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色筆記》中兩性關系再思考

2015-10-21 16:59孫海一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多麗絲萊辛

摘要 《金色筆記》是英國當代小說家多麗絲·萊辛的代表作,被視作一部“跨國度的百科全書”。在這部作品中,作家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而又敏銳的視角,審視和詮釋了現代文明社會中女性的生活處境和精神危機,從社會、政治、婚姻、情感、精神等諸多角度入手,入木三分地探索、分析和書寫了在現代文明社會中女性走出危機、戰勝自我的過程,闡明了兩性間只有相互幫助、和諧共處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

關鍵詞:多麗絲·萊辛 《金色筆記》 自由女性 兩性關系

英國當代小說家多麗絲·萊辛被譽為英國文壇的常青樹,被認為是英國繼弗吉尼亞·伍爾夫之后最杰出的女作家,2007年以88歲高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年齡最長的獲獎者。萊辛代表作《金色筆記》由一個名為《自由女性》的故事和黑色筆記、紅色筆記、黃色筆記、藍色筆記、金色筆記五部分構成?!蹲杂膳浴返墓适仑灤┦冀K,被分割成五部分,每部分之間依次穿插五種筆記。黑色筆記記述主人公安娜在非洲的經歷,紅色筆記寫安娜的政治生活,黃色筆記是安娜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創作的一個愛情故事,名為《第三者的影子》,藍色筆記是安娜以日記形式記錄自己精神危機的過程,金色筆記是安娜對人生的總結。前四本相互獨立的筆記呈現出兩性關系的沖突對立,也表現出安娜的生活無法統一,精神走向崩潰分裂的邊緣。在最后的金色筆記中,安娜從自己的非理性意識中走出來,兩性間也升華為平等互補的和諧狀態。下面,我們就以女性意識的嬗變和男性形象演變為線索,對萊辛小說中表現的兩性關系作以具體的分析說明。

一 《金色筆記》中女性意識的蛻變

1 自由女性的執著與窘境

《自由女性》中,有兩位主要女性角色(即主人公安娜和莫莉),她們離異后帶著孩子生活。安娜常常在莫莉的廚房討論一些生活中和思想上的難題。兩個女人雖然性格不同,但都推崇女性的自由,她們覺得自身與傳統女性完全不同,沒有家庭的羈絆,不用對男性虛與委蛇,是真正的自由女性,她們肆無忌憚地嘲諷男性,并以此為樂,即使事業有成、經濟實力雄厚的男人也難逃被她們奚落。她們都擁有獨立的生存能力。安娜是一位作家,依靠之前出版的小說《戰爭的邊緣》的版稅就能過上相對穩定的生活;莫莉是一家劇院的演員,雖然只演些小角色,常年在外漂泊演出,但也經濟獨立,衣食無憂。她們有著自己的事業,也充滿政治抱負,安娜和莫莉早年加入了英國共產黨,對共產主義充滿熱望,“希望能由此結束我們所過的那種破裂的、分離的、不能令人滿意的生活方式?!蓖瑫r,以自由女性自居的她們自由地參加各種社交,游曳于各種男人之間,同情和嘲笑那些乏味的女人和可憐的男人。跟生活在傳統婚姻中被束縛的女性相比,她們活得似乎更精彩、更有活力。然而,自由女性真的實現了真正的自由和獨立了嗎?

事實上,這樣自由獨立的生活遭遇了各種現實困境,她們所追求的理想與現實產生了劇烈的摩擦、碰撞。安娜寫的小說稿構成了黃色筆記的內容,名字叫《第三者的影子》,主人公愛拉是雜志社編輯,離婚后帶著年幼的兒子生活,在一次聚會上她與保羅相識,并為其深深吸引,即使知道對方已有家室,她依然義無反顧地愛上了他。在追求所謂純粹的愛情的過程中,漸漸迷失了自己,她不斷否定自己,改變自己。甚至放棄了做人的尊嚴都沒能留住愛情,保羅已完全左右了愛拉的情感和行為。在兩性關系中,愛拉失去了獨立女性的特質成為了男性世界的他者。安娜本人是愛拉的原型,整部小說描寫的實際就是安娜與情人邁克爾的感情經歷。在這五年中,安娜迷失彷徨,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最終邁克爾的離開讓安娜身心重創。這一切間接表明安娜對于自由情感的追求一敗涂地。20世紀50年代初期,安娜在非洲參加過空談民族解放的共產黨組織,回到歐洲后,她雖然也在英國共產黨的某個外圍組織里工作,但她覺得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精神極度空虛開始懷疑斯大林主義,對現存的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不滿??駸岬恼螣崆?,沒有實現她的理想和追求。安娜的內心世界充滿了恐慌和混亂,瀕于分裂,怎么也寫不出好的作品,患上了寫作障礙癥。作為一個女人,她也找不到能滿足自己感情需要的男人?!白杂膳浴痹谧髡吖P下成了一種反語。自由被一點點地解構,自由女性的形象也被逐漸瓦解。

