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明威《老人與?!分械奶摕o主義

2015-10-21 16:59劉長棋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歐內斯特虛無主義老人與海

摘要 《老人與?!肥呛C魍谑罆r出版的最后一部極具虛無主義的中篇小說,這篇小說的經典概括是主人公桑提亞哥永不言敗的硬漢形象。同時也是這種精神成了大眾心中偉岸精神的范本,引起了文學界對其的不斷探究。本文就虛無主義為主要視角來重新解讀這篇名傳中外的小說。通過結合文本,解析《老人與?!分械奶摕o主義主要表現在苦難意識、死亡意識和荒誕意識三個層面。

關鍵詞:歐內斯特·海明威 《老人與?!?虛無主義

一 歐內斯特·海明威

海明威享有美利堅民族精神豐碑的美稱,1954年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他的筆鋒一向是以“文壇硬漢”著稱。他的作品往往有他獨特的創作風格。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海明威為了爭取民主的平等自由步入了歐洲的戰場,戰亂使海明威的身心嚴重受摧殘,炮彈的爆破聲無時無刻在他耳邊回蕩,隨后的他無法平靜地入睡。此后的他對與戰后的和平幸福生活,再也看不到希望,他憎恨戰爭,詛咒戰爭,悲觀的情緒從此影響著他的作品,所以在他的小說中處處可見他對社會,人生,世界的彷徨和迷茫,作為一代“迷惘”大家,在文學史上他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晚年的他倍受病痛的折磨,無法再創作出驚人的作品,這使他精神抑郁。于是他開槍自殺,解脫了自己,這是讓人們覺得惋惜的,可是或許這也是他“硬漢”式的追求吧。他寧愿自我毀滅,也不要被病魔打敗,失去自我的價值。

小說《老人與?!防锏纳L醽喐缫舱绾C魍粯佑兄豢汕址傅挠矟h精神,海明威的硬漢子品格像精靈一樣錚錚依附在這一人物形象之上。但是同時背后又伴隨著痛苦,失落,焦慮,不安等情緒。貧窮而不走運的桑提哥亞的命運是悲哀的。他是一個失敗的英雄,一個“打不敗的失敗者?!崩蠞O夫多天沒有釣到一條魚,幾乎快要餓死了,但他仍然沒有放棄。堅持到了第八十五天時,出現了一條大馬林魚,他用盡一切辦法堅持與馬林魚搏斗,在殺死馬林魚后,最終又與鯊魚抗爭。盡管他最后是以失敗告終。但他不拋棄,不放棄的決心與毅力永存在人們心中。他頑強拼搏的精神激勵感動著讀者。不過這僅僅是文本表層的意思,在更近一步的了解后,我們不難看出這篇小說折射出的可能是另一個層面的人類生活。老人在一次次的付出無限的努力之后仍然失敗,他不斷地在堅定信念下,與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做一場無法取勝的斗爭。即使累得精疲力盡,最終仍是什么都抓不住,樂觀的背面,總是一場虛無。因此這篇小說的硬漢精神認知與虛無主義視角是密不可分的。

二 虛無主義

虛無主義是一種懷疑主義哲學,在西方形而上學的基礎上得以產生和發展。虛無主義認為生命的存在是在某種程度上沒有客觀意義的。除了人類的感官感知的存在者存在外,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虛無的??茖W和傳統哲學體系與虛無主義是相悖的。于19世紀末,西方的著名哲學家尼采在作品中總結了對消解上帝的時代思潮,基督教因為偏離了現實生活,注重假設的死后生活,所以被他視為虛無的宗教。曾經形而上學的觀點認為存在者的意義和價值由超感性世界規定,如今超感性世界已然沒有了生命力。如海德格爾口中的那樣,上帝死了后,理性也死了。舊文化的體系已經不復存在,新文化體系的曙光也不曾出現。失去了上帝的號召,這個世界里的人們為所欲為。在沒有理性的制約下,所有瘋狂的行為都不約而至,世界末日似乎快要狂風暴雨般襲來??只?、痛苦、絕望彌漫著20世紀的西方社會。虛無主義意味著傳統價值的崩潰。人們在沒有上帝的世界里迷茫地尋找活下去的理由。

