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克多·雨果作品中的建筑藝術

2015-10-21 16:59柴冒臣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建筑藝術維克多雨果

摘要 維克多·雨果是法國著名作家,可謂著作等身,有很多傳世不朽之作?!栋屠枋ツ冈骸肥瞧渲凶钣写硇缘囊徊?,并被改編成電影、音樂劇搬上銀幕。雨果一生鐘愛建筑藝術,并把建筑藝術融入到了他的文學作品中?!栋屠枋ツ冈骸分薪ㄖ囆g的描寫貫穿始終,不同角度的建筑描寫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

關鍵詞:維克多·雨果 建筑藝術 文學

建筑師建造的亭臺樓閣,是蕓蕓眾生的棲身之所;文學家營造的大千世界,是普羅眾生的神往之地。雖然建筑和文學屬于不同的學科,可是從美學角度以及歷史的發展規律來看,兩者又是相輔相承,互相聯系的。建筑給文學以靈感,文學給建筑以啟迪。在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中,有大量的關于建筑藝術的描寫。建筑可以成為文學作品的背景、對象和貫穿全文的線索?!都t樓夢》帶我們走進了盡顯官邸園林風采的大觀園;《金閣寺》向我們細致地展現了金碧輝煌的寺院廟宇;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則向我們描繪出了經典的法國哥特式建筑。這些故事里跌宕起伏的情節,命運各異的人物都與建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一 雨果與建筑藝術

維克多·雨果生活的18世紀,是新古典主義建筑的主要時期。當時復古思潮正深刻地影響著建筑藝術,其中哥特式建筑再次風靡歐洲,尤其是在法國最為盛行。哥特式建筑的特點是高大而復雜,它往往以尖尖的拱門來代替羅馬古典建筑的半圓形拱門,厚厚的墻壁上面有無數條垂直的線和扶壁,門和窗都是尖劵形的,最上面是一個或多個尖頂,還有許多彩色的玻璃和高大的浮雕,使得建筑遠觀高大威嚴,近看輕巧玲瓏,光彩鮮艷,充滿神秘的美感。其中巴黎圣母院更是哥特式建筑的經典,被譽為最美的哥特式教堂之一。

在這種歷史文化背景下成長并開展創作的雨果,在其作品中建筑藝術是經常會出現的主題之一,并且他對建筑藝術的鐘愛更是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他一生的文學作品中。維克多·雨果生于貝藏松,法國東部的一座歷史名城。父親是拿破侖麾下的一位將軍,母親是個天主教徒,?;手髁x者。雨果自幼跟隨父親輾轉各國,游歷各地,旅途中欣賞到了不同風格的建筑,因此在雨果的少年時期就開始對建筑藝術,尤其是哥特式建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隨母親定居在斐揚派修道院舊址的一處屋舍,在此他度過了童年里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在其后來的回憶中如此寫道:“在頭發蓬松的童年時代,我記得我有三個老師:母親、神父和一座幽靜的花園?!毕募臼怯旯钕矏鄣某鲇渭竟?,他游歷了布列塔尼、諾曼底、香檳地區、萊茵河、羅納河兩岸、比利時、瑞士和西班牙。這些豐富的旅途經歷和所見的自然風光,人文建筑都成為了他日后創作的源泉。在游歷過程中所寫的信件都收錄在散文集《萊茵河》中。在《萊茵河》中,雨果把自己描寫成一名“古董商”,通過他來解讀羅馬時期銘文的含義,來測量建筑之間的距離。雨果曾表示過,就興趣愛好而言,他想做一名考古學家,那樣他就可以追尋建筑中的點滴故事,品味建筑中的藝術之美。這些非凡而豐富的經歷給雨果文學創作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雨果為保護建筑,發表了《有關法國文物建筑的摧毀》和《向拆房者宣戰》兩篇文章,呼吁保護法國古典建筑藝術。在其中一篇中指出:“我抨擊了近年來在法國各地對文物建筑的摧毀,并承諾日后將在有關和無關的各種場合不斷地回到這個題目上來?!庇纱丝梢?,建筑藝術的氣息一直存在于他的作品中也是必然的了。

二 建筑藝術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表現

在《巴黎圣母院》這部小說中,不僅每個人物都有豐富立體的形象、豐滿鮮明的個性,就連建筑雨果也給予了生機,帶著作者的愛恨。雨果把原本沒有生命的冰冷無情之物,融入了血液,注入了靈魂,這一切都是由各色人物的登場來實現的。所以,人物也就成了建筑與文學的契合點。有人評價《巴黎圣母院》說,他就像自己在素描中一樣,他賦予毫無生命的東西以情感,城市、教堂甚至是絞刑架。

