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略特《荒原》的認知詩學解讀

2015-10-21 16:59崔艷李忠霞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艾略特荒原

崔艷 李忠霞

摘要 作為英美文學歷史上的一位新詩風格的大師級人物,T·S·艾略特被文學界標榜為上世紀的詩學的靈魂人物。他的作品《荒原》,在1922年發表后,被人們認為是現代派詩歌里程碑的存在。對于這樣的一部作品,在學術界的討論從未停止,但對于它的劃時代意義卻是公認的。本文從認知詩學的角度對《荒原》進行了解讀,在這一方面的學術討論,國內并不多。通過認知語言學、認知心理學的角度,讓晦澀難懂的《荒原》,更加容易被讀者理解。

關鍵詞:T·S·艾略特 《荒原》 認知詩學

一 《荒原》中的“碎片化”和“客觀對應物”理論

1 “碎片化”的《荒原》

《荒原》全詩中,“碎片化”很嚴重,這對于讀者來說,在理解上造成了障礙。而且這種碎片化的詩句過于肆意化,將一些連接詞去掉,甚至是一些情節也被忽略。留下的詩句中,只有那些被詩人自己注意記住的場景。對于這類在當時屬于先鋒的詩歌藝術形式,我們從認知語言學的注意觀角度來看,就很容易理解了。詩人在詩句中,留下的那些只引起自己注意的部分,如同“碎片”一般讓人眼花繚亂,卻正是詩人自身的創新和心靈直白?!痘脑分型蝗蛔儞Q的場景,看似沒有任何聯系的意象,甚至是時空的跳躍性,似乎都很平常。從打字機前的女打字員到古代的女王克里奧帕特拉,從混亂的歐洲到極遠的東方等等,讓人們看到了好似亂到沒有章法的詩句。這些難以讓人理解的詩句,卻正是艾略特的詩歌創新所在,也是新一代詩歌理論的開始。艾略特放棄了原有的詩歌邏輯和循規蹈矩的章法,他將大腦中的想象力現實化,變為了新的詩歌邏輯章法,于是“碎片化”產生了。在《荒原》中,詩歌的主題是以現代人們的精神頹廢為內容的,人們的精神頹廢代表著沒有中心點的思想,雜亂的碎片化便基于此。艾略特的《荒原》以現代大都會倫敦作為敘述空間,但詩歌的標題卻又明白無誤地表明了荒野的敘述空間。城市和荒野之間形成了一種空間張力,兩者看似平行沒有交叉,實際上卻相互干涉與參照。精神的荒原是艾略特《荒原》作品的核心,也早就了艾略特在詩歌上的結構形式。讀者在讀到《荒原》時,深處荒原的感覺,仿若親身經歷,這也成為了《荒原》的成功之處。

2 “客觀對應物”理論下的《荒原》

艾略特本人認為自己是一名古典文學家,對于抒情,他更喜歡委婉的,暗示性的?!翱陀^對應物”理論是艾略特詩歌作品的一大特征,他更愿意在作品中,隱藏自己的情感,通過一些對話、典故、比喻隱晦地表達出來。這是艾略特自我情感的意象表達,在認知心理學上可以認為是艾略特個人的情緒化展現。人們在自己情感壓迫抑郁的時候,會把記憶中的不好的場景再現,而對于自己的身邊世界,看待的角度更加負面悲觀。所以,結合艾略特在《荒原》的創作中的心境,可以發現詩句中的場景的合理性了。艾略特在創作時,心情是極度憂郁,甚至帶有一絲絕望的,所以他看待四周的場景只剩下了暗淡的灰色。如此心境下的創作,展現的都是一些不陽光的場面,本是四月艷陽天,春意盎然的時候,在《荒原》中卻是“the cruelest month”,就連孕育著一年新的生命土地都成為了“dead land”,夏天本該帶給人們的火辣激情,也變成了“surprise us”,冬天充滿了快樂和刺激挑戰的滑雪,也只會讓作者感到“frightened”,等等,這樣的詞句在《荒原》中還有很多。本是愉悅的一面,在艾略特的筆下,都成為了厭惡,都是一種內心的折磨。艾略特將自己的情感,融進了這些不好的場景當中,用充滿負面氣息的語言,將自己的苦悶和絕望展現出來。這些美好的事物,變成了行將就木一般的存在,艾略特在這其中,帶入自己的感情,達到了寄托情感的目的,就是客觀對應物的誕生。這些客觀對應物,以載體的形式,幫助讀者建立了自我負面的場景,艾略特的心境得以與讀者心中產生共鳴。

