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悲慘世界》談雨果的女性觀

2015-10-21 16:59林麗華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摘要 《悲慘世界》是法國著名文學作家雨果的巨作,講述了生活在法國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社會最底層的人們遭遇的不幸,體現了雨果的人道主義精神。然而,在小說中,女性生活的描寫占據了重要比例,代表人物也很多,每個人的命運和性格大不相同,但她們的悲慘生活卻十分相似,小說將作者雨果對當時社會制度下女性的深切關懷表現得十分透徹。因此,本文從《悲慘世界》對雨果的女性觀進行了具體的闡釋和分析。

關鍵詞:《悲慘的世界》 雨果女性觀

雨果花費了30多年的時間才完成的文學作品,是雨果最重要和最典型的代表作之一,對西方文學界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國內對于《悲慘世界》的研究很多,但是關于作者雨果的女性觀的相關研究卻甚少。所以,本文從年輕美麗、恭順和貞潔三個方面對雨果的女性觀做了具體的闡釋。

一 美麗

《悲慘世界》中對芳汀和四人幫,珂賽特和愛潘妮及芳汀和德納第太太等不同女性形象的描述,可以明確體現出作者雨果對女性評價體系中美麗的關鍵性,雨果幾乎把小說中所有正面形象的女性都描述地很漂亮,芳汀和珂賽特就是典型代表。將女性想象成美麗的女子一直以來都是西方文學的傳統,雨果也延續了這一傳統思想,看起來似乎是傳承,甚至算是一種內在強化。但實際上這種過分渲染對于女性心理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因為過分強調美麗,會使得女性更加注重外貌,甚至為了使自己符合年輕美麗這一要求,逐漸喪失自我判斷能力。小說中的珂賽特在被冉阿讓拯救之前,生活非常地艱難,對于自己的長相也有自知之明,然而,珂賽特對于自己的命運是有一定想法的,至少她懂得用自身的能力來思考??墒窃谝淮闻既坏臋C會下,珂賽特發現自己長得很漂亮后,就開始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梳妝打扮,且一直沉浸在周圍人的贊美中。至此后來的珂賽特除了美麗的外貌和盲從的內心,就一無所有了,當初那些命運意識也不復存在。

當美麗逐漸成為評價女性的標準之后,男性也隨之產生了想要獲得漂亮女性的虛榮心,而漂亮的女性也總是想要以自己的外貌獲得更多男性的喜歡,這就致使女性整日為了變得美麗而大費心思,漸漸忽略了內在修養。不僅如此,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女性對男性的依賴和附屬,逐漸丟失了自我生存的價值和意義。冉阿讓在解救了珂賽特之后,整日讓她呆在房間中,珂賽特只好無聊地梳妝打扮,盡管沒有人欣賞,她依舊享受著打扮的過程。這漸漸使得女性開始過于重視自己的外貌,想要通過外表來獲取婚姻,以此提升社會地位,她們的唯一目標就是通過給男性以感官上的享受,取悅他們。就像珂賽特和馬呂斯的戀愛以及婚姻,除了有冉阿讓的金錢支持,珂賽特只有美麗的外貌,這就造成了她在這場婚姻中始終處于從屬地位。雖然馬呂斯總是說珂賽特是他的心肝寶貝,但實際上,珂賽特就連在儲藏室為冉阿讓爭取一席之地的權利都沒有,即使這樣,珂賽特依舊沒有醒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艱難處境,因為她最關注的只是自己的美麗外貌,她始終以為只要漂亮就能一直吸引馬呂斯的注意力。

造成女性過分注重自己外表的主要原因就是女性在經濟上沒有獨立權,始終附屬在男性身上?!侗瘧K世界》中的芳汀和四人幫的其他三個女性的就是最典型的代表,雨果在小說中描述到了,貧窮和愛俏對漂亮姑娘有著十分嚴重的負面影響,這兩者的存在使得那些美麗的女性逐漸喪失了自我評價的能力,不僅如此,在她們失足之后,人們會落井下石,這些描述進一步表明了作者其實早已發現了美麗和貧窮之間的緊密聯系,即貧窮促使美麗的女性慢慢走上了出賣身體和靈魂的道路,但是雨果并沒有意識到是所謂的美麗促使她們主動放棄了身心,漸漸走進了困境。作者在小說肆意強化四人幫的年輕美麗,以此加強男性和女性對漂亮的渴求,并在小說中明確塑造了一個以美色獲取全面勝利的女性形象,就是珂賽特,這樣的勝利給了許多女性希望,雨果卻沒承想自己的美好愿望將會造成極具毀滅性的嚴重后果。而且,也正是美麗這個評價標準的存在,男性和女性之間竟逐漸形成了一種十分默契的支配和被支配的不平等狀態,如果這種不合理的評價標準一直存在,長期下去男尊女卑的社會格局永遠都無法被改變。雨果的《悲慘世界》不但沒有減緩這個問題的加重速度,反而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推進”作用。

