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產證券化的澳洲啟示錄

2015-09-10 07:22蔡源
21世紀商業評論 2015年4期
關鍵詞:證券化澳洲資產

蔡源

2015年可說是從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最大的一年。經濟面臨著地方政府債、產能過剩和房地產業疲軟等多重復雜交替的風險。尤其是地方債的問題被國內外分析人士認為是中國經濟最大的一個軟肋。

中央政府也是通過各種手段來化解地方債的問題,尤其是2015年上半年不少地方政府面對集中的還貸壓力。財政部推出的一萬億置換地方債的計劃就是政府最新的一個舉措,從長遠來說政府希望通過金融創新來解決債臺高筑的問題。

金融創新的最重要部分就是資產證券化。中國資產證券化起步比較晚,以前受到監管部門嚴格限制,直到去年下半年才全面放開,由原來的審批制改為現在的注冊制。在銀監會和證監會放開閘門以后,中國資產證券化也說得上是一路高歌猛進,從開放前的300億到開放后的8000億,可謂是井噴式的發展。

雖然在最近不到一年的時間,資產證券化得到了長足發展??墒?000億的規模聽起來很大,但是從資產證券產品發行量相對整體債務規模來說,還不到1%。相比之下,美國比例是28%,澳大利亞是24%。

資產證券化產業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因,除了政策控制,還在于理財市場的相對不規范。理財市場的背后多是房地產的老板、礦產,或者是政府的債務,理財市場的規模達到12萬億。

監管部門在去年下半年突然放開對資產證券化的限制,是希望利用資產證券化的工具來把積壓的流動性不強的資產釋放出來和不良資產轉化出來,通過資產證券化降低負債率。同時推出的公共私營合作制(PPP)也是和資產證券化遙相呼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渠道吸引民間或者外國資本進入中國資金比較匱乏的領域。

資產證券化市場的突飛猛進帶來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在于,如何監管迅速發展的市場。美國的次貸危機告訴我們,如果監管不力,資產證券市場可能引發災難性的后果。中國從原來的監管過嚴到現在的全面放開,政府也是對這個新型的市場和五花八門的產品感到一些茫然。

關于此,澳大利亞可給中國提供一些寶貴的經驗。澳大利亞未受到2008年次貸危機的沖擊,澳洲謹慎的資產證券和銀行監管體系保證了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

在澳洲,資產證券化是一種流動性管理的工具。澳洲儲備銀行會在金融機構出現流動性問題時提供支持,但前提是資產證券產品的發行機構必須和央行提前簽訂一個回收協議,發行機構必須把資產池所有的詳細信息披露給央行。

澳洲太平洋銀行資金財政部資產證券化技術團隊總負責人杜衡介紹,澳洲證券化市場開放是一個非常謹慎的思路。 “一個產品、一個產品放開的?!痹诜砰_CMBS、RMBS、ABS后,于2013年才放開Covered Bond,而對信用卡的資產證券化項目,澳洲銀行監管部門(APRA)反復推敲了好幾年還是不能滿意它對產品風險的控制。而目前澳洲監管部門,基于國際上對資產證券化產品監管簡單、透明和可比的趨勢,逐步加強了市場對資產證券化信息披露的要求,澳大利亞的發行機構都會在近期把所有的資產信息上報給央行而增加市場的透明度。澳洲央行和APRA對產品種類的開放非常謹慎。

相比之下,在中國當自己本身不是很了解的資產證券化的時候,不能放開的程度太大?!爱a品設計沒有限制,而且信息披露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完全放開,很容易造成系統性風險?!币晃粯I界人士說。中國應該向澳洲的監管體系取經,不應該一股腦地開放市場,而是對每個產品逐一審核并且給它們一定時間去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可以及時糾正。如果像現在大規模開放,并且不限制各種五花八門的產品,有可能會引發系統性危險,美國就是前車之鑒。

自從資產證券業開放以來,大家是一窩蜂開始做,但是信息披露、產品設計很多重要的環節都沒有具體的標準。據筆者了解,目前央行一直在致力于信息披露標準的建設,然而披露對象(是以發行者為主,還是以投資者為主)、披露時間以及披露內容、披露方法等一系列問題還在反復探討研究。

中國現在需要做的是加強資產證券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從信息系統和市場的角度,將資產和理財業務信息披露進行規范化管理,對資產池進行統計屬性上的標準定義,逐步規范和完善評級模式和信息披露。這樣的話,中國的資產證券化才能走得更加平穩,同時民間和外國的投資者才有信心進行投資。

猜你喜歡
證券化澳洲資產
動物“萌主”在澳洲
資產組減值額確定方法探討
不良資產證券化重啟一年
不良資產證券化研討會編者按
20省國資證券化目標超50%
澳洲的藝術空間
A Glance at Woolworths and Coles
報告
Who?。洌椋螅悖铮觯澹颍澹洹。粒酰螅簦颍幔欤椋??誰發現了澳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