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設計中漢字的象形結構與審美內涵的探索

2015-10-21 16:59王彩云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探索

摘要 中國漢字,是民族語言的陳述方式和語言表達的符號,是人們用來進行陳述觀點、思想交流以及記錄重要活動的關鍵工具。在設計中,漢字作為一種重要的設計元素,以特殊的造型結構在設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的象形結構與審美內涵,為設計增加了濃重飄逸的一筆色彩。隨著時代發展,漢字的審美內涵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傳統的漢字設計已不能滿足現代審美需要。因此,對于漢字的象形符號以及審美內涵的探索,在設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學術價值。

關鍵詞:漢字藝術 象形結構 審美形式 探索

一 漢字的象形結構形成的歷史發展淵源

中國的漢字,是中華民族邁入文明歷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標志與轉折點。當遠古的人們只能用口語表達思想情感、或單憑記憶記住當時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時,發現口語表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樣不但不能完全記住事情、也容易遺忘或者走樣。人們就運用結繩記事到象形符號形式,以記述當時不同的語言語匯。但隨著歷史發展,生活中更多事情都用結繩和刻木的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實際記錄需要。人們迫切感到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需要保留下來時,基于對文字創造的迫切需求,創造文字的工作就開始了。從黃帝時期的倉頡造字開始,文字就以象形符號的形式誕生了。倉頡,通過觀察動物行走的軌跡及物體印記,感悟著文字的形態,象形文字是依據他對事物的認知得來。如:看到東升旭日形狀的圓滿,他動手勾勒下來就有了日字的基本雛形。這些斷斷續續的印記,啟發了他對于文字的創造意識,倉頡把這些象形符號整理加工、形成了最初的文字雛形典籍。據記載,他創造文字成功的那天竟然天上降下谷子雨,據說是上蒼獎勵倉頡的造字功勞。

在先前的仰韶及大汶口文化中,考古學家均發現了刻畫在陶器上的一些圖畫符號。有人認為它們就是最早期的文字,充分表明了漢字濫觴的時間。從漢字出現到如今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進程。雖說其它國家都曾出現過各民族的文字,如五千多年前兩河流域蘇美爾創造的楔形文字、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等,由于后來的頻繁戰爭與政權更迭,征服者占領一個國家之后隨即改用他們的民族文字,于是被征服的國家、文字便從此湮滅在歷史的風塵中。惟有中國古老的漢字延續著歷史的足跡,一步步走到今天。讓人感嘆古人智慧的同時,也感嘆漢字的偉大奇跡;它以方塊字形的結構、規整嚴謹的象形、表意符號一直發展使用到今天。漢字的發展過程,從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多種印刷字體、多次簡化文字一直延續演變并使用,成為我們的重要語言工具。這一輝煌的民族文化傳承,一直伴隨我們的文明與歷史進程。

二 對于漢字的象形結構與審美內涵的探索研究

隨著科技的發展,今天的文字早已突破了單純記錄、閱讀概念的局限,作為一種藝術傳播形式以不同文字風格和形態,呈現在人們生活各個領域和設計中。幾乎所有的藝術設計媒體與傳播層面,漢字都以獨特的審美造型,應用在包裝設計中、書籍裝幀設計、各種媒體的商業展示、網頁設計等領域,傳達著商業文化信息,它的傳播作用不可小覷。雖說今天,漢字書寫的興趣已漸漸離我們遠去,但人們無法漠視漢字所呈現的文化光輝,我們生活的周遭已無法面對沒有漢字的傳播局面。我們生活在有著五千多年歷史文明的光輝國度,雖然再璀璨的文化也會隨著時間褪色,但文字以獨特的藝術魅力,演繹著時代繽紛多彩的文化生活空間,它獨特的審美形式以及豐富的視覺語言,傳遞著人們新時代的信息。漢字,以富有文化底蘊的造型與流暢的書寫特點,連接著上下幾千年的文脈,以方正的形態及審美特質,通過設計演繹著中華文化的歷史。漢字以民族獨特的造型手段,書寫著國人幾千年的理想抱負與感情,綿延不絕而匯集成為文化歷史的長河,練就成箴言警句,鑄造了巍巍的民族魂魄。漢字的象形特征,有時像奔騰的江河一瀉千里、有時像馳騁的駿馬英姿勃發;漢字,以難以言狀的文字魅力及沖擊力震撼著人們的心靈,詮釋著時代的民族文化審美內涵。

