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白石山水藝術特征及審美精神的研究

2015-10-21 16:59陳俊峰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藝術特征

摘要 齊白石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藝術大師,其不僅延續了中國的傳統繪畫藝術,還勇于創新,以獨特的創作理念使中國山水畫擁有了嶄新的藝術色彩。本文通過研究齊白石山水藝術特征及審美精神,以期進一步探索齊白石的藝術成就,推進中國藝術文化發展。

關鍵詞:齊白石山水 藝術特征 審美精神

一 引言

國畫大家齊白石不僅擅長花鳥畫,在山水畫方面也頗有造詣。在齊白石還是雕花木匠時就雕刻過一些以山水為題材的家具,且隨著其游歷經驗的增長,眼界也隨之拓寬,當齊白石回到故鄉,將其游歷時創作的畫稿整理成集,這就是《惜山圖》的由來。后來齊白石好友胡廉石邀請其為自己的家鄉石門進行藝術創作,齊白石以石門附近的景色為素材,創作了著名的《石門二十四景》。這兩部以寫生為基礎的作品,是齊白石最具有代表的山水畫作。齊白石寫意山水畫繪畫語言都是以簡約的符號化展現出來,畫作中簡潔明了的符號化就能使欣賞者精神振奮。匠心獨具的繪畫藝術,需要藝術家有著極其精湛的筆墨技和豐富的學識內涵,國畫大家齊白石一生勤奮耕耘,學畫賣畫謀生之余,精讀詩書、習書法、學篆刻;并與詩友結“龍山詩社”,談詩論畫良好的文化氛圍,使齊白石最終從一個靠手工藝生存的民間木匠成為了風雅的文人畫家,正是齊白石的生活經歷讓齊白石的山水作品富有了特有的藝術特征和審美精神。

二 齊白石山水藝術特征

1 構成美

齊白石的山水畫藝術造型大膽獨特,這是由于齊白石在藝術創作中以創作需求和理想狀態為基礎,將看上去矛盾的藝術元素有機地融合在畫作中。而齊白石山水畫最大的特點是繪畫構圖不會專注于真實空間的大小,而是強調繪畫對象的本質特征,意在突出藝術的意境。比如其代表作《君山圖》,圖中只有一葉孤帆,整幅畫中,其著墨面積不到畫面的百分之十;同時,齊白石采用遠視切角把孤帆集中在江中的一點,孤帆看上去若有若無;另外,齊白石畫中的題款內容豐富,占了畫面的大塊面積,題款與孤帆這種相對的構圖方法,使構圖更為合理,并通過虛實相交的手法讓其畫面更加生動形象。

2 筆墨美

齊白石通過不斷地探索,將書法特色與山水畫創作相融合,以線條的下筆力度來展現畫作的情趣變化,以明朗的色彩和簡單的造型營造畫作磅礴的氣勢。齊白石常常在藝術實踐中以寫意手法畫山石樹木,從而形成了其特有的藝術風范;與此同時,其善于將運筆的剛與柔有機融合,形成畫作的巧拙對比;另外,齊白石還利用墨色的濃淡變換,以展現畫作的藝術效果。例如:《松林待飲》,齊白石以赭石色作為地面和山體,然后用細筆勾勒了松樹樹干和松針,并插入了房屋。整幅畫中,地面和山體占有大面積,以其筆墨的淺淡來展現地貌特質,再加上松針如錐似沙,樹干筆力勁健,進而增添了畫作的氣勢磅礴之感。

3 意象美

齊白石的山水畫在藝術上主張自由,其通過獨創的藝術手法,使其畫作富有獨特的意象美。齊白石以粗放的筆墨和夸張的形體展現其平樸的畫風和雄健的氣勢;以精簡的筆墨和簡約的造型展現畫作內在的生命力和意象美。例如:《春山圖》,齊白石以長披麻皴為主要形式,用簡約的筆墨把山澗流水匯入河流的層次和動態感表現得淋漓盡致,且作品整體呈現的是一個小山角,而作品中位于畫作中心有一座茅屋坐落于山頂,兩座突兀的山峰拔地而起,以屋襯山,顯示了山的險峻,畫中沒有流水,沒有樹林,只有即可略施淡彩的樹,雖然有幾分孤傲和清冷,但是也展現了幾分溫暖和世俗,為畫作增添了些許生活氣息。

