動接受老師的知識傳授,而是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提出跟老師不同的觀點,在課堂上或網絡上與老師展開觀點上的爭鳴,這是一個非??上驳倪M步。此外,學生對一些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的了解和認識加深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個別優秀的學生還通過進行研究型學習,積極參加教師的課題研究行動,深入社區開展社會調查等。

(三)豐富多樣的教學媒體資源

豐富多樣的教學媒體資源是電大教育的傳統,也是保障實踐教學得以順利開展的物質基礎。通過實踐教學,我們已初步建成了適應學生職業能力拓展需要的、適應個性化、自主學習特點的課程教學資源體系:文字教材、實踐環節教學考核冊、課程形成性考核冊、期末復習資料、模擬試題、試題庫等;參與拍攝、制作音像視頻實訓教學資源;大力打造網絡學習平臺,充實信息化教學資源,包括網絡課程、IP課件、網上實時更新的信息化教學資源等,滿足了信息化教學的需要;我們還完成了為全省地方電大及市內分校教學點進行網上支持服務的硬件設備與運作管理系統的建設。

(四)實踐教學設計促進了我們教學改革

在教學內容研究方面,我們更加注重將社會學的基礎知識與中國的國情結合起來,不僅僅單純地介紹社會學基礎知識,而且使學生能夠很好地運用社會學視角分析中國的現實社會,培養學生的“社會學想象力”。在教學方法改革方面,主要突出三點:一是在教學中增加案例教學和課堂討論,提供大量供學生進一步閱讀的參考書目;二是要求學生結合課程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深入低保家庭進行深入訪談,參加相關的課題調研等;三是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制作了全套的多媒體課件,編制了系統的網絡課程,初步形成了立體教材體系。

【參考文獻】

[1]黃安心,余 樂.遠程開放教育物業管理專業社會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08(8):178.

[2]李 芹.“社會學概論”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7(3):62.

[3]嚴 冰.開放大學的教學學術與學習資源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11(8):15.

【作者簡介】楊戴萍(1979年-),女,漢,四川德陽,四川廣播電視大學教學處,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教學設計。

猜你喜歡
遠程開放教育
xMOOC與遠程開放教育融合模式研究
基于遠程開放教育的引領式導學模型的設計與實踐
微課程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
實踐與創新
遠程開放教育的網上課程論壇交互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基層電大遠程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案例教學法淺探
面向“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的遠程開放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遠程開放教育學習支持服務滿意度調查研究
遠程開放教育學生自主學習的理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