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語篇翻譯中的禮貌等值

2015-09-10 03:45李利
考試周刊 2015年21期
關鍵詞:言語行為禮貌原則合作原則

李利

摘 要: 禮貌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和人類交際的基本社會準則,在跨文化交際的翻譯活動中的作用不容忽視。本文旨在借鑒等值翻譯的內涵、言語行為理論和禮貌原則等的研究成果,并結合英漢語言的禮貌應用文化差異,探討英漢篇章層面的禮貌等值。語言的文化差異性決定了英漢翻譯中的禮貌等值的相對性及言語行為中言外之力等值翻譯的相對性,因此應采取適當的翻譯策略,以求達到最大限度的禮貌等值。

關鍵詞: 言語行為 禮貌原則 合作原則 言外之力 等值翻譯

一、言語行為理論和禮貌原則

言語行為理論及禮貌原則是語言學尤其是語用學中的兩個重大理論。語言行為理論最早源于Austin于1962年提出的語言具有行事的思想,他認為其本質就是交際者借助話語傳達交際目的或意圖。Austin提出了言語行為的三分說:以言指事行為、以言行事行為和以言成事行為。其中以言行事行為也可以叫做施為行為,表示“示言外之力”,指說話人通過話語實施某個交際任務或者執行某個特定的行為。

1975年,Grice提出了合作原則及其四個準則,主要闡述了在交際中話語含義是怎樣產生的。這一原則在語用學研究是一個重大突破,但合作原則并不能完全涵蓋人們交際會話中的各種形式,且并不能說明胡話本身的必要性,為何發話人要經常違反相關準則進行交際,以及受話人如何推到話語中的特殊含意。直到1983年,Leech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對這一原則進行了補充,提出了禮貌原則及其六個準則。

二、英漢禮貌差異

禮貌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具有普遍性。但在肯定普遍性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在不同特定文化中,禮貌也具有差異性和特殊性。這種差異受到不同文化中禮貌的起源,以及社會、歷史、地理等因素影響。具體到英漢兩種語言中的禮貌問題,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稱呼語的用法差異。

英漢語在稱呼語中的親屬、社交、人稱代詞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在中國,人們強調長幼尊卑觀念,反映在稱呼語上,就比英語的稱呼語要復雜得多。英語國家提倡民主平等、個人主義,稱呼語上就比較簡單。

如:漢語中的“姨媽,舅媽,伯母,姑媽,嬸嬸”,在英語中用一個“aunt”來表達。

再如:John(son):Sam,Where are you?

Sam(father):I’m here.

例子中,孩子直呼父親名字的現象在英美國家中很常見,而在漢語中,因為有嚴格的父子觀念,這是絕對禁止的。

(二)贊揚和謙虛上的差異。

美國人和中國人稱贊的反映或答案是相反的:美國人一般都喜歡贊揚別人,也樂于接受他人的贊美,崇拜個人主義,所以當他們聽到別人稱贊,往往很開心地說:“謝謝你?!眰鹘y的中國價值觀念里謙虛是美德,是我們待人處事的原則,反對個人主義和自我吹捧。因此,在中國,當主人盛情招待后,仍會很客氣地說“沒什么菜招待!照顧不周!請見諒”等,這樣謙虛的回答在西方人眼里顯得莫名其妙和難以接受。

因此,漢語中有很多專用敬詞和謙詞,如:“賜教”、“拜謝”、“奉告”、“敬賀”、“令郎”、“鄙人”、“拙見”、“老拙”、“舍間”等,很難在英語中找到對等的表達方式。

三、英漢翻譯中的禮貌等值處理

等值翻譯理論在翻譯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它的提出者Nida認為翻譯是在譯語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對等語言再現原語的信息。等值翻譯理論使翻譯理論的焦點從直譯和意譯的爭論中解放出來。然而,對“等值”的概念界定仍不確定。Nida提出了“動態對等”的概念;后又提出了“功能對等”;Catford提出“行文對等”及后來其他人提出的“風格對等”、“交際對等”等,使得這一術語在我們頭腦中產生某種錯覺,認為語言之間存在某種對稱的關系。