4 童真美

齊白石的山水畫極具童真美。一方面,齊白石的山水畫作品結構簡單,筆墨簡潔,常常以寥寥數筆展現其鮮明的主題。另一方面,齊白石不斷的創新實踐,以獨特的構圖和新穎的造型,從筆力、著墨、上色等造型方面構成了其特有的藝術特色。例如:《源遠流長圖》中,齊白石構圖由近及遠,近處有巨石數塊,遠處有陡峭的山壁和奔瀉的山泉,整幅畫作截取山峰的一段,以高遠為主進行繪畫,顯得作品氣勢宏偉,這種創新的構圖方法就像兒童畫一樣,將最喜歡的景色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不僅增加了畫面的空間感,還拓展了作品的新意。

三 齊白石山水審美精神

1 真情流露

齊白石來自于鄉間,熱愛家鄉,是一位有修養的鄉下人,因此,其作品中表達了其濃郁的思鄉之情。例如:《順風破浪》,在畫面中山峰和房屋在畫的左下角,房屋依稀,且畫面大部分畫的是水,使畫面極具煙波浩渺之感。同時,以顫筆畫出彎曲的波浪線,營造了水的意境,筆墨由近及遠,逐漸轉淡,顯示出若有似無的波光,且水面上還有帆船揚帆而至。題跋:“風流濁世舊巧匠,十日一畫萬里浪。君欲臥游借順風,為君掛向高常上?!憋柡钋?,表達了齊白石發自肺腑的自身感受。

齊白石自小在鄉間長大,其鄉心與童心相伴。齊白石的山水畫作品多以農民閑聊時的場景作為審美對象,展現了他的熱愛家鄉、思念家鄉以及其童真童趣的思想感情。如《憶母圖》,齊白石用濃淡相間的筆墨勾勒出一片蔥郁的樹林,樹林中坐落著一間農舍,屋舍中兒子正在接受母親的責罰。畫作中漫無邊際的水占有大量面積,雖然母教子的畫面感不強,但是齊白石以題跋填補空白,不僅增強畫面的氣勢,使畫面達到視覺上的均衡,而且其題跋內容豐富,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其對父母的無限熱愛,進而將自然景觀與思想感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 兩種思維

齊白石的山水畫作與古人相比,雖然沒有古人的高雅趣味,但其作品合乎藝術情理,還帶有童貞童趣。齊白石的童心與其小時候的生活記憶有關,正是這些溫馨的回憶激發了齊白石山水藝術創作的靈感,其將民間藝術和文人藝術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在山水畫中展現了其純真的情感。齊白石將這些帶有清新氣息的民間藝術應用于創作中,并進行改造,進而創作了一系列表現形式自然,表達情感真切,展現風格質樸的、具有民間特色的高雅山水畫作。

齊白石把山川、樹木等普通藝術素材,當作是有情感、有生命的人來進行描繪,以擬人的構思方式,使其作品具有飽滿的情感。且齊白石尊重生活,尊重藝術,他不愿意畫沒見過的東西,同時,他也勇于創新,突破生活的真實,善于把生活與藝術融合在一起,進而以其創新的藝術構思,巧妙地創作出了極有韻味的山水畫作。另外,齊白石運用濃厚瑰麗的色彩彌補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不足。中國傳統山水畫一直以墨著色,而中國民間藝術喜歡采用純度高、擴張性強的色彩,以便達到鮮艷明快的藝術效果,即紅要更紅,綠得更綠。齊白石的山水畫很少使用復色,幾乎都是使用紅、黃、綠、黑白等純色,利用突出的色彩營造強烈的對比氣氛,以求展現獨特的藝術效果,例如:《柳塘游鴨》,齊白石以紅色和黑色為主要色調,形成鮮明的對比,使整個畫面生動形象。

3 似與不似

首先,齊白石認為畫的魅力在于相似與不相似之間,太相似顯得俗氣,不相似又欺騙世人。在其小時候,就明確了自己的理解,認為若是死守傳統,終日描摹,則其作品只具有想象力,并非源于生活,這就使畫作失去了生活氣息。但是藝術源于生活,如果只注重模仿,不進行變通,只是單純的搬抄,沒有融入自己的理解,也不是一個好的作品?;诖?,齊白石認為寫生不是絲毫不差的描摹,而是把對象畫得栩栩如生就可以,切忌形似而神不似。

其次,齊白石認為作品不能太具象化,但是也不能過于隨性,多一筆太多,少一筆則太少,簡到最精妙即可。似與不似一方面指具象與意象的有機融合,所畫對象不僅要具有外形,也要融入作者的個人情感。即形神具備,將意象與具象用最和諧自然的方式連為一體,使其作品簡潔形象。另一方面是指移情于畫,審美情趣和意志精神的表達,使情感與山水相得益彰,進而賦予畫作無限生機。齊白石的作品大多以夸張為主要特征,這種夸張筆墨放縱,但是充滿童趣,強烈的對比和新穎的構圖展現了其畫作的獨特之處。