2 女性自由的救贖

安娜與莫莉自詡自由女性,她們崇尚自由,不斷地追求臆想的自由和灑脫,求之不得,卻得到更多的失落和孤獨。在最后一部分金色筆記中,“事物由離到合,黑紅黃藍的分界不復存在,破碎的態勢終結后是一種無形之形,即整合?!边@一部分敘述了一位逃亡英國的的美國人索爾與安娜相處的過程,在經歷了人生的荒唐、矛盾、分裂之后,兩個人雖極不情愿,卻也不得不與這個并不完美,甚至非?;靵y的世界達成妥協。書中借用西西弗斯的典故來表達了安娜對于人生的深層思考。安娜對索爾說:“我們兩個運氣都不好,我們都是推大圓石的?!卑材群退鳡柧腿缤魑鞲ニ挂粯?,無法將原石很快推上山頂,也許永遠都不能,但他們不應被看做是失敗者,因為每一次的努力都能帶來些許進步,因此也用不著自暴自棄,要通過自己的不懈的努力改變世界,適應世界。隨著安娜明白了這個道理,她也意識到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女性的真自由建立在兩性和諧互助的基礎之上。后來安娜答應索爾重新開始寫作,寫作障礙不治而愈了,索爾為她未來的那部小說寫了開篇的第一句話:“兩個女人單獨住在倫敦的房子里?!边@句話是《金色筆記》的開頭,小說結構在此實現了統一,也預示著安娜新生活的開始。安娜看似矛盾的生活、情感、信仰和事業在經過分裂之后達到了高度的整合和統一。

二 《金色筆記》中男性形象的演變

小說中的男性形象大多是父權社會的代表。莫莉的前夫查理有錢有勢,與莫莉離婚后娶了美麗溫順的馬莉恩為妻,養育了三個孩子。查理一邊在外面尋花問柳,一邊又控制著馬莉恩。他的風流成性讓馬莉恩非常痛苦,卻也束手無策,她只能喝酒麻醉自己,但她的委曲求全,最終換來的還是被查理拋棄,不能不讓人感嘆!黃色筆記中的男性形象保羅·特納是一名來自東歐的流放者,在倫敦一家醫院做醫生。保羅也曾對革命滿懷激情,他與愛拉保持五年的情人關系,在情感上他拋棄了妻子穆萊爾。但保羅對愛拉的愛也有所保留,他不喜歡愛拉過于獨立、有思想,常常抱怨、嘲弄愛拉,后來保羅為了逃避愛拉去了尼日利亞。查理和保羅都是男性強勢話語的代表。這種兩性的沖突給家庭的成員帶來無盡的痛苦,莫莉與查理的兒子湯姆自小跟母親長大,性格內向,破裂的家庭不能給他所渴望的溫暖,他痛苦茫然而不得解脫。最后湯姆為了逃避現實選擇自殺,雖然僥幸生還卻雙目失明,這一悲劇促動莫莉開始重新思索女性社會角色定位,對自己所面臨的兩性關系問題進行認真思索。

金色筆記部分出現的索爾具有一定的男女平等意識。他是一名美國共產黨員,當時美國被麥卡錫主義搞得人心惶惶,他為了免受迫害逃亡英國,但是現代西方社會的沖突和弊端同樣令他痛苦不堪。索爾對共產主義滿懷熱情,但卻在共產主義的起伏發展過程中受盡傷害。他面臨著與安娜相似的分裂和痛苦,與安娜不同的是,索爾一直沒有放棄對理想未來的追求。正是索爾的這種不放棄希望的堅持,不斷奮斗的勇氣漸漸影響了安娜。安娜開始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失望與痛苦,逐漸克服了寫作障礙,從精神的虛無之地走了出來。索爾建議安娜將過往瘋狂而劇烈的感情一一封存起來,體會生活的微妙與溫馨,漸漸地,那個抑郁沮喪、病怏怏的安娜恢復了生氣;同時恢復理性的安娜讓索爾正視走向成熟之路上的曲折與失望,幫助他突破自己思想的困頓和禁錮,成為真正平和安詳的人。