三 苦難意識與虛無主義

一定的思想通常是和一定的藝術手法聯系在一起。濃重的虛無主義因素存在著海明威的創作思想中,因此海明威的作品主題最為顯著的就是虛空。但海明威的虛空并不是放棄,妥協。而是盡管在所有的一切都變得虛無而沒有意義時,人們依然會再去尋找新的心靈慰藉,絕不屈服于現實的殘酷。就像在《老人與?!分?,虛無主義在苦難意識方面就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其小說里既有現實生活給予的苦難,也有為追尋難以實現的夢想而導致的苦難。首先桑提亞哥為我們呈現了十分艱難的生存環境,他常年在哈瓦那海域捕魚。他的妻子離他而去,只留下一張照片,這是唯一的遺物,這本該是被拿來時刻懷戀的,可他卻沒有。他覺得人既然已經逝去,又何須再徒添凄涼。本來有一個叫曼諾林的孩子和他為伴的,孩子特別地愛他,尊重他,在他出去打魚空手而歸時,孩子十分心疼他,可是命運總是會使盡所有的手段捉弄他。在他一次次地打不到魚后,曼諾林的父母嫌棄老漁夫的背運而讓孩子離開了他。于是他又再次只能和孤獨相伴。孩子離開他去打魚,竟然在三天后就有了收獲。這無疑又是命運對老漁夫的一種嘲弄。但是他并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他得繼續與命運抗爭。雖然海上捕魚的歷程消瘦了他的面容,添上了腮幫上的斑,留下了滿手深深淺淺的疤痕。但這是他為了反抗生活給予他無止無盡折磨的見證。在為了生存而于大自然抗爭中,一張桌子,一張床,一張椅子和些許捕魚工具已是他的全部。然而正是這樣自身條件的匱乏促進了虛無主義的彰顯。其次就是桑提哥亞因欲望而導致的苦難,在八十四天的等待之后,大馬林魚的出現激起了他欲望的追逐,捕獲一條大魚成了他自我價值實現的證明。是對其他的老漁夫因他的背運而嘲笑他的擺脫。但是最后他用盡了所有的努力也還是失敗??嚯y使奮斗變成了虛無的斗爭。

四 死亡意識與虛無主義

佛家有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币磺心芤姷降暮鸵姴坏降亩际翘摕o縹緲的幻想。正如薩特認為的那世界上的任何東西都不是真實的,世界,時間,生命都是虛無的,只有存在是僅有的真實。人生從來都是一個未知數,人所面臨的一切都只是一場虛無。所以注定死亡是存在的唯一歸屬。因此死亡與虛無是息息相關的,死亡是掙脫虛無的途徑,也是最大的虛無?!独先伺c?!愤@篇敘事小說蘊含的深層哲理有生與死,拯救和希望,追求和藝術的并行。大馬林魚被海明威賦予了死亡意識,通過給魚的“表白”:“魚,我非常愛你,非常尊重你?!焙C魍X得馬林魚是龐大且漂亮的。他愿意給它所有的愛,于是他賦予馬林魚與老漁夫的搏斗機會,可是馬林魚卻逃不開死亡的命運。這里,我們看出了海明威的死亡意識,他認為任何美好或者不美好的事物都會走上死亡的道路,只是唯有經過一番的抗爭和努力過后的死亡才能迸發出燦爛奪目的火光,因此死亡才會變得有意義。他這種對死亡的態度正是尼采“超人”的別樣體現,也是實用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具體表現。

飽受疼痛和饑餓的桑提哥亞,在大海上幾日幾夜的斗爭。結束了大馬林魚的生命,雖然對作者而言,大馬魚的死亡是一個意料之中的結果,可是他同時也認為那是一種美麗的死亡。他在平靜之中又摻雜了些許憂郁情緒。曾經與老漁夫進行殊死捕斗的大馬林魚如今不過是一副長長的脊骨,別人眼中等待著潮水來沖退的垃圾。盡管海明威一直能淡定自若地看待死亡,但是憂郁卻一直深藏在他的潛意識里。這和他地生活經歷是緊密相連的,也是時代所影響的。在戰爭的環境里,他們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傳統意識,陷入了無窮無盡的失落與迷茫中。于是他們認為生與死不過是夢一場,生不過是垂死之際掙扎的意義,虛無是死的重要體現,死又是虛無的解脫手段。

