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正岡子規漢詩里的中國古典文學

2015-10-21 16:59屠柳青張文宏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屠柳青 張文宏

摘要 日本明治時代著名詩人正岡子規一生所作漢詩多達兩千首。爾后,他親自挑選、出版漢詩集《漢詩稿》??v觀子規的漢詩,不乏有取材于中國古典,進行再創作的詩篇。本文通過對正岡子規漢詩的考察,從漢詩中的中國典故·成語、中國詩人、莊子思想三個方面解讀正岡子規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受容。

關鍵詞:正岡子規 《漢詩稿》 中國古典文學 受容

正岡子規(1867-1902)是日本明治時期著名的俳句詩人、和歌歌人。雖說長期活躍于俳句和歌界,但其漢詩修養亦不可忽視。自十二歲起開始創作漢詩,一生有兩千首漢詩遺存于世。他親自從中挑選,整理編撰了自己的漢詩集《漢詩稿》,在近代日本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陳生?!渡瓪W外的漢詩》(上)中提到,夏目漱石的漢詩共二百一十四首,同時期的森歐外有二百零七首。相比較之,正岡子規的漢詩數量竟是兩人的十倍之多。然而,學術界對正岡子規的漢詩研究卻不像對夏目漱石與森歐外那樣,遍地開花。本文擬從講談社版《子規全集》第八卷收錄的《漢詩稿》中考察其漢詩,通過對其中所出現的中國典故·成語、中國詩人、莊子思想三個方面進行梳理分析,解讀正岡子規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受容。

一 正岡子規漢詩中的中國典故·成語

正岡子規《漢詩稿》包含的中國典故·成語故事枚不勝舉。例如,發表于1881年的《孟母斷機》和《見學校女生有感》中分別出現了“教育最思三變遷/家家必見段機人”等詩句。便是借用了中國孟母三遷/孟母斷機這一典故。此典故出自西漢劉向的《列女傳》“孟母姓仉氏……三遷為教……因以刀斷機,以及《三字經》“昔孟母、択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泵夏笧槭鼓晟俚拿献訚撔膶W問,三次搬遷/自斷機杼,最終成就了孟子的千年盛名。作為強調環境對教育的影響以及學問重要性的孟母三遷,在正岡子規的兩首漢詩中亦體現了他對孟母嚴謹治學的贊揚。19世紀末的日本,隨著戰爭休止,社會漸漸穩定。國民開始逐步邁入學習知識的時代。詩人偶遇女學生們,有感而發。希望她們長大后,會成為像孟母那樣治學嚴謹的母親。因為只有一心一意的努力才能提高自我,做出一番成就。另外,他還在《游寄席》一詩中,借用“烽火戲諸侯”的典故,對比突出日本民間曲藝人精湛的話術和場內熱鬧場景?!安唤^如絲口便々/三寸舌頭世情穿/半言只句皆觧/樓上如震人暄然/當年若使褒姒聴/一笑何用百狼煙?!鼻嚾藘H憑一張嘴便能演繹世間萬事,人生百態。引得看客連連稱贊,笑聲不斷。如果當年褒姒若看過這等演藝,便無需再點燃烽火了吧。同時,《病中作》(1889年)引用“窗雪囊蛍”等典故,表達了自己雖病猶樂的積極心態?!拔闯纱把┠椅灅I/且作蓬頭垢面人/鏡影自驚吟骨痩/笑言白鶴是前身?!贝把┠椅灣鲎蕴拼詈驳摹睹汕蟆贰皩O康映雪、車胤聚蛍”,記載了晉代孫康、車胤二人曾經借雪的光亮和螢火蟲的光芒,寒窗苦讀,潛心學問的故事。

事實上,1895年正岡子規作為隨軍記者參加了中日戰爭。但因肺病惡化,在歸途中咯血。此后一直到死去的7年里,他深受結核病痛的折磨。而在《病中作》發表的1889年,病情惡化,大量咯血。病榻上的子規,靜靜地聽著窗外的蟲鳴,仿佛忘記了病痛。有書相伴,遠離塵世的日子,讓人無比歡喜。雖想要效仿古人,治學于勤。無奈自己纏綿病榻,干脆就蓬頭垢面。即使鏡中的自己骨瘦如柴,但亦可笑稱自己的前世是只代表長壽與平安的白鶴。寥寥幾句,作者當時的心態便躍然紙上。雖然飽受病痛折磨,卻鮮少有傷感灰暗的色彩,充滿生機。同年,因肺結核病咯血,取義杜鵑啼血,改號子規。