1 漢字的象形結構及寓意

伏爾泰對文字有過這樣評價:文字是聲音的畫像。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唯一以象形、表意性為主要特征的一種信息載體。它由原始陶器或瓷器上的象形符號及圖畫演化而來。漢字的原始造型,以一種比較單純的符號為記述方式。當漢字可代表以各種觀念的圖畫出現并表達人們的意識時,它的表意性與象形性就彰顯出來。古人賦予漢字結構的想象力是無以倫比的。如中國的少數民族納西族,他們所采用的東巴文和水書,都是現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東巴文以極其象形、生動的文字形態,演繹著一個民族的特殊語系傳統,他們的東巴文字充滿了表意的情趣化特征,有著較強的民族語言特點。

與蘇美人楔形泥版文字以及埃及的象形文字相比,中國的甲骨文是獨立的,從最初的象征性符號和圖騰意識開始,表達特定的語匯與意念。如月亮的月字,以象形手法的表達,文字結構極其像一彎皎潔深邃的明亮,讓人產生視覺上的豐富聯想。但象形文字也有著它造型上的局限性,當有些抽象內涵無法用圖畫表現時,漢字就開始往表意文字的方向逐漸發展。運用文字的寓意及表意性,傳達著人們特定的精神內涵。如語言表達中的指事、會意、形聲、假借等方式。這些新的造字原則,是在原有象形字基礎之上的添加與取舍,用拼合、增加或減少文字筆畫,而形成具有象征性的文字。甲骨文、石刻文和金文也都屬于象形文字的類別。漢字造型雖保留了象形文字特征,但經過數千年的演變,與最初文字形象有不同程度上的變化。如創意文字中“吃”字的表現,以“碗、勺、嘴、筷子等筆畫元素構成的表意漢字形象,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激發人們的“食欲”。甲骨文象形的字形,以神似與形似的象形結構、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我們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2 漢字的功能與應用范圍

漢字,既是一種語言工具又是一種圖像形象,是被人們認知的一種語言符號。在設計中,文字以信息傳達為主要功能。漢字美化了人們的視知覺、捕捉人們的意識,傳遞不同屬性的文化信息。漢字作為設計元素而言,它的形態是一種具有平穩、均衡的視覺審美結構,漢字的表意性特征及“視覺意象”符號,包括了漢字的圖畫聯想性以及隱喻性特征。漢字在設計審美上的表現具備了多重要素的視覺審美?,F今的數字時代,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望各種信息的交流與情感表達。隨著科技與信息的快速發展,人們在互聯網上交流日益頻繁、也不斷借助文字來完成人們各種語言信息的傳遞。

電腦鍵盤的敲擊與輸入文字方式、無紙化辦公趨勢的開始,都使人們今天的工作生活越來越釋放與輕松。商品信息傳播也呈現了特殊的表達形式,高科技賦予了漢字時代的語言精髓與內涵。電子手段傳播文字信息,快速簡捷地運用在人們的生活工作中,它的重要地位與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凡是有人存在居住的地方,就會有文字的融入,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把文字信息擴撒在我們生存的大背景中。各種文化信息快速在人們的視覺中傳播,形成一種思想印記、對人們思考及決定產生新的影響。所以,漢字的文化傳播作功能不可或缺。漢字的魅力就在于此,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與探索。