人創造了建筑,建筑又反過來創造人,這就是人與建筑之間的關系??ㄎ髂?,這部作品中最典型的人物。因為長相丑陋,身體殘疾,從小被遺棄,副主教收留了他,之后便生活在這大教堂中。這大教堂不僅是他的庇護所,也是他的養育者。由于經常被人嘲笑,所以思想上與外界排斥,導致他的性格偏激野蠻,但是這像媽媽一樣的大教堂滿足了他對社會對自然的需要?!八查L久地和他們談心。他有時一連幾個鐘頭去蹲在一座雕像跟前,寂寞地同它說著話。在這種時刻,假若突然有什么人走來,他便像一個唱夜曲唱得入迷的情人似的飛快地逃開?!贝蠼烫檬强ㄎ髂嗌畹娜?,也是這個可憐人的媽媽、親人、朋友、情人。隨著他的長大,他的性格、相貌、舉止也跟這大教堂融為一體,成了圣母院的一部分。因此,雨果也這樣描述:“就這樣,他適應著那座教堂而逐漸發育成長。他在教堂里生活,在教堂里睡覺,幾乎從不走出教堂一步。他每時每刻都受到它神秘的影響,以至于他竟變得同那座教堂十分的相像,他把自己鑲嵌在教堂里,使自己變成了教堂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笨墒请S著故事情節的推進,卡西莫多對大教堂的感情也發生了改變。最初熱衷于敲鐘,但是隨著女主角在他生活中的出現和步步靠近,最后他把敲鐘僅以敷衍應付的態度來對待,大教堂已不是卡西莫多的全部。

和卡西莫多一樣生活在大教堂還有副主教克洛德。他自幼受到宗教的影響,思想禁錮,就像他被“囚禁”在這大教堂里一樣,但是他對大教堂也是無比的熱愛。他的熱愛和卡西莫多的是完全不同的層次,他醉心于圣母院各處設計裝飾的寓意、門面上各種雕塑下面暗藏著的象征、彩色玻璃上繪畫的內在含義,同時他又在這大教堂自己的閣樓小屋中研究煉金術,屋子里煙霧繚繞,天花板上吊著的動物的骨架、骸骨、羊皮卷、藥水瓶。他在卡西莫多心中就是主人、是個善良的人,因為是副主教收養了自己,并且教自己說話、讀書。隨著女主角愛斯梅拉達的出現,副主教原本平靜的生活也變得不平靜了。他也向往著美好的情感,只是和這一直生活在威嚴封閉的大教堂里的身軀一樣,他的思想也完全被禁錮在這宗教之中。其實這樣的固守是一種扭曲的狀態,導致了心理的畸形,他愛上了愛斯梅拉達,然而卻不能有任何表達??匆娕鹘菒凵狭藙e人,他又想盡辦法去阻撓,這一來一回的曲折之后,寫在大教堂墻壁上的希臘字母(ANARKH)“命運”就成為了他的歸宿。最后,他被自己撫養長大的對他言聽計從的卡西莫多推向了圣母院的深淵,粉身碎骨。

這兩個生活在大教堂并以大教堂為全部的人,他們的成長、戀愛、死亡都在這里。每一次情感爆發,都在大教堂里碰撞;每一次生命軌跡中最為重要的標記點出現的時候,也都由他們最初無比熱愛的大教堂的見證。大教堂是兩個人靈魂的載體,大教堂也成為了貫穿小說始終的主線。

三 建筑藝術在雨果作品中出現的作用

首先,小說中的建筑為人物提供了活動的場所,并且通過這些場所風格的描寫來渲染故事發生發展的氛圍。在《巴黎圣母院》中多次出現哥特式建筑,例如法院大廳、廣場、住宅、廣場上的絞刑臺等。在中世紀,哥特式建筑總給人以神秘的氣息。對于許多不識字的信教徒來說,哥特式建筑中的彩色玻璃畫、雕塑、繪畫以及整個建筑渾然天成的細節裝飾都能啟迪人們對真理的認知,是一種形象化的“圣經”,無不流露出神秘的色彩。

