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饑餓的女兒》到《好兒女花》

2015-10-21 16:59王璐王更月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饑餓母愛母親

王璐 王更月

摘要 從《饑餓的女兒》到《好兒女花》,母親因非婚生的“我”和子虛烏有的男女“私情”,成為“壞女人”,受盡世人的鄙視與欺辱。虹影以女兒的敘述視角,書寫社會歷史環境和生活重壓如何把一個曾經美麗、叛逆、向往愛情和美好婚姻的女性,變成丑陋、粗俗、冷漠而毫無溫情的母親的形象,蘊含著作者對母親的深刻理解、熱愛、思念和敬重,以及對世俗偏見的深刻質疑和否定。

關鍵詞:母親 母愛 饑餓 壞女人 責任與擔當

在老一輩女作家筆下,母親的形象基本上都是完美而無瑕疵的,母愛也是溫暖偉大的。冰心可以說是母愛的歌者,她對母親有一種宗教般的熱愛和崇敬的情懷:“母親呵!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冰心《往事》)“造物者—— /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 只容有一次極樂的應許。/ 我要至誠的求著:/ “我在母親的懷里,母親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冰心《春水》)冰心筆下的母親是慈愛、善良、有知識、有教養的,“是一個典型的賢妻良母”“是丈夫和子女的匡護者”。(冰心《我的母親》)在丁玲的筆下,“母親是一個自食其力的知識分子,一個具有民主思想、向往革命、熱情教學的教育工作者?!蓖瑫r也是“一個堅強、熱情、吃苦、勤奮、努力而又豁達的婦女,是一個偉大的母親?!保ǘ×帷赌赣H的生平》)

而在當代作家虹影的作品中,母親的形象卻是倍受質疑和否定的。母親不僅是道德邊緣的個體,受盡世俗的侮辱和損害,母愛也是復雜、冷漠的,甚至是被壓抑和扭曲的。

虹影在其第一部自傳體長篇小說《饑餓的女兒》中用大量的筆墨塑造了母親的形象。小說是以非婚生女兒六六的回憶視角進行創作的,母親的形象不再是偉大的,也不再是冰心筆下始終溫柔、微笑著的母親,母愛也不是溫暖、體貼的,而“我”也極為厭惡母親,討厭她的冷漠和粗俗。

“她住在廠里女工集體宿舍,周末才回家?;丶彝ǔ3酝觑埖诡^就睡。哪怕我討好她,給她端去洗臉水,她也沒好聲好氣。卷起她的衣服擦背,她左右肩膀抬杠子生起肉皰,像駱駝背,兩頭高,中間低,正好穩當放杠子。擦到正面,乳房如兩個干癟的布袋垂掛在胸前,無用該扔掉的皮疊在肚子上。等不到我重新擰一把毛巾,她就躺在床上睡著了。她的右手垂落在床頭,雙腿不雅觀地張開。房間里響著她的鼾聲,跟豬一樣,還流口水?!?/p>

在虹影的筆下,母女關系不僅不是溫馨、美好的,反而是充滿冷漠和厭惡的;母親的形象也不是慈愛、寬厚的,而是粗俗和丑陋的。從敘述心態上,“我”是卑微的,但渴望母愛——“哪怕我討好她”“她也沒好聲好氣”;從敘述語言上,“我”對母親又缺乏敬意——“雙腿不雅觀地張開”“跟豬一樣,還流口水”。母親對“我”“沒好聲好氣”,“我”對母親也充滿仇視與厭惡,這就是《饑餓的女兒》所呈現的扭曲的母女關系圖??梢哉f虹影不僅顛覆了老一輩女作家筆下的母女關系,也徹底顛覆了“圣母”的形象。她筆下的母親形象既沒有冰心、丁玲筆下的母親那樣令人尊敬和愛戴,作為女兒的“我”也沒有當代作家張潔(《世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無字》)、陳染(《與往事干杯》《私人生活》《破開》)那樣具有強烈的戀母情結。

