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家養老新模式“時間銀行”簡析

2015-10-21 17:06張丹
華人時刊·中旬刊 2015年11期
關鍵詞:時間銀行互助循環

張丹

【摘要】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如何讓老人老有所居、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成為國家和年輕子女的共同心愿。居家養老是中國養老模式中的一大類,而“時間銀行”儲蓄互助式養老則是其中一種新潮的方式,目前在我國也有多地試點,有其優勢和困難,它的發展將給中國養老注入新的血液,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居家養老;時間銀行;儲蓄;互助;循環

中圖分類號:C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1-003-01

一、居家養老、“時間銀行”內涵界定

“時間銀行”儲蓄循環養老模式可以在這一現行居家養老模式中發揮自己的作用。簡單來講,“時間銀行”是發揮較為年輕的老年人的力量(平均40多到60多歲),為社區的高齡老人提供志愿服務,所積累的志愿時間在自己年邁的時候可以換取新一代低齡老人的志愿幫扶,這樣就形成了低齡助高齡的養老模式,并且運轉成功可以幫助社區形成一套循環養老的模式。

二、“時間銀行”的運作模式

筆者有幸參與了蘇州市獅山社區“時間銀行”項目,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該項目的運作方式。

首先,“時間銀行”養老模式最大的亮點在于建立了覆蓋整個社區的網站,結合當下科技的發展潮流,從信息化方面入手進行各種信息錄入及保存,這樣節省了人力成本,同時提高了信息分享的便捷性,志愿者可以隨時查看自己的個人賬戶中有多少時間幣和積分,(時間幣是志愿者志愿服務的時間,通過在銀行儲蓄時間來獲取,積分和時間幣是同步的,都是服務時間的一個累積,我們采取雙軌制,即享受志愿服務的需扣除一定的時間幣,享受積分兌換的需扣除一定的積分)也將自己做過的志愿服務有一個完整永久性的保存。

其次,會有一位管理員對網站中未審核的志愿服務進行審核,主要評估其志愿服務和時間的真實性、質量,如果屬實則通過,不屬實則通知志愿者,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

然后,我們為這些低齡老人志愿者提供一系列的培訓和小組、社區活動,幫助其提升志愿服務能力,提升其積極性,讓她們能夠更好的為社區高齡老人進行服務,這也從一方面提升高齡老人的舒適度和滿意度,幫助高齡老人在家中得到更好的照顧和幫扶,能夠安享晚年。

最后我們也需要不斷吸收新鮮血液進入“時間銀行”循環養老這個大家庭,將來這批無私奉獻的低齡老人可以得到下一批人的志愿照顧,這個模式可以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形成社區居家養老的成熟運作模式。

三、“時間銀行”循環互助養老的優勢與困境

上文筆者簡單介紹了一下曾參與過的“時間銀行”的運作模式,但是該模式運作起來并沒有那樣簡單,需要長時間的認真維護,執行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的困境。

首先,外來社會組織進入社區,需要得到社區的大力支持,而社區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可能并不能給予很多的幫助,這樣一來大大減緩了該項目的推進過程。

其次,雖然現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但低齡老人對網絡技術的運用并不熟練,由于年齡偏大,大多數人學習能力減弱,信息化的網站錄入仍然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然后,現今社會民眾風險意識普遍較強,大部分高齡老人并不愿意讓這些低齡老人進入自己家中提供服務,一方面擔心會有人身、財產傷害,另一方面雙方陌生感強,剛開始幫扶時難免會感到不適;還有些高齡老人自我獨立能力較強,他們雖年事已高卻不愿給他人增加負擔,不愿接受志愿幫扶。

而且,如今社會年輕人為了生活日夜奔波,加之鄰里互助約束力減弱,鮮有年輕人愿意持續投入到公益性活動中。吸引新的志愿者從事志愿幫扶活動不甚容易,這樣如今奉獻的志愿者老人無法確保自己在年老以后仍然可以獲得幫助,這也是“時間銀行”的一大弊端——循環周期長,單純靠短時間的項目運作很難保證它可以長期運行。

當然,它的出現必定有它的優勢和可操作的環境。

它充分滿足了當今社會的養老需求,大部分老年人仍希望在家養老,機構養老又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同時,老年人進入另一陌生環境,他的娛樂活動、朋輩群體都不復存在,難免會感到孤獨和悶悶不樂。而空巢家庭與日俱增,傳統家庭養老功能減弱。面對此現狀,“時間銀行”互助循環養老就體現出它的優越性,一方面,它能夠保證老年人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周圍的關系結構無需重建,老年人生活在一個正常熟悉的社區中,仍是一種自由的家庭式生活,同時可以得到周圍鄰居的志愿幫扶,減輕生活中的壓力;另一方面,這批低齡老人處于退休卻精力充沛的階段,他們有時間精力提供志愿服務,“時間銀行”也為那些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了一個奉獻自我、實現老年價值的機會,大部分人也很開心自己的老年光景仍然可以發光發熱,同時他們奉獻于這一養老模式,也將得益于該模式,為自己以后的居家養老生活做鋪墊。

于社區而言,“時間銀行”循環養老模式可以形成一支富有愛心的志愿者隊伍,通過網絡信息平臺進行便捷管理,這也是社區文化營造,一旦成功,該社區將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數,利于構建和諧社區。

于政府而言,該養老模式依托社區,發揮居民各自的能力,節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且能夠彌補機構養老、家庭養老的不足,社會將更加穩定更加和諧。

四、“時間銀行”養老模式發展建議

“時間銀行”循環互助養老關鍵在于互助和循環,國家須大力弘揚互助互愛的精神,營造鄰里互助的文化氛圍,將這種思想根植在民眾腦海中,同時采取一定的激勵手法。談到循環,并非依靠社會組織的努力就可以達成,也需要社區的努力,作為政府的基層組織,需要政府投入一定的精力來推進。

參考文獻:

[1]劉銳.“時間銀行”儲愛心[J].工會博覽,2009(1).

猜你喜歡
時間銀行互助循環
PDCA循環在持續改進領導教育質量中的應用
試析初中數學建模教學的難點及對策
淺析英語詞匯記憶策略
分層、過濾、循環教學法初探*
山東推出“時間銀行”應對老齡社會
在瑞士,“時間銀行”能“養老”
物質能量循環理論
瑞士的“時間銀行”養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