二 《荒原》中的“象似性”

1 “荒原”世界的象似性

在《荒原》中,有很多詩句是對客觀世界的描寫,這里的客觀世界是語言“象似性”的表現,是通過語言模仿的“客觀世界”?!痘脑分械哪莻€場景,通過語言上的對比、省略、重復等形式,使荒原狀態呈現在了讀者面前。在《荒原》中,這種“象似性”體現在了由希望到絕望之間的過渡過程,在一絲的希望中是失望,失望下是美到丑的轉換,最后是絕望。強烈的絕望感油然而生,這種希望到絕望的過程比本就失望到絕望更加折磨人。也許這就是作者艾略特描繪的那個不生不死的荒原吧,也許在以前這也是繁華的所在吧?!盎脑贝淼木褪遣幻篮玫慕^望場所,艾略特將荒原里枯萎的莊稼和長勢良好的蒿草對比,這正是生活中失望和希望,丑和美的代表?!痘脑分械拿篮统?,似乎都不是真的,在《對弈》這章中充滿了艾略特對現代工業“垃圾產品”的厭惡。通過雕刻的美好事物的石柱、畫著廣闊原野的油畫、女子那香料的味道、搖曳的燭火等等,這一切本身在宗教中是美好的代表,但是在現代中卻成為了現代工業的“垃圾產品”。這些用處低劣,丑陋的東西,毀滅了其原有的詩興,這是艾略特對現代人“荒原”世界的表達。

2 《荒原》的表達手法的象似性

在《荒原》中,使用了“省略”的表達手法,人物的語言表達從完整到不完整,到后來的簡略,直至省略。這是艾略特對主人公精神世界的“象似性”表達,展現了人物精神世界的空虛,空虛到了沒有語言表達的地步。讀者從少得可憐的對話描寫中,獲得的信息越來越少,也離人物的空虛世界越來越近了。同時,《荒原》還通過機械重復的句式,展現人物的機械一般的生存狀態。通過句式,表象了現代生活的機械化,是現實生活單調重復生活的“象似性”展現。而重復的使用,還可以看到一種急促的氣氛?!痘脑分腥宋锏膶υ捲絹碓缴?,表示著時間的流逝,話語的重復,主人公簡短的語言,把讀者帶入了一種時間嚴重不足的場景中。這也是對失落的展示,在《火誡》這章中,艾略特兩次寫到了“The nymphs are departed”,這是主人公精神失落的低聲喃語,讓讀者在不覺中也墜入了這種失落當中。

《荒原》中使用了典故描寫,這是艾略特對當前的荒原世界,尋找突破和安慰,在傳統文學中找到了這種慰藉。艾略特在這里和傳統的文化作家在心靈上產生了共鳴,讀者也和艾略特之間的情感達到了一致。在《雷霆的話》這一章中,提到了“Who is the third who walks always beside you?”,有人認為是在暗指人們連耶穌是誰都不知道了。但是艾略特本人對于傳統事物的看待,都是將其放在現實中聯系,誕生出新的事物。那么“the third”是誰?我們認為,第三人應該是意指死亡,讀者在詩句中,似乎也體會到了“死亡”?;脑恰凹炔皇腔畹?,也未曾死”的狀態,著實讓讀者體會到了其中的意蘊。

三 《荒原》中的“原型理論”和“框架理論”

1 《荒原》的“原型理論”