3 漢字結構的審美內涵表現

今天的現代藝術設計,漢字一直是設計重要的審美表現元素?,F今的數據信息時代,各種設計無一例外地彰顯著漢字審美的豐富內涵。漢字的審美,美在漢字對稱美的結構上。漢字的每一個文字造型,都以勻稱平衡的結構為字體構成法則,漢字筆畫的書寫平穩舒展、自成一格。在創意字體設計中,可以使字體的橫豎交錯、撇捺相接、長短穿插的有序排列,使漢字呈現出意象美的特征。例如,在漢字意境的招貼設計中,畫面設計運用老宋體的漢字結構,在文字的橫豎筆劃里增加了山水及宗教素材圖形的意境,增加了漢字的審美意境。再有,在字體設計的“天人合一”題目中,運用了漢字筆劃與行走的人物結合,呈現出文字里包含著人文氣息、人物造型里包含著漢字的審美韻律,漢字與人物形象的完美融合,充分展示了漢字審美意境的獨特魅力。一個疏密有序的漢字形態,表達的不僅是字義,其實漢字像是表達做人的原則,方正平穩、結構嚴謹、端莊得體,更像是在詮釋民族的尊嚴。遒勁有力的書法漢字,抒發的是一種自信的民族情懷及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漢字的平和內斂之意蘊,滲透著民族的進取精神及意志,折射著民族審美觀念與深刻的精神內涵。

三 漢字審美內涵的創新應用研究

字體設計,是視覺傳達中最重要的設計組成部分,是設計師對文字按視覺審美規律、加以精心的整體編排。漢字形態創新與創意設計,會使品牌信息具有鮮明的個性與視覺識別上突出、醒目之效果。在字體創意設計上,第一,要注意漢字外形結構與內涵的統一??梢詮墓P畫創意變化開始,把握住字體創意目標,可進行筆畫替換的創新,或運用文字筆劃的大小變化、筆畫與空白的分布排版,形成文字的創新結構。第二,創意時,可有意打破排版的傳統規則,對文字部分結構進行不同方式變形,改變文字書寫順序和連接習慣,使構圖更加緊湊別致,創造出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字體新形式。第三,可以采用單字變化方法,可以運用單個漢字的夸張變化,進行文字內涵的延續,使漢字產生視覺吸引力,也可以將一組漢字詞組進行整體設計,整體加寬邊緣或者背景邊飾,烘托出字體特效、吸引受眾的視線與眼光。例如,在“振興東北”題材的一幅招貼設計中,需要體現“復興東北”這樣一個主題。巧妙的是,設計師首先把東北兩個文字筆畫解構之后,再把東字的豎劃延伸文字至底部,把北字筆畫結構打開,漢字“東”的筆畫與“北”字穿插在一起,再把復興的“興”字運用繁體字結構,把“東北”二字包含進筆畫架構里,使這樣一個特殊主題充滿漢字創意的美感與視覺沖擊力,引發視覺的強烈吸引力。經過挖掘和探索文字創意表現及方法,使現代文字設計充滿明顯的時代特征。這些,都是今天設計作品具備感染力、具有高度審美的重要表現手段。

四 結語

漢字,作為一種抒發思想情感的藝術表現手段,在人們信息世界中發揮著重要的傳播作用。它的書寫章法嚴謹、造型古樸,充滿東方文化的哲學意境;優美的漢字象形符號,體現的是民族的審美意識與民族風格。盡管信息的傳播,漢字形態千變萬化,有時借助漢字書法、有時借助各種創意字體,但它強調的是一種文化的傳播功能與審美功能。當我們穿越漫長的歷史長河,回顧整個世界文字的發展歷程時,我們深信無論哪一種文明,它所發生的一切都會對今后相關文化產生深刻的影響。漢字,以其浩瀚廣博的藝術手法抒寫著中華輝煌的歷史篇章、以象形表意的符號內涵開創和詮釋著民族歷史,正是因有了漢字,才有了各個歷史時期的名著以及文化改革運動。漢字,讓人們通曉了中華大地曾經演繹的歷史風云,領略了民族精神不老的深刻內涵。秦代始皇在禁書坑儒的滾滾硝煙中也沒能摧毀漢字的精神,在西方列強侵略者的奴役下,漢字一直以方塊結構挺立的傲骨支撐著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它卓越的象形符號結構、不屈的民族氣魄及象形的符號能量,演繹并傳播著華夏民族的精神內涵。

參考文獻:

[1] 小溪:《東巴文之外的文字活化石——象形字水書(組圖)》,中國新聞網,2007年11月17日。

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7-11/17/content_9242460.htm

(王彩云,東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探索
對九年級化學家庭小實驗的實踐與探索
在“自然”課堂中探索幼兒教育新途徑
創設探索情境,讓學生在“探”中“學”
面向小學課堂教學的智能闖關游戲設計思路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輸變電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的探索研究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近十年武俠電影主題的新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