最后,實際上,齊白石認為創作是巧妙的學習,而不是簡單的模仿,要巧學前人的筆墨精神,但是不要太在意其外形的相似。這樣不僅是對前人藝術思維的尊重,也是學習前人,超越前人的契機?!八婆c不似”的美學思想有力地消除了創作者單純模仿師者的情況,使創作者擺脫傳統條框,直抒胸臆,讓其作品源于現實,又高于現實,進而賦予了其作品高雅的藝術價值。

4 粗筆寫意

一方面,齊白石崇尚筆墨簡單、表意清晰的畫作,且齊白石認為最能表達繪畫精神的“筆”是強勁有力的、具有金石味的“粗筆”,只有這種筆法才適合大寫意畫風。因此,齊白石在作畫時一直采用粗筆。另一方面,齊白石認為,粗筆容易表現作品的神韻,能在短時間內刻畫物象的外形;粗筆容易表現作品的意韻,能讓刻畫對象的神韻通過繪畫者的筆墨色彩展現出來,進而使繪畫者與觀賞者產生共鳴。

實際上,粗筆雖然稱作“粗”,但是粗中有細,粗是指作品的筆墨形態,細是指筆墨用法考究。齊白石將書法筆法與繪畫相融合,以篆刻上豪放的風格促成了繪畫中金石味重、筆力雄健的繪畫筆法,同時,齊白石還注意落筆的疾、緩、頓、挫,進而以收放自如的筆法展現畫作的氣勢磅礴。例如:《袖手閑行》,整幅畫作以一條河與兩個彼岸構圖,兩岸柳樹用藤黃與花青著色,展現柳樹的清新自然;而近處的木橋上,高士走進畫面,齊白石勾畫高士的筆墨不多,只不過寥寥數筆,重在突出人物袖手的動態。畫面中綠色與紅色形成補色對比,齊白石以紅衣襯綠葉,生動氣息在畫作中凸顯得淋漓盡致。由此可見,齊白石利用粗中有細的粗筆寫意,更直觀地傳達畫作的神韻和意韻。

四 結語

我們在欣賞齊白石這些寫意山水畫中,既能感悟到那種沁人心底的綠野仙境,又能勾起孩童時鄉野炊煙田園牧歌般的畫面。欣賞者和繪畫者此時的心靈是如此的共鳴和貼近,就像是繪畫者和我們一起在回憶、一起走進那久別重逢的高山綠樹、小溪垂柳的詩景中。欣賞齊白石的這些寫意山水畫作,讓我們產生一種寧靜致遠的精神境界和對美好恬靜生活的向往,齊白石這些寫意山水畫作充滿著人文關懷,齊白石寫意山水畫寓意簡潔明了給欣賞者質樸之感。齊白石以其特有的藝術手法,博采眾長,推陳出新,以簡約寧靜的山水特征和彩墨參禪的審美理想賦予了其作品獨特的魅力。其以構成美展現了作品的似與不似的造型特色,以筆墨美升華了民間藝術與文人藝術的思維融合,以意象美追求作品的意境,展現其作品的精神情感;以童真美流露出自身的鄉心、童心和民心。齊白石以其豐富的生活實踐和藝術實踐,積累了豐厚的創作經驗,進而以其獨有藝術特征和審美精神促進了中國山水畫藝術的發展,推動了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繁榮向上。

參考文獻:

[1] 馬明宸:《腕底鬼神毫端造化——齊白石藝術綜論》,《中國美術》,2014年第3期。

[2] 宋小晴:《求藝之道,半在修煉半在悟性——訪齊白石藝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王印杰》,《黃河之聲》,2014年第23期。

[3] 徐敏:《齊白石山水畫的藝術特點》,《大舞臺》,2014年第11期。

[4] 王奮英:《論齊白石山水藝術特征及審美精神》,《藝術評論》,2014年第7期。

[5] 李云峰:《齊白石山水畫的創新精神》,《藝?!?,2014年第3期。

(陳俊峰,河北衡水學院助教)

猜你喜歡
藝術特征
國內主旋律真實改編商業電影的藝術特征探究
中國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與傳承發展研究
電視攝像技術中的畫面構圖藝術分析
北海與上海兩地水彩畫比較研究
以《美麗的磨坊姑娘》為例小議聲樂套曲的藝術特征及價值
對話凡高
廣西賀州過山瑤尖頭頭飾藝術特征及文化內涵
當下中國大陸喜劇電影的藝術特征與發展
漢語言文字的藝術特性與創新設計
電影《煎餅俠》的大眾藝術美學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