由于受文化和語言習慣等方面的影響,我們一般認為即便能實現一定程度上的等值,這種等值也是相對的,因此翻譯的等值具有相對性。此外,翻譯的對等可分為不同的層次,例如:詞、詞組、句子、句群、篇章等不同的層次,最后統歸于篇章級。篇章是動態的,而非靜態、孤立的語言樣本,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篇章的系列語言行為序列得出其言外之力。

由此可見,翻譯中的禮貌原則體現在宏觀的篇章行為層面和微觀的語言行為層面。翻譯時,譯者可采取靈活適當的翻譯策略,以達到言外之力和語勢的對等。下面試舉兩例進行分析。

例1.“After all,” counseled Sonnenfeldt,“you’re the only Republican I know with the proper academic credentials.” Kissinger demurred.Such an offer,he said,was highly unlikely.

譯文:索南費爾特勸他說,“共和黨里我知道的只有你一個人具有這適當的學術方面的條件?!被粮衩獠涣酥t虛一番,說恐怕不大可能給他這樣的職位吧。(張培基,1980)

原文中的“demurred”的言外行為是斷言類的拒絕,相當于“deny”,而譯入語的中國文化中,這種嚴詞拒絕顯得過于直白、不禮貌。結合漢語的禮貌習慣,翻譯為“免不了謙虛一番”,言外之力上弱于原文。在語勢上,譯文用了“恐怕不大可能”,與原文的“highly unlikely”保持對應。

例2:積半年,一女子夜來扣齋。生意友人之復戲也。啟戶延入,則傾國之姝,驚問所來?!ā读凝S·蓮香》)

譯文:Some six months afterwards,a young lady knocked at his door;and Sang,thinking his friends were at their old tricks,opened it at once,and asked her to walk in.She did so;and he beheld to his astonishment a perfect Helen for beauty.(何自然,2004)

原文的成語“傾國之姝”除了指樣貌美麗的女子的言內之意之外,還有“紅顏禍水”等類似的言外之意。這個故事和我國古代傾國傾城的典故,以及眾所周知的李白的名句“名花傾國兩相歡”形成互文語境。在古希臘有引起特洛伊戰爭的美人Helen,在譯文中,譯者不是簡單直譯,而是巧妙借用典故這一翻譯策略,不僅使得譯文和原文達到了語內行為的對等,還實現了語外行為的等值。另外,在語勢上,譯文和原文都是陳述語氣,語勢上基本做到一致。

四、結語

通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在翻譯中,要成功實現英漢兩種語言之間的禮貌等值轉換,必須充分重視英漢的禮貌差異,并在宏觀篇章和微觀語言行為層面達到最大限度的對等,以減少因禮貌語用差異而導致的語用失誤。

參考文獻:

[1].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M].Oxford:Clarendon Press,1962:135.

[2]Searle,J.R.Speech Act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211.

[3]Hatim,Basil and Ian Mason.Discourse and the Tranlator[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79.

[4]Sell,R.D.Literary Pragmatics[M].London:Routledge,1992.134.

[5]張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謨禹.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0.41.

[6]何自然,陳新仁.當代語用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210.

[7]孫志祥.漢英翻譯中的禮貌等值[J].中國翻譯,2003(4):71-72.

[8]王建華.禮貌的相對性[J].外國語,1998,(3):65.

猜你喜歡
言語行為禮貌原則合作原則
會話含義在廣告語中的體現
淺談文化對言語行為的影響
簡析好友對話中的不禮貌語言
從格萊斯的“合作原則”分析網紅papi醬的語言風格
從話語分析理論看《暮色》中男主角參與的對話
從合作原則看言語幽默
道歉言語行為的功能
禮貌原則下酒店英語委婉語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