而虹影筆下這種扭曲的母女關系掩蓋的事實真相卻是母親對“我”的摯愛;而“我”的存在卻又是母親違背倫理道德的罪證。虹影以自傳的方式大膽地揭開了道德的面紗,還原了母親的世俗真相。母親在少女時曾是美麗、叛逆、不安于命運、敢于與命運抗爭的女子。她因逃婚從鄉下來到重慶當了女工,在拒絕工頭兒凌辱而遭受毒打時,她的倔強和美貌又被一個袍哥頭兒相中,被袍哥救下與袍哥結婚生下大姐,后因袍哥勾引另外的女子、還動手打罵母親,嫌棄母親生養的是女兒,母親憤然離開了袍哥。在獨自帶著大姐靠打工維持生計時,母親的個性和堅強又吸引了當船工的父親,于是又與父親結婚生下兩個姐姐和兩個哥哥。母親坎坷曲折的人生經歷表明,她不僅是敢于挑戰傳統、反抗世俗的,她同時也是堅貞、剛烈的,她敢于反抗強暴、“拒絕工頭兒凌辱”;又是敢愛敢恨的,她敢于與袍哥結婚又敢于從袍哥那里逃婚;母親又是獨立而有尊嚴的,在袍哥的暴力面前她沒有逆來順受、委曲求全,把自己的人生依附于袍哥??梢哉f母親是一個勇于沖破世俗帷帳追求人生幸福的女人,也是一個真正遵從人的品性生存的女人。按照現代社會對人的評價標準,母親無疑是一個有獨立意識不依附他人、自尊自強、值得尊敬和肯定的人。

但是,“我”的非法出生卻使母親的人格和尊嚴跌入世俗的谷底。在東西方文明傳統中,一個女人最大的劣跡莫過于與人私通。在猶太教經典《圣經》中,如果一個新娘不是處女,就要被石頭砸死,因為她背叛了她的父親,在父親的鼻子底下行了淫亂;如果已婚婦女通奸,她就會受到神的裁判。各民族都有一整套關于女性觸犯性道德規范的懲罰。在傳統的中國,對淫亂女性的懲罰手段更多,用火燒死,放進豬籠里沉塘,被游街示眾,等等,受盡肉體與精神的折磨。而母親就是觸犯了這樣的道德戒律,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生下了“我”——在那個大饑荒的年代,父親因為眼疾住進了醫院,母親出外做臨時工又傷了腳,就在家庭經濟失去來源的情況下,“我”的親生父親小孫幫助母親度過了艱難,并與母親相愛生下了“我”,母親因此成了一個罪人,大姐因此看不起母親、父親也因此打了母親?!霸谌藗兊难劾锬赣H成了一個壞女人:不僅和人私通,竟然搞大了肚子,還敢生孽種?!?/p>

“ 市政府正在搞‘共產主義新風尚運動,這個貧民區風尚實在不夠共產主義,是重點整治區。于是,居委會半慫恿半逼迫父親到法院去告小孫,告他犯了誘奸婦女破壞家庭罪,犯了破壞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法?!?/p>

而事實上在羅素看來,“傳統道德歪曲了通奸的心理,它認為,在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國家中,若對一個人有了愛情,那就不可能同時再對另一個人有真正的愛情了。所有的人都知道事實并非如此,但是由于嫉妒的影響,所有的人都根據這一偽理論,而把一件極微小的事造成了一件極大的事?!?母親因此被告上法庭,但在法庭上,面對道德的審判和輿論的譴責,母親把所有的過錯和罪責都攬在自己的身上。她否認小孫誘奸的罪名,說是她的錯,是她一個人的責任,要判罪也是她一個人的事,和小孫沒有關系。

母親完全可以不這樣做,從而減輕自己的罪責或維持表面的名聲。但母親的個性選擇卻是不僅生下了“我”,又承擔了一切“罪責”。但如果母親義無反顧地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與父親離婚,選擇小孫,逃離世俗的口水,給“我”和她一個合法的生存環境,那么母親的人生以及“我”的人生無疑將會被改寫??墒悄赣H的悲劇卻在于她并非是一個自私自利之人,在她的心中有高于個人幸福的母愛和責任。母親沒有選擇與父親離婚,她離不開五個孩子,父親因為眼疾已失去工作能力,她必須留在這個家里??伤@個家,就意味著失去小孫,也不能讓小孫見孩子,這也是她不忍心的。母親盡管很為難、很矛盾、也很痛苦,最終卻沒有選擇離開;可她卻因此而“心里一直很虛,她對我們家其他的孩子都總是采取一種卑微的姿態,把一腔委屈和悲痛留給自己?!?母親從此壓抑了對“我”的愛,總是以冷漠苛刻待“我”,對其他的孩子反倒退讓和寬容。母親完全可以逃離這個使她卑微、喪失人格尊嚴的生活環境,可她卻選擇了付出與承擔——從此,女人的非法、女人的不軌就牢牢釘在她人生的恥辱柱上——世人再也沒有饒恕過母親。