其次,建筑成為小說的敘述角度之一。雨果對建筑的熱衷也豐富了他在創作中有關建筑的詞匯。就連描繪“窗”作者也會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表述,其中有 “窗洞”、“圓花窗”、“窗架”、“窗框”、“天窗”等等。每一次重要人物的出場以及情節的推進,作者都是透過“窗”來展現的。相貌怪誕,面孔扭曲的卡西莫多的第一次出場就是透過一扇“花瓣格子窗”來呈現的。從名字我們也能體會得到“花瓣格子窗”的細致美麗之處,同卡西莫多的面孔形成鮮明對比,這真的是絕妙之筆。愛斯梅拉達出場也是一樣的,大廳里的人都沖到了窗口來看她跳舞,“窗”又成為了人物出現的小舞臺??寺宓碌摹按啊崩锿高^的紅光,時斷時續,顯得神秘難猜,也能看出他那冠冕堂皇面目下的一絲陰暗。因此,建筑就是故事發展的一個敘事點,它就像是電影中的特寫鏡頭一樣推進,細看。

再次,這些建筑的描寫和人物的語言也是表達作者自己的一種方式,雨果曾表達過,他喜歡的是哥特式建筑,而不是中世紀。其實小說中卡西莫多和克洛德對大教堂的鐘愛,也是作者對大教堂的鐘愛。他為寫這部小說曾多次造訪巴黎圣母院,并且從多角度來觀察它。也正是圣母院厚厚墻壁上的希臘字母(ANARKH)“命運”給了他以靈感。雨果也通過人物之口來表達自己的心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克洛德的那兩句“這個將毀滅那個”“書籍毀滅建筑”。作者就曾表達過自己的擔憂,他認為時間對建筑造成的損壞是很小的,而最重要的是人為的損壞。

四 雨果的文學作品賦予欣賞建筑藝術新視角

雨果的文學作品中,書籍和建筑藝術看似對立的,是一個殺死另一個,水火不容,其實不然。他的作品將文學與建筑藝術有機結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造就了很多文學與建筑藝術共生的經典絕倫之作。建筑藝術在他的文學作品中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是展開情節的窗口,是表達內心的情愫所在。并且雨果的文學作品又給讀者和觀眾以新的角度、新的觀點來欣賞建筑,提升了建筑本身的內涵深韻。建筑是刻在石頭上的藝術,它所展現的是多方面的技藝和藝術形式,而文學又是一種印刷于書本之上,雕刻于讀者心靈之中的藝術形式,所以,雖然它們屬于不同的科學門類,但都是文化的載體。

曾經我們欣賞建筑藝術的角度是平面的,大多數只看到了建筑的外形輪廓,贊嘆它非凡的技巧。不會通過不同的年代、身份、心境來體會這些建筑的獨到設計之處,也不會帶有感情的去和建筑交流??墒怯旯膶W作品中的人物帶我們從多個視角欣賞到了這些。我們寄居在這些人物的靈魂里,以他們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建筑,欣賞它們的藝術。所以說,這些出現在雨果文學作品當中的建筑成為人們競相游覽之處,當然我們也是帶著像(ANARHK)“命運”這樣的思緒去欣賞的。

五 結語

維克多·雨果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矗立在書本之上的《巴黎圣母院》,我們看見的不但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和其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而且通過雨果在其中多角度的建筑藝術的描寫,領略到了不一樣的圣母院,看到了圣母院之所以被稱之經典的威嚴高大,也看到了它有血有肉與卡西莫多、克洛德、愛斯梅拉達共同上演的一幕幕悲歡離合的精彩。這每一幕的精彩都是在圣母院的見證之下完成的,它使我們對于哥特式建筑的理解更加豐富立體起來。文學巨匠雨果靈活而巧妙地把文學與建筑藝術結合在一起,讓我們感嘆其妙不可言。

注: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廳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普通高校三元制嵌入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牡丹江市社會科學課題項目《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外語學習能力分析》。

參考文獻:

[1] [法]維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

[2] [法]安德烈·莫洛亞:《雨果傳》,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

[3] 陸樓法、陸憶征:《驚濤駭浪中的浪漫詩章:雨果傳》,世界圖書出版公司上海分公司,1994年版。

[4] 張永和:《作文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版。

[5] [英]羅賓·米德爾頓、戴維·沃特金:《新古典主義與世紀建筑》,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年版。

(柴冒臣,牡丹江師范學院應用英語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建筑藝術維克多雨果
借塊海獺的小石頭
相信目已
雨果剃發
小不點維克多
論湘西侗族傳統建筑風格及其保護
故宮乾隆花園的建筑藝術特征
論建筑藝術的美學內涵
瑤山寶鏡何家大院古民居的保護與發展
雨果的“謊言”
雨果的“謊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