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公共租賃房對“夾心層”群體供給的問題研究

2015-10-21 17:06薛旭
華人時刊·中旬刊 2015年11期

薛旭

【摘要】居住是人的基本需求,公共租賃住房的發展對加快住房保障建設的作用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隨著公共租賃房覆蓋面的逐步擴大,城市“夾心層”群體已納入到這一范圍,則為其提供與其消費能力相適應的住房,實現“居者有其屋”成為本文研究的主題。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我國的住房保障的現狀,對公共租賃住房的建設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公共租賃房;保障住房;夾心層

中圖分類號:F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1-045-01

一、公共租賃房概念界定

(一)公共租賃房基本含義

公共租賃房(簡稱“公租房”)指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機構向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難家庭按市場價提供的住房,同時,政府對承租家庭按月支付相應標準的租房補貼。

(二)公共租賃房保障對象介紹

公共租賃房需要面向的對象是三類人群。

第一類是本地戶籍中低收入、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第二類是新引進的人才與高校畢業生;第三類是有穩定職業并在城市居住有一定年限、有專長的外來務工人員。

(三)公共租賃房的房源要求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等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的指導意見》,公共租賃房房源要求如下:

1.公共租賃住房房源通過新建、改建、收購、在市場上長期租賃住房等方式多渠道籌集。新建公共租賃住房以配建為主,也可以相對集中建設。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盡可能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設施較為齊全的區域,同步做好小區內外市政配套設施建設;

2.對于外來務工人員集中的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按照集約用地的原則,統籌規劃,引導各類投資主體建設公共租賃住房,面向用工單位或園區就業人員出租;

3.新建公共租賃住房主要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應符合安全衛生標準和節能環保要求,確保工程質量安全,成套建設的公共租賃住房,單套建筑面積要嚴格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

二、我國住房制度的現狀

對于我國來說:住房保障法制化建設比較滯后,有關住房保障的政策和制度基本上是由國務院或建設部等相關部門以通知、指導意見或辦法的形式發布。

公共租賃住房發展和完善了現今保障性住房結構體系,形成了我住房市場城鄉多層次的供應格局,實現了綜合配套形態的多目標。2015年初住建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聯合下發《關于放寬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條件的通知》,內容規定:職工連續足額繳存城市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的,可按夫妻雙方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職工租住公共租賃住房的,按照實際房租支出全額提取,租住商品住房的,各地住房公基金管理委員會根據當地市場租金水平和租住住房面積,確定租房提取額度。提供無房證明就能提取,并且要求3個工作日內辦結。

當前,各地公租房主要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方式來建設來建設,第一種形式是由政府下屬的國有企業投資建設或收購房源,面向社會供應,主要針對符合經濟適用住房條件,但無力購買的“夾心層”住房困難家庭,以及新參加工作的大學畢業生等。第二種是企事業單位自己組織建設,面向本單位職工供應。第三種是在開發園區、工業園區建設,面向本園區就業人員供應。

三、對公共租賃住房的實施建議

(一)明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責任

中央層面應制定《住房保障法》,住房保障法律體系的正常運行需要各部門管辦分離,責權明確,分工合作,避免互相推諉,減少重復勞動和管理成本。逐步完善個人征信體系,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明確以收入而非身份、職業為主界定保障對象,實現制度的公平性。

(二)培育公租房的金融扶持體系

雖然近年來我國住房金融發展較快,但目前尚未建立起直接面對公租房建設的金融財政政策,對公租房支持力度有限,缺乏系統性的公租房開發金融支持。所以,為了加大公租房的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可以通過拓寬公租房供應主體的融資渠道,允許供應主體通過上市、信托、投資基金、發行債券等方式籌集長期性資金發展公租房,激勵各類基金投資經營公租房租賃業務,進而培育我國的公租房金融扶持體系,為公租房供應主體提供長期穩定的政策性融資支持,緩解我國目前公租房建設的資金短缺問題。

(三)建立公租房多元化供應的保障機制

激勵和引導個人、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捐款捐物,拓寬公租房資金來源渠道。成立專門的管理和監督平臺,對于捐贈物資要做到??顚S?、公正、透明,建立起平臺與社會各界之間的信任紐帶,讓社會各界自愿捐資建設公租房。

(四)公共租賃房種類多樣化

公租房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在城市近郊或新城市住房用地開發項目形成的用地上建造公租房小區,批量供給住房。雖然可以節省建造成本,擴大供給量,卻存在離公租房入住對象——低收入階層的生活據點較遠的空間錯位(Spatial Mismatch)問題。為此,政府應推出以低收入群體生活據點為中心供給租賃住房的購入多住戶住宅再租賃政策。

購入多戶住宅再租賃政策,主要采用購入住宅后再配租的方式,幫助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低收入層居住在當前生活圈內,分為普通家庭型、單身住房、新婚夫婦等,由國家財政預算負擔45%,國民住房基金、項目施行房、入住者分別承擔40%、10%和5%。

參考文獻:

[1]王英,胡夢陽,顧湘.快速城市化下的重慶公租房住度研究[J].軟科學,2011(9).

[2]曾國安,張倩.論法治公共租賃住房的必要性、當前定位及未來方向[J].山東社會科學,2011(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