在道德視域中,母親因不軌而非法,但面對生活的艱難她卻選擇責任與擔當。西方女性主義認為女人是“形成”的,母親的形象即是在這世俗的欺壓與生存的磨難中“形成”的——母親一面在世人的口水中忍受精神的煎熬,一面不得不一個人承擔起養家糊口的重任。她在外面做臨時工,“靠著一根扁擔兩根繩子,干體力活兒掙錢養活這個家?!?在工地上,她“汗流浹背,和男人一樣吼著號子,邁著一樣的步子,抬筑地基的條石和修船的大鋼板。她有一次落到江里,差點連命都搭上了,人工呼吸急救,倒出一肚子臟臭的江水?!?做了十多年苦力后,“心臟病,貧血轉高血壓,風濕關節炎,腰傷,一身都是病?!?/p>

母親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和養父,不僅勞累、多病,而且生活的艱辛也銷蝕掉了她曾經有過的倔強、叛逆和美麗。從“我”記事起就沒見過母親漂亮過,她總是疲憊不堪,累得佝僂的身體,瘦骨嶙峋。

“我看著她一步一步變成現在這么個一身病痛的女人,壞牙,補牙,牙齒掉得差不多。眼泡浮腫,眼睛混濁無神,瞇成一條縫,她透過這縫看人,總認錯人。她頭發稀疏,枯草般理不順,一個勁掉,幾天不見便多了一縷白發,經??垌敔€草帽才能遮住。她的身體好像被重物壓得漸漸變矮,因為駝背,更顯得短而臃腫,上重下輕。走路一瘸一拐,像有鉛墊在鞋底。因為下力太重,母親的腿逐漸變粗,腳趾張開,腳掌踩著尖石碴也不會流血,長年泡在泥水中,濕氣使她深受其苦?!?/p>

生活的苦難與艱辛,使母親曾讓工頭兒著迷、讓袍哥心動的美貌再也不見了。母親不僅失去了曾經的美麗,也失去了與小孫之間的那份美好的愛情,但她一直沒有放棄和堅守的卻是人的道義、責任和承擔的精神;或者也可以說,她正是為了這份人格的堅守而失去了一個女人曾經的美麗,放棄了自己一直向往和追尋的美好的愛情。虹影對六六母親這位生活在精神煉獄之中,因苦難而丑陋、因磨難而粗俗甚至令人厭惡的形象的塑造,不僅突出了母親的堅忍、頑強,也于苦難中呈現了她的平凡、偉大,以及自我犧牲的精神和品格,更突出了傳統世俗對人性的冷酷、戕害。

18歲那年,“我”終于在母親的安排下見到了“我”的生父。他對我說:“你的身世,你千萬不要透露給任何人。尤其是你未來的丈夫,絕對不能讓他知道,不然你丈夫公婆會看不起你。以后一生會吃大苦,會受到許多委屈?!薄澳愕脤δ銒尯命c,為了你,她太受苦了?!?為了“我”母親一直在世俗的歧視與非難中生存;為了家庭,她以犧牲自我為代價,在貧窮與困厄中掙扎??梢哉f,母親的一生在人性與道德的雙重困境中獻給了人的道義與承擔。后來養父生病臥床不起,“母親就把做好的飯菜送上樓,喂父親,睡在父親身邊,怕父親一口氣喘不過來。她寧愿自己走在父親后面,哪怕到時她無人照顧。若她走在父親前頭,沒她,父親怎么辦?”“她不愛父親,卻為父親做從未為我生父做的一切?!?/p>