五 虛無主義與荒誕意識

在宗教學,神學和文化學互相滲透的時代,荒誕具有復雜廣泛的特征,極其不具真實。然而荒誕意識的產生前提是對生存目的的探究追問,在自我追問下得不出肯定答案又不能做出否定性的結論而采取的懸擱態度。當人們最后得到的結論完全是否定的時候,人們就會感到絕望而非荒誕,因為真正具有荒誕感的人是游離在希望和失望之間的,被這兩種或許都不存在的可能性痛苦的折磨著。無法采取具體的行動來拯救自己于水深火熱之中。尤奈斯庫認為,荒誕是缺乏意義的表現,人與自己的宗教根基隔絕后,就會手足無措,他的所有行為都會顯得毫無意義,且荒誕且無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經歷帶給海明威人生的荒誕感以及痛苦在他的作品中多有反映。在《老人與?!分?,古老而又常新的人與命運的分離被敘寫得十分生動。老人在瀕臨絕望之際等來了好運。撞到難得一見的大馬林魚,在激烈的苦戰之后,制服并擒獲了巨魚。正在這令人興奮的時刻,故事情節發生了急劇的變化。馬林魚的血腥引來一群鯊魚。再次把桑提哥亞推入危險的境地。在它們的輪番掠奪下,原本巨大的馬林魚僅僅剩下骨架。老漁夫只能徒勞無功地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住處,只能去夢里尋求安慰,這樣的故事結局是讓人哀痛的。這是生命反復無常的本質,是不幸的人生。人與生命的斗爭顯得多么的荒誕與虛無。同時《老人與?!返膶懽餍问揭卜从吵鋈伺c世界分離的荒誕感。大海是這篇小說的主要活動場所,老人一直在海上自言自語,大海始終不給予他任何回答,從來都是無動于衷,這是不應該的,于是人與世界的交流是不成功的,這也是人與世界分離的表現,老人從來都是孤獨的,在拼搏中他呼喊過小孩,可是小孩早已被命運帶離了他的身邊。他和鳥說過話,卻也不曾得到過回應。海域的一切就是他的所有,可是他卻成不了他們的一切,無法擁有他們。此時的任何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仿佛這個世界只剩他一個人,也仿佛他不屬于這個世界?;蛟S這個世界也從來沒有存在過。桑提哥亞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是那個時代,大眾的孤獨,失去上帝庇佑的他們無所依靠,獨自掙扎彷徨,在孤獨中爆發,也在孤獨中滅亡。然后,在物質文明的追尋下走進了荒誕的世界,造成了人類精神的虛無感,緊迫感和與命運抗爭無望的挫敗感。

苦難、死亡、荒誕與虛無是對《老人與?!返纳顚咏庾x,這幾個畫面呈現了海明威對人生認識的圖景。海明威這位偉大作家在《老人與?!返男≌f中,通過主人公桑提哥亞最終的失敗,折射出了20世紀人類生存的艱難和命運窘迫。自然的不可挑戰的災害,無情的戰爭的迫害,讓那個時代的人們找不到把握命運,和求得生存的安全感。所以倍感孤獨與無助,蒼涼的生活讓他們看不到前行的道路。但是他們卻不能放棄對命運的抗爭,想要活下去就必須得不斷地拼搏。但失敗卻是已然注定的,這種失敗來自于環境的不可抗拒,和惡勢力的強大。

海明威在《老人與?!分谐晒Φ厮茉炝艘粋€剛強、無畏、倔強、自信的老人形象。他勇于挑戰一切的不可能,有對自我的挑戰,與自然的挑戰,與時間和生命的挑戰。同時文中賦予了大鯊魚的是惡人的象征。把老漁夫和大鯊魚這類惡勢力的斗爭,視為對命運的反抗,充分展現了“硬漢”的形象。盡管到故事的最后還是一場虛無,還是被打敗。但恰好也是這種失敗升華了文章的主題,從而使這種虛無主義思想得到了極致的發揮。海明威的作品意義和價值在于通過孤獨、悲傷和掙扎重新審視自身的生存價值。在苦難、死亡和荒誕中,探索挑戰虛無的新方式。

參考文獻:

[1] 陳靜媛:《淺析〈老人與?!抵械奶摕o思想》,《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1年第9期。

[2] 楊李:《論海明威作品中死亡意識的美學內涵》,中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3] 董菊霞:《探究〈老人與?!抵刑摕o主義色彩的運用》,《作家》(下半月),2013年第14期。

(劉長棋,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歐內斯特虛無主義老人與海
閱讀(書香天地)(2021年11期)2021-03-08
《老人與?!纷x后感
《老人與?!放c海明威
泉涓涓而始流
破除虛無主義,夯實文化自信
從虛無主義到教育虛無主義的認識與反思
言論
歷史虛無主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