二 恭順

《悲慘世界》中的正面女性人物形象除了年輕美麗,還有一個共性就是恭順,芳汀、珂賽特、修女和女仆都是如此,這種女性對男性的恭順是男女不平等的一種典型表現。而造成女性順從男性的主要原因既有經濟和理論,也有社會習俗和心理等,它們已經形成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相互之間的關系更是密不可分。在經濟上,當時社會女性的追求就是婚姻,家庭主婦,沒有經濟來源,完全依賴于男性,這使得她們的社會地位變得更加低下,更加恭順于男性。芳汀在依靠托洛米埃失敗之后,就轉戰依靠自己的勞動,可是不管她多么努力,依舊無法維持基本的生活,以至于后來對冉阿讓和沙威呈現出一副乞憐的狀態。在家庭和社會中,女性想要自我發展卻到阻礙,主要是由于男女不平等的封建制度造成的。芳汀為了生存,只找到了一份普通女工的工作,這樣的城市生活還算是幸運的。在當時女性的工作基本上都是非常低賤的,報酬更是微不可見,所以始終無法實現經濟上的獨立。

在理論上,男性一直想要確立自己對女性有著決定優勢。而且從古至今不少思想理論家一直堅持尋找能夠證明男尊女卑的有力依據,并希望這種觀念可以深入人心,這樣的理論方式看起來更加恐怖。雨果實際上一直充當著和那些思想理論家一樣的社會角色,只是他的說教始終都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中實現的,并沒有思想理論家那么直觀表面。在《悲慘世界》中,馬呂斯和珂賽特之間有一場非常強大的吸引力,使得珂賽特完全處于本能地完成馬呂斯的安排和愿望。她一直順從著她的丈夫,甚至不需要馬呂斯表明任何的指示,珂賽特都能感受到來自丈夫的壓迫而盲從和恭順于他。珂賽特對丈夫馬呂斯這樣的恭順,她正是雨果極力贊賞的女性人物形象之一,所以說雨果對于男性在理論上占據優越性的理論傳承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在社會習俗上,其中包括宗教和文化兩方面,在西方國家男尊女卑的宗教思想一直被深信不疑,《悲慘世界》中卡汝福對妹妹和表妹的感化是最典型的代表,宗教的光環使得她們完全拜倒在主教下,甚至不惜放棄了自己一生的幸福,成為了卡汝福的女仆。而宗教的權力始終掌控在男性的手中,而且在女性眼中必須遵循的規定,卻是主教可以隨意更改的。在這一切因素的影響下,女性已經逐漸成為了男性所期望的樣子,美麗、恭順、貞潔這些女性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并被當作一種文化常態保留了下來。不論是在藝術上、文學上、語言使用上,還是社會制度和社會教育上,女性都要受到男權的限制,《悲慘世界》中珂賽特的經歷可以看出,作者雨果將這種男尊女卑的畸形文化傳承得淋漓盡致。而在心理上,男權制度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都十分嚴重。女性的自卑和仇視心理幾乎體現在了每一個女人的身上,這樣的思想在男性的描述下,就加深了女性這種相互虐待的心理?!侗瘧K世界》中,卡汝福的妹妹、珂賽特的經歷,再加上芳汀身世揭秘時,引起的維克圖尼安太太的嫉妒,揭示了女性之間相互嫉妒和仇視的心理狀態。雨果在小說中的有一句話意味深長,“女子寬宏大量的一種表現,就是退讓順從”,其將雨果的恭順女性觀念體現得十分透徹。

