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氣象人才與內蒙古氣象業務和服務的適應性分析

2015-10-14 23:01隋劍利李楊
科技與創新 2015年19期
關鍵詞:氣象服務隊伍建設

隋劍利++李楊

摘 要:發展氣象服務事業的堅實基礎就是優秀的氣象服務人才。只有使氣象人才與當地氣象業務和服務相適應,提升氣象科技和人才隊伍的支撐能力,才能提高氣象服務水平,加快推進氣象服務現代化。

關鍵詞:氣象服務;氣象人才;人才結構;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P40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9.037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在中國氣象局部分直屬單位人才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加強調查研究,深入認識和分析現有人才隊伍的特點,不斷完善人才的培養和評價機制,讓人才成為氣象業務、科研和服務的有力支撐。氣象人才與當地氣象業務和服務的適應性也是目前阻礙氣象服務發展的瓶頸問題之一。各地氣象部門人才隊伍情況不同,甚至有些部門之間差異較大。本文僅就內蒙古氣象服務中西人員隊伍狀況作了調查和分析,總結得出的一些結論和推斷不具有很強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1 氣象服務現狀和人員狀況

1.1 服務現狀

內蒙古地區的氣象服務體系主要包含專業氣象服務、網站氣象服務、影視氣象服務、聲訊氣象服務、氣象科技服務、國家突發公共事件氣象服務等,可利用電視、網絡、報紙、手機氣象短信、手機WAP、12121蒙漢雙語平臺、氣象服務熱線400-6000-121、電臺廣播、電子顯示屏、預警收音機、農村大喇叭等多種公共媒介資源開展全方位集合的、立體的氣象服務。

1.2 人員狀況

專業技術結構:內蒙古氣象服務中心編制71人,截至2014-12有正式職工73人,在職職工中具有高級技術職務任職資格19人,占總職工人數的26.0%;具備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34人,占總職工人數的46.7%;具備初級及以下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20人,占總職工人數的27.4%. 從崗位分布看,專業氣象服務10人,公眾氣象服務30 人,從事預警信息發布25人,其他23人。

學歷結構:按全日制教育學歷統計,服務中心在職人員具有大學??萍耙韵聦W歷人員11人,占全體在職人數的15.1%;本科學歷49人,占總職工人數的67.1%;碩士12人、博士1人,分別占總職工人數的16.4%和1.4%。按大氣科學及其相關專業學歷統計,全中心在職人員本科26人,占總職工人數的35.6%;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13人,占總職工人數的17.8%.

人員年齡結構:內蒙古氣象服務中心在職人員男職工35人,女職工38人,平均年齡為40.7歲。30歲以下11人,占總職工人數的15.1%,30~39歲21人,占總職工人數的28.8%,40~49歲21人,占總職工人數的28.8%,50歲以上20人,占總職工人數的27.4%.

因業務需要,有外聘人員23人,大專以上學歷20人,占總外聘總人員的87%,主要從事氣象影視服務、網站服務、聲訊氣象服務和后勤服務等工作。

2 人員現實需求和存在的問題

按照中心《以服務型業務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實施方案(2014—2020)》,到2020年,全面建成集約化、專業化和信息化的公眾氣象和專業氣象服務業務現代化體系,實現氣象預警信息全覆蓋;公眾氣象服務信息覆蓋率達到90%以上,滿意度達到86%以上,專業氣象服務成熟度達到90%;風能、太陽能等領域達到同期國內省級領先水平,整體實力達到西部領先水平,進入全國省級先進行列。僅從現有人員數量與工作崗位需求分析看,服務中心存在專業技術人員數量不足的現象。

導致這一現狀主要是由于中心的人才隊伍建設意識不強,對人才的引進、培養和提升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管理使用和激勵人才成長的長效運行機制,尚未形成科學的評價、獎勵體系和獎勤罰懶、優勝劣汰的競爭獎勵機制。專業技術職務終身制依然存在,干好干壞一個樣,甚至干與不干一個樣的計劃經濟色彩依然存在。這些問題造成部分職工在學習和工作上安于現狀、進取心不強,缺乏工作責任心和主動性,由此影響了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更缺少人才成長的氛圍和土壤,甚至個別人在工作上相互推諉,在待遇和職務上相互攀比,互相抱怨、互不服氣。這既影響了團結協作,也影響了工作和事業發展,還嚴重影響了人才成長和隊伍素質的提升。

3 關于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引進與培養相結合,加強高層次人才、骨干人才和一線人才隊伍的建設;加強對現有人才的培養,著重加強對年輕科研業務骨干和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在積極選派人員參加中國氣象局組織的培訓的同時,進一步加強與其他單位的合作,通過開展項目的合作和研究,著重提高業務骨干的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依托科研項目和業務開發,建立業務和科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有計劃、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有計劃地引進相關高層次專業人才,以充實氣象服務隊伍,力爭建立起一支數量充足、專業配套、素質優良的業務骨干隊伍,并保證隊伍的穩定性。

打造中心專業技術過硬、具有競爭實力的創新團隊,培養有影響力的專業氣象領域領軍人才,增加骨干力量,加強對青年人才的培養,選拔培養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針對不同行業領域,建立青年人才梯隊和專業技術攻關小組,在特色領域形成一兩個在全國氣象系統有一定學術影響的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積極探索通過團隊建設培養人才的模式,搭建平臺,建立科學、合理的用人機制和合作機制;建立健全重公平、重業績,向優秀人才、關鍵崗位傾斜的分配激勵制度,繼續完善崗位動態管理辦法,實現對團隊業績的科學評價。

人才工作是一場持久戰,氣象人才工作要具有前瞻性,要有規劃地做好各項人才工作,進一步做好人才結構和人才問題的持續動態分析以及人才相關政策的分析,做好人才的引進、定位工作,增強人才凝聚力;加強人才工作規律性和人才培養措施及機制的總結分析,各直屬單位要結合實際工作情況,研究和制訂本單位的人才培養方案,采取可行措施。

參考文獻

[1]李博,周顯信.復合型氣象人才培養與體系建設研究[J].陜西氣象,2013(1):50-52.

[2]麻碧華.近20年來麗水氣象人才隊伍結構變化及問題分析[J].浙江農業科學,2013(3):328-329.

Adaptive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nd Service in Inner

Mongolia Meteorological Talents and Inner Mongolia

Sui Jianli, Li Yang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is a solid foundation is the outstanding meteorological service talents. Only by the meteorological talents and loc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and services to adapt to enhance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ersonnel support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accelerate the moderniz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service; meteorological talents; talent structure; team building

〔編輯:王霞〕

猜你喜歡
氣象服務隊伍建設
農業生產中氣象服務的重要性及改進途徑
淺析氣象服務需進一步融入農業生產必要性
探究如何加強項目政工干部隊伍的建設
做好四個結合強化基層政工干部隊伍建設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研究
論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