對《荒原》的解讀中,以另一個認知詩學角度思考,從原型理論和框架理論來看待,有更深入的認知詩學解讀?!痘脑芬运脑麻_篇,內容中表達的現在時態是陽春四月,有利于表現出萬物復蘇、再生、繁殖等主題。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荒原》的季節循環時間并不像《女士畫像》一樣清晰可辨,而是模糊的、不確定的。在《荒原》的第一章中,生和死的主題性,富有文學性的表達,顯現了艾略特的現代詩歌的新穎性。例如,上文提到的“四月”、“花開”等,其原型都是美好的事物,而在艾略特的筆下,卻成了“四月是最殘忍的”、“尸首發芽開花了嗎?”如此的語言結構,是艾略特對原型理論的巧妙運用。本是好季節的四月,為何“殘忍”,這正是對現實生活的寫照,“四月”不是人們原本認為的春天原型,而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原型?!盎ㄩ_”代表著欣欣向榮,是新生的原型,但是與“尸首”聯系在一起,又成為了另一種含義?!笆住笔撬劳龅脑?,但在《荒原》中,它成為了“希望”的原型,“花開”的是尸首的邊緣化結果。四月雖然在現實中是富有生命力的,但是在作品卻雖生猶死,成為了“最殘忍的月份”。而瑪麗也為我們講述著冬夏的故事,暮色下的蝙蝠飛向了天邊,因此可以看出,《荒原》中的自然季節時間體系受到重創和破壞,季節功能出現紊亂,繁殖神話與重生的復活行為就很難演繹下去。我們的生活雖然殘忍,但是我們活在希望當中。讀者讀到這里也會內心震動吧,艾略特把原型理論的常規性打破,建立了更有藝術魅力的“荒原”式原型。

2 《荒原》的“框架理論”

在語言學中,“框架理論”引入較晚,在上世紀70年代才開始使用“框架理論”研究文學語言。在認知詩學解讀視角下,分析艾略特時代還沒有存在的“框架”下的《荒原》,更有挑戰性?!翱蚣堋敝傅氖钦J知過程,在《荒原》的第一章中,出現了“葬禮”事件,在“框架理論”中,需要對這個葬禮有一個邏輯性的認知。誰的葬禮,為什么死亡,葬禮什么時候開始,誰會參加。但是艾略特卻沒有在這個框架下展開詩句,卻提出了一個讓人瞠目的事件,“死人可以復活”。這就破壞了整個框架,讀者的認知出現了斷層,艾略特直接寫出了花園里的尸體,有意破壞了讀者的認知框架,建立了新的文學框架。這是艾略特對詩句的高度的凝聚,是對主題的彰顯,再次凸顯了主題?!痘脑分?,對于框架空間的基本空間和焦點空間,采用了忽視的手法,讀者無法在其中找到期待的兩個元素,這是《荒原》空間錯位的表現。這樣的框架特點,是一種新的嘗試,在倫敦的下層生活世界,轉瞬到了歐洲的貴族圈中,又在《圣經》記載的“枯骨之地”轉到了愛爾蘭的海域,最后回到了倫敦橋上??臻g的不斷轉換,在真實虛幻間穿梭,艾略特將文字寫成了電影鏡頭一般,交錯的場景,打破了讀者的常規“框架”認知。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首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詩歌,毫無規律的時空轉換,頻繁之中,是艾略特高度的藝術直覺。

四 結語

對《荒原》進行認知詩學角度的解讀,是基于人類對于世界的情感認知上的,在一定的認知規律上,利用規律的可循性,實現了對讀者不同的心理影響。這樣的語言表達,展現了艾略特高超的文學素養和創新精神,也為隨后的新時代詩歌做出了榜樣。通過認知詩學的解讀,有利于人們對《荒原》進一步的藝術挖掘和文學思索,更有助于人們對《荒原》文學魅力的欣賞。

參考文獻:

[1] 陳慶勛:《艾略特詩歌隱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 郭芳云:《論〈荒原〉的空間詩學內在特征》,《外國文學》,2008年第2期。

[3] Fauconnier,G.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83.

[4] 托·斯·艾略特,趙蘿蕤、張子清等譯:《〈荒原〉T·S·艾略特詩選》,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

[5] 陳陽芳:《鬼子〈被雨淋濕的河〉的認知詩學解讀》,《梧州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

(崔艷,東北農業大學文法學院2013級在讀碩士研究生;李忠霞,東北農業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艾略特荒原
章魚心
荒原童話
如何不寫
如何不寫
在荒原上
三月的風
從“埃文斯”到艾略特
福爾摩斯·銀色馬(下)
艾略特的蜜月
致冬末的荒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