三 貞潔

貞潔是雨果自己小說中女主角的特定和必備品質,雨果在小說中特別強調了女性對貞潔的意識,有著一定的說教性質。貞潔觀念實際上對于女性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因為它只是單純地針對女性,卻與男性無關,就像是男人自律是高尚的品德,而女性自律就是理所應該,這樣的雙重標準是很不公平的。對于雨果來說,貞潔是一種不可及的夢想,帶有明顯的幻想性。雨果同時還宣揚了與貞潔相關的母性,對貞潔和母性的全力渲染,必定會導致產生諸多惡劣的后果。

過分地強調和重視貞潔觀念一直都是不夠人性化的,其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性,實際上一些女性主義者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存在,也已經嘗試從理論上進行揭露和剖析了。但是在西方國家存在著一大經典思想,即將異性之間的愛情看作是一場會致命的厄運,甚至被認為是人和家禽、獸類的不倫理結合。在中世紀的時候,有一種非常堅定的信仰,就是帶有性成分的愛情本身就是一種難以被社會接受的罪孽。在《悲慘世界》中,珂賽特和馬呂斯的愛情實際上是作者雨果的想象,他將珂賽特和馬呂斯的約會安排在了一個非常安靜隱秘的花園中。但是在描述了他們之間的初吻之后,卻又改變了自己的態度,開始強調他們的愛情是多么的純潔、干凈,在這一次接吻后,珂賽特和馬呂斯就定了終身。雨果在《悲慘世界》中的描述,十分貼切地描寫出了貞潔,而這樣描述下的貞潔或多或少都會讓人產生巨大的懷疑,然而雨果始終堅持貞潔的心理表現的也十分明確。這樣過于極端化的強調,其實是有一定根源的,在古代的宗教神話中,女性的性功能一直被視為是不純潔、不干凈的,這樣的思想觀念經過長久的歷史發展早已逐漸深入人心,牢不可動。而文學在女性性功能的惡意表現上也有著很大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對女性發生性行為即是女人淫蕩的擴大描寫,從而造就了一種女人似乎天生就很淫蕩,不守婦道的現象,當然雨果在這一思想觀念的繼承上可以說是功不可沒。這樣無疑就直接造成了女性之間的相互怨恨和嫉妒,在小說中辛樸利思本來對芳汀充滿了鄙夷和嫉恨,后來在了解了她的真實身世之后態度開始有所改善。

和貞潔相關的就是母性了,在《悲慘世界》中母性是雨果一直都比較推崇的優秀品質,但是事實上,在雨果的描述中母性一直很難被具體界定,但是其中心思想卻是,不論在怎樣的情況下,女性都有成為母親的權利和義務,也都有養育孩子的責任。芳汀就是這樣的一個母親,就連德納第大娘也因為母性得到了贊美。芳汀如果不是在偶然的情況下懷孕,那她的命運也就不會這么悲慘,而托洛米埃的不負責任是直接將芳汀推向深淵的主要因素。從女性的角度來看,女人應該有掌握自己身體和靈魂的權利,也有選擇生育的權利,而孩子就意味著對母親自由的約束,所以想要改變女性的社會地位,就必須擁有做母親的權利。其實,雨果對貞潔和母性觀念產生了一些歪曲,但是卻在女性讀者中起到了很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延緩了婦女解放運動的進程。

四 結語

《悲慘世界》是雨果的一部偉大著作,從出版至今受到不同時代的影響,分析和解讀也各不相同。從女性主義方向進行研究分析,可以發現,《悲慘世界》是一部人道主義的文學著作,主要是因為雨果沒有從女性本身對女性進行關注和探究,而是以傳統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實為延續點,表達了作者自己主觀上的同情和美好化,這就使得作品表面上的人道主義不再十分明顯。但是實際上,《悲慘世界》是作者雨果的一部最能表現人道主義精神的文學作品,其中明確表現了雨果年輕美麗、恭順和貞潔的理想女性觀。

參考文獻:

[1] 萬春:《〈悲慘世界〉:對社會與人生的人道主義關懷》,《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2] 吳小英:《試析〈悲慘世界〉的敘事特色》,《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3] 陳鵬:《〈悲慘世界〉中的溫暖靈魂——冉·阿讓形象解析》,《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第7期。

[4] 王慧華:《父愛如山——〈悲慘世界〉的另一種讀解》,《考試周刊》,2013年第A4期。

(林麗華,贛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