《金色筆記》中男性角色對女性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他們中的保羅和查理,對家庭、妻子不忠,是婚姻的主宰,將他們身邊的女性完全客體化,她們要么委曲求全,困于婚姻的圍城,要么在情感的漩渦中沉淪,瀕于崩潰的邊緣;而索爾代表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男性形象,他尊重理解女性,他使安娜獲得重生的同時也完成了自我救贖。上世紀70年代,女權運動在西方世界方興未艾,對男性口誅筆伐,視之為壓迫者。此時萊辛卻獨具慧眼不落窠臼,使我們認識到男權也好女權也罷,都有失偏頗,兩性的合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

三 《金色筆記》中兩性關系的重建

萊辛在小說前言中說:“安娜和那個美國人索爾的人格發生了“崩潰”。他們崩潰后變成了對方,變成了他人,他們突破了為自己的過去而設計的虛假的模式,突破了他們用來自我支撐或相互支撐的模式和規章,從而發生交融?!卑材群退鳡栐谧约荷砩峡吹搅藢Ψ降挠白?,認識到對方的存在。原先對安娜懷有嫉妒,危害極大的索爾轉而支持她、忠告她,向她提供寫作另一部小說,即《自由女性》的主題。安娜具有強烈的占有欲,待人苛求,她對索爾忌妒得差點發狂,后來卻把那本漂亮的新筆記本,即金色筆記,送給他,并在筆記上寫下第一句話:“在阿爾及利亞一處干燥的山坡上,一位士兵看著月光在他的槍上閃爍?!庇砂材葘懴麻_頭、索爾完成的這部中篇后來出版了,還頗獲好評。在小說最后一部分《自由女性》故事的結尾,安娜和莫莉意識到絕對的自由女性是不可能存在的,自由不能脫離責任,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基于兩性相互理解尊重。最終安娜走出自己封閉的精神世界,在一個婚姻福利中心做心理咨詢,用自身的經歷為出現婚姻問題的人們排憂解難,這何嘗不是一種自我救贖呢?莫莉也打算結束單身生活,嫁給一個猶太人。即便是自由女性也沒法脫離正常的生活軌道,安娜與莫莉經歷一番痛苦的探索后,逐漸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理想與現實的劇烈沖突并沒有讓她們就此沉淪,反而涅槃重生,開始另一種全新的生活。

人類社會是由女人和男人構成的,萊辛小說的可貴之處是為兩性關系及發展指出了更為客觀理性的出路,男性無法統治女性,反之亦然。安娜不安于做一個傳統女性,她把仇視男權意識作為自己的武器,未免過于偏激,經歷內心的痛苦折磨,在崩潰的邊緣徘徊,最終在索爾的幫助重新認識男女關系,她不斷地思考反省,逐漸擺脫消極無為的思想,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到生活中去,她更加清醒地意識到個體對社會的責任,她與索爾的積極活動也證明了兩性只有平等互補才能打破困境。萊辛的小說不僅讓我們要認識到兩性的相互性,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角,兩性需共同努力才能消除性別歧視,構建和諧的生態社會。

注:本文系牡丹江師范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FD2014008;牡丹江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14XJ-16009;2015年度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課題(外語學科專項)扶持課題“順應論視閾下黑龍江企業網站翻譯研究”。

參考文獻:

[1] Doris Lessing.Preface to The Golden Note-book,in Paul Schlueter ed.,A Small Personal Voice [M].New York:Vintage Books,1975.

[2] [英]多麗絲·萊辛,陳才宇、劉新民譯:《金色筆記》,譯林出版社,2008年版。

[3] 林樹明:《多維梘野中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4] 章于紅:《〈金色筆記〉對自由女性觀念的解構與重構》,《外國文學研究》,2013年第6期。

[5] 朱清:《〈金色筆記〉女性視角下的女性主體意識》,《外語研究》,2009年第3期。

(孫海一,牡丹江師范學院應用英語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多麗絲萊辛
高貴的“偽證”
失散53年美國姐妹因疫情團聚
高貴的“偽證”
德前總理要求前妻放棄使用他的姓氏
高貴的“偽證”
中國女留學生與意大利老奶奶的忘年交
多麗絲·萊辛的女性身份探索之路
萊辛戲劇《智者納旦》中的宗教寬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