其實,早在12歲時,正岡子規就寫下了自己第一篇五言絕句的漢詩習作《聞子規》?!耙宦暪略孪?啼血不堪聞/半夜空欹枕/古鄉萬里云”。承句與杜鵑啼血重疊,與結句故鄉的松山遙相呼應。句末的“聞·云”亦嚴格遵守了七言絕句的平仄規律。由此可見,少年時的正岡子規,漢文造詣如此之高,令人驚嘆?!疤溲比×x杜鵑啼血,表達無限傷感和哀怨之情,卻出現在了十二歲少年的詩篇里。然而十年后,同是取義于杜鵑啼血,但作者的心境卻早已是時過境遷,滄海桑田。此外,出現在正岡子規漢詩中的中國典故還有很多,比如四面楚歌、桃園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等。由于篇幅原因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二 正岡子規漢詩中的中國詩人

正岡子規在隨筆《書目十種》中介紹了自己喜歡的書籍。其中,在漢詩方面,列舉了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1895年春,正岡子規在閱讀了《杜工部集》之后,連作《秋興八首》《石壕史》《新婚別》等三十首漢詩,后均被收錄在《竹乃里歌》。他還模仿杜甫的《三吏三別》,創作長篇漢詩《三寒》——《寒園》《寒蘆》《寒廚》。除此之外,正岡子規還對王維、蘇軾、陸游、韓愈等詩人的作品抱有極大興趣,其中最為推崇蘇東坡。不僅在《賴山陽詩抄后》留有“山陽是神國的蘇東坡”,還在摘抄手札《雜記》第三號,抄錄了《東坡詩句拔萃》和《陸放翁詩句拔萃》。正剛子規對這些詩人的作品不僅限于閱讀和仿作,更將自己的心境同中國詩人的性格和命運交織在一起,抒發自己的情感。在此,列舉三首有關中國著名詩人的漢詩,試解讀詩人的內在情感。

《武陵桃源》(1884年):“雞犬數間屋/衣裳似外人/桃花別天地/不識晉邪秦”,描述了陶淵明式的世外桃源,廣闊、美麗、無拘無束,甚至讓人遺忘世間塵世的時間?!蹲砝畎住罚?885年)“滿斟芙蓉殿上筵/笑揮醉筆坐君前/數行澆出磊塊氣/疑是銀河落九天?!币粋€瀟灑自如,才華橫溢的形象躍然紙上。全詩不僅直接用中國詩人李白做題目,末尾結句更是直接引用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的“疑是銀河落九天”。由此可見,正岡子規對李白不一樣的情懷。

《感懷》(1886年):“老大飄零志未成/江湖何處寄殘/遼東落日烽煙絶/臺北浮云殺気橫/憂國少陵空病/多情杜牧尚談兵/枕戈死難將軍在/樽俎誰能開泰平”?!陡袘选芬辉娭?,出現了兩位中國詩人——杜少陵(杜甫)和杜牧。由于二者生存年代和人生經歷不同,雖都有憂國憂民之作但卻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風沉郁頓挫,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而杜牧則生活在社會政治相對穩定的晚唐時代,因此詩風雖豪邁俊爽,卻又充滿綺思柔情。因此子規才會用“憂國少陵”“多情杜牧”來形容這兩位詩人。

以上三首漢詩,生動地展現了四位詩人的個性形象。過著隱居田園生活,悠然自得的陶淵明、才氣滿滿卻不屈服于權力的瀟灑李白、身染沉疴卻依舊憂國憂民的杜甫、豪放又多情的杜牧,四位詩人的個性形象躍然而出,無比鮮活。正岡子規將這四位詩人的個性同自己的情思巧妙地糅合在一起,鉤織了一篇篇漢詩佳作。正岡子規的漢詩透露著他不服輸的強烈自尊心,又顯現出疾病纏身無法實現自己遠大抱負的無可奈何。