在六六的講述中,傳統道德與世俗觀念如同無主名的殺人團,母親一生都沒有逃脫它的吞噬與傷害。她因拒絕無愛的婚姻而逃婚,可事實竟是,從一場婚姻逃進另一場婚姻,從一個男人逃到另一個男人,最終都沒能走進愛的歸宿;可當愛就在眼前時,為了養活一幫兒女,為了人間道義,最終她選擇了無愛的付出與承擔。六六始終都與母親有著無法超越的隔閡、厭惡,甚至仇恨,盡管她后來了解了自己身世與母親不幸而苦難的人生經歷,但由于多年來形成的母女關系,已使她無法超越久已形成的裂痕。虹影用自傳體的手法,通篇用一種哀悼的心情書寫社會歷史環境和生活重壓如何把一個曾經美麗、叛逆、向往愛情和美好婚姻的女性,變成丑陋、粗俗、冷漠而毫無溫情的母親的形象,蘊含著作者對母親的深刻理解、熱愛、思念和敬重,以及對世俗偏見的深刻質疑和否定。

虹影對母親的這種沉痛的情感和對世俗的批判在《好兒女花》中又進行了更為深入系統的表達。如果說在《饑餓的女兒》中,虹影是因為對母愛的質疑而展開對母親形象的塑造,那么在《好兒女花》中,則是因為質疑母親與多個男人“混亂不堪”關系而展開對母親形象的進一步書寫?!逗脙号ā肥恰娥囸I的女兒》的續篇,如果說《饑餓的女兒》的敘述略顯稚嫩和偏激——對母愛、母親與父親及生父的情感關系的敘述略顯單純、片面的話,《好兒女花》的敘述則更為通透、理性、成熟,后者秉承了前者的敘述視角和語言風格。小說仍以非婚生女兒六六作為敘述主體,以為母親奔喪為敘述起點,以探尋母親到底有多少情人為線索而展開對母親一生形象的再塑造。母親活著的時候因為非婚生的“我”而飽受世俗的刁難與欺侮以及來自兒女們的不尊與輕視。母親去世后,有關她的一些流言蜚語仍是兒女們不能諒解的人生污點。小姐姐說:“我記得剪伯伯,他是不是跟媽媽——” 二姐說:“我曉得,媽和船廠管人事的頭頭兒也有點那種——”“反正是那種不體面的關系吧……”“反正廠子里的人是這么說的?!?大姐雙手一揮,高聲叫道:“你們兩個都給我停下,聽我說幾句。曉得嗎?媽那陣子已經四十多歲,還是頂呱呱的大美人,尤其是在白沙坨那個夾皮溝船廠,更是尤物,好多男人信她這包藥。袍哥頭,我們的爸爸,爸爸之前遇到守禮的叔叔,還有六妹的生父,那個姓孫的。想想,還有誰呢?對了,還有剪伯伯。天知道她有多少事,我不知道。我活了這么大把年紀,從未見過任何一個人,有媽那么多的秘密!” “反正我覺得媽對不起爸爸!難怪王眼睛石媽她們對媽那樣不留臉,總刁難媽,媽是有些自作自受。但媽是自己的媽,我只得認了?!?/p>

母親的“壞”名聲不僅招致他人的蔑視與欺侮,也影響了每一個兒女的生活?!澳呐挛页鰢?,回家探望母親,經過八號院子前,王眼睛瞧見我,也一樣開罵:‘爛絲襪子!‘你這破鞋養的家什,成了作家,得啥子哈巴意!罵一聲往地上吐一下口水?!?即使面對電視臺的采訪她也仍繼續罵到:“拍吧,龜兒子,我就還不信這包藥,爛貨生的小爛貨,出息了,在我這革命群眾眼里還是一樣!” 小姐姐說:“我的男朋友原先不想和我結婚,就是媽在船廠里名聲太壞,他家里反對?!?二姐說:“是呀,媽生下你(六妹),我們這一家人就沒好日子過?!?三嫂說:“我嫁到你們家就虧了,這二十七八個年頭兒,一直都背著壞名聲做人?!?母親雖然去世了,但因母親生前的壞名聲兒女們并沒有與她真正和解——母親生前不被兒女重視,去世之后仍是如此。