三 正岡子規漢詩中的莊子

莊子的思想主要是自然、無為,主張遠離甚囂塵上的世俗世界,暢游在無為世界的海洋。其中代表作之一的《莊周夢蝶》以短小精悍的篇幅描述了一個深奧的哲學命題。莊周夢到自己化為蝴蝶,徜徉天空。夢醒,驚覺到底是莊周在夢里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在夢里變成了莊周。莊子通過《莊周夢蝶》提出了人不可能確切地區分真實與虛幻和生死物化的觀點,《莊周夢蝶》也因此成為了莊子詩化哲學的代表。正岡子規在明治十七年前后,離開家鄉開到東京。來到東京后,接觸到《莊子》并表現出對莊子思想的興趣?!稘h詩稿》中與莊子有關的漢詩分別是《莊子夢蝶圖》(1882年)、《題小說后似著者某》(1888年)、《偶成》(1889年)、《送夏目漱石之伊予》(1896年)四首。其中前三首均是引用莊周化蝶的典故。相關詩句依次如下:“化蝶夢魂貪喜樂/莊周畢竟是多情”?!安使P生花真可羨/虛心化蝶亦徒為”?!盀橹転榈麎糁袎?作佛作仙人外人”。從內容來看,第三首漢詩的基調顯然于其他兩首不同。莊子提倡自然無為,莊周夢蝶亦在強調世界的虛無縹緲。但在《莊子夢蝶圖》中,莊子卻是一位多情貪喜樂的人。由此可推測,這時的正岡子規只是單純借用莊周夢蝶的典故,表達的是歡快愉悅的心境。同樣,《題小說后似著者某》中亦是生氣勃勃,抒發積極入世的心情。然而,《偶成》卻散發出對世事的悲傷和無奈,想要擺脫塵世回歸自然的心態。1889年,正岡子規健康狀況惡化,深受肺結核折磨的他甚至無法繼續文學創作。生理的疼痛加之懷才不遇的悲憤心情,使他從立身處世的儒家思想逐漸向無為隱遁的道家思想轉變?!端拖哪渴劣琛芬辉娭小叭ヒ尤Ю?送君生暮寒”則是引用《莊子·逍遙游》中“鵬之徙與南冥也,水擊三千里?!钡脑~句。但此句中完全沒有《逍遙游》中大鵬扶搖而上,展翅高飛,自由翱翔天地間的寓意,只是單純的表示友人相隔遙遠,相見時難別亦難的心情。1895年正月,夏目漱石從伊予的松山會東京省親結束,返回松山時,正岡子規將此詩贈與他送別。詩文樸實簡單,卻流露出對朋友點點滴滴的關心,溢于言表。

通過以上考察,可以看出中國古典文學對正岡子規的影響頗為深遠。他博覽漢文典籍,至少熟讀《四書五經》和《二十四史》。關于這一點,渡部勝己曾在《子規全集》第八卷中指出,有正岡子規親筆的《左傳》等課堂筆記。而且,也曾出席過八大家和近思錄的授課、討論過四書的內容。正岡子規閱讀過大量的儒家經典,喜歡引用正統的教訓型典故。例如,孟母三遷、孟母斷機、囊螢映雪等,激勵人潛心學問的名人名言。大體是因為這樣的中國典故較為符合當時明治社會重視教育,出世意識強烈的社會氛圍。另外,雖說子規少年起就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卻在后期逐漸轉向道家的無為。但是就數量上看,取材于儒家著作的漢詩還是占有較大比重。加之,與莊子思想有關的漢詩幾乎都集中在被病痛折磨,臥床不起的人生后期。懷才不遇和疾病纏身使得他無法完成儒家立身處世的理想抱負,漸漸轉向無為自然的道家思想。這一變化,也使正岡子規踏上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階層宿命般的軌跡。此外,正岡子規不僅喜愛《三國志》、《史記》類的歷史書籍,更是對李白、杜甫、王維等詩人抱有極大的熱情。他向自己崇拜的中國詩人學習,盡量避開政治性、思想性的內容。因此,受到白居易、王維等的文藝觀的影響,正岡子規的漢詩呈現出重視抒情的特征。

以上,是對正岡子規漢詩中中國古典文學受容的考察。他一生好學,涉獵廣泛。大量的漢文書籍培育他極高的漢詩素養,留下了許多名詩佳作。同時他的漢詩素養亦對其俳句和歌的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正岡子規俳句和歌中的漢文因素的考察,將作為今后的課題繼續研究。

參考文獻:

[1] 正岡忠三郎、司馬遼太郎、大岡升平:《子規全集》,講談社,1976年版。

[2] 加藤常賢、水上靜夫:《中國故事成語詞典》,角川書店,1982年版。

[3] 《新譯漢文大系》,明治書院,1973年版。

[4]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2001年版。

(屠柳青,河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3級在讀碩士研究生;張文宏,河南師范大學教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