“除了我生父之外,母親真有那么多的情人嗎?” 小說通過六六走訪母親的生前好友和同事,把母親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清晰地呈現出來。原來守禮的大伯喜歡母親,但母親對他沒感覺,后來認做干妹妹。母親是有情有意之人,聽到他死的消息母親哭昏過,而她的哭昏卻成為別人誤解她的理由。剪伯伯是母親除“我”父親和生父之外,心里分量最重的人。母親曾不小心掉落水里,剪伯伯對母親有救命之恩。母親挨批斗時被打破了頭,剪伯伯因去看望母親而被批斗。人事科長放話要母親去求情他會考慮放過剪伯伯,可母親去后卻慘遭其“凌辱和摧殘” ,之后仍沒放過剪伯伯。剪伯伯對母親確實存在愛慕之情,但母親和剪伯伯沒有任何男女私情。她曾對好友說,“我連身上一根汗毛也不能給他,我的心裝著丈夫和兒女,沒有空地了?!?但母親是知恩回報之人,在母親的好友看來,“她心里有剪伯伯,并不是丟人的事。你媽知恩報恩,一生有情有義,這就是你媽?!?母親與“我”生父之間從未再見面,直到“我”18歲那年。期間生父曾很想見母親,母親也很痛苦,但“你母親不肯見,說是一見了,就怕管不了自己的心,那一家子怎么辦?”

這就是傳說中母親與眾多男人的關系,并非流言所傳播的那樣混亂不堪,除了“我”生父之外,母親與其他男人的“私情”純屬子虛烏有,但母親卻為此背負一生的罪名,受盡世人的鄙視與欺辱。王眼睛就是一個欺侮母親的世俗典型,“災荒年在一個廠子修建隊管秤,將母親抬的河沙故意倒掉,還壓扁籮筐,欺負母親,沒收母親的臨時工證?!?她當居委會主任時,“不時把母親當成一個道德敗壞的分子處理,給母親小鞋穿,拿捏母親?!薄拔母铩睍r母親還為此挨批斗被打破了頭?!皶缘脝?,六妹,因為你的存在,我們全家當時在街上抬不起頭,做任何事,都會遇到人說難聽的話,罵你罵媽?!保ǘ悖?在家里,雖然是母親一個人在養家糊口,但她卻不被兒女尊重和愛戴,在兒女們面前沒有尊嚴和威望?!澳赣H在家里說話不算數,父親重復她的話,才算數?!?父親去世后,母親曾一度遭受兒女們的虐待,甚至以撿垃圾為生。

母親的不幸除了世俗強加給母親的精神折磨之外,更有歷史和時代的原因?!梆囸I”一直是貫穿這兩部小說的主題?!梆囸I”不僅是女兒的,也是母親的;不僅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在那個大饑荒的年代,“我”的生父正是因為幫助母親一家度過“饑餓”的難關而與母親產生愛情生下“我”,而母親則為了養父和這一幫兒女不再挨餓,盡管“占據母親心的人是我生父”,但她仍斷絕了與生父的關系,忍受著精神與情感的“饑餓”,為養家糊口一生辛苦操勞;直到晚年,“饑餓”仍是她生命中揮之不去的夢魘與陰影,為了不再挨餓她背著兒女去撿拾垃圾——不管“饑餓”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都已經在母親的肉體和心靈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它已承載了母親某種精神和情感的聯系,既需要忘卻也需要紀念!

虹影曾說“無論后來我到哪里”“我依然是長江的女兒”“母親模型對我很重要。沒有她,就沒有我……” 虹影也曾說,《好兒女花》是《饑餓的女兒》的續篇,“是關于我自己的記憶,關于我母親的故事,那些長年堆積在心里的黑暗和愛?!?有人曾建議虹影把母親撿拾垃圾的這部分文字去掉,虹影卻固執地留下了這些文字,因為只有保留這些文字才能更深刻地表現母親的形象,揭示造成母親不幸的社會、歷史、文化的根源;更重要的是,母親的形象代表了一種女性的命運、生存狀態與精神承傳。

參考文獻:

[1] 虹影:《饑餓的女兒》,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

[2] 虹影:《好兒女花》,鳳凰出版集團、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 [英]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著:《性愛與婚姻》,文良、文化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年版。

[4] 趙黎明、虹影:《“我在黑暗的世界里看到了光”——虹影訪談錄》,《小說評論》,2009年第5期。

[5] 虹影:《“我的寫作就像我的名字”》,《小說評論》,2009年第5期。

[6] 劉慧英:《走出男權傳統的樊籬——文學中的男權意識》,三聯書店,1995年版。

[7] 陳順馨:《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與性別》,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8]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王璐,吉林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副教授;王更月,吉林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讀本科生)

猜你喜歡
饑餓母愛母親
閱讀母愛這本書
秋天的尺度
母愛的另一面
饑餓奏鳴曲
給母親的信
母愛
狼與羊
悲慘世界
送給母親的貼心好